分享
2023年科学发展观的学习材料范文.doc
下载文档

ID:999895

大小:39.50KB

页数:28页

格式:DOC

时间:2023-04-17

收藏 分享赚钱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2023 科学 发展观 学习 材料 范文
科学开展观的学习材料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开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开展。〞科学开展观是我们党在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过程中形成的新的执政理念,对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指导意义。 科学开展观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关于主体与客体的辩证统一。主体是指现实的人,客体是指自然和社会环境。在古代社会,由于生产力水平低下,人类受自然的控制和奴役,客体成为主体关系的重心,人们对自然界只能盲目崇拜与屈从。近代以来,特别是工业革命之后,随着生产力的开展,人类认识、改造自然和社会的能力不断提高,人们又错误地认为自己是自然的征服者。科学开展观坚持了马克思主义主客体的辩证统一思想,坚持以人为本,坚持人的全面开展。在中国,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重视人的价值选择,像今天这样关心广阔人民的利益。与此同时,科学开展观又强调人与自然的高度和谐,经济与社会的全面开展,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的共同进步,尊重自然、经济和社会的客观规律。这些都充分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价值观与方法论的统一、合目的性和合规律性的统一。 科学开展观也体现了总结历史经验与解决现实问题的辩证统一。科学开展观是在汲取人类社会开展的经验教训,包括兴旺国家在工业化、现代化过程中的经验教训,特别是总结我国改革开放20多年实践经验的根底上提出来的。同时,它又着眼于我们正在做的事情,着力解决开展中面临的困难和问题。科学开展观在总结过去经验的同时,充分考虑到未来开展可能面临的困难和问题,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和逻辑的统一。 科学开展观还体现了跨越式开展与可持续开展的辩证统一。本世纪头20年,对我国来说,是一个必须紧紧抓住并且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我们要集中力量,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科学开展观就是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提出来的,为我们实现跨越式开展提出了明确的奋斗目标和努力方向。要在今后20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翻两番,就必须保持一个比拟高的开展速度。抓住战略机遇期,就是要在科学开展观的指引下,以较短的时间和较小的代价实现跨越式开展,逐步缩小与兴旺国家的差距。跨越式开展必须建立在可持续的根底上。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开展观,为未来开展提供了新的目标和方法。全面、协调是空间上的结构优化,可持续是时间上的动态均衡。可持续开展不仅要求实现资源环境的可持续,还要求实现经济开展的可持续乃至政治、文化开展的可持续。只有不断地塑造我国开展的可持续能力,才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目前,我国各行各业正在贯彻落实科学开展观,为了帮助大家深入学习科学开展观,我们选择了一组相关内容,供读者学习、参考。 第一课、导言 1.1科学开展观根本内涵与提出 〔邓聿文: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 〔一〕科学开展观的根本内涵 科学开展观,就是全面、协调和可持续的开展观。它是在中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情况下,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根据中国实际和改革开放的实践提出来的,切合当代世界开展趋势的一种新的开展观。十六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开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开展。〞胡锦涛总书记在十六届三中全会上说:“树立和落实科学开展观,这是20多年改革开放实践的总结,是战胜‘非典’疫情给我们的重要启示,也是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迫切要求。〞 20多年改革开放启示我们:社会开展的战略目标,不是单纯追求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而是在经济开展的根底上促进社会全面进步,促进人的全面开展;经济体制改革不仅要有利于促进生产力的开展,而且要有利于全面体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要求,实现社会和谐和全面进步。 正是在这样的理念指导下,?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假设干问题的决定?鲜明提出了“五个统筹〞的重要思想,即统筹城乡开展、统筹区域开展、统筹经济社会开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开展、统筹国内开展和对外开放。 统筹城乡开展,是从全局出发看“三农〞,抓住了要害和关键,必将有利于逐步改变城乡二元经济社会结构。统筹区域开展,逐步扭转地区差距扩大的趋势,是新阶段社会经济开展的需要,也是深化改革的内在要求。统筹经济社会开展,切实关注和解决诸如失业、贫困等社会问题,才能保证经济持续健康开展,在经济开展的根底上实现社会全面进步。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开展,是实现可持续开展的必要条件。统筹国内开展和对外开放,是经济全球化和参加世贸组织的新形势对我们提出的时代课题。“五个统筹〞的思想体现了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开展观,丰富了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指导思想。 总结起来说,科学开展观的根本内涵,正如曾培炎同志所概括的,它包含以下五个方面:坚持以人为本,是科学开展观的核心内容;促进全面开展,是科学开展观的重要目的;保持协调开展,是科学开展观的根本原那么;实现可持续开展,是科学开展观重要体现;实行统筹兼顾,是科学开展观的总体要求。科学开展观的提出,是我们党对现代化建设指导思想的重大开展〔详见2023年12月15日?学习时报?第1版〕。 〔二〕科学开展观的提出及实践 科学开展观虽然是在十六届三中全会的决定中正式提出的,但其精神内核却早已贯穿在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的行动中。一年多来,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继往开来,统筹安排国内外各项工作,推进全面小康社会的建设,表现出亲民务实的良好作风,赢得了国际国内的普遍认同。 〔1〕2023年初,国务院出台了关于保障和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的文件,针对局部单位和一局部雇主克扣、拖欠农民工工资,以及在就业、子女上学等方面的歧视性做法,作出了明确要改正的指示。是年底,又掀起了规模浩大的清欠行动。此举得到了数千万农民工的普遍欢送。 〔2〕2023年4月,孙志刚事件发生后,国务院专门召开常务会议,决定废止收容遣送条例,对流浪乞讨人员,实行救助效劳,社会各界反响热烈。 〔3〕“非典〞疫情,是2023年发生的一次特殊而重大的公共卫生危机事件,痛定思痛,其中的教训也为社会各界所关注。其中之一是从一个侧面论证了党的“十六大〞指出的,经过20多年的奋斗,我们实现的总体小康目标,还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很不平衡的。尤其是在社会事务领域,管理意识落后、管理水平不高已经是多年的事实。因此,抗击“非典〞取得决定性胜利后不久,中央就提出要贯彻经济社会协调开展、城乡协调开展、区域协调开展、人与自然和谐开展的方针。 〔4〕2023年10月,中共召开了十六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假设干问题的决定?。?决定?提出,要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做到统筹城乡开展,统筹区域开展,统筹经济社会开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开展,统筹国内开展和对外开放的要求。总起来说,就是要树立新的开展观,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开展。 〔5〕改良GDP核算和数据发布制度。今后各省、区、市要统一使用人口统计中的常住人口计算人均GDP,并对历史数据做同口径调整。过去采用户籍人口计算人均GDP的地区,作为过渡性措施,可在两年内同时计算两种口径的人均GDP,两年后取消按户籍人口计算的人均GDP。 〔6〕2023年11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了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牢固树立正确的政绩观。科学开展观必须以树立正确的政绩观为前提,才能做到全面、协调、可持续开展。 〔7〕2023年1月,国务院发布了推进资本市场开展的九条意见,首次明确指出,要保护投资者特别是社会公众投资者的合法权益,重视资本市场的投资回报;要采取切实措施,改变局部上市公司重上市、轻转制,重筹资、轻回报的状况,提高上市公司的整体质量,为投资者提供分享经济增长成果、增加财富的时机。 〔8〕2023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农民增加收入假设干政策的意见?发布。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共中央首次发布有关农民增收的一号文件,提出了增加农民收入的根本思路和总体要求,即集中力量支持粮食主产区开展粮食产业,促进种粮农民增加收入;继续推进农业结构调整,挖掘农业内部增收潜力;开展农村二、三产业,拓宽农民增收渠道;改善农民进城就业环境,增加外出务工收入;发挥市场机制作用,搞活农产品流通;加强农村根底设施建设,为农民增收创造条件;深化农村改革,为农民增收减负提供体制保障;继续做好扶贫开发工作,解决农村贫困人口和受灾群众的生产生活困难。一号文件体现了坚持“以人为本〞,体现了科学的开展观和正确的政绩观。 从上面简单的回忆可以看出,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工作一年多来取得的最重大成就之一,就是提出和实践新的开展观。2023年必须在新的科学开展观的指导下,把五个统筹工作做好,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开展,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开好局。 〔三〕背景 开展观的变迁 开展的涵义及其演变 所谓开展,其目标是使全体人民在经济、社会和公民权利的需要与欲望方面得到持续提高。经济增长所强调的主要是物质生产方面的问题,而开展那么是从更大的视野角度研究人类的社会、经济、科技、环境的变迁、进化〔或进步〕状况。开展所要求的是“康乐,是人的潜力的充分发挥〞,开展的涵义不仅在于“物质财富所带来的幸福,更在于给人提供选择的自由〞,即人的个性的创造性的公平、全面开展的自由。 开展是个历史范畴,是随着历史进程而变化的,大致经历了四个阶段:第一阶段,人们对开展的理解是走向工业化社会或技术社会的过程,也就是强调经济增长的过程,这一时期从工业革命延续到上世纪五十年代前。第二阶段到上世纪70年代初,随着工业化进程,人们将开展看作是经济增长和整个社会的变革的统一,即伴随着经济结构、政治体制和文化法律变革的经济增长过程。第三阶段,在1972年联合国斯德哥尔摩会议通过?人类环境宣言?以来,人们将开展看作是追求和社会要素〔政治、经济、文化、人〕和谐平衡的过程,注重人和自然环境的协调开展。第四阶段,80年代后期以来,人们将开展看作是人的根本需求逐步得到满足、人的能力开展和人性自我实现的过程,以可持续开展观念形成和在全球取得共识为标志。 开展与增长的关系 经济学有时把“开展〞和“增长〞作为同义词使用。现代开展理论认为,开展是社会、经济、政治三者相互联系的进步过程。挪威首相布伦特兰夫人对开展的定义是:“开展就是经济和社会循序前进的变革。〞狭义理解,“开展〞与“进化〞又是同义词。“增长〞主要是指国民收入和国民生产总值的提高,是以产出的量的增加作为目标和衡量尺度的。开展比之增长具有更广泛的涵义,既包括增长所强调的产出的扩大和增加,同时也包括生产和分配的结构与机制的变革,社会和政治的变迁,人与自然的联系,生活质量和生活水平的持续提高,以及开展的自由选择和时机公平,等等。开展强调的是经济、社会、政治的“质〞的变迁或进化。增长要求答复“有多少〞,开展那么既要答复“有多少〞,还要答复“有多好〞。开展与增长存在逻辑上的联系与统一。没有“质〞的“进化〞的增长是不可持续的,同样,没有量的增长的开展也是不可持续的。对开展说,增长是最根本的,但是过份重视增长或过份强调开展都会导致开展的不平衡,阻碍未来进步。 新旧开展观 传统的关于开展的观点是线性的。它假设只有一条单一的轨道供所有的国家循其开展。那些在这一轨道上落后的国家所面临的挑战就是要赶上其它国家,于是最便利的开展方法就是仿效那些走在前面的国家。资金和技术的转化就是到达这一目的手段。传统的开展观鼓励开展中国家摒弃他们的传统。新的开展观注重多样性:即有可能存在许多并行的开展轨道。在很多层次上,即使有共同的长期的开展目标,不同的国家很可能会找到实现这一目标的不同路线。这就促使对创新能力而非效仿能力加以鼓励。传统并不是一种依靠而是一种财富。新的开展观还将人的能动作用放在中心位置,重视人类的自身开展、教育以及建立使协同工作更加有效的体制。开展所依赖的资本在很大程度上是社会资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