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23年现代文学三十年重点名词解释.doc
下载文档

ID:983084

大小:41.50KB

页数:6页

格式:DOC

时间:2023-04-16

收藏 分享赚钱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2023 现代文学 十年 重点 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 1、文学研究会 1921年1月在北京成立,发起人周作人,沈雁冰,许地山,叶圣陶等12人,后开展为170多人。重要会刊有小说月报,文学旬刊。文学研究会的宗旨是“研究介绍世界文学,整理中国旧文学,创造新文学〞,注重文学的社会功利性,被看作“为人生而艺术〞的现实主义文学流派。他们以人生和社会问题为题材,注重对社会黑暗的揭示和灰色人生的诅咒,表现新旧冲突。它承接了“五四〞文学革命的现实主义传统,使之开展成为在中国现代文学史占主流地位的文学思潮。 2、创造社 1921年6月在东京成立,发起人有郭沫假设,郁达夫,成仿吾等人。主要刊物有:创造季刊、创造周刊、创造日。他们初期主张“为艺术而艺术〞,强调文学必须忠实地表现作者自己“内心的要求〞,讲求文学的全与美,推崇文学创作的直觉与灵感,重视文学的美感作用。该社成员作品大都侧重自我表现,带浓厚抒情色彩,直抒胸臆和病态的心理描写成为他们表达内心矛盾和对现实的对抗情绪的主要形式。以1925年为界,分前后两期,后期提倡“表同情于无产阶级〞的革命文学。 3、新月社 1923年胡适,徐志摩,闻一多,梁实秋等人在北京发起,成员大多是欧美留学生。代表刊物有:诗镌、晨报副刊、新月。他们思想上倾向自由主义,前期新月派提倡新格律诗,因而又称“新格律诗派〞,在诗作上有建树的诗人有闻一多,徐志摩,朱湘,孙大雨等人。 4、问题小说 中国现代小说开展进程中第一个潮流,出现在1919年下半年到1922年间,代表作家有冰心,许地山,叶圣陶,庐隐,王统照,他们以五四新文化作为参照,重新思考社会人生问题,并通过小说的形式加以艺术的表现,文学研究会作家的问题小说广泛涉及婚恋,教育,就业,家庭,妇女,儿童等问题,作家们对社会弊端的敏锐感悟使五四文学具备了强烈的启蒙色彩和理性批判精神,缺乏之处是由于急于要表达作者对现实的批判和对人生的思考,社会功利倾斜使其不免带有观念化与抽象化陋病,人物形象被社会问题冲淡,削弱了作品的审美价值,代表作有冰心的两个家庭斯人独憔悴。 5、湖畔诗人 1922年,汪静之,冯雪峰,潘漠华,应修人,出版合集湖畔,同年出版汪静之的蕙的风,1923年又有合集春的歌集出版,文学史上称这四个诗人为“湖畔诗人〞,他们是五四唤起的一代新人,他们的诗是真正意义上的五四的产儿,是“没有沾染旧文章习气老老实实的少年白话新诗〞,他们的爱情诗与自然景物诗带有历史青春期的特色。他们的首要奉献是爱情诗的创造,如应修人妹妹你是水,汪静之的伊底眼。 6、冰心体 以行云流水似的文字,说心中要说的话,倾诉自己的真情,满蕴着温柔,微带着忧愁,显示出清丽的风致。其中“心中要说的话〞即“爱的哲学〞,即宣扬自然爱,母爱,儿童爱。有对下层人民的同情,探索人生的惆怅,对祖国,故土,家人,大海的眷恋,也有对基督教义,泰戈尔哲学等内容的融会其间。 7、语丝体 成立于1924年,以创办语丝而得名。主要成员有鲁迅、周作人、钱玄同、林语堂等。文艺思想接近于文学研究会。语丝多发表杂文、小品、随笔,形成生动、泼辣、幽默的语丝文体,对中国现代散文开展作出了重要的奉献。“富于俏皮的语言和挖苦的意味〞即所谓“语丝文体〞。 8、春柳社 1920232月中国留日学生〔李叔同,欧阳予倩,曾孝古,陆镜假设〕在东京演出了茶花女第三幕,接着公演五幕剧黑奴吁天录,引起东京戏剧界的轰动,他们注重演出的布景道具服饰表演的“写实性〞,以建立新的演出方式,1912年初,陆在上海邀欧阳成立了新剧同志会,正式从事职业演剧,它保持春柳社的宗旨作风,可算是“后期春柳〞。 9、鸳鸯蝴蝶派 始于20C初,盛行于辛亥革命后,得名于清之狭邪小说花月痕中的诗句"卅六鸳鸯同命鸟,一双蝴蝶可怜虫"。因其内容多写才子佳人情爱,又因鸳蝴派刊物中以礼拜六影响最大,故又称"礼拜六派"。主要作家有包天笑、徐枕亚、周瘦鹃、李涵秋、李定夷等。主要刊物有礼拜六小说时报眉语等。他们的文学主张,是把文学作为游戏、消遣的工具,以言情小说为骨干、情调和风格偏于世俗、媚俗的总体特征。代表作有徐枕亚的玉梨魂、李涵秋的广陵潮。这股文学思潮存在时间较长,到1949年才根本消失。这一流派的出现有社会和文学自身原因,在从古代小说到现代小说的过渡期间起过一定的承前启后作用。 学衡派 :得名于1922年1月在南京创办的学衡月刊,主要成员有东南大学的梅光迪、胡先骕、吴宓等,他们既是欧美留学生,又是大学教授。他们以学衡为阵地,打着"学贯中西"旗号,提倡尊孔读经、复古倒退,攻击新文化运动、文学革命和开始在中国传播的马列主义。1933年,学衡停刊。 京派:是30年代一个独特的文学流派,主要成员有周作人、废名、沈从文、李健吾、朱光潜等。称之为"京派",是因为其作者在当时的京津两地进行文学活动。其作品较多在京津刊物上发表,其艺术风格在本质上较为一致之处。主要刊物有文学杂志、文学季刊、大公报·文艺。"京派"的根本特征是关注人生,但和政治斗争保持距离,强调艺术的独特品格。他们的思想是讲求"纯粹的文学趣味"所体现出的文学本体观,以"和谐"、"节制"、"恰当"为根本原那么的审美意识。沈从文是京派作家的第一人。京派作家以表现"乡村中国"为主要内容,作品富有文化意蕴。京派作家多数是现实主义派,对现实主义有所开展变化,开展了抒情小说和挖苦小说。使小说诗化、散文化,现实主义而又带有浪漫主义气息。 论语派:论语派是30年代的一个散文流派。主要人物是林语堂。主要刊物有论语人间世宇宙风,以刊登小品文为主,提倡幽默、闲适、性灵。主张"以自我为中心,以闲适为笔调",采取与政治保持距离的自由主义立场。论语前期文章尚能触及时弊、幽默中含挖苦。1934年后,挖苦锋芒日益减弱,幽默也流于说笑话、寻开心。由此引发了左翼作家与其的论争。 象征诗派:以李金发为代表的象征诗派出现于20年代中期,后期创作社的王独清,穆木天,冯乃超也是象征主义诗歌的重要作者。象征派诗人多受法国象征主义诗歌的影响,其作品的特点是注重自我心灵的艺术表现,强调诗的意向暗示性功能和神秘性,追求所谓"观念联络的奇特"。①运用一种象征性的形象和意象来表现自己微妙复杂的内心世界,传达对外部世界敏锐的感觉和印象。②运用新奇的想象和比喻,表现微妙的情境。③依靠艺术形象的暗示来表达感觉和情调。④追求诗歌语言的省略和跳跃。李金发于1925年至1927年出版的微雨,为幸福而歌,食客与凶年,是中国早期象征诗派的代表作,为中国新诗艺术的开展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尝试。象征派诗歌后来趋向成熟,取得较高成就的是在30年代戴望舒手中。 心理分析派:〔心理分析小说〕代表作家施蛰存。其特点是运用弗洛伊德学说深入细致地严肃地描写人物的性心理、性压抑、性转移、性变态等等。此前,鲁迅、郭沫假设、郁达夫、叶绍钧、庐隐等的一些作品中,都有性压抑、性心理分析的成分,但一般都是以现实主义、浪漫主义为主要创作特色,性心理描写作为其中的因素、成分。而施蛰存这时期创作了一批性心理分析小说,代表作有梅雨之夕春阳石秀等。心理分析派小说在现代小说中别具一格,丰富了文学表现生活的内容和手法。 人的文学 1918年底发表的人的文学,要求新文学必须以人道主义为本,观察研究分析社会“人生诸问题〞,尤其是底层人们的“非人的生活〞,作家必须以认真严肃而非游戏的态度去描写“非人的生活〞,对改造社会持积极态度,而且还要展示“理想的生活〞,人道主义具体指个人主义的“人间本位主义〞,人的文学是五四时文学的一个中心概念,1919年初又提出“平民文学〞概念,是人的文学的具体化,周作人将封建传统的旧文学概括为“贵族的文学〞,平民的文学恰是反其道而行之,“文学的精神区别,指它的普遍与否,真挚与否〞,周作人的人的文学是以人道主义为本的“为人生的文学〞,强调文学是人性的人类的,也是个人的。 无产阶级文学 倡导无产阶级革命文学的是创造社和太阳社。创造社主要人物有郭沫假设、成仿吾、冯乃超等;太阳社的成员主要有蒋光慈等。 左联 是中国左翼作家联盟的简称,1930年3月2日在上海成立,主要发起人有鲁迅、沈端先、冯乃超等,鲁迅在成立大会上作了著名的对于左翼作家联盟的意见的演讲,是其纲领。"左联"的成立,实际上形成了比拟广泛的革命文学统一战线,推动了左翼文艺运动迅猛开展。左翼文学粉碎了国民党的文化"围剿"。左联十分重视理论批评。开展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传播。开展了文艺群众化运动。文学创作十分繁荣,左联还重视培养青年文学作者。代表作家有:蒋光慈、柔石、殷夫、叶紫等。 中国诗歌会 1932年9月成立,发起人杨骚、蒲风、任钓等。会刊是新诗歌。诗内容方面提出“歌唱新世界的意识〞;形式方面提出“要使我们的诗歌成为群众歌调〞。 新青年 中国现代文学史、文化思想上最重要的刊物。1915年创刊于上海,原名青年杂志,陈独秀主编。"五四"前后以新青年为主要阵地,同时进行了新文化运动和文学改革运动。创刊号发表的敬告青年提出了民主、科学的反封建思想的革命主张,1917年初发表了胡适的文学改进刍议、陈独秀的文学革命论,正式掀起文学革命。 文学改进刍议 1917年发表于新青年,是倡导文学革命的第一篇理论文章,对文学革命在理论上作出了重要奉献。提出文学改进应从"八事"入手:须言之有物、不摹仿古人、须讲求文法、不作无病呻吟、务去滥调套语、不用典、不讲对仗、不避俗字俗语。文章宣扬的是一种反拟古主义的现实主义文学思想,从不同角度针贬了旧文坛的复古主义和形式主义流弊,粗浅的触及了文学内容与形式的关系、文学的时代性与社会性以及语言变革等问题,初步说明了新文学的要求和推行白话文的立场。 文学革命论:1917年2月发表于新青年,说明了更坚决的文学革命的立场,明确提出"三大主义"作为新文学的征战目标。推倒雕琢的、阿谀的贵族文学,建设平易的、抒情的平民文学;推倒陈腐的、铺张的古典文学,建设新鲜的、立诚的写实文学;推倒迂晦的、艰涩的山林文学,建设明了的、通俗的社会文学。从内容到形式对封建旧文学持批判否认态度,主张以革新文学作为革新政治、改造社会之途。 双簧信:1918年钱玄同和刘半农的双簧戏,正式拉开了新文学与封建复古主义思潮斗争的序幕。复古主义者反对新文化运动和文学革命,却暂时没有人公开出来讲话。于是钱玄同把社会上的各种反对意见归纳起来,化名"王敬轩"写给新青年编者写信,再由刘半农写复信予以批驳,两信同时发表,名为文学革命之反响,借以扩大文学革命的影响,引起了广泛的社会注意。 黑幕小说 中国近代小说流派 。约在1915~1918年间与鸳鸯蝴蝶派前后相继,盛行于上海。当时多种杂志、大小报副刊均刊载这类小说,代表作是1918年出版的中国黑幕大观及续集。此类小说反映了这一流派作者游戏的、消遣的、趣味主义的文学观。中国黑幕大观洋洋百万言,涉及社会各界人物、事件,但不外乎都是些风流案件、私娼秘史之类,专以揭露阴私、泼污水、进行人身攻击为能。虽然揭露了社会上的种种丑恶,但在写法上赤裸裸地描绘现实,社会效果适得其反,有些作品还成了军阀、政客相互中伤、攻讦的工具,在五四运动后即销声匿迹。钱玄同、沈雁冰、鲁迅曾撰文加以批判。 莽原社:1925年成立,由鲁迅发起和领导。成员主要有高长虹、向培良,韦素园等,以创办莽原周刊和半月刊而得名。莽原提倡社会批评和文明批评,向旧势力、旧文明发起攻击。 新剧:又称文明戏。是中国话剧运动的第一阶段。开始于192023,留日学生曾孝谷、李叔同、欧阳予倩等在欧美、日本话剧运动的影响下,组织话剧团体春柳社,改编演出黑奴吁天录等话剧。辛亥革命前后,新剧团体很多,演出以民族民主革命为内容的政治戏居多。辛亥革命后,新剧很繁荣,以演家庭伦理戏居多。"五四"前夕,新剧趋向衰落,其原因:一是新剧商品化,迎合小市民趣味,内容庸俗低下,二是新剧都是幕表戏,没有完整的剧本,只有分场的故事梗概,由演员上台随意发挥,艺术水平和演技很难提高。"五四"文学革命批判堕落的文明戏,一些戏剧家提出"爱美剧"口号,中国话剧运动由此进入第二个阶段。 南国社:1923年成立于上海,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