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2023
农业经济
增长
方式
转型
缺陷
途径
农业经济增长方式转型缺陷与途径
一、辽宁农业经济开展的现状
辽宁所辖14个市,20230个县(市、区),其中县(市)44个。全省总人口4375万人,其中农村人口1956万人,占全省人口总数的44.71%。全省陆地面积14.8万平方公里,占全国的1.5%。耕地面积6128万亩,人均耕地1.4亩,其中根本农田面积5448万亩。202223年全省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5065.6亿元,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15761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5958元。这些充分说明“十一五〞期间,辽宁经济开展已经奠定了新的格局,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将接近6000美元,辽宁沿海经济带开发开放上升为国家战略,“大开发大开放〞的态势全面形成;沈阳经济区“晋升〞国家综合配套改革实验区,并展开先行先试,相关地区的经济指标增幅高于全省平均水平。2023年中央1号文件,提出“加快农业科技进步,努力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农村开展。坚持科教兴农战略,增强农业科技攻关和自主创新能力,加快农业技术推广。〞这是开展现代农业的有效途径,而且要求把开展现代农业作为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重大任务。这说明“转方式〞不仅是工业的事、城市的事,也是农业的事、农村的事。转变农业经济增长方式是指在农业经济开展过程中既要积极实现农业经济的“数量〞增长,更要注重农业经济开展的“质量〞提升和“结构〞优化,并由以往的数量型扩张向质量型开展转变。转变农业经济开展方式要求将农业开展建立在依靠科技积极创新、调整和优化农村产业结构、节约利用农业资源、保护改善农村环境。
二、辽宁农业经济增长方式存在的问题
辽宁虽然是一个工业比重较大的省份,但随着我国粮食生产重心进一步由南向北推移,辽宁作为全国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在保障国家粮食平安、促进粮食主产区、农民增收等方面所肩负的任务将越发艰巨。尽管辽宁现代农业开展具备了一些有利条件,农业经济有了长足开展,但农业根底仍然十分薄弱,未来面临的挑战更加严峻,有待于“十二五〞期间进一步开展和完善。当前辽宁农业经济增长方式存在如下问题:
1.由于农产品生产效益偏低,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较难。在农民享受中央的惠农支农政策同时,各种农资、饲料价格却也一路飚升,加上原油价格的上涨和工资水平的提高,使农机使用本钱、农村畜力的租用价格也相应提高。农产品生产收益没得到提高反而降低了,粮食直补和取消农业税费等惠农政策给农民带来的实惠在一定程度上被抵消,这对农民的农业生产积极性造成了极大的负面影响。
2.县域经济开展不均衡,经济开展整体水平较低,竞争力不强。由于区域开展不平衡,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不但没有缩小反而有进一步拉大的趋势。辽西北等地区县域经济开展缓慢,与南部、中部地区开展水平形成较大反差,县(市)与县(市)之间生产总值最高相差20倍以上。辽宁全省44个县(市)中还有15个贫困县,主要分布在辽西北地区,农村贫困人口和低收入人口占农村总人口的比重较高。不同地区间农民收入差距较大,大连、沈阳农民人均纯收入比阜新、朝阳高出近两倍。县域经济开展不均衡,强者恒强、弱者常弱,各自为战,难以形成规模经济。
3.经济结构优化和产业结构调整还不够科学,粮食增产现代化水平还较低。在一、二、三产业中,辽宁农业与工业相比科技含量、装备水平相对滞后,地少人多、增收缓慢、农民种粮积极性不高的现状仍然存在。在农村局部地区还是一亩地种植一个品种几十年,品种退化严重,产量不高,质量不佳,效益不好。抓好粮食生产,促进粮食增产增收任务仍然艰巨。多年的实践证明,要促进粮食生产稳定开展,必须坚决不移地走依靠科技、提高单产的路子。通过深入开展粮食高产创立活动,实行良种良法相配套,依靠科技挖掘增产潜力,把专家的产量变成农民的产量,把小面积实验产量变成大面积推广产量,真正实现粮食大面积区域平衡增产。
4.农业科技自主创新能力亟待加强,农业龙头企业优势带动作用的发挥有待加强。农村务农劳动者素质普遍不高,已成为增强农业后劲的重要制约因素,不少农村相当数量的青壮劳力从务农转到其他行业,务农劳力科技文化素质低,年龄趋于老化,农业科技自主创新能力不强,接受新技术慢,加上家庭经营条件的局限,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亟待加强。从龙头企业看,企业的辐射带动能力仍偏弱,带动农户规模不够、作用不强,与目前国家级重点龙头企业平均带动农户7.6万户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调查中还发现,有些龙头企业经营规模较大,但生产原料和基地建在省外,对当地农民的直接带动作用不大。产业集群特色不鲜明,缺乏龙头企业的带动和规模化经营,没有发挥出自身优势,对整个产业的支持和推动力度不够。
5.乡镇企业管理水平较低,需要树立起有市场号召力的特色品牌。XX省城市化水平居全国第6位,而农村城镇化水平居全国第13位。全省包括县城在内的近600个小城镇人口不到560万人,仅占全省村镇人口总数的26%,镇均人口缺乏万人。一些小城镇缺少科学规划,企业产业发育缺乏,根底设施不完善,对周边农村开展带动和辐射作用不强,特色品牌数量有限,需要树立起有市场号召力的特色品牌。
6.环境保护和资源优化配置意识需要加强,软硬环境建设亟待总体提升。农业生产专业化、组织化程度还不够高,特色产业布局不够集中,生产基地相对分散,缺少覆盖面大的专业化生产基地。农业标准化水平较低,局部农产品质量动态不稳,市场竞争力较弱。农产品加工率为45%,农产品加工业产值与农业总产值之比为0.42:1,与兴旺省份相比存在一定差距。农业利用外资和农产品出口规模不大,外向型农业总体水平不高。
三、加快转变XX省经济增长方式的路径建议
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首先是从加强农业开始的,因此转变经济开展方式也应该从转变农业经济开展方式开始。“增长〞追求的是规模的扩张,总量在短期内的不断增大,它更注重总量的增幅以及如何缩短实现这一增幅所消耗的时间;“增长〞强调的那么是质量的提升以及这种提升的可持续能力,它更加关注总量增大中所投入的本钱和所付出的代价。在科学开展观的统领下,如何实现辽宁农业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既是目前学术界正在探讨的理论问题,又是辽宁经济增长中亟待答复的现实问题。
1.加快提升农业科技内涵。全面提升农业科技内涵是转变农业增长方式核心依托。特别是以设施农业等优势农业为载体的深度开发农业的多种功能性。辽宁设施农业面积已经到达202300万亩,日光温室据全国首位,这为辽宁农业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奠定了根底。设施农业能使传统农业摆脱自然的束缚,推进农业走向现代化和工厂化。同时,根据辽宁实际大力开展节水高效农业、特色农业、循环生态农业以及动植物良种繁殖、疫病控制、农作物栽培标准化标准化养殖、农产品深加工等农业标准化技术、大力推广优良品种、农产品无公害化生产,同时加快开展如都市农业、观光农业、农业信息系统及装备、农业物联网、创意农业等内容。加快提升农业科技含量,优化产业开展环境和加快农业文化建设普及等。
2.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重视农业合作社在推进农业现代化中的作用。要充分发挥龙头农业合作社的辐射带动作用,让农业合作社与农民形成合理的利益关系,农民得到实惠,在提高农民收入和改善生活条件的根底上推进农业现代化。加强农业生产基地建设,推动农业结构调整,扩大优势和特色产品的生产,加大农产品加工业技术改造和自主创新力度,延长产业链,提高农业生产的规模效益。
3.构建新型农业科技创新体系。推进农业科技创新能力建设要以构建新型农业科技创新体系为重点。具体工作是:建立层次清楚、布局合理、结构优化、高效精干的新型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建立以政府投入为主导、其他多种渠道的农业科技投入体系;建立新型农业科技推广体系,按照“公益性、区域性、综合性、层次性〞的原那么,加快构建政府推广机构和其它所有制推广组织共同开展的多元化、多层次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促进重大关键技术的攻关、示范、推广和应用。深化农业科技体制改革,鼓励科技创新,把开展农业产业化经营与乡镇企业结构调整和技术改造结合起来。通过科技手段不断提升农业的现代化水平,改造传统农业,开展现代农业,为新农村建设提供科技支撑。
4.提高农民的文化素质和技术技能。加速推进农业劳动力向非农产业的合理有序转移,不断提高农民的文化素质和技术技能。农业劳动力转移后,平均生产规模就会扩大,农业劳动生产率就能得到提高。在非农业人口增加之后,对农产品的需求增加,从而扩大了消费市场,促进农业现代化开展。同时也需要提高农民的文化素质和技术技能为支撑。所以要以加快农村义务教育改革为重点,提高未来农民的文化素质,不再产生新的文盲和素质低下的从业者;同时切实做好广阔农民的职业技能培训,不断提高他们的就业能力,推进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和农村人力资源开发。
5.争取加大财政投入力度推动农业根底设施建设。农业现代化需要大量资金投入。兴旺国家的做法是,凭借强大的工业经济后盾,由政府给予大量的投资支持和各种形式的补贴。长期以来形成的依靠农业积累开展工业的体制政策的惯性还在影响着对农业的投入,国家财政对农业的投入增长比例低于财政本身增长的比例态势还没有改变。近几年,虽然政府实施了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一系列政策,但政府对农业根底设施的投入远远不能满足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开展的需要。目前,农民收入水平不高且不稳定,还难以实现承担巨大的根本建设投资,同时农村的道路、水利、农田等根底设施历史欠账较多,维修任务十分繁重,所以,现在还需要政府不断加大对农业根底设施建设的投入力度,大中型以上的工程还是应该以政府投入为主,给农民更多的休养生息、开展生产、增加收入的时间,为加速农业现代化的进程奠定物质根底。
第8页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