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23年从哲学方法论角度浅谈当前大学生就业形势.docx
下载文档

ID:968248

大小:22.25KB

页数:5页

格式:DOCX

时间:2023-04-16

收藏 分享赚钱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2023 哲学 方法论 角度 浅谈 当前 大学生 就业 形势
天道酬勤 从哲学方法论角度浅谈当前大学生就业形势 :2023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规模达610万人,为近年来高校毕业生人数最多的一年。加之局部地区遭受重大自然灾害带来的不利影响和全球金融危机爆发,中国经济运行不确定不稳定因素增多,使得当前中国大学生就业形势日益严峻。拟从哲学方法论的角度,浅析当前大学生就业形势,希望能从一个比拟新颖的角度对目前正在求职的大学生及相关问题研究人员提供帮助。 关键词:哲学方法论;大学生就业;唯物论;辩证法 中图分类号:F24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23)06-0101-02 近年来,中国大学生就业形势日益严峻。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对全国84个城市劳动力市场职业供求信息调查显示,2023年将有600多万大学生面临就业,为近年来高校毕业生人数最多的一年。加之局部地区遭受重大自然灾害带来的不利影响和全球金融危机爆发,使得大学生就业面临“前所未有〞的压力。作为一名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的研究生,如何看待这一现象,并且将其上升到哲学方法论的高度加以研究,值得我们探讨。 一、什么是方法论 要认清什么是方法论,什么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方法论,首先就要明晰和理解哲学方法论与哲学世界观之间的紧密联系,即哲学方法论和哲学世界观的一致性和差异性。世界观,通俗地讲,就是“观世界〞,是人们对整个世界的本质及其开展规律的总体看法和根本观点。方法论,简单来说,它是研究哲学方法的应用问题的理论。哲学方法是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最一般的、根本的方法。概括地说,世界观主要解决世界“是什么〞的问题,方法论主要解决“怎么办〞的问题。我们通过方法论来探求一种认识事物的普遍方法。这种思考所得出的结论是原那么性的,是可操控的、有趋向性的理念。 1.哲学方法论和哲学世界观的一致性 总的来说,哲学方法论和哲学世界观的一致性,是指它们之间存在着一种必然的联系,从本质上来看它们是一个东西。这是因为哲学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态,它以自己所特有的形式来反映自己的时代,来满足时代的要求,也就是说,任何一种哲学体系,都是本体和功能的特殊的统一体。亦即哲学方法论和哲学世界观的关系,是功能和本体的关系。 哲学方法论和哲学世界观的一致性,还表达在前者对后者的依赖性上。古代唯物主义的哲学世界观根底上所形成的方法论是机械复原论的方法论。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哲学世界观所形成的是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哲学方法论。它们认识事物的方法,是把事物从总的普遍联系中割裂出来的。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所形成的是辩证唯物主义的哲学方法论。它要求人们从联系的、开展的、全面的眼光来看待问题,从事物的相互作用、相互影响中去看待事物。简言之,哲学方法论的性质决定于哲学世界观的性质,哲学方法论的变化决定于哲学世界观的变化。 哲学方法论和哲学世界观两者之间的一致性,同时还表达在哲学世界观向哲学方法论的转化上。哲学世界观同哲学方法论的转化,这不仅是哲学世界观开展的内在要求,而且更重要的是在于这是哲学世界观满足社会需求的主要方式。哲学世界观只有转化为哲学方法、哲学体系才能实现它作为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发挥指导人们行动的重要功能。哲学世界观要转化为哲学方法,这是从哲学的性质和任务上来说明哲学世界观和哲学方法论的一致性。 2.哲学方法论和哲学世界观的区别性 哲学方法论和哲学世界观的区别性,首先表达在思想内容的差异性上。哲学世界观以整个世界为研究对象,它的侧重点或者说任务,是研究世界的本质及其开展的一般规律,研究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的关系,答复世界是什么的问题,不同的哲学世界观体系是不同时代人们对于世界的本质及其开展规律、对于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的联系的认识所到达的标志。哲学方法论也是以整个世界为研究对象,它的侧重点或任务是研究如何用哲学方法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问题,它所要解决的问题是人们面对客观世界应该怎么办、怎样行动的问题。或者说怎样利用客观世界及其变化规律来为人类效劳的问题。 二、方法论意义 哲学方法论是对各种哲学理论的概念、范畴、观点、理论体系所具有的方法论意义和各种哲学关于自身方法的专门学说的统称。哲学理论的概念、范畴、观点和理论体系,作为主体理性所把握到的关于存在的存在或思维和存在的关系的知识,在一定哲学理论的概念、范畴、观点和理论体系中,必然潜存着表达着它特有的哲学的思维角度和意识取向。真正的哲学理论,是时代精神的产物和表达,是人们借以进一步认识未知事物的最高依据和支撑点。在西方古代哲学中,原子、气、人是万物尺度、万物皆流、本体和变体、质料和形式、潜能和实现等范畴和观点;近代哲学的感觉经验、反省经验、实体、第一性质、自我设定非我、历年的实践活动等范畴和观点,马克思哲学中的物质结构、内容和形式等范畴和观点,以及各种哲学自己特有的范畴、观点构成的理论体系。同样都具有它们自己特有的方法论意义。 马克思主义哲学方法论是研究马克思主义哲学世界观如何发挥其方法论功能的一般理论。它的研究对象,是如何发挥马克思主义哲学世界观的方法功能的内在规律性。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有机统一,这是说马克思主义哲学世界观具有哲学方法论的性质和功能,它的概念、范畴、观点和理论体系都具有方法论意义,在这里,大致从唯物论、辩证法及价值观几个方面在接下来一个局部里结合具体当前就业形势来进行分析。 三、当前就业形势分析 当前大学生就业形势,可以用“压力空前,危中有机〞这几个字来概括。一方面高校毕业生与年俱增,另一方面中国劳动力市场管制逐渐强化,同时雪灾、地震、奥运会、全球金融危机等一系列重大事件交织发生,这些重大事件或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了中国社会经济开展的格局,并构成了当前就业面临的根本形势。从社会大环境上来看,首先,中国正处于经济转型期间,城乡新增劳动力、农村充裕劳动力及国际市场竞争所产生的下岗失业人员,是冲击大学生就业的几大因素,使得整体就业压力增大。其次,中国经济开展的不平衡也是一个重要因素:一是区域经济开展的不平衡,非兴旺地区吸收能力相对缺乏;二是产业开展的不平衡,第三产业开展不充分,限制了就业时机。 1.一切从实际出发。唯物论最根本的一条原理,就是世界的本质是物质,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的反映。这一原理的方法论意义,就是要求我们注意一切从实际出发,想问题、办事情要把客观存在的实际事物(事实)作为根本出发点。 大学生就业难一直有一个很奇怪的现象。中国高等教育23%的毛入学率只有高收入国家平均水平(67%)的1/3,但为什么每年却有100多万大学生就不了业是人才的“现实〞需求赶不上经济学家们阐述的“理论〞需求,还是大学生就业观念存在问题,抑或是高校没有培养出货真价实的大学生其实我们从实际出发,结合现实不难发现:首先,中国产业结构及开展主要依靠粗加工,与许多高校的培养目标不对路,因而吸纳大学生极为有限;其次,近年大学生竞相应聘劳动密集型效劳业的现象说明,大学生就业观念并非就业难的主因。以上两点的排除,意味着唯一的可能就是过快的教育规模扩张速度影响了大学生的培养质量。 2.人的主观能动性。唯物论还有一条重要原理,即人的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的辩证关系。一是客观规律制约着人的主观能动性,二是按客观规律办事,必须发挥主观能动性。它的方法论意义在于:规律是客观的,不等于说人们在客观规律面前无能为力。人们能够发挥主观能动性,认识和利用规律。人们能够利用对规律的认识,预见事物开展的趋势和方向,指导实践活动,改造客观世界;人们也可以通过发挥主观能动性,改变或创造条件,限制某些规律发生破坏作用的范围,使人们少受其害或免受其害,直到变害为利,为自身造福。 “双向选择,自主择业〞已经成为高校毕业生就业的主要形式。如果作为高校毕业生的我们自身本着消极等待的态度,缺乏主动参与意识和竞争意识,或者仍然自视为“天之骄子〞,过高估计自身知识和能力水平;那么在本就剧烈的就业竞争中,只能是被早早的淘汰出局。所以,充分发挥高校毕业生自身的主观能动性,正视现实,调整心态,增强危机感和挫折消化能力,建立合理的知识结构,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和增值潜力,我们才能在就业竞争中立足于不败之地。 3.事物是开展的。唯物主义辩证法说: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处于永不停息的运动、变化和开展之中,整个世界就是一个无限变化和永恒开展的物质世界。它的方法论意义在于,我们要用开展的观点看问题。要把事物如实地看成一个变化开展的过程;要弄清事物在其开展过程中所处的地位和阶段;同时,要有创新精神。 前不久,大学生当搓澡工一度成为舆论关注的热点,更早还有名牌大学毕业生卖肉、擦皮鞋、卖鸡蛋的。对于这些人的就业选择,我们是否就该大惊小怪,嗤之以鼻呢其实我们没必要大惊小怪,而应该用开展的眼光看大学生的初次就业。大学生毕业后无论干什么,只要能选择正确的人生方向,都应当鼓励。越来越多的大学生通过看似不起眼的工作起步,脚踏实地奋斗,实现了人生价值。时代在变化,社会在开展,在“群众化〞的条件下,应当认可大学生不仅什么工作都可以做,而且什么工作还都能够做好。 参考文献: [1]倪志安,辜堪生,谭辉旭.马克思主义哲学方法论[M].南充: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 [2]欧阳康.哲学研究方法论[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1998. [3]刘幼樵,吴永瑜.哲学方法论[M].郑州:河南大学出版社,1992. [4]李柯勇,吕诺,用开展的眼光看待大学生就业问题[EB/OL].新华网,2023. [5]汪昊,梁功平.这样找工作:名牌高校毕业生求职心路历程[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22. [6]钱晓,李增秀.大学生就业指导[M].北京:科学出版社,2023. [7]曾湘泉.变革中的就业管理与中国大学生就业[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