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23年县推进县域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实施方案.doc
下载文档

ID:969247

大小:26.50KB

页数:21页

格式:DOC

时间:2023-04-16

收藏 分享赚钱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2023 推进 义务教育 优质 均衡 发展 实施方案
XX县推进县域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开展实施方案 为稳固县域义务教育根本均衡开展成果,加快推进县域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开展,根据省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室关于印发〈XX省县域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开展督导评估实施方案〉的通知(鄂政督(2023)4号)、省人民政府关于统筹推进县域内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改革开展的实施意见(鄂政发(2023)18号)等文件精神,结合我县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引,以开展公平而有质量的义务教育为目标,以促进教育公平为取向,以提高教育质量为核心,坚持教育优先开展战略,推进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改革开展,推动全县义务教育由根本均衡向优质均衡开展升级,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高质量高水平教育的需求。 二、根本原那么 (一)坚持政府主导,部门协调的原那么。成立由县人民政府分管领导任组长,教育、财政、编办、发改、人社、住建、自然资源和规划等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工作小组。负责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开展的组织领导、总体设计、统筹协调、推进指导、督查考核等。 (二)坚持统筹规划,分步实施的原那么。统筹全县义务教育与地方经济社会协调开展,有方案、分阶段落实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开展规划目标。 (三)坚持对标查找,补齐短板的原那么。开展对标查找,找准问题短板,逐项突破弱项指标任务,使每一所学校、每一项指标都能到达标准要求。主要问题有大校额、大班额、超大班额,体育、音乐、美术、信息技术等专任教师缺乏,生均教学及辅助用房面积缺乏,生均体育运动场馆面积缺乏,生均教学仪器设备值不达标,网络多媒体教室不达标,音乐、美术等专用教室配备不达标,计算机与图书更新率低,留守儿童关爱体系不健全等。 (四)坚持促进公平,提高质量的原那么。把保障教育时机、教育过程公平和提高教育质量作为根本任务,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深入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质量。 三、工作目标 用7年时间(2023年-2025年),进一步稳固“全国义务教育开展根本均衡县〞创立成果,立足体制机制创新、薄弱学校改造、优质资源共享、大班额破解、师资队伍建设、教育质量提升等重点任务,全面实现我县“城乡教育一体化、师资配置均衡化、根底设施标准化、教育模式现代化、制度管理完善化〞的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开展目标。全面补齐现有义务教育开展短板,缩小消除城乡校际间差距。资源配置7项指标每所学校至少6项达标,余项不能低于要求的85%,所有指标校际差异系数小学均小于或等于0.50、初中均小于或等于0.45; 政府保障程度、教育质量两方面共24项具体指标均到达要求; 社会认可度到达85%以上。力争2025年通过省级评估和国家督导认定。 四、开展指标 (一)教育资源配置。 1.每百名学生拥有高于规定学历教师数:小学、初中分别到达4.2人以上、5.3人以上; 2.每百名学生拥有县(县)级以上骨干教师数:小学、初中均到达1人以上; 3.每百名学生拥有体育、艺术(美术、音乐)专任教师数:小学、初中均到达0.9人以上; 4.生均教学及辅助用房面积:小学、初中分别到达4.5平方米以上、5.8平方米以上; 5.生均体育运动场馆面积:小学、初中分别到达7.5平方米以上、10.2平方米以上; 6.生均教学仪器设备值:小学、初中分别到达2022元以上、2500元以上; 7.每百名学生拥有网络多媒体教室数。小学、初中分别到达2.3间以上、2.4间以上。 (二)政府保障程度。 8.义务教育学校规划布局合理,符合国家规定要求; 9.城乡义务教育学校建设标准统一、教师编制标准统一、生均公用经费基准定额统一、根本装备配置标准统一; 10.所有小学、初中每12个班级配备音乐、美术专用教室1间以上; 其中,每间音乐专用教室面积不小于96平方米,每间美术专用教室面积不小于90平方米; 11.所有小学、初中规模不超过2022人,九年一贯制学校、十二年一贯制学校义务教育阶段规模不超过2500人; 12.小学、初中所有班级学生数分别不超过45人、50人; 13.缺乏100名学生的农村小学和教学点按100名学生核定公用经费; 14.特殊教育学校生均公用经费不低于6000元; 15.义务教育学校教师平均工资收入水平不低于当地公务员平均工资收入水平,按规定足额核定教师绩效工资总量; 16.教师5年360学时培训完成率到达100%; 17.教育行政部门在核定的教职工编制总额和岗位总量内,统筹分配各校教职工编制和岗位数量; 18.每年交流轮岗教师的比例不低于符合交流条件教师总数的10%; 其中,骨干教师不低于交流轮岗教师总数的20%; 19.专任教师持有教师资格证上岗率到达100%; 20.XX县区和镇区公办小学、初中(均不含寄宿制学校)就近划片入学比例分别到达100%、95%以上; 21.全县优质高中招生名额分配比例不低于50%,并向农村初中倾斜; 22.留守儿童关爱体系健全,符合条件的随迁子女在公办学校和政府购置效劳的民办学校就读的比例不低于85%。 (三)教育教学质量。 23.全县初中三年稳固率到达95%以上; 24.全县残疾儿童少年入学率到达95%以上; 25.所有学校制定章程,实现学校管理与教学信息化; 26.所有学校按照不低于学校年度公用经费预算总额的5%安排教师培训经费; 27.教师能熟练运用信息化手段组织教学,设施设备利用率到达较高水平; 28.所有学校德育工作、校园文化建设水平到达良好以上; 29.课程开齐开足,教学秩序标准,综合实践活动有效开展; 30.无过重课业负担; 31.在国家义务教育质量监测中,学校相关科目学生学业水平到达Ⅲ级以上,且校际间差异率低于0.15。 (四)社会认可度。 32.相关职能部门落实教育公平政策、推动优质资源共享,以及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办学行为、实施素质教育、考试评估制度改革、提高教育质量等方面取得的成效,社会认可度到达85%及以上。 五、任务措施 (一)统筹教育资源配置,推进办学根本条件提档升级。 1.优化学校布局。统筹考虑城市建设与开展、“二孩〞政策、流动人口变化趋势及中小学办学标准,健全全县义务教育专项规划动态调整机制。坚持教育用地联审联批制度。全面推进义务教育学校布局调整,严格执行义务教育学校先建后撤制度。房地产开发企业不得以“学区房〞为名开展销售活动。 2.建设现代化学校。全面完成XX县区“全面改薄〞总体规划(2023-2023)建设工程。逐年完成XX市现代化学校创立目标。新建或改扩建学校一律按照办学标准设计建设。现有学校逐一建立台账,确保校校达标。在城镇建设改造时统筹优先解决学校生均占地面积不达标的问题。按照国家标准,为学校配齐多媒体教室、音美教室和体育运动场。同时,统一根本装备配置标准,配齐符合条件装备标准要求的实验教学设施设备,小学、初中生均教学仪器设备值分别到达2022元以上、2500元以上,全面提升义务教育学校办学条件。 3.消除大班额及大规模学校。统筹推进义务教育学校建设,建立消除大班额工作台账,实行销号管理。严格控制因择校产生的大班额。确保大班额及超大班额零增量。2023年9月,全面消除66人以上超大班额; 到2023年,全面消除56人以上大班额,根本做到小学班额不超过45人、初中班额不超过50人; 到2023年,全县小学、初中规模原那么上不超过2022人,九年一贯制学校不超过2500人。 4.推进校园数字化建设,提高教育信息化水平。全力完成“三通两平台〞升级改造建设工程,确保小学、初中每百名学生拥有网络多媒体教室数分别到达2.3间以上、2.4间以上。加快推进“宽带网络校校通〞,根本实现所有教室及功能室有宽带网络接入和“班班通〞设备; 全面推进“优质资源班班通〞,根本建成数字教育资源公共效劳体系,为学习者享有优质数字教育资源提供方便快捷的效劳; 大力推进“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网络学习空间应用普及化,根本形成与备、教、批、辅、改、考、研、学需求相适应的信息化支撑效劳体系。以“名师工作室〞等形式组织特级教师、教学名师与一定数量的教师结成网络研修共同体,提升广阔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水平,推动形成“课堂用、经常用、普遍用〞的信息化教学新常态; 创新推进“名校网络课堂〞建设,使名校优质教育资源在更广范围内得到共享,让更多的学生享受到高质量的教育。完善县级教育公共效劳平台建设与效劳,充分利用现有通信根底设施,加快推进县级平台建设和与国家、省教育平台的协同效劳。 5.落实教师补充、交流、培训机制,打造高素质教师队伍。全面落实新机制教师“空岗补齐〞和在编教师“退一补一〞的教师补充机制,改善教师队伍结构。积极采取城乡对口交流、镇域内互派交流,结对帮扶、教师走教等方式,引导优秀校长和骨干教师向乡村学校和薄弱学校流动,推进教师校长轮岗交流制度常态化,县域内交流轮岗教师比例每年不得低于符合交流条件教师总数的10%,其中骨干教师交流不得低于交流轮岗教师总数的20%。继续实施5年不少于360学时的教师全员培训,所有学校按不低于年度公用经费预算总额的5%安排培训经费。推动校长专业化建设。加大骨干教师培训力度。不断增加名校长和骨干教师比例。小学、初中每百名学生拥有县级及以上骨干教师数均到达1人以上。 (二)落实政府保障政策,推进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开展。 1.实现义务教育学校生均公用经费基准定额统一。确保城乡公办义务教育学校生均公用经费基准定额统一、缺乏100名学生农村小学和教学点按100名学生核定公用经费,实现公办学校与民办学校生均公用经费基准定额统一(免除民办学校学生课本费),对全县义务教育阶段寄宿制学校按寄宿生人数年生均200元标准补助公用经费。积极推进特殊教育工作,对特殊教育学生实施随班就读和送教上门效劳,并按每生每年不低于6000元标准拨付特殊教育经费,保障特殊教育工作有效开展。 2.落实教师工资待遇,激发教师工作热情。教育部门会同人社、财政部门核定中小学绩效工资总量,根据正常增资情况建立奖励性绩效工资持续增长机制,切实提高教师待遇,完善教师绩效工资制度,改进考核方法,使绩效工资充分表达教师的工作量和实际业绩,确保教师平均工资水平不低于当地公务员平均工资水平。落实农村教师工作补助政策。加快实施农村学校教师周转宿舍建设。推进教师专业技术职务晋升指标向乡村学校倾斜。 3.严格招聘教师资格审核,统筹配置教职工编制和岗位。严把教师从教资格关,实行定期注册制度,确保专任教师100%持证上岗,并做到岗证一致。教育部门主动配合编制、人社部门,按照“师生比〞和“班师比〞相结合的方式,统筹考虑城镇化、全面二孩政策等因素带来的新变化,每3年核定一次学校教职工编制总量。在编制总量内,严禁在有合格教师来源的情况下“有编不补〞、长期聘用编外教师,严禁挤占挪用义务教育学校教职工编制和各种形式“吃空饷〞行为。严禁任何部门和单位擅自借调中小学在编教师。教育部门会同编办、人社部门根据中小学岗位设置结构比例指导标准,分别核定中小学校专业技术高、中、初级岗位数量,为有效防范“编岗别离〞问题,由教育系统实施“岗随编定、编随人走、县管校聘〞的动态管理,编办、人社、财政部门备案。 4.实行划片招生,关注留守儿童,科学分配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