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23年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面临的问题与解决方案.docx
下载文档

ID:962698

大小:22.31KB

页数:5页

格式:DOCX

时间:2023-04-16

收藏 分享赚钱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2023 实施 乡村 振兴 战略 面临 问题 解决方案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面临的问题与解决方案 胡绪鹏 鞠达苗 摘 要:党的十九大提出的乡村振兴战略,又一次将农村问题作为我国的国家战略进行部署。但是,当前形势下,农村问题复杂多变,农民生活急需改善。因此,必须在战略实施过程中,深化对我国农村现状的认识,并且做好规划。当前,农村主要存在着经济问题、人口问题和公共设施等问题,这些问题必须要通过产业结构的调整,增加常驻人口,建设公共设施等手段来解决。因此本文针对“乡村振兴战略〞面临的问题进行探讨,并给出解决方案。 关键词:乡村振兴战略;面临问题;解决方案 一、前言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明确规定乡村振兴的根本任务:“到2050年,乡村全面振兴,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全面实现。〞[1]“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是我国在新时代下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这对于我国今后经济社会的开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随后下发的国家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22-2023年)那么将理论做了路径规划,为乡村振兴提供了坚实的政治保障。目前的乡村开展模式有着许多的问题,我们必须在真正实施战略之前,先从思想上认识到这些问题,早做准备,真正做到有的放矢,针对解决。 二、乡村问题 (一)经济问题 长期以来,我国农村与城市开展就存在着巨大的剪刀差。早在“一五〞方案期间,国家着重开展重工业,对轻工业与农业相对轻视。之后的开展,农村与农民群体支持城市开展与城市化建设做了巨大的牺牲。而进入21世纪之后,我国经济社会开展进入加速转型阶段,城市与乡村之间、工业与农业之间、市民与农民之间,开展差距呈现扩大趋势。 首先是产业问题。我国农村第一产业占较大比重,农村人口大多从事农业生产。然而农业生产机械化程度不高,利用率偏低,田地荒弃严重,地形复杂,土地流传不便,承包经营困难,诸多问题也影响了农业开展。此外第二产业,典型的如乡镇企业,在改革开放初期曾经极大的丰富了我国的经济成分,但是乡镇企业的劳动力密集模式难以与机械程度较高的大型国企、外资企业和私人企业相竞争,在之后的开展逐渐呈现一种衰败的态势。第三产业几乎还没有成型。 另外,金融效劳呈现出一种“金融排斥〞的现象。一方面,农村大多呈现一种“地广人稀〞的状态,人口密度不高,另一方面,农村的经济开展较慢,农民可支配收入较低,商业银行网点与金融机构一般很少在农村设点,农民也没有理财思维与能力。目前国家虽然一直在推行普惠金融,但是资金一般难以流向农村,这是因为农村产业往往缺少较高利润率的工程来吸引资金流入。 (二)人口问题 人口问题一直是农村问题中比较棘手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点: 首先是人口空心化的问题。改革开放后经济的开展与政策的变化,使得农村青壮劳动力大量涌入城市,农村人口逐渐呈现空心化。根据相关经济学家的测算,这种人口流动已经快到达刘易斯拐点,农村人口将呈现稳定的状态,也就是说,农村依然会保持这种青壮年大量缺失的状态。 其次是人口老龄化与留守儿童的问题。青少年的大量流出不可防止的就会形成农村老年人与孩子居多。现在农村里往往出现老年人与孩子相依为命或者老年人照顾孩子的情况。人口老龄化使得整个农村暮气沉沉,留守儿童那么缺少优质教育与家长的爱和关心,今后的开展也令人堪忧。 (三)公共设施问题 农村与城市最主要的差距实际上是公共设施的建设。首先在基建方面,城市道路往往四通八达,道路呈现一种蛛网放射的形式,出行方式众多。而大局部农村只有一条公路与外界连接,相对闭塞。虽然我国长久以来提倡的“要想富,多修路〞等政策口号,但是由于我国幅员广阔,农村情况并不尽然相同,还有少局部农村并没有可行的道路通向外界。其次是包括教育、医疗、休闲等众多公共设施,农村人民往往难以获得经济快速开展所带来的优越性。在某种程度上,此类公共设施建设的差异是城乡之间根本的差异。这类设施的缺乏也是阻止年轻人继续留在农村或者城市居民向农村的流动定居的一个重要因素。最后是包括电路、网络、自来水、垃圾处理、污水净化等配套设施的建设,这些对于提升农民生活质量,享受科技进步带来的便利性至关重要。 三、解决方案 (一)加快产业结构调整 产业结构调整对于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有着立竿见影的效果,并且对于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开展可以有良好的促进效果。 第一,是要进行集约化的农村生产。我国农村整体而言,集约化程度较低,农村土地利用率较低。因此先要完善土地确权转让制度,将经营权与承包权别离,加快土地流转,集中开展农业。引进先进的机器设备和种植技术,可以与相关科研院所合作,种植产量高效益高的新型农作物,同时做到因地制宜,因时制宜,科学种植,共同致富。 第二,实现第一产业、第二产业与第三产业的联动升级。多产业的联动开展,既可以带动地方经济的开展,也可以解决村内青壮年的就业问题。目前比较典型的是浙江湖州安吉的美丽乡村开展模式,安吉作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即“两山〞理念)的发源地,一直在践行着习总书记的话语,在绿色环保的根底上,着眼聚焦农村产业开展,大力开展村集体经济,着力实现美丽乡村可持续开展,现已成为全国乡村振兴的示范区和样板地。 第三,引导资金流向农村和金融机构进驻农村,让农民享受到普惠金融所带来的便利。目前各个县区往往都有自己的农商银行,作为农村主要的金融机构,在效劳农村居民的时候,需要更加细心和耐心,操作更加简便和人性化。网点规划布局的时候要更多地考虑农村地区的便利。事实上,农村人口往往储蓄率较高,便于银行吸收存款。银行还可以下乡进行普及银行理财知识,正确引导农民进行贷款和银行理财。 (二)增加常驻人口 人口是农村的根本,如果没有人口,那么农村只是一个荒村,废村。要实现农村青壮年的回流、优秀人才的进驻以及城市居民的移居,首先必须解决当地人口的就业问题、子女的教育问题以及老人的医疗问题。要有就业首先还是要有产业,要形成产业首先要有企业。可以充分发挥农村集体主义的优势,由集体主义兴办企业。同时,在目前万众创业的气氛下,家家户户也可以自己兴办企业。由村集体的企业带头,农民兴办的企业作为重要的组成局部,两者相结合,形成一套完整的产业链。由村集體统一规划品牌、推广,力争做到一村一特色一品牌,积极参与市场活动。只有这样,农村才能凝聚成一个集体,在市场竞争的情形下具有优势。对于优秀人才给与适当补贴,争取把村里出去的大学生又重新请回村里以及吸引其他人才。 而农村儿童的教育问题也是不容无视的一个问题。目前农村地区学校硬件设施相对缺乏,教师人才更是稀少,难以引进,更难留住,主要还是因为农村学校难以提供一个良好的开展平台和一个富有竞争力的工资水平。因此首先,需要财政部加大拨款力度,提高农村教师的收入水平。其次可以需要吸纳民间资本和福利援助,在额定工资之外,为农村教师争取更多的福利待遇。 醫疗问题也是农村问题的切肤之痛。大城市往往拥有良好的医疗水平,医疗保险的覆盖范围和报销额度都大大的高于农村地区。因此,首要还是要加大医疗卫生方面的投入,至少做到农村与城市的医疗保险无差异。其次,加大社区医院与中心医院的联动,安排急诊通道以及定期安排专业医师下乡坐诊。再然后,对农民定期体检以及建立农民的身体和医疗档案,做到提早发现,及早治疗,这样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轻对医院的需求。 (三)建设公共设施 公共设施的建设是解决农村开展问题的关键。首要问题是解决农村的交通问题。事实上,这个问题具有很强的地缘性。在东部兴旺地区,道路交通比较兴旺,在西部地区或者某些山区一些村庄只有一条狭长小路进出,有些地方甚至还需要翻山越岭,走索道,走峭壁。这些地方需要急迫解决道路交通问题。如果没有适合道路交通,外面的资源无法进入,村内的资源也无法输出,改革开放带来的成果就无法惠及这些地区的人。因此在这些地方,有两种可行的方案,一种是修路,将其纳入我国现有的道路体系中来,另一种实在是在深山里的村庄考虑举家搬迁,移居到适宜的区域。其次是医疗、教育、休闲等公共设施,这些设施很难引进民间资本进行投资,大局部只能依赖国家投入,财政部拨款,国家在进行年度预算的时候,可以考虑适当向农村地区政策倾斜,完善根底设施的建设。最后是包括电路、网络、自来水、垃圾处理、污水净化等配套设施的建设,这些那么需要地方政府进行统一的统筹规划。全国各地区之间的差异明显过大。如在浙江地区,几乎所有行政村都铺设了污水净化系统,而在有些地区那么不到百分之三十。可以考虑将农村根底设施建设纳入干部考评体系,敦促加快农村根底设施建设,努力提高农民的生活质量。 四、结语 当前我国正处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也是打赢脱贫致富攻坚战的关键阶段,国家适时提出的“乡村振兴战略〞正是这一阶段的有力布局。习总书记一直心挂农民群众,只有农民群众生活质量提上去了,农村建设跟上去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才能走的更加扎实!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过程中,肯定还有新的问题出现,这时候就要做到实事求是,对症下药,才能将问题妥善解决。 [参考文献] [1]姜德波,彭程.城市化进程中的乡村衰落现象:成因及治理——“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视角的分析.南京审计大学学报,2022.15(01): 16-24. 基金工程:2022年杭州电子科技大学研究生科研创新基金工程(CXJJ2022022) (作者单位:杭州电子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浙江 杭州 310018)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