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2023
探究
基层
法治
建设
存在
问题
对策
探究基层法治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1997年,党的十五大提出:“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把法治确定为治国理政的根本方略。党的十六大把开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之一,并明确提出“加强对执法活动的监督,推进依法行政〞,为我国的法治进程指明了方向。202223年,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提出:“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开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稳固和壮大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党中央提出依法治国方略已有十三年,但是与兴旺国家的法治建设相比,我国的社会主义民主法治仍然存在较大差距,需要加快建设,努力推进法治化进程。
一、我国基层法治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公民法律素质有待提高
基层群众大多数文化水平较低,民主法制意识欠缺,法治观念淡薄。有的人在自身合法权利被侵害时,不能正确反映诉求,不懂得运用法律武器维权,要么浑然不知,以“法盲〞形态出现;要么畏于权势,忍气吞声;要么置法律而不顾,“以暴制暴〞,导致违法犯罪。有的农民法律知识缺乏,无视法律,排斥法律权威,崇尚“无讼有德〞、“权大于法〞,喜欢采取越级上访、聚众闹事、围堵政府机关来解决问题。个别公职人员缺乏职业道德,知法犯法、以权压法的现象仍然存在。
(二)法律制度不够完善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立法速度较快,截止202223年,已公布法律236部、行政法规690个、地方性法规8600个,根本建成法律体系。但局部法律质量不高,效果不佳。一些法律、法规的逻辑结构不严密,条文规定过于原那么,缺乏可操作性。法律体系不健全,没有及时进行立、改、废活动,造成一些法律、法规的内容相互抵触,影响法律的整体和谐。在法律之间,根本法和单行法之间,法律法规与实施细那么之间,原那么规定与具体措施之间,还没有完全配套,在整个法律体系中出现了“断层〞和“缺项〞。如按照简易程序罚款,1996年行政处分法规定数额为50元,而2022年道路交通平安法规定为200元。
(三)实施法治不够彻底
人民代表大会作为权力机关其实际权力并未完全到位,立法机关在行使立法权的过程中,缺乏相应的权力资源和程序保障。根据宪法规定,行政机关由权力机关产生并接受其监督。但实践中,行政权对立法权的干预太大,因而导致一局部法律带有明显行政部门利益的色彩,使法律的公正性、权威性、可行性受到影响。由于财权、人事权都掌握在党政部门手中,司法机关相对独立性程度较低,抗干扰能力较差。执法不严、司法不公问题依然存在,造成法治化进程缓慢。执法者与管理相对人缺乏交流沟通,互相戒备排斥,甚至对立、对抗;个别执法者方式简单粗暴;有的甚至吃、拿、卡、要,收受贿赂;办“关系案、人情案〞,执法不文明、不标准,未能表达法律的权威。
(四)封建思想观念根深蒂固
长期以来,中国社会存在“官从政法、民从私约〞传统习惯。一些基层干部“重人治、轻法治〞。强调人治而藐视法治,漠视法律的地位和作用,对民主法治建设的重要性认识缺乏,习惯用人治来管理,无视运用法治手段解决问题;错误认为群众的法律意识增强了,工作就越来越难做。或者口说法治,实为人治,以言代法、以权压法。局部领导“重经济建设、轻法治建设〞。没有摆正二者的辨证关系,认为现在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开展经济是第一要务;认为经济建设是硬指标,是大事,法治建设工作是软任务,可有可无,存在一手硬一手软的现象。一些执法人员“重实体、轻程序〞,认为主要结果正确,就不管过程是否合法。程序意识淡薄,无视行政权力的标准运作。
(五)社会治安形势趋于复杂
社会矛盾纠纷和不稳定因素增多。纠纷的主体、案件的形式、潜在的问题越来越趋于多样化、复杂化。因土地承包、征地拆迁等引发的纠纷有增无减,上访行为和群体性事件不断增多,在社会上造成了不良影响。治安案件和侵财类刑事案件频发,赌博、伤害类案件时有发生。农民犯罪率较高,例如,2023年,河南章丘长清区法院判处刑罚的32023名罪犯中,农民274人,占罪犯总数的89%,且多为成心伤害、盗窃、抢劫、交通肇事等类型犯罪;社会黑恶势力猖狂,侵害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破坏和谐稳定。
(六)基层自治难以落实
现行的居民委员会组织法和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存在缺陷,使基层自治制度难以落实。城市化进程中农村法治成为薄弱环节。
建设法治国家,重点在基层,难点在农民。然而局部村民自治组织不健全,自治机制缺乏活力,民主决策和民主管理不到位,村民自治流于形式。两委关系不明确。村委会议事、决策的民主程度不高,群众很少参与,缺乏公开透明;农民选举意识差,出现“贿选〞、“家族控选〞现象。村民自治与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名存实亡。因村财管理、土地征用、房屋拆迁、宅基地建房等矛盾纠纷增多,征地补偿范围窄,计算方法不科学。涉农行政执法的不标准,涉农维权的艰难。影响人们对法律权威的看法和对民主法治建设的信心。
二、进一步加强基层法治建设的具体措施
(一)加强思想认识,增强法治建设意识。思想是行动的先导。社会各界要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在农村基层,要实现从“乡土秩序〞向“现代法治〞的转变,从“纸上的法律〞向“现实的法律〞的转变。摈弃人治思想,树立民主法治理念,弘扬民主法治精神,树立法律至上意识。扎实推进民主法治建设,依法决策、依法管理、依法行政,努力提高领导水平。各级领导要充分认识到加强民主法治建设的重要性,坚持“一手抓经济,一手抓法治〞,二者不能偏废。要努力做到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和生态文明协调开展。这是搞好民主法治工作的根本前提。
(二)贯彻实施宪法,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依法治国,首先是依宪治国。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如果宪法得不到有效的贯彻落实,法治建设就会流于形式。现行宪法是全国各族人民、一切国家机关和武装力量、各级党组织和各社会团体、各企事业组织的根本活动准那么。维护宪法尊严,保证宪法实施,落实“党必须在宪法和法律的范围内活动〞原那么。必须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改革党的领导体制,提高党的执政水平。使之与依法治国的要求相适应。
(三)加强普法教育,培育公民现代法治观。法制宣传教育是培养公民树立正确法律观的根底工程。目的是让广阔人民群众学法知法、守法用法,积极履行公民应尽义务,并懂得运用法律维权,争取自己的正当利益;为此,一是要更新观念,创新普法教育特色。结合国家“五五〞普法规划,重点学习与自己工作生活相关的法律法规。要加大普法教育力度,防止搞形式主义走过场。要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开展观,把维护群众利益作为普法教育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二是要整合资源,促使普法教育新开展。充分发挥人民调解、法律效劳、安置帮教的作用,提高普法教育的社会效果。要整合人才资源,由专业人员组成的“普法讲师团〞,开展经常性的“送法下乡〞活动。要整合阵地资源,利用法制学校、法律图书室、电视、播送、墙报、标语等,把法治文化和法律知识送给农民。三是要创新载体,促使普法教育新成效。要创新宣传形式,选择大家最喜爱、最易接受的宣传方式,寓教于乐。
(四)加强依法行政,营造法治建设环境。依法行政既是现代法治政府的原那么和要求,也是实施依法治国的关键和核心。要切实贯彻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树立依法行政理念,推进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各级政府必须严格按照法定权限和程序行使权力,履行职责,行政执法人员要学会并善于依法处理经济和社会事务,提高依法行政能力。进一步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理顺各级执法部门之间的关系,建立健全执法责任制、评议考核制、错案追究制和部门执法公示制度等,加大行政执法力度,确保公开、公平、公正,树立法律的权威性。要提高行政执法队伍素质,提高执法水平,标准行政执法行为;完善执法监督机制,加强执法检查,纠正违法行为,把各系统、各部门的监督结合起来,形成合力,发挥网络监督优势、倾听网民呼声;加强基层政府职能建设,实现权责一致,有权必有责、用权受监督、违法要追究、侵权必赔偿。
(五)深化司法体制改革,确保司法公正。建设法治社会,需要整体协调推进司法体制的改革,优化司法职权配置,标准司法行为,建设公正、高效、权威的社会主义司法制度,保证司法机关依法独立公正地行使职权。一是要确保司法独立。司法独立是实现司法公正的前提条件。如果司法不独立,那么实现司法公正的就没有保障。二是实现司法公正(包括实体和程序公正)。公正性是司法的价值目标和灵魂所在,要求司法机关正确适用法律,实现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的有机统一。
(六)加强经济建设,夯实法治根底。经济根底决定上层建筑,法治建设离不开经济又好又快的开展,离不开科学开展和跨越开展。要严格界定“公共利益〞的内涵和征地的范围,划清“公共利益〞与“国家建设〞的区别,制约政府滥用征地权力,标准征地程序,改变征地补偿方法,提高征地补偿标准。没有法院主持,不能强制拆迁。完善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流转;要调优农村产业结构,开展现代农业。坚持市场化取向改革,调整优化农业结构。要全方位建立与国际接轨的农产品质量标准体系和质量监测体系,加快制定和完善农产品质量标准体系。要推进城乡统筹开展,解决制约经济开展的城乡二元结构,增加农业科技含量,增强农业科技创新与应用,转变农业增长方式,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七)加强基层建设,确保村民自治。必须加强基层民主法制建设,使各项工作走上制度化、标准化轨道,坚持依法治理。加强和改善党对基层组织的领导。用制度标准干部权限,严格标准财权物权,健全村财公开制度,自觉接受群众的监督。完善并标准民主自治与民主管理,在法律范围内健全村规民约。建立和完善可持续开展的涉农法律制度,如制定农业投资法、粮食平安法、农业补贴条例和农业生态补偿法等,以适应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参考文献]
1、新形势下农村法治建设的思考,载于育龙网
2、社会主义新农村法治建设的对策思考,载于法律小编
3、基层政府法治建设的问题与对策分析,载于河北软件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223年第2期。
第8页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