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23年扶贫事迹材料4篇.docx
下载文档

ID:962962

大小:31.41KB

页数:19页

格式:DOCX

时间:2023-04-16

收藏 分享赚钱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2023 扶贫 事迹材料
扶贫事迹材料4篇 扶贫工作组带着我们脱贫致富奔小康 -------XX市民营经济开展委员会扶贫工作纪实 XX市民营经济开展委员会扶贫工作组进驻老砦乡后姚楼村一年多来,努力实践xxxx重要思想,以开展为第一要务,坚持科学开展观,提高村民生活质量,构建和谐社会。他们求真务实,扎实工作,心系村民,带着村民走出了一条可持续性开展和协调开展的新路子,促进了农业开展,增加了农民收入,受到村民的称赞和颂扬。他们的做法是: 一、把思想扶贫定为扶贫工作的重点,做好扶贫工作 后姚楼村地处微山湖畔,传统和保守的生产生活方式,一困绕着村民的思想。工作组驻村后通过座谈调查,发现村民思想上不适应市场经济开展的需要:种着亩多地,养着一个孩,舒舒服服过一年,不想创业,不愿意创大业的思想普遍存在。工作组敏锐地感觉到,要想搞好扶贫工作,首先要搞好思想扶贫,改变党员和村民的精神面貌,为此工作组及时召开了5次党员座谈会和3次村民座谈会,学习党的路线政策,学习市委市政府有关扶贫工作的材料。组织党员和村民到济宁、兖州、邹城、微山四县市参观学习,听取当地乡镇村民致富的经验,通过路线政策学习和典型带头的方式,党员和村民思想上受到了很大的启发和震动,他们的朴素的语言总结出了:市场经济就是能人经济,我们也有两只手我们也能创大业,党员和村民致富的要求和欲望强烈的迸发出来,打牌的没有了,拉大侃的没有了,他们积极找门路找信息,跑资金,出现了一个发奋向上,创业致富的新局面。 为促进创业致富局面的稳定,持续健康开展,他们又配合村两委及时组织了30岁---45岁这一年龄段的中年人学习参观,形成了创业致富的群体力量和带头人,这些人思想活泼,视野开扩,接受新事物快,敢想敢干,又具备了一定的社会经验和生产经验,充分发挥他们热情高、干劲大的优势,组织他们进一步学习市场经济的内涵,更牢固的树立带着全村村民创业致富,一心一意谋开展的信念,为后姚楼村的开展组织和积蓄更牢固的人才后备力量。 二、积极筹备资金抓好以养殖业为主的四业一体的创收新模式 后姚楼村草肥水足,村民有丰富的养殖经验和得天独厚的养殖条件,但传统的养殖方式,闭塞的市场信息,特别是资金的严重匮乏一直困绕着养殖业的开展,工作组立足于该村的实际情况,帮村民所需,一方面收集信息,了解市场情况,掌握养殖业的开展趋势,一方面通过借贷、担保等融资方式筹措资金7.5万元,帮扶27户村民建猪舍,买仔猪,大力开展以养猪为重点的养殖业,全村开展养猪专业户有42户,年出栏2300头,养羊653只,养鸡专业户3户,年出笼39000只,养鱼专业户22户,养殖面积457亩,在养鱼业方面,工作组的同志通过市场需求开展信息了解到,饲养龙虾开展前景良好,他们就组织养鱼专业户由过去的单纯放养向综合放养开展,由粗放放养向精细放养开展,重点开展龙虾养殖,形成协调开展,可持续开展的良好态势。为解决养殖专业户的饲料供应困难、降低饲养本钱,工作组又筹措1.3万元资金,新建设饲料加工厂一处,年加工饲料23.5万斤。为了做到人尽其才,拓宽创业渠道,增加村民收入,工作组又组织工程建筑队2个,组织47名青年到青岛、苏州、昆山打工,椐初步统计,后姚楼村村民人均年增收315元,使该村村民脱贫致富率达90%以上。 三、提高村民生活质量构建和谐社会 后姚楼村地处偏僻,交通不便,农副产品运不出去,减少了农民收入,买难卖难的困难十分突出,致使村民生活质量低,工作组驻村后,把村民的困难记在心头,急在心里,在开展养殖业的同时,抓住全省乡镇公路改造的契机配合村两委,积极争取把该村道路改造纳入xx年全省乡镇公路改造方案,为提高道路建设标准,工作组的同志同村民一起挖路沟、清淤泥、整路基、平路面,一身土、两手泥,不怕脏、不怕累,经过两个半月时间的施工,1300米的高质量的柏油路于xx年秋通车。投资0.65万元按装路灯12个,栽绿化树150棵。美化了环境,改变了村容村貌,提高了村民的生活质量,解决了买难卖难的实际困难。他们现在又准备对该村5条东西干道进行道路改造,铺柏油路面按装路灯,为村民安装自来水使村民喝上了放心水。他们还从济宁医学院请来7名大夫为村民义诊义疗,解决了村民的病苦。工作组的事迹感动了村民,村民用这样一句顺口溜称颂他们:柏油路铺门口,义诊义疗到门口,自来水管架到锅上头,工作组的动人事迹我们记心头。 四、搞好水利根底建设支援农业生产 后姚楼村原有排灌站一处,负责养后姚楼、后六屯、双河村1500亩的灌溉任务,由于年长日久,常年失修,排灌站已不适应农业生产的需要,排灌矛盾十分突出,严重影响农业生产的开展,工作组驻村后,配合村两委积极要求乡水管站对后姚楼排灌站进行改造扩建,他们几位同志自动捐款2.3万元,更新20230千瓦变压器一部,更新死电盘一部,及时解决了电力供应缺乏的困难,他们又组织村民清理沟渠3200米,新修改道改造沟渠1332米,减少了水量流失,增加了水量供应,为农业丰收打下了牢固的根底。 XX市民营经济工作委员会驻后姚楼村扶贫工作组带着村民积极开展农村经济创业致富、促进村民奔小康的步伐,受到了村民的称赞和颂扬,村民深情的说:扶贫工作组是市委市政府给我们派来的致富带头人。感谢了、感谢hellip;hellip;感谢工作组带着我们脱贫致富奔小康。 残疾人扶贫工作先进个人事迹材料扶贫事迹材料(2)|返回目录全省残疾人扶贫工作先进个人事迹材料 被残疾人称为“好帮手〞、“贴心人〞的县残联党组书记、理事长阙柳松同志,1991年至1994年曾兼任第一届县残联理事长,1998年5月,一纸调令又将他调到残联任理事长。到残联后,他所面对的一项重点工作就是残疾人扶贫解困工作,但他很快进入了角色。功夫不负有心人,阙柳松同志带着全县残疾人工作者实施的“XX县区残疾人扶贫攻坚〞工程得到了组织和社会各界的认同:被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等国家部委评为“全国残疾人扶贫工作先进单位〞。6年来,他凭着强烈的事业心和工作责任感,怀着对残疾人,特别是被贫穷的锁链羁绊着的那些贫穷残疾人的一片诚心、爱心和热心,竭尽工作,默默奉献,连续几年被评为县级先进工作者。 他,是一位古道热肠和充满事业激情的扶残帮困工作者。 到残联后,阙柳松同志是怀着对残疾人的深厚感情投入到残疾人扶贫解困工作中去的。带着这种感情,使他产生了为残疾人扶贫解困工作奔波呼号的源源动力。刚巧在1997年县残联开展了一次全县贫困残疾人调查工作。当时,XX县区乡镇的贫困人口多,家境贫寒的残疾人也多。据调查统计,全县有贫困残疾人2950名,占全县贫困人口总数的46%。面对众多贫困的残疾人,特别是在下基层时听到那些连温饱都成问题的残疾人那强烈而悲切的呼声时,他的心灵被震撼了,一种强烈的时代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油然而生,深深感到自己肩上的重任,他暗下决心,一定要竭尽全力帮助贫困残疾人摆脱贫困。 由于当时县残联是个不起眼的小单位,资金相当缺乏,扶贫资金就更不用说了。面对如此困境,他深知残联一个单位的力量是渺小的,恰似一滴水珠,沧海一粟,只有数不尽的水珠汇入“扶贫攻坚方案〞的大海,才会产生翻江倒海的力量。于是,他把做好宣传发开工作作为实施该方案的突破口来抓,运用电台、报刊、电视等新闻媒介,宣传实施“残疾人扶贫攻坚方案〞的主要内容及意义。为了筹措残疾人扶贫基金,他屡次跑县委县政府找领导。他积极主动的工作作风深深地感动了县委县政府的领导,1998年8月县委办县政府办联合发文件号召全县干部职工开展了向“残疾人扶贫解困基金捐一天工资,献一份爱心〞活动。他的真诚,他的耐心细致、脚踏实地的工作作风,也感动和激发了全县广阔干部职工节省下自己的“一天工资〞将爱心献贫困残疾人的热情,参加“扶残助残〞的行列。这次捐款,为扶持残疾人打下了根底。同时,发动机关部门和企业单位与中小学校的贫困残疾学生和贫困残疾人家庭子女结成长期帮扶助学对子,这些学生每学年人均能得到600元的捐助资金,保障他们顺利完成学业。 大东坝镇二滩坝村一位近不惑之年的盲人梅立科,从小双目失明,而妻子是个精神病人,女儿又不是亲生的,家庭经济毫无来源,是乡村里出了名的贫困户。1998年2023月,阙理事长知道这一情况后,让工作人员找上其家门,并亲自与大东坝镇领导协商,送他去参加了盲人按摩培训。如今,老梅在残联的帮扶下开了家盲人按摩院,生意日益红火。面对阙理事长的帮助与支持,他感慨地说:“阙理事长是我生命中碰到的最重要的人,没有他,我真的以为这个世界永远是黑暗的。〞 多年来,阙柳松与残疾人广交朋友,建立了“血肉〞、“鱼水〞关系。他的真情深深触动了松阳的残疾人,他们有话愿跟他讲,有困难愿找他帮助,都把他当成贴心的“娘家人〞。这种真情,是最撩人心弦的。 他,是一位对工作孜孜不倦和富有奉献精神的扶残帮困工作者。 阙柳松同志干工作有一股子拼劲,凡熟悉他的人都说他是个实干家。他常说在其位,谋其政,要么不做,要做就要做好。 经过他的努力,县政府相继出台了残疾人优惠政策、扶助残疾人假设干规定及残疾人扶贫攻坚方案,形成了县乡两级残疾人效劳社的组织网络,以上措施方法的出台,为残疾人扶贫攻坚方案的顺利实施打下了坚实的根底。通过政策扶持,残疾人真正得到了实惠,有1248名贫困残疾人享受减免照顾,残疾人的整体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逐步提高。 1998年以来,残联围绕扶贫方案的总体目标,根据XX县区的山区特点,通过“万人结对〞、“万人种养、共奔小康〞及“进千村万户、扶贫奔小康〞等扶贫行动,走出了一条有松阳特色的扶贫之路。期间,为了更深入地了解贫困残疾人的状况,先后开展了三次全县性的贫困残疾人情况调查和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对象调查。在调查过程中,阙柳松同志爬山越岭,走进千家万户,有时要走山路30多华里,晚了就在残疾人家中住宿,与残疾人同吃同住,有时一住就是几天几夜不回家。 在扶贫帮困的路子上,阙柳松认为“授人以鱼,莫假设授人以渔〞。如果让更多的残疾人学得一技之长,那么可以带动一大批人勤劳致富。于是,他想方设法开展送科技下乡扶贫活动,每年免费在乡镇举办3—4期残疾人科技培训班,组织残疾人进行香菇、名茶、干水果、蔬菜类的培育管理,畜禽类的养殖技术以及电器维修、缝纫、理发业和工艺品加工等内容的培训。广阔残疾人通过培训,掌握一技之长,走上脱贫致富路,我县的残疾人开发的种养业也得到了长足的开展。 为了以点带面,辐射带动更多的残疾人走上致富路,先后建立了6个残疾人扶贫示范基地,各乡镇涌现了各行业的致富典型。西屏镇西坌村的残疾人杨裕宗开发的养殖基地,每年养猪出栏商品猪500多头,养鱼60亩,还搞山地开发水果,生态种养,年收入可达3万元,并带动6名贫困残疾人脱贫;三都乡酉田村残疾人叶木生是在县残联扶持其元资金开始开发起来的水果基地。在建此基地过程中,阙柳松理事长亲自为他送资金、送化肥、送苗种。通过几年的开展,小额信贷资金累计达68.7万元,并开展了“一帮一〞、“众帮一〞等结对扶助活动,扶持3223名贫困残疾人从事种养业、手工业和家庭副业,贷款回收率达98%。9月8日原省长柴松岳、副省长章猛进来松阳调研时评价说:“XX县区残疾人扶贫工作政府重视,政策到位,工作扎实,措施有力,抓得有声有色。〞 残疾人富了,阙柳松为此感到欣慰。“春种一粒粟,秋成万颗子〞,为了松阳的残疾人能脱贫致富,阙柳松同志消耗了大量心血,赢得了残疾人的信任和拥护。开展的道路是坎坷的,肩负的重任是艰巨的,阙柳松同志干劲还是很足,脚步仍很稳健。他信言: 为了残疾人能拥有更加美好灿烂的明天,不管碰到什么困难,只要我们有博爱的胸怀、诚挚的爱心,相信松阳残疾人奔小康目标的实现是有日可待的。 扶贫开发先进个人事迹材料扶贫事迹材料(3)|返回目录xxx同志现任xxx市交通局党委书记、局长。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