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23年载体孵化形成教学质量提升新引擎.docx
下载文档

ID:963191

大小:22.52KB

页数:5页

格式:DOCX

时间:2023-04-16

收藏 分享赚钱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2023 载体 孵化 形成 教学质量 提升 引擎
载体孵化:形成教学质量提升新引擎 :在当前二级管理的组织架构下,可科学有效地利用现有载体,同时又不拘泥于现有载体,孵化出新的组织载体、活动载体和监控载体。通过载体牵引能凝聚学校教科研的整体合力,推动中职教学质量的持续提升。 关键词:职业学校;载体孵化;教学质量;提升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C-(2023)04-0052-03 收稿日期:2023-04-10 作者简介:崔志钰,江苏省海门中等专业学校(江苏海门,226100)教科研处主任,高级教师,浙江大学教育硕士,南通市名师第一梯队培养对象,南通市学科带头人,南通市“226〞高层次科学技术带头人,南通市职业教育计算机专业教学研究基地首席教师,江苏省教育科研先进个人,主要研究方向为职业教育教学。 一、组织载体孵化:从星星之火到燎原之势 (一)教研基地专业引领 为切实提高区域职业教育专业教学水平,形成区域专业教学研究的新局面,南通市经过严格的专业评审,成立了涵盖计算机、财经商贸等12个专业大类的教学研究基地,并以这些基地为依托,形成了具有“联邦制〞意味的专业建设联合体,每个专业大类又根据研究方向的不同分成2—3个专门化的研究基地。如计算机类专业教学研究基地,确立了3个研究方向,每个研究方向成立1个教学研究基地,其中江苏省海门中等专业学校承当的是计算机类对口单招教学,主要目标指向对口单招计算机教学质量的提升;江苏省启东中等专业学校承当的是通用计算机课程教学,以“五课教研〞为依托,以“两课评比〞为载体,全力提升全市通用计算机课程的教学质量;江苏省南通中等专业学校承当的是计算机专业技能教学,以提升学生技能水平为主旨,以计算机类技能大赛为载体,力争计算机类专业的技能教学水平再上新台阶。 由于专业教学研究基地所在学校是该专业的区域“龙头〞,基地首席专家是该专业的区域领军人物,基地成员是区域专业教学、科研的核心、骨干,因此基地成为推动区域专业建设、推进专业教学研究的重要载体。目前,江苏省海门中等专业学校拥有语文学科、计算机专业、数控专业、农业专业4个市级教学研究基地,以基地为依托,4个专业(学科)的教学质量不断攀升,专业(学科)内涵建设不断丰实。但就整体而言,教学研究基地仅是几个“点〞,“点〞只有与“面〞相结合,才能到达“以点带面、引领全局〞的成效。 (二)e工作室典范示范 为了切实提高教师的专业开展水平,建立起全市区域职教优秀教师合作互动人才培养的新机制,充分发挥全市高水平教师专业引领作用,2023年,海门市成立了第一个职教名师工作室——e工程名师工作室。e工程名师工作室以南通市名师第一梯队培养对象为领衔人,联合一批有共同教育理想和追求的优秀教师组织而成。工作室主要包括四大职责:一是培养名师。工作室领衔人为工作室其他成员的导师,负责制订培养方案,包括培养目标、培训课程、培训形式、研究专题、培训考核等,使工作室成员在工作周期内到达培养目标;二是引领教师成长。工作室每年在全市开设公开课或教育热点、难点论坛讲座至少5次;三是引领教学改革。在教学实践中引领课改实验、研究课堂教学,为课堂教学改革提供成功典型;四是形成一批教科研成果。每个工作室主持一个市级以上研究课题或完成市教育体育局布置的一个科研课题,并形成相关的研究成果。 e工作室制订详实的周期工作目标和年度开展目标后,要求每个成员都要形成周期专业开展目标和年度专业开展目标,并建立严格的考核机制,搭建多样化平台,促进成员专业开展的大提升。工作室成员专业的快速开展也产生了良好的示范作用,e工作室正成为全市职业教育优秀教师的发源地、优秀青年教师的集聚地和未来名师的孵化地。 (三)群众载体全面开花 以教学研究基地和e工程名师工作室为依托,发挥研究基地专业引领和工作室典范示范作用,孵化出各种形式的教学研究团队和专业(学科)共同体,形成了群众化的教学研究载体。如每个系(部)都成立了青年教师成长俱乐部,有的教师根据阅读喜好自发组织书友会,更多的那么形成以“作坊〞“工作室〞“俱乐部〞为主要形式的专业开展共同体。这些专业(学科)共同体规模不等,有的三五成群,有的七八作伴。群众载体的全面开花使绝大多数教师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栖息地〞,他们不但有学科的归属感,更有“作坊〞“工作室〞“俱乐部〞的归属感,都是“坊客〞“室友〞“会员〞。由于共同体的每个成员都“尺码相同〞,因而这些教学研究团队和专业(学科)共同体就成了教师的精神港湾。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从一开始仅有的4个学科基地到如今学科(专业)共同体的全覆盖,从原来的一个工作室到如今“作坊〞“工作室〞的全员纳入。这些孵化的组织载体正成为全员教研的新依托,成为学校教学质量提升的新引擎。 二、活动载体孵化:从一抹亮色到精彩纷呈 (一)主题教研效应催生效益 先前,我们以教学研究基地和e工作室为依托开展系列主题教研活动,不但每次活动确定一个主题,而且每学期、学年的活动形成一个主题链。主题根本来自教学研究基地和e工作室年度研究重点,如e工作室承当着“中职生错位开展〞的研究使命,于是围绕“中职生的错位开展〞,e工作室开始了一系列的主题教研活动,较大型的活动有“南通市‘错位课堂’主题教研暨海门市e工程名师工作室中职生错位开展专题研讨活动〞、海门市“错位课堂〞教学范式构建教学展示活动、e工程名师工作室与江苏教育(职业教育版)读编交流研讨活动、“赋予学生有选择的自由〞——错位开展视野下工程多样化的教学实践主题教研活动等等。e工作室还开展了一系列围绕“中职生错位开展〞的研讨、交流、沙龙、会课等活动。此外,e工作室结合年度研究重点,参与或与其他地区、学校联合举办了相应的活动,放大“错位课堂〞的影响,先后在南通、南京、苏州、杭州等地开展优课展示、说课展示、专题讲座,使深深扎根于南通市外乡的“错位课堂〞教学范式走出南通,走出江苏、走向全国,取得了较广泛的影响,相关教学研究成果获江苏省教学成果一等奖。 主题教研活动催生出的显著效益表达在课堂上,就是课堂生态的持续优化,因为是系列主题教研活动,不是着眼于课堂的单维、单向度改变,而是一种整体的优化,是课堂优化的“连续剧〞;表达在课程改革的深度突破上,就是针对工程教学实施后存在的一些现实问题,进行大胆革新,如南通市计算机教学研究基地在研究和实践的根底上,在全市计算机学科中推行“工程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取得重要进展。 (二)微型教研形成倒逼机制 主题教研所取得的成效对群众载体的影响是巨大的,于是在主题教研的架构下,各群众载体灵活应用,孵化出众多的微型教研形式,使学校教研风生水起。如“微型游戏工程〞俱乐部,以课堂的微型游戏化为教学追求,围绕游戏的微型化改编,教学内容的微型化改造,微型游戏与微型工程的有效对接等方面展开了系列教学研究,形成了鲜明的课堂教学特色,使“微型游戏工程课堂〞教学模式渐具雏形。这种“微型组织〞的“微型研究〞形成了中职校中难得一见的倒逼机制,即群众载体通过微型教研形成相应成果、形成优化课堂生态的教学范式。广阔教师需要展示的平台,他们需要被群众、专家所成认,于是他们倒逼系(部)采取教研、赛课等活动以展示其研究成果,而系(部)通过“五课〞教研“两课〞评比、信息化教学大赛这些通用平台及自建的一些平台,展示教改成果、展现教师风采,而这些活动的举行又倒逼学校寻求更多的路径、更广的领域、更宽的平台,于是“教师倒逼系(部),系(部)倒逼学校〞的反向倒逼机制得以形成,学校教科研工作彻底摆脱被动、功利、任务驱动等局面,回归了真正意义上的研究自由。 群众载体的“微型教研〞促成了学校全员教研局面的形成,使教研与科研两翼发力推动教学质量提升成为一种常态,从而使学校的教学质量置于教科研的“监管〞之下,学校教科研也真正由任务驱动这一抹亮色转型为精彩纷呈的自主微型教研。 三、监控载体孵化:从星星点灯到阳光普照 长期以来,中职校的教学质量监控始终没能摆脱结果取向。“有的时候,我们急于到达目的,反而可能离目标更远〞,结果取向的质量监控固然会对教学过程起引领作用,但也会使教师“急功近利〞“抄近路〞,只有结果取向,即使取得良好的评价结果,也只是“星星点灯〞, 要真正聚集“强大能量〞,需要其他过程性载体相策应。 当然,轻视教学的专业开展监控亦需更新。增强职业教育吸引力,关键是增强中职课堂对学生的吸引力。中职教师的专业开展必须以有吸引力的课堂为前提,没有吸引力的课堂就不可能催生有吸引力的教师,也不可能有教师的专业开展。教师的专业开展必须与课堂教学的持续改善“连锁〞。这就需要教师进行基于课堂的教学研究,把论文写在课堂上,把问题转化为研究的课题。 无论是基于教学质量的监控还是基于教师专业开展的监控,其本质应该是一致的,其核心价值取向是让教师从课堂中体验到成功。教师课堂上的成功是教学质量的保证,也是专业开展的应有之义。于是我们在监控载体建设时,并没有着眼于显性的结果评价,也没有刻意追求教学骨干的数量和高职称的比率,而是以群众载体为主体,多措并举,鼓励他们开展系列“微教研〞,通过“微教研〞催生出系列“微变革〞,一旦“微变革〞成效明显有通用性,就总结提炼、推而广之,迅速凝聚成推进教学改革的“正能量〞。一个个课堂“微变革〞也就成了事实上的评价载体,一个个应群众载体要求而举行的活动也就成了事实上的活动载体,监控载体完全突破了现有的载体范畴,呈现出多样化、个性化、随机性的特征,学校做的只是宣传、报道、推介、提供现场、搭建平台。这种着眼于课堂微变革的监控取向,却获得了教学质量快速攀升、教师专业快速开展的“额外奖赏〞。 鼓励是最好的监控,“微变革〞的持续孵化使教学质量监控日常化,也使教师专业开展监控课堂化。课堂的追求是无止境的,中职课堂的持续优化也是无止境的,而当“微变革〞普惠到每一个教师、普照到每一节课时,中职课堂定会散发迷人的芬芳,中职教师定会收获职业的幸福。 “形式承载内容才会显现巨大的威力〞,不为现有载体束缚,只有谋求载体的持续孵化和新陈代谢,全力打造中职教学质量提升的载体平台,才能为实现中职课堂的持续优化,为增强中职教学吸引力提供更多的现实依附。 (责任编辑:章跃一) The New Driving Force to Improve Teaching Quality CUI Zhi-yu (Jiangsu Haimen Secondary Vocational School, Haimen 226100, Jiangsu Province) Abstract: Under the two-level management organizational structure, the new organization carrier, activity carrier and monitor carrier should be developed through the scientific and effective use of the current carriers, in order to integrate the school"s education research force to improve vocational education teaching quality. Key words: carrier; incubation; vocational school; teaching quality; improvement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