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2023
商业银行
操作
风险
文化建设
思考
关于对商业银行中操作风险的文化建设思考
论文。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开展,银行机构面临的操作风险也越来越大,操作风险的管理不仅要关注技术层面,而且更应该着重探究银行从业人员和高级管理者引发操作风险的行为及动机,银行建立老实正直守信公平为核心的风险控制文化,对操作风险的控制具有重要的作用。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开展,银行的效劳也逐渐的全球化,同时技术系统的更新,新的交易工具和交易策略的创新一方面给银行带来了新的盈利点,另一方面也给商业银行带来了巨大的风险,尤其是增大了。尽管金融机构已经建立了各种制度来防范操作风险,但近几年来因为操作风险发生的金融案件却接连不断,这不得不引起对操作风险原因的深入分析。本文试图对文化对人的影响进而对操作风险的影响作用进行分析。
一、操作风险含义的正确理解及商业银行的文化定义
1、巴塞尔监管委员会对操作风险的定义。由于不完善或有问题的内部操作过程,人员系统或外部事件而导致的直接或间接损失的风险,这定义包含了法律风险,但不包括策略性风险和声誉风险。由此可看出,操作风险不同于市场风险,信用风险,它是一种纯粹风险,是一种管理本钱,不能带来利润,不存在风险与报酬的对应关系,承担这种风险不能带来任何收入,而且操作风险一旦发生往往造成巨额损失。
2、企业文化是在一定的经济条件下通过实践活动形成的全体成员遵循的共同意识价值观念职业道德行为标准和准那么的综合,是一种文化气氛,是企业的价值观,是道德文化,管理文化,行为文化,形象文化的综合体,其核心是企业一切行为的最高准那么――企业精神。商业银行的文化是企业银行文化的分支,商业银行的文化建设主要包括银行的价值观,经营理念和开展目标。现代商业银行防范风险的制度建立,不仅离不开金融企业文化建设,而且必须依靠其提供思想保证,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制度的建立只能从外观层面防范风险,而诚信审慎的文化的建立能从根本上防范操作风险的发生。
二、操作风险的原因与文化建设的关系
从操作风险的成因来看,有许多的原因,有内部人的欺诈也有由外部事件引起的,但就近期发生的事件来看,主要是银行内部的原因引起的,特别是内部人员或内部人员与外部人员相互勾结,所进行的主观的成心的欺诈行为,如果有行之有效的风险文化理念深入到每个员工心中,风险发生的概率就可大大降低。与风险管理文化建设的不到位引发的操作风险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操作风险管理理念的缺乏。风险文化建设的重点是要强化员工的风险意识,使员工树立风险管理的认同感。风险管理要确立事前防范的观念,营造以老实审慎为核心的风险控制文化,包括商业银行的价值观,商业银行的经营理念和开展目标,金融业的职业道德标准,银行的形象,以及金融的法规制度。风险管理人人有责,使风险管理真正融入各个部门,每个员工的工作之中,时刻谨防风险的发生,形成风险防范的第一道屏障。第二篇:对我国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的思考目录
............
2关键词.................2
abstract...............2
keywords...............2
引言............2
一、操作风险的定义............
2二、目前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3
(一)操作风险管理理念亟待更新""""""""""""""".3
(二)操作风险管理框架亟待健全"""""""""""""""..3
(三)操作风险管理手段亟待提高""""""""""""""..
4三、防范操作风险的对策分析"""""""""""""""""..
4
(一)建立和完善系统缜密、操作性"""""""""""""".
4
(二)营造以“诚信审慎〞为核心的风险控制文化""""""".4
(三)切实强化风险责任的追究机制,加大对责任人员的查处力度".
5
(四)以人为本,强化教育,提高商业银行员工综合素质""""..5参考文献""""""""""""""""""""""""".6
作了大量的工作,但由于受认识上的误区,开展滞后等因素的影响,目前国内银行在操作风险的控制上仍存在一定的缺陷,直接制约着操作风险管理机制的建立和完善。我国商业银行目前在操作风险防范方面存在的问题,必须更新理念、健全管理框架、强化管理手段,方能逐步到达新巴塞资本协议的要求。
一、操作风险的定义
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对操作风险的正式定义是。由于不正确的内部操作流程、人员、系统或外部事件导致的直接或间接损失的风险。通俗地讲,就是银行因办理业务或内部管理出了过失,需要对客户做出补偿或赔偿;以及由于内部人
员监守自盗,外部人员欺诈得手;电子系统硬件软件发生故障,网络遭到黑客侵袭;通信、电力中断;地震、恐怖袭击等原因导致损失的银行风险,被统称为操作风险。巴塞尔新资本协议对操作风险的定义,既是近年来国际金融界日益注重操作风险管理的制度表达,同时也是从全面风险管理和保持银行体系稳定的角度对操作风险管理的新要求。商业银行操作风险与市场风险和信用风险相比较,其特征是:覆盖范围广,成险概率高,人为因素大。通过分析近年国内外发生的银行大要案,十案九违章,当事人违规操作是导致案件发生的关键。
二、目前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从现实情况来看,国内外银行也所发生的一系列重大案件都是与操作风险有关。虽然国内银行在防范操作风险方面作了大量的工作,但由于受认识上的误区,开展滞后等因素的影响,目前国内银行在操作风险的控制上仍存在一定的缺陷,直接制约着操作风险管理机制的建立和完善。
(一)操作风险管理理念亟待更新。
当前我国商业银行主要存在以下三“重〞三“轻〞的问题。一是重基层操作人员管理,轻高层管理人员管理。由于总行管理半径过长以及分行和支行行长权利过大,无法对这些高管人员掌握的业务流程进行有效监控;现实中,由于银行高管人员掌握着人力、财力、物力等大权,由其引发的操作风险特别是内外勾结的情形,其危害性要远大于基层操作人员。另一方面,局部银行高管人员未能严格履行管理职责,害怕承担自身应付的岗位责任,对待风险不是积极想方法化解,而是一味推委、躲避,这在基层机构贷款审批中尤为明显。二是重事后管理,轻事前防范。三是重个案查处,轻全面分析。以往银行在查办案件或进行业务检查时,存在对发现的问题就事论事,举一反三少的现象,导致屡查屡犯时有发生。
(二)操作风险管理框架亟待健全。
一是风险管理
理职责分散。操作风险人员、系统、流程和外部事件等四类因素引起,几乎涉及到银行的各个职能部室。但从我国的情况来看,不同类型的操作风险由不同的部门负责,缺乏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协调部门。这种分散管理的做法,使得银行系统缺乏统一的操作风险管理战略和政策,高层管理者更是无法清楚了解银行面临的操作风险整体状况。同时,分散管理还使得有些操作风险处在管理“盲区〞,无人过问。二是基层分支机构操作风险管理职能缺失。国外银行一般会在基层分支机构设置风险管理一职,负责总行风险管理政策在基层的贯彻落实,对基层分支机构进行监督管理,并保持与总行风险管理信息的沟通。我国银行大多没有这一设置,操作风险管理根本上由内部审计部门负责,在基层机构没有分支。三是内部审计部门权威性不强。我国很多银行几乎都将内部审计部门作为操作风险管理的职能部门,但在权限上又与其他部室平行设置。其权威性的缺乏致
使对总行、分行层面的稽核监督难以开展。
(三)操作风险管理手段亟待加强。
一是内部稽核形式化问题严重,问责制没有威慑力。二是电子化手段缺乏,内控人员素质有待提高。三是操作风险的数据积累缺乏。由于产权和信息披露制度的原因,银行不但没有压力披露操作风险事件,相反却有主动隐藏风险事件的动机。
三、防范操作风险的对策分析
(一)建立和完善系统缜密、操作性强的制度标准机制在一定程度上,防范操作风险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制定尽可能详尽的业务规章制度和操作流程,使内控制度建设与业务开展同步,并提高制度执行力。首先,要根据情况变化和形势开展,不断增加管理制度对风险点的覆盖密度。对那些与现实不相适应的规章制度要及时修改、废止,并总结重大风险事件的经验教训,及时发现并弥补制度设计和执行上的缺陷,不断完善风险管理制度体系。其次,商业银行应构建防范操作风险的组织架构,不断完善对操作风险的识别、评估、监测、咨询和报告机制,并建立与银行内部法律部门、其他分专业风险管理部门的合作机制,协助银行高层有效防范操作风险。另外,风险管理部门还应针对不同岗位分别制定罗列式的、简明的操作风险管理手册,涵盖相应岗位全部现行的业务流程,风险点等,使员工能根据手册速查,了解某项业务的具体办理方法、依据,以及发生某种操作风险后,应该如何处理和向上汇报。第三,不断增强风险管理制度的可操作性。商业银行要尽快建立覆盖全业务、全部门的信息管理系统,该系统不仅仅
包括对已有的各种业务流程的再造和设置操作风险控制点,更有助于总行对其星罗棋布的分支机构进行垂直的、扁平化的管理。第四,在进一步完善制度的同时,改变业务硬约束、人员软约束的状况,实行三别离制度,防范道德风险:(1)管理与操作的别离,即管理人员、特别是高级管理人员不能从事具体业务的操作,要办业务必须经过必需的业务流程;(2)银行与客户别离,银行为方便客户,可以在防范风险的前提下,尽量简化手续,但客户经理不能代客户办理;(3)程序设计与业务操作别离。即程序设计人员不能从事业务操作,当然,随着员工素质的提高,复合型人才的增多,由此可能引发的一些行为风险应引起高度重视。
(二)营造以“诚信审慎〞为核心的风险控制文化
风险控制文化是指全体员工在从事业务活动是遵守统一的行为标准,所有存在重大操作风险的单位员工都清晰了解本行的操作风险管理政策,对风险的敏感
程度、承受水平、控制手段有足够的理解和掌握。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的发生,原因不外乎两个方面:一是银行没有一套具有执行力的,严密的政策和程序。二是银行员工因缺乏诚信与审慎的道德标准而不愿或没有严格执行制度。据统计,近年国内外公布的银行案件中,后者占90%以上。为此,商业银行营造的风险控制文化应是一种融合现代商业银行经营思想、管理理念、风险控制行为、风险道德标准与风险管理环境要素于一体的企业文化。(1)是商业银行要倡导和强化全员风险意识,引导全行员工树立对风险管理的认同感,真正意识到风险管理绝不仅仅是风险部门和风险管理人员的事情,风险管理人人有责,使风险意识突破传统的部门界限真正融入全行各个部门、每位员工的行为标准和工作习惯之中,让每一位员工认识到自身岗位上存在的风险点,形成防范风险的第一道屏障。(2)是商业银行要确立鼓励主动发现和报告风险的基调,通过机制完善,建立各风险管理职能部门间有效的分工和合作机制,以及信息交流和沟通机制,缩短操作风险的汇报路径,以便银行高层能及时获取风险信息,采取相应的制度安排和机制建设,躲避风险或者使案件的发生概率降低到最低程度。(3)是商业银行要提高内控文化的科技含量。各银行在基层一线普遍推行的单人临柜、综合柜员制,都需要电子化科学技术来加强操作风险的控制。通过计算机程序编制、设定权限指令,控制超越授权的违规操作,防止因为个人的疏忽而导致的业务失误,有效防范风险;通过计算机系统强化对业务操作运
行的实时监控管理,构建全面覆盖内控关键环节的风险预警和监控系统;借助计算机系统收集、加工、反响风险信息数据,为决策提供充分信息支持;同时,加强信息技术运用自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