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2023
农作物
秸秆
综合利用
技术
实施方案
范文
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技术实施方案
为加快推进农业绿色生产方式,切实做好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工作,为我县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提供科学指导和技术效劳,最大程度发挥秸秆综合利用效益,特制定本技术方案。
一、秸秆收储体系建设
〔一〕总体要求
根据不同区域主要农作物秸秆产量、秸秆综合利用产业开展特点、市场需求、交通情况等,按照合理半径规划建设标准的标准化收储中心,加快构建乡镇有标准化收储中心、村有固定收储点的“1+X〞的秸秆收储体系网络。村级秸秆收储点主要用于附近农田的秸秆集中收集堆放和临时储存。标准化收储中心收储容量原那么上不少于1000吨,具有秸秆收储必要的设备设施,可实现周边秸秆打捆、收储、转运等作业。
〔二〕建设标准
1.科学选址:标准化收储中心选址应做到周边秸秆资源丰富,交通和水源便利;距高压线50米以外;收储容量在10000吨以上的大型收储中心,距生活区100米以外,收储容量在10000吨以下的中小型收储中心,距生活区50米以外,确保存储安全。
2.场地建设:根据用地地势地形合理布置,场区平坦、不积水;场地周围建有围栏或围墙;秸秆堆料场地面要进行防渗、防潮处理,有条件的地方可对地面进行硬化;秸秆堆料场要保证通风散热,要有防雨防潮设施;堆料棚建设建议采用钢架结构,设计和施工要符合相关技术标准,保证安全性和实用性。
3.配套设备:根据实际需要,配备地磅及秸秆检测、打捆、加压、装卸、运输等设备。
4.安全设施:场区内设施防火警示标识;按照相关标准建设消防、防雷等安全设施;消防设施及器材应齐全,建有消防井或消防池,或借助周边河流保障消防用水;配备监控系统,监控范围全覆盖;电气设备安装及秸秆堆放注意防火安全。
〔三〕技术支撑单位
县农业技术推广效劳中心农机站。
联系人:
二、秸秆饲料化利用
指通过物理、化学、生物学等处理方法,将秸秆转化为饲料,以改善适口性,提高消化率的综合利用方式。秸秆饲料化可有效解决季节间、地区间食草动物饲草供给不均衡问题,把农作物秸秆资源化利用、商品化经营,做到节粮增畜,促进农民就业,增加农民收入,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一〕工艺路线
秸秆是一种非常规饲料资源,其共同特点是质地粗硬、适口性差、消化率低、营养价值不高,经合理加工后,可以改善秸秆性能,提高营养价值,增加食草动物的采食量和消化率,实现秸秆资源的饲料化。
秸秆饲料的加工方法可分为以下几种:一是物理加工〔切断、粉碎、揉丝、浸泡、蒸煮、辐照、膨化、热喷、颗粒化等〕。二是化学加工〔碱化、酸化、碱加酸化、氨化、盐化等〕。三是生物加工〔黄贮、发酵、酶解等〕。
秸秆饲料要实现商品化,一方面需要对秸秆饲料采取打捆、压块、制粒等方法再次处理和包装,使秸秆饲料体积缩小,具有一定形状和规格,便于装卸运输和长时间安全贮存。另一方面要积极鼓励社会资本组建秸秆饲料加工销售公司或专业合作社,开发利用农作物秸秆,加工销售秸秆饲料,为秸秆饲料的商品化经营创造有利条件。
〔二〕技术要点
1.秸秆打捆干贮技术
秸秆打捆干贮技术,是将收获后的玉米秸、豆秸等农作物秸秆经秸秆揉搓机处理,破坏秸秆的粗硬外皮和硬质茎结,使之成为无硬节、较柔软的丝状散碎饲草料,经自然晾晒水分达60-65%贮存的要求后,再用打捆机压制成〔30×30×60~80〕cm的秸秆饲料捆,或用饲草液压打包机打包压缩成〔60×40×20cm〕左右的大截面秸秆饲料块。秸秆饲料捆〔块〕的包装方式简单,费用低,可用打包机沿着长度和宽度方向打两条12mm宽的PVC带,或用简易的尼龙网袋套装,比自然堆放的草料缩小储运体积5-7倍。
2.秸秆袋装微贮技术
秸秆袋装微贮技术,是将农作物秸秆经秸秆挤丝揉搓机一次性压扁、纵切、揉搓成丝状饲草,再在草丝中喷洒发酵剂和有益微生物及1%食盐溶液搅拌,然后进行压缩、打捆,装袋密封,经厌氧发酵,形成一种新型优质饲草技术。经袋装微贮采用各自独立密封包装,杜绝了霉变和外界污染,保存时间长达二年。
3.秸秆压块饲料生产技术
秸秆压块饲料可以提高秸秆的营养价值、采食量和消化率,便于贮存运输和机械化喂饲,方便进入商品流通。
秸秆压块饲料工艺流程是先将农作物秸秆风干或烘干至含水率15%左右,用粉碎机将秸秆揉切成3-5厘米的段,参加膨润土和水〔目的是提高成块性〕,或根据配方要求参加精饲料和添加剂与碎秸秆,充分混合后经并压块机压块制成〔32mm×32mm×30~80〕mm的块状秸秆饲料。
4.秸秆颗粒饲料加工技术
秸秆颗粒化技术,是将秸秆揉搓、粉碎成粉后,利用制粒设备,将秸秆压成颗粒状饲料的技术。整个工艺包括粗粉碎、细粉碎、混合、制粒、打包及辅助系统等。在秸秆颗粒料加工过程中,常常参加精料和其他营养成分,配合成全价饲料,既改善了制粒性能,又可使营养互补,充分发挥饲料的营养价值。通常在制粒时喷洒热水或通入蒸汽以湿润草粉,通入量一般控制在加料量的3-6%,使草粉到达14-16%的适宜压粒含水率,应将草粉粉碎得细些,也可在草粉原料中参加5%左右的油脂或糖蜜,颗粒直径一般在10-30mm之间,可根据饲养对象而定,畜禽越小,要求的颗粒也相应较小。颗粒密度以1.2-1.3g/cm3为宜,颗粒堆积容重在550-600kg/m3之间。
秸秆颗粒料具有适口性好、家畜采食量大、采食时间短、浪费少等优点。但其设备本钱与运行费用较高,须由专业化公司进行。
〔三〕技术支撑单位
县农业技术推广效劳中心畜牧站。
联系人:
三、秸秆能源化〔燃料化〕利用
指通过物理、热化学、生物化学等方法,将秸秆转化为燃料的综合利用方式。主要包括固体成型燃料、热解气化、炭气油多联产、直燃发电、沼气和纤维素乙醇等方式。秸秆能源化利用是开展可再生能源、推进节能减排的重要方式。新建秸秆能源化利用设施年利用秸秆量应到达500吨以上。
〔一〕技术要点
1.秸秆沼气工程
〔1〕选址标准
要根据秸秆原料来源、沼气利用方式科学选址。沼气工程建设地点周边要有充足、稳定的农作物秸秆原料来源,满足工程对秸秆的需求量。如果沼气工程所产沼气用于向农户集中供气,建设地点要靠近农村居民集中居住区;如果用于发电并网,要征询电力部门意见后选择适宜建设地点。
〔2〕工艺路线
以农作物秸秆为主要原料,在严格的厌氧环境和一定的温度、水分、酸碱度等条件下,经过沼气厌氧菌的厌氧发酵产生可燃的沼气,其中甲烷含量在50-70%。沼气经净化贮存,通过管网输送到用户用于生产生活用能或发电等,沼液可回流重复使用,沼渣和多余沼液可作为有机肥回田利用。
〔3〕建后管护
要按照?秸秆沼气工程运行管理标准?〔NY/T2372〕,认真开展建后管理维护工作。要明确沼气工程安全生产各方责任,保证沼气工程安全、有效运行,发挥其应有的效益。
2.秸秆成型燃料生产点
〔1〕建设标准
建设必须的产品仓库、生产厂房〔棚〕和堆储料场等,配备秸秆粉碎机,秸秆捡拾打捆机,秸秆成型机械等设备,其中秸秆成型机械必须符合?生物质固体成型燃料成型设备技术条件?〔NY/T1882-2023〕,通过省级以上质检部门检测合格,且已批量生产。每处秸秆成型燃料生产点年产能须到达1000吨以上。
〔2〕产品要求
农作物秸秆经粉碎后在一定温度下通过施加压力使其成型为棒状、块状或颗粒状燃料。秸秆成型燃料应有单独的储存场地,并与燃烧设备保存足够的安全距离。不应露天存放,注意防水、通风、防火。
〔3〕清洁化要求
自2023年9月起,我省秸秆成型燃料生产点建设或改造都需到达?秸秆成型燃料清洁生产技术规程?、?秸秆成型燃料清洁利用根本要求?两项地方标准中关于粉尘、噪声、能耗等指标要求。项目完成后需委托具备检测资质的机构进行验收,并出具检测报告。
3.秸秆炭化
〔1〕工艺流程
秸秆经粉碎后通过输送设备送入炭化炉,在无氧或缺氧与一定温度条件下,秸秆原料中的纤维素、半纤维素、木质素等发生热化学反响,转化为生物质燃气及秸秆炭。生物质燃气输送至锅炉、窑炉燃烧进行热利用,秸秆炭经冷却后排出。
〔2〕炭化设备选择
炭化炉炉型可选用上吸式固定床、下吸式固定床和流化床等型式,炉型和容量应根据秸秆原料的来源、品种、供给规模、各种炭产品的市场需求及投资等,结合不同炉型的工艺流程,经技术经济综合比拟后确定。
〔二〕技术支撑单位
县农业管理效劳中心农村能源效劳中心。
联系人:
四、秸秆基料化利用
指以秸秆为主要原料,通过原料准备、辅料添加、堆腐、灭菌或调配等方式,生产食用菌栽培基料、育苗基质、栽培基质的综合利用方式。我省食用菌栽培原料资源丰富,利用作物秸秆为原料可种植大球盖菇、双孢蘑菇、鸡腿菇、草菇、平菇、香菇等多种食用菌。
〔一〕技术要点
以近年我县种植较多的平菇、香菇为例,将秸秆种植生产技术总结如下:
1.平菇生产技术
〔1〕栽培料配制
主要配方为玉米芯、稻(麦)秸杆85%、麸子10%、豆粉2%、白灰3%,玉米芯79%、麸子18%、石灰2%、石膏1%。对原料进行粉碎处理,将玉米芯粉碎成花生粒大小,稻(麦)秸杆段3cm左右;然后按配方比例称取备好的原料,搅拌均匀。栽培料含水量调至60%-65%。
〔2〕装袋灭菌
栽培料调配好后进行装袋,并在当日尽快灭菌。料袋灭菌后置于无菌室或接种箱,冷却至常温后即可进行接种。
〔3〕接种
接种工作在灭菌后的接种室或接种箱内进行。接种前,接种工具及原种瓶(袋)需进行外表消毒,可选用3%来苏儿或0.2%新洁尔灭溶液进行擦洗;接种室那么需要用气雾消毒剂3~4g/m3进行熏蒸杀菌,并用紫外线进行空气杀菌;接种人员进人接种室准备进行接种时,应保持工作服干净整洁,并用75%酒精消毒双手。接种时,于无菌条件下将适龄菌种接人料袋(一般两头接种),然后扎紧袋口,接种量为3%~5%。
〔4〕菌丝培养
接种后,将菌袋单排堆叠排放于培养室内,温度高时散堆存放、温度低时堆放6-8层,注意通风避光。控制培养环境的温度20~24℃、空气相对湿度65%-70%。一般培养期20-35d。
〔5〕出菇管理
菌丝长满菌袋后进行出菇管理,将菌袋单行摆放5~10层,垛行间留60cm过道。培养初期,保持温度低于20℃,并保持较大温差;原基形成后,温度控制在20-25℃之间;子实体形成初期,以少量屡次的空间喷雾加湿为主、维持空气湿度在90%左右;菌盖长到1~2cm后,远距离直接向菇体喷水。原基形成初期,小通风;随菇体长大,加大通风量,每天通风2-3次,每次30min。同时,出菇期间还应给予适当的散射光。
〔5〕采收
当平菇子实体菌盖平展、边缘尚未完全展开时,进行采收。采收前3~4h喷水1次,使菌盖保持新鲜、干净。
〔7〕转潮管理
先用镊子、小刀等去净菇柄菇根,剔除残菇、死菇和烂菇;然后培养室内停水1-2d,控制温度20~24℃、相对湿度在80%左右;对于失水较多的菌袋进行补水,并视情况补充营养水,10-12d后出现第2潮菇蕾。般可采收3~4潮菇。
2.香菇生产技术
〔1〕培养料配制
配方一:稻麦秸屑43%+麸皮15%+木屑10%+砻糠30%+糠1%+石膏2%;
配方二:稻麦秸屑59%+稻(麦)秸杆(3cm长)段23%+麸皮15.4%+石膏2%+糖1%;
配方三:稻(麦)秸屑53%+砻糠20%+麸皮15%+木屑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