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23年秋词二首五篇.docx
下载文档

ID:961859

大小:23KB

页数:12页

格式:DOCX

时间:2023-04-16

收藏 分享赚钱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2023 年秋词二首五篇
秋词二首[五篇范文] 一首诗词引发的血案——柳永词二首课堂教学简录 2023-2023-2513:34吉林大学附中高中部特级教师赵秋羽[博客]6253字,阅读276,评论1本文收录在9027:语文百花园 【上课开始】 【教师】 同学们,今天我们上一节“宋词欣赏〞课。提起宋词,大家知道,按流派分为哪两派。 【学生】 (齐答)豪放派和婉约派。 【教师】 是的。按时间先后,应该答复“婉约派和豪放派〞。那么,我们今天要学的望海潮雨霖铃的作者柳永,属于哪一派呢。 【学生】 (齐答)婉约派。 【教师】 正确。宋词的时代,已经离我们远去了。如今,我们已经进入了网络信息时代。而网络“恶搞〞大受青年人的追捧,今天咱们研究柳永词也从“恶搞〞开始。我们的题目是“一首诗词引发的血案〞,大家知道模仿的是哪一出吗。 【学生】 (齐答)一个馒头引发的血案 【教师】 先给大家解释一下血案引发的原委。古代北方的少数民族没到过南方,在一首描写西湖的诗中才发现南方那么美,引发好奇之心。接着,便发兵南下,一场战争爆发了。你能猜出是哪一首诗词吗。下面有假设干首,大家猜猜看。齐读,看看能是这首是吗—— 【ppt展示】 晓出净慈寺杨万里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学生1】 我认为不是。这首诗虽然提到西湖四时风光之美,但没有具体生动的描写,只写了西湖荷花之美,缺乏以引起一场战争。 【教师】 言之有理,我也同意。看看下一首—— 春怀黄庭坚 回肠无奈别愁煎,待得鸾胶续断弦。最忆钱塘风物苦,西湖月落采菱船。 【学生2】 我认为更不是。这首诗的景物描写的情感基调是离别的凄苦,不可能引发好奇之心。当然也引发一场战争。 【教师】 显而易见,我也同意。再看下一首—— 再赋梅花陆游 松筠共叹冰霜晚,桃李从教雨露偏。此去西湖八千里,破愁一笑得无缘。 【学生3】 这首也不是。本诗所写景物距离“西湖八千里〞,与西湖无关。【教师】 正确。再看下一首—— 题临安邸林升 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学生4】 这首有可能,“山外青山〞,写西湖之美丽;“楼外楼〞,写杭州之繁华;“游人醉〞,写人们的欢乐。我读了以后也有想去西湖的愿望。所以,我认为有可能是这首。 【教师】 你分析的非常好,透彻、全面、准确。但是你无视了最后一句“直把杭州作汴州〞。试想,杭州与汴州比较,哪个更繁华呢。比方说,这里跟家乡一样好。究竟是“这里〞好,还是“家乡〞好呢。 【学生】 (自由答复)还是“家乡〞好。 【教师】 同理,“直把杭州作汴州〞,还是汴州更好。史载,当时杭州有人口16万户,汴州有人口18万户,是北宋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所以,北方人不能无视汴州而打杭州。再看下首—— 饮湖上初晴后雨苏轼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学生5】 本诗虽好,但太笼统,描写不具体。北方人未必有什么体会。【教师】 有道理。再看下首—— 采桑子·欧阳修 轻舟短棹西湖好,绿水逶迤。芳草长堤,隐隐笙歌处处随。无风水面琉璃滑,不觉船移。微动涟漪,惊起沙禽掠岸飞。 【学生6】 本诗写西湖划船的乐趣。虽然反映了歌舞升平的景象,但没有更直观、更具体的场景描写。未必能引起战争。 【教师】 如此说来,上面假设干首诗词,哪一首都没有望海潮描写得生动具体。我可以公布答案了:就是这首望海潮词引发了一场战争。战争就要流血,无数血案构成战争。那么,大家分析,哪一句写的尤其好,引发北方少数民族首领的好奇之心,才驱使他挥兵南下,牧马江南的呢。请先齐读望海潮。 【学生】 (齐读望海潮,然后听林志颖演唱的节奏欢快的歌曲望海潮,体味意境): 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 重湖叠巘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钓叟莲娃。千骑拥高牙。乘醉听萧鼓,吟赏烟霞。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 【学生7】 我认为是“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首句点明杭州优越的地理位置,是兵家必争之地。再加上悠久的历史,一定会引起北方少数民族首领的兴趣。 【学生8】 我认为是“市列珠玑,户盈罗绮〞。战争的目的是掠夺财富,杭州如此富裕,是北方所见不到的,因此,可能引起战争。 【学生9】 我认为是“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钓叟莲娃。〞上阕写杭州的繁华,下阕写西湖的美丽,这一切都落脚于“嬉嬉钓叟莲娃〞。即社会富庶、景色优美、人民安居乐业,这是北方君主所追求的社会理想。他为了实现他的理想,可能会发动战争。【学生2023】 我认为可能是“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刚刚同学说的都对,但是“社会富庶、景色优美、人民安居乐业〞等等,必须有一个载体,那就是具体的一个典型场景。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的景象是江南所独有,桂花飘香,他们不曾闻,荷花吐艳,他们不曾看,“三秋桂子,十里荷花〞承载的是一个繁荣的社会。所以,可能会引起战争。 【教师】 大家的发言非常好,既分析词中的景物描写,又揭示了战争的本质,而且,猜对了。正是“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这一句。据南宋·罗大经鹤林玉露记载,本词传于金国,金主完颜亮读罢柳永的望海潮一词,称赞杭州之美:“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遂起投鞭渡江、立马吴山之志〞,隔年以六十万大军南下攻宋,宋金战争爆发。 (学生哗然,议论纷纷) 【教师】 这么说来,柳永岂不成了罪人。非也。这是历史上的一次“恶搞〞。据史料记载,金主完颜亮生于1122年,宋金战争爆发于1125年。此时,金主完颜亮才三岁。不可能发生此事。此事虽然并不属实,但说明了一个问题。谁说,说明了一个什么问题。 【学生11】 说明了柳永词传播范围广,影响也特别大。 【教师】 正确。凡有井水处,皆能歌柳词。柳永确实把杭州西湖写得精妙绝伦,特别迷人。那么,是因为杭州繁华吗。是因为西湖美丽吗。大家应该知道,当时最繁华的城市不是杭州,而是京城“汴州〞。同学们看看,写京城“汴州〞的词雨霖铃如何呢。比杭州还繁华、比西湖更美丽吗。请大家先听配乐朗诵录音,然后再齐读雨霖铃: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学生】 (齐读雨霖铃) 【教师】 大家读雨霖铃的感觉和读望海潮一样吗。【学生】 (齐答)不一样。【教师】 请大家说说两首词的相同点和不同点。请小组讨论一下,一会儿汇报。(学生4人一组回头讨论)好,哪组先说。 【学生12】 两词都写了大都市的风光,然而感情基调却是不一样。望海潮以欢快明丽的笔调写出杭州的繁华景象和西湖的美丽风光。而雨霖铃那么是以凄凉悲哀的笔调,写出都市郊外的富有特征的景物,如“寒蝉〞“骤雨〞等来衬托离别之情的。 【教师】 说得好。能不能在原词中各找一个词,概括每首词的特征。【学生】 (七嘴八舌)望海潮是“繁华〞,雨霖铃是“凄切〞。【教师】 正确。这两个词分别是各自的“词眼〞。抓住“词眼〞,继续分析。 【学生13】 都写了秋天,但所选的景物——也就是意象不一致。望海潮写“烟柳画桥〞、“桂子荷花〞表达蓬勃向上的情绪;雨霖铃写“寒蝉〞“暮霭〞、“晓风残月〞,抒发的是冷寂缠绵的情感。 【学生14】 都写了人的存在。望海潮写“嬉嬉钓叟莲娃〞,不管男女老少,都是一片欢乐的祥和景象;雨霖铃写“执手相看泪眼〞渲染极度悲哀的气氛。 【学生15】 许多景物都是相同的,但写法不同。比方,同写树,前者“烟柳画桥〞“云树绕堤沙〞,风景如画;后者“杨柳岸,晓风残月〞,欲哭无泪啊。同写水,前者“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波澜壮阔,昂扬向上;后者“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压抑沉闷,怅惘迷茫。还有两词都提到了“良辰〞“好景〞,前者“归去凤池夸〞,后者“更与何人说〞,比照鲜明,悲欢迥异。 【教师】 大家说的都很好,时间关系不能一一列举了。但是,大家想到了吗。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同写都市,却悲欢两重天。请分析原因是什么。 【学生16】 注释中写道。“柳永从家乡前往京城开封应考,路经钱塘〞作望海潮。这时他对前途充满希望,因此词也写得乐观向上。而雨霖铃写于作者科举失败,“离开都城汴京时〞,所以写得无限忧伤。【教师】 一语中的。这正是我想告诉大家的鉴赏诗词的方法。鉴赏诗词的方法共有“八看〞,今天先说“一看作者〞。作者的经历遭遇,决定了他的思想情感,而他的思想情感一定会通过作品表达出来。 史载,柳永少有才气,诗文闻名。年轻时求取功名,要建立功业,心中充满热情,展望前程,对前途充满希望。17岁时,离家赴京赶考,经杭州时作望海潮。吟咏都市繁华,展现乐观情绪,表现进取之心。 然而,他第一次赴京赶考,落榜了。第二次又落榜。柳永由着性子写了首牢骚极盛而不知天高地厚的鹤冲天: 黄金榜上,偶失龙头望。明代暂遗贤,如何向。未遂风云便,争不姿狂荡。何须论得丧。才子词人,自是白衣卿相。 烟花巷陌,依约丹青屏障。幸有意中人,堪寻访。且恁偎红翠,风流事,平生畅。青春都一饷。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简单解释本词) 可以说是,敢写,敢唱,敢为,敢叛逆;真情,真爱,真词,真男人。 此间,往来于往来于繁华都市间,风流倜傥,出没于歌管楼台。爱好文学,致力填词,教唱于歌女,传遍京城。凡有井水处,皆能歌柳词。第三次参加科举,名列前茅。仁宗曰:“得非填词柳三变乎。此人好去"浅斟低唱",何要"浮名"。且填词去。〞遂将名字抹去。从此,功名梦灭,他自称:“奉圣旨填词柳三变。〞浪迹江湖,飘泊天涯。柳永离京出走,做雨霖铃。描绘凄惨离别的凄凉景象,表达他仕途受挫、怀才不遇的悲观郁闷的情怀,曲折表现对黑暗社会的不满。 【学生】 (交头接耳,唏嘘之声) 【教师】 大家看,“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如果将“无语〞变为“有语〞,会是什么“语〞呢。我想,一定会是对朋友的难舍难分之情,对繁华都市的无比留恋,对科举失败的万分懊丧,对怀才不遇的极度郁闷,对朝廷黑暗的切齿痛恨,对封建社会的猛烈抨击,等等。千头万绪,千言万语,无从说起,只好“无语凝噎。〞真是此时无声胜有声啊。于是,作者选择了能表达这些感情的事物做意象,如“寒蝉〞“骤雨〞“暮霭〞“杨柳〞“晓风残月〞等抒发心中的苦闷情怀。真是“一切景语皆情语〞啊。 【完成板书】 柳永词两首 望海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