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23年农业科技发展规划某年某年.doc
下载文档

ID:973468

大小:211KB

页数:216页

格式:DOC

时间:2023-04-16

收藏 分享赚钱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2023 农业科技 发展规划 某年
农业科技开展规划[2023年] 日期:2023-06-15 发布单位:农业部 农科教发[2023]6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方案单列市农业、农机、畜牧、兽医、农垦、乡镇企业、渔业厅〔局、委、办〕,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业局,各省农科院,中国农业科学院、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相关农业大学: 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科技规划纲要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的决定和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开展规划纲要〔2023-2023年〕〔简称规划纲要〕,全面提升农业科技自主创新能力,加快开展现代农业,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有力科技支撑,根据规划纲要和全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开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2023-2023年〕,我部制定了农业科技开展规划〔2023-2023年〕。现印发你们,请结合本地区、本单位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附件:农业科技开展规划〔2023-2023年〕 二○○七年六月十日 农业科技开展规划〔2023-2023年〕 未来15年,农业和农村经济开展面临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科技作为农业开展的第一推动力,必将推动农业结构深刻调整、农村经济深刻转型、农村社会深刻变革。全面提升农业科技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农业,把农业和农村经济纳入科学开展轨道,是实现农业和农村经济全面协调可持续开展的战略选择。根据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开展规划纲要〔2023-2023年〕及全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开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2023-2023年〕,制定本规划。 一、农业科技开展面临的新形势 党中央国务院对今后15年我国科学和技术开展做出战略规划与部署,提出建设创新型国家目标。农业科技进入新的开展起点,肩负着引领农业和农村经济开展的历史使命。必须立足现实,植根产业,抓住机遇,加快开展,走出一条中国特色的农业科技自主创新道路。 〔一〕农业科技开展现状 “十五〞期间,我国农业科技开展取得重大成就,农业科技进步奉献率达48%。超级稻、转基因抗虫棉、矮败小麦、禽流感疫苗等方面的科技成果处于世界领先水平;以主导品种、主推技术和主体培训为重点的“科技入户〞工作深入展开,创新了农技推广机制;国际先进农业技术引进工作成效显著,消化吸收和再创新能力逐步增强。农业装备水平显著提高,全国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36%;农业信息化快速开展,成为农业科技进步的重要推动力;农业科研体系建设取得进展,科技队伍得到加强,科研条件进一步改善,为农业科技实现跨越式开展奠定了良好根底。 尽管如此,面对我国建设现代农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历史任务,面对世界农业科学技术的快速开展,农业科技开展还存在许多不适应。主要表现为:一是自主创新能力不强,科技的支撑和引领作用还未完全发挥。重大原始性创新成果和产业开展关键技术成果供给明显缺乏,除主要农作物育种外,一些畜产品、园艺产品的品种和重大农业装备还主要依赖进口;产前、产中、产后等系列技术集成、配套不够;拓展农业功能,延伸农业产业链的养殖业、加工业等重点领域技术成果严重缺乏;提高农业资源的产出率、劳动生产率和农产品商品率的技术成果明显缺乏。二是科技投入严重缺乏,没有形成稳定的科技投入机制。据现有统计结果,农业科研财政投入占农业gdp比重仅为0.49%左右,低于1%的国际平均水平,科研根底条件不能适应新时期创新任务的需要。农业科技投入的结构、方式还不完善,一些长期性和根底性农业科技工作尚需建立稳定的支持机制。三是创新和应用体系不完备,还存在一些体制性和机制性障碍。农业科研体系条块分割、力量分散仍未得到根本解决;科研联合协作不强,导致突破性大成果少;科研和生产还有脱节现象,农科教、产学研联系仍不紧密;高水平农业科技人才缺乏的问题比拟突出,农业技术推广队伍不稳定,农业科研与推广的体制、机制有待进一步健全。 〔二〕农业开展对科技的战略需求 保障国家食物平安,稳固和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迫切需要突破产业开展的技术“瓶颈〞。人口增长、资源约束、人民生活质量提高和农村劳动力转移,对农业生产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主要农产品需求增长的压力将长期存在。因此,要确保农产品有效供给,提高品质和质量,保障农产品质量平安,必须依靠科技创新,深入挖掘生物遗传潜力,创新种养模式,大幅度提高土地生产率,为现代农业开展提供物质技术保证。 加快建设现代农业,转变农业增长方式,迫切需要依靠科技创新优化产业结构和提高效益。建设现代农业,必须推进农业产业化,加快农业高新技术研发,培育主导产业核心技术,优化和调整产业结构,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和综合效益,推动农业产业技术全面升级,促进农业增长从资源依赖型向创新驱动型转变。 加速成果转化应用,促进农民持续增收,迫切需要拓展科技转化渠道和增收空间。现阶段,我国科技成果转化应用率不高,转化渠道不畅,科技产业开展相对滞后,科技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速度不快。因此,必须依靠科技开辟农业开展空间,拓展农业功能,组装配套实用化技术,壮大农业科技产业,丰富农民科技增收致富手段,使农民从应用新技术、新成果中得到实惠。 开展循环农业,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新农村,迫切需要创新开展模式。目前,我国农业资源循环利用十分欠缺,污染物无害化处理能力低,急需加强循环农业的共性技术研究,开发清洁生产集成技术,推广农业清洁生产模式,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实现农业生产的区域循环,促进农业向无害化方向开展,支撑和引领新农村建设。 提高农业国际竞争力,抢占农业科技制高点,迫切需要增强农业科技自主创新能力。经济全球化加剧了农业的国际竞争,农业竞争实质上就是科技竞争,也就是农业科技自主创新能力的较量。随着我国参加wto后过渡期结束,要在国际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必须加快农业生物技术、信息技术和资源环境等前沿领域的原始创新,抢占农业科技制高点,有效增加科技储藏,从总体上提升我国农业科技水平,增强农业竞争优势。 〔三〕农业科技开展的机遇 农业科技开展的政策保障力愈益强劲。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三农〞工作。“多予少取放活〞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等一系列政策措施,惠及了广阔农村和亿万农民。良种补贴、大型农机具购置补贴等政策,加速了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应用。增加农业科技投入,促进农业科技进步和保护农业知识产权等政策法规日益完善,为农业科技事业的繁荣开展提供了重要的制度保证。 农业科技开展的需求拉动力愈益强劲。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人均资源相对缺乏,决定了必须把推进科技进步作为解决“三农〞问题的一项根本措施。调整农业结构,增强农业国际竞争力,缓解资源和环境的瓶颈制约,开展高效农业,推动农业和农村经济增长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农民素质的轨道上来,对农业科技的需求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迫切。 农业科技开展的内在推动力愈益强劲。进入21世纪,新科技革命迅猛开展,生物技术、信息科学在农业领域应用转化的速度不断加快;日趋活泼的国际科技交流与合作,不断提高我国农业科技创新的起点;近20年的科技体制改革,建立了比拟完备的农业学科体系,拥有了丰富的人才资源。农业科技正不断孕育着推动自身跨越开展的巨大潜能。 二、指导方针和目标 〔一〕指导方针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科学开展观,围绕开展现代农业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战略需求,全面实施科教兴农战略和人才强农战略,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未来15年,农业科技工作的指导方针是。自主创新,加速转化,提升产业,率先跨越。 自主创新,就是通过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在事关国计民生的社会公益领域具备先进实用科技成果的持续供给能力,在农业科学前沿和高新技术领域拥有一批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降低对外技术的依存度。 加速转化,就是通过改善农业科技成果中试熟化条件,培育新型农民,推进农科教企大联合和产学研用相结合,突破农业科技成果成熟不够、转化不力和转移不畅的瓶颈,大幅度提高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农业生产力的速度和水平。 提升产业,就是通过发挥科技的先导作用,着力培育具有比拟优势的区域性农业支柱产业和主导产品,提高农产品生产科技含量和转化增值能力,提升农业产业开展规模和层次,壮大现代农业开展的产业根底。 率先跨越,就是通过体系建设和机制创新,大幅度提高创新能力和效率,加快创新型农业建设,使农业科技整体实力率先进入世界前列。 “十一五〞期间,围绕农业“转变、拓展、提升〞三大战略,强化政策、科技、装备和人才“四大支撑〞,紧扣开展优质粮食产业、高效经济作物和园艺产业、健康养殖业、农业产业化和农产品加工业、生物质和生态等产业、农业效劳业等“六大产业〞的重大科技需求,实施开展现代农业“十大〞行动,推动科技创新与生产应用紧密结合,加强农业科技效劳,大力提高农业科技转化与应用水平,创新农科教、产学研紧密衔接的机制,加快形成推进农业科技进步的强大合力。 要把加快自主创新作为调整农业经济结构、转变农业增长方式的中心环节,贯穿于农业开展各个产业领域,贯穿于现代农业建设的各个方面。必须把握三个战略基点:一是以增强科技创新活动的自主性为切入点,遵循农业科技开展规律,营造良好环境,激活创新主体,提高创新效率,形成创造活力迸发、创新成果泉涌的新局面;二是以增强科技成果供给的自主性为根本点,围绕产业开展需求,提高重大科技成果自给率,降低核心技术对外依存度,牢牢把握支撑现代农业开展的科技自主权;三是以增强技术吸纳的自主性为落脚点,提高应用者选择、采纳和应用先进适用技术的能力,实现农业生产力的新跨越。 〔二〕总体目标 到2023年,形成布局合理、功能完备、运转高效、支撑有力的国家农业科技创新体系,我国农业科技整体实力率先进入世界前列。农业科研开发投入占农业gdp的比重提高到1.5%以上,农业科技进步奉献率到达63%,推动以现代农业为核心的创新型农业建设。 经过15年的努力,在我国农业科技的假设干重要方面实现以下目标: ——继续保持水稻、转基因抗虫棉、基因工程疫苗等方面的国际领先优势,带动畜禽水产优良品种、专用特色品种培育取得突破; ——加快优势农产品高效平安生产、耕地质量提升、重大农业生物灾害防控、农产品采后收理与加工和农业生态环境综合整治等核心技术的研发,形成现代农业生产技术体系和管理标准体系; ——突破农业装备的关键部件和设备研制工艺,提高我国大型、成套、智能化农业机械和农业工程装备的技术含量和自给率; ——加快农业高新技术研究和产业化,取得一批重大原始创新成果,在世界农业前沿学科和根底研究领域占有重要位置; ——加强科技根底设施建设,建成假设干世界一流的农业科研院所和农业高校,创立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龙头企业技术研发中心,建成稳定高效的创新队伍,完善农业科技推广效劳体系,显著提高农业科技创新能力和成果快速转化应用能力。 〔三〕“十一五〞目标 “十一五〞期间,构建国家农业科技创新体系根本框架,建设农民科技教育培训体系,完善农业机械化和信息化综合效劳体系,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到达45%左右,农业科技进步奉献率提高5个百分点。 ——培育40个左右主要农作物主导品种,新品种增产潜力提高10%以上,保障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在5.0亿吨左右;培育15个左右主要畜禽、水产养殖新品种〔系〕,畜禽和水产新品种增产潜力分别提高10%和15%;动植物新品种产品品质明显改善,自主供种能力大幅提高;培育一批高产、高能量、广适性、低本钱的能源作物新品种。 ——主要农产品深加工比例提高到40%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