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2023
年中
特色
社会主义国家
认同
构建
初探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认同构建初探
摘 要 西方国家认同理论在大类上可以分为民族主义模式下的国家认同与自由主义模式下的国家认同,这两种模式产生自西方国家演化的历史,其与我国国情皆有不适之处。同时我国传统“家国天下〞范式的国家认同也与现代民族国家格格不入。我们需要以国家体制、历史文化、社会主要矛盾、中华民族身份的认同为要点进行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认同内涵应为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价值观念、人民群众、文化道路以及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优秀文化、同源历史、中华民族情感加以认可、同意并产生归属感,对于国家这一政治实体来源的合法性、未来的走向的依赖、归属与忠诚。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认同构建上要着力于国家体制认同、国家社会开展道路认同、中华民族身份认同以及国家历史、文化认同。
关键词 国家认同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民族国家
作者简介:崔泽林、卢雨欣、陈强,中国民航大学本科生,研究方向:航空法。
中图分类号:D616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87/j ki.1009-0592.2023.04.170
一、国家认同构建的紧迫性
依照现代社会学的通说理论,人是一切社会、国家的根底。“人成为现代国家的逻辑起点〞,国家通过各项规制与国民个人建立直接联系,国民个人那么报以集体的国家认同以在理念与归属感上成认自己与国家的联系。国家认同理论历来众说纷纭,作为“主要起源于西方社会学家对本国内不同族群与国家的情感、与国家的关系和独特的族群文化的研究〞的国家认同,其理论研究一直由西方学者占据话语权,而“在长期的历史开展中,各民族不断融合,形成了中華民族多元一体的格局〞并建立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新中国显然在适用西方理论时存在诸多缺乏。同时中国大陆对于国家认同的理论研究其实“在21世纪初才展开〞,导致我国理论一直无法突破西方国家认同理论的窠臼,这一问题的直接表达就是我国的国家认同教育往往为民族分裂与盲目自由主义输送了“士兵〞;随着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次会议在2023年4月27日对英雄烈士保护法的全票通过,对于当前国家如何建构国家认同理论以在源头界定国家认同并得出行之有效的建构要点已经在法律层面上被提到了议程,本文因此拟在梳理国家认同理论开展历史与我国现今国家认同构建通说的优势与缺乏,以期能获得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认同内涵与构建要点在我国当下的应有之意。
二、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认同的展开
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旗帜下砥砺前行,随着中国梦的提出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被载入宪法,我国对全体国民的国家凝聚力与国家认同进行了不断地培养,尤其对于大学生群体更是通过思政教育与屡次实证研究的开展力图把握当下国家认同构建中的问题与成效。但学者们虽然在国家认同建设上煞费苦心,但其所持有的国家认同构建理论参差不一,导致得出结论时全然费尽心思使研究结果与自己的理论贴合。无论是民族主义国家认同、自由主义国家认同还是试图退回到“家国天下〞范式的国家认同,学理界始终作为一种大而空洞的理论的努力匍匐前行,没有真正做到与我国现实相结合。“是否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关系到中国革命和建设的盛衰兴亡〞;本文拟在就广泛的实证研究与理论研究下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认同的应有之意与构建要点。
(一)建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认同的路径
1.建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认同需要中国共产党的引领
“1840年以前,中国传统社会结构是儒家意识形态与社会(政治)组织一体化,1956年中国再次完成了意识形态、政治和经济三个子系统的整合,社会组织方式是毛泽东思想与政治结构一体化〞。从历史与社会的角度可以发现中国社会的整合一直不断进行,历经解体、更替、重建,但主导这一更迭过程的一直都是国家共同体自上而下的构建;国家认同也不会脱离这一环境而凭空产生,而是契合我国国情历史的。笔者阅读多份与大学生国家认同相关的实证研究论文,在其结论处无一例外提到了加强政党建设,以及在我国应从上层政策上加大推行国家认同建设,用党与国家的国家认同构建去为提升国民在跨民族、跨文化领域上构建国家认同。基于这些调查的结果以及国家认同的认同客体——新中国,其本身作为实行民主集中制的人民意志表达(亦即认同主体的聚合)并海纳百川地包容信赖全体认同它的自身、文化同源的中华民族,对于本国的国家认同仍然要以在党的领导下国家主动构建为主线(而在国家认同构建时它又一跃成为构建行为的主体,其人民转化为被构建国家认同的构建客体),构建需要以国家认同教育的开展为主要手段加以实施,对于国家认同的内涵与构建要点需要存在一个全社会统一认可、具备理论内部自洽并能与我国特色社会主义国情相贴合的统一通说。同时我国的国体为人民民主专政,在国家认同方面也需要中国共产党这一无产阶级先锋队提供标准以在国民中区分“人民〞与“敌人〞,对于人民的国家认同要构建、引导,而对于敌人要加以改造,待其成为人民后才能对其国家认同加以构建,这一区分与施政都离不开国家的主动构建与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2.民族团结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认同根底诉求
“国家本身的抽象只是现代才有的,因为私人生活的抽象也只是现代才有的,政治国家的抽象是现代的产物〞。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下的国家认同,在认同构建时需要认同构建主体坚持国家的领导者是工人阶级、坚持工农联盟作为国家领导根底、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首先,对于国家而言就是要建立健全以人为本,建立“尊重和保障人权〞的制度,在制度上让人民能发自内心地对国家产生满足感与自豪感,从自由主义的角度吸纳现代国家国民归属、国家认同构建的优秀经验;同时还要坚持我国本身社会主义制度、道路、理论的独特性与本质不动摇。“没有把主要利益放在国家现代化建设上的人,都不属于‘人民’〞;对于人民要加强制度建设,让人民对于我国的制度、道路、理论产生认同进而对我国的政治实体——国家产生当然地认同。同时改造受人民民主专政的敌人们,当他们重回人民群众的阵营后依然要加强制度建设以满足人民对于制度的需要;其次,对于“中华民族〞这一文化共同体下的民族建设仍要继续,只有在民族上产生共同的价值观与自豪感,才能对于民族共同体的政治表达——作为政治共同体的国家产生相信与热情,才能把爱国主义的思想价值表到达实际运行当中。如上文所说,我国的国家认同需要以国家主动构建为主导,而“中华民族构成了中国现代国家制度的根底,中华人民共和国就是中华民族的民族国家〞,对于多民族的聚合、国家认同构建说的理论根底都需要我国坚持整合中华民族这一文化同族,并依此建构国家认同;最后,国家认同内涵需要与我国国情相结合;在中华民族的国家认同与民族构建上要考虑到我国历史脉络上的文化同源因素,在保持各民族本身独特、优秀文化的同时弘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中国传统文化的优秀之处,让各民族人民保持对于历史、文化共同体的继承与开展,使民族认同时就产生对于国家的认同;综上,我国当代国家认同的内涵应为——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价值观念、人民群众、文化道路以及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优秀文化、同源历史、中华民族情感加以认可、同意并产生归属感,对于国家这一政治实体来源的合法性、未来的走向的依赖、归属与忠诚。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认同构建的核心内容
本文所讨论的构建要点指的是在国家进行国家认同构建时需要着重与哪些局部构建,是构建内涵的具象化整理与构建国家认同时的具体构建方向;依照上文分析出的国家认同内涵以及笔者阅读的大量国家认同实证研究文章,笔者认为国家认同构建在当代中国的国家认同构建要点应为下文几个方面。
1.国家体制认同
对于国家体制的认同直接表达了对中国是否為现代国家、中国国家政治制度、法律制度、国家合法性、政党执政合法性的认同与否,是对国家认同内涵中社会主义制度认同、价值观念认同、道路认同的统一;如上文所述,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认同的建立必须要坚持我国国体、道路、理论、制度始终保持对于我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忠诚与自信,对于国家体制的认同与否决定了对于我国国家合法性、方向的正确性的认识与情感;同时我国特色社会主义贯穿我国立国、沿革、前进的每一步,在制度上表达得最明显的地方就是我国国家体制;这是我国国家直接作用于每一位我国国民的制度表现,是国家认同内涵中对于我国特色社会主义在制度上认同具象化表现,因而有必要加以构建深化。
2.国家历史、文化认同
此项认同涉及到对于我国唯物史观下国家历史、文化的认可与接受的构建;这一认同是对我国宪法中序言局部中中华民族文化同族、革命历史的认可与接受,是对于我国存在的根源、国家法理的认同之必须;是构建我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认同所必不可少的局部。
3.我国社会开展道路认同
这是直接表达对于我国未来开展方向、开展现状的满意与归属感以及对于自己人民群众身份、社会主义道路的认同,是对于国家这一政治实体与我国现状结合的认同,同时也是对于自己人民这一身份属性的权利义务的认同;这是我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认同内涵中对于国家合法性、未来开展与现阶段状况认同的具象化与必要表现。
4.中华民族身份认同
中华民族是我国传统优秀历史文化辐射到每一个单一民族体产生的共同的文化同源的认同,对于中华民族身份的认同是每一名认同主体摆脱本族民族身份的桎梏、投入到现代国家、统一和谐的多民族国家的认同;中华民族身份认同是我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认同在处理我国文化同源的多元民族的必要举措,是聚合我国不同民族诉求并在保障各民族本身优秀文化不丧失同时团结、和谐地投入到我国社会主义共同建设的必要构建;作为现代国家我们需要整合多民族的现状并倾听不同民族的诉求,中华民族身份认同让全体人民可以以同一主体民族的身份对于祖国的建设与开展产生共鸣,并对于我国历史、文化的传承开展产生在全体人民中的共通意义;这对于国家认同能否实施是有重要意义的。
三、结语
我国现阶段对于人民的国家认同需要在政治学、政治哲学、法学等领域着力构建,虽然起步较慢但存在大量经验教训以来借鉴;秉承实事求是的态度去结合理论与实际,就可以得出关于我国体制、历史文化、主要矛盾、民族心理的独特国家认同理论,并建立新时代下的国家认同构建要点;从这个意义上说,我们即完成了对于西方传统国家认同理论的突破并寻找到了现代中国国家认同构建的努力方向。
参考文献:
[1]邓洪波.我国高校少数民族学生国家认同教育研究.人民出版社.2023年版.第23页,第24页.
[2]陈建樾,等.族群政治在多民族国家的理论与实践.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23年版.第3页.
[3] 黄岩.国家认同——民族开展政治的目标构建.民族出版社.2023年版.第178页.
[4] 吴玉军.自由主义国家认同观及其困境.哲学研究.202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