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23年论改革我国现行劳动教养制度之紧迫性.docx
下载文档

ID:947488

大小:27.87KB

页数:18页

格式:DOCX

时间:2023-04-16

收藏 分享赚钱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2023 改革 我国 现行 劳动教养 制度 紧迫性
论改革我国现行劳动教养制度之紧迫性 :劳动教养制度作为中国特有的一项教育改造制度,自1955年创立以来,在改造违法犯罪人员和预防犯罪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然而,这项制度开展到今天,在发挥作用的同时也不断暴露出了诸多法理上和实践上的缺陷,并严重影响着中国的法制化进程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宏伟目标的进一步实现。有鉴于此,笔者认为,改革我国现行劳动教养制度,建立、健全合法合理的劳动教养制度就显得尤为迫切。关键词:劳动教养/作用/缺陷/改革 一、我国劳动教养制度的由来 1955年下半年,我国在取得全国范围内的镇压xxxxxx运动重大胜利的根底上,又在机关内部开展了大规模肃清暗藏xxxxxx分子的运动。中共中央于1955年8月25日发布了关于彻底肃清暗藏xxxxxx分子的指示,该指示明确指出:“对这次运动中清查出来的xxxxxx分子和其他坏分子,除判处死刑和罪状较轻、坦白彻底或因立功而继续留用的以外,分两种方法处理。一种方法,是判刑后劳动改造。另一种方法,是不够判刑、而政治上又不适用于继续留用,放到社会上又增加失业的,那么进行劳动教养,就是虽不判刑,虽不完全失去自由,但亦应集中起来,替国家做工,由国家发给一定的工资。〞,1956年1月2023日,党中央又发布了关于各省、市应立即筹办劳动教养机构的指示,该指示对劳动教养的性质、任务、指导原那么、审批权限、领导和管理等问题作了原那么规定。从此,劳动教养机构在全国各地陆续建立,劳动教养制度在我国诞生。 1957年8月1日,经全国人大常委会批准,国务院于8月3日公布了关于劳动教养问题的决定,1979年11月29日,经全国人大常委会批准,国务院又于同日公布了关于劳动教养问题的补充规定,1982年1月21日,经国务院批准,公安部发布了劳动教养试行方法,对劳动教养的具体实施作了较为详尽的规定。此后,全国人大常委会又根据社会治安领域出现的一些新问题、新情况,在1986年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分条例、1990年通过了关于禁毒的决定、1991年通过了关于严禁卖淫嫖娼的决定,这些规定进一步对劳动教养的对象作了扩大。此外,一些行政法规、司法解释及有关标准性文件也对劳动教养工作作出了补充规定,如1989年国务院发布的铁路运输平安保护条例,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司法部关于处理反动会道门工作有关问题的通知等。上述法规、规章、司法解释、标准性文件等规定共同构成了我国现行的劳动教养制度,指导、标准着我国的劳动教养工作。 二、我国劳动教养制度发挥的作用 我国的劳动教养制度自1955年创立以来,迄今已走过了50年的历程。50年来,这项制度在预防犯罪和改造违法犯罪人员等方面确实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不仅使那些处于犯罪边缘的人防止了继续违法和走向犯罪,而且通过改造也使那些已经违法犯罪的人认识到罪错,及时纠正了自己的不良行为习惯。据调查显示:经过改造的人员返回社会后,他们中的90%左右的人都能够遵纪守法、自食其力,有的甚至还被评为“先进模范〞,成为国家建设的有用之才。主要表现在:预防、震慑作用。 国务院关于劳动教养问题的决定、关于劳动教养问题的决定、公安部劳动教养试行方法及其他有关标准性文件,对劳动教养的性质、适应的对象、劳动教养的期限等内容作出了具体规定,这使得劳动教养的适用有了一定的规那么和依据,这些规那么和依据会有效指引行为人的行为,使行为人能够及时根据相关规定了解和判断自己的行为是否属违法犯罪行为,是否会受到劳动教养处分,并有意识地预防违法犯罪行为的发生。另一方面,通过劳动教养的适用,不仅使得违法行为能够得到相应处分,起到有效遏制、预防犯罪的作用;而且也能够警戒社会上不稳定分子,使他们不敢挺而走险。尤其,劳动教养最高处分四年的规定,更对社会上的不稳定分子产生巨大的震慑作用。 2、教育、改造作用。 国务院关于劳动教养问题的决定开宗明义:“为了把游手好闲、违反法纪、不务正业的有劳动力的人,改造成为自食其力的新人;为了进一步维护公共秩序,有利于社会主义建设,对于劳动教养问题,作如下决定:……〞,公安部劳动教养试行方法第三条:“对被劳动教养的人,实行教育、挽救、改造的方针,教育感化第一,生产劳动第二。在严格管理下,通过深入细致的政治思想工作、文化技术教育和劳动锻炼,把他们改造成为遵纪守法,尊重公德,热爱祖国,热爱劳动,具有一定文化知识和生产技能的建设社会主义的有用之材。〞。依照这些规定,我们可以看出,劳动教养的主要目的不是为了惩罚违法犯罪,而是为了维护社会治安,预防和减少犯罪,对轻微违法犯罪人员实行的强制性的教育改造。 实践中,劳动教养的教育、改造作用也是非常明显的,如: 为有利于劳教人员解除劳动教养后就业,不少劳动教养管理所办有、裁剪、缝纫、电器维修、木工、烹调、理发、汽车驾驶和维修等职业技术培训班;劳教人员学习文化和职业技术经考试合格的,发给社会成认的文化或技术等级证书;劳教所还积极与劳教人员的家属、原工作单位和原居住地的政府及有关单位建立联系,采取“请进来〞、“走出去〞以及签订“联合帮教协议〞等方法,对劳教人员共同进行帮助教育;这些都使广阔劳教人员体会到党和政府及社会公众对他们的期望和要求,增强了改正错误的信心。 三、我国劳动教养制度面临的为难 勿容置疑,劳动教养作为中国特有的法律制度,在维护社会治安,预防和减少犯罪,教育和挽救轻微违法犯罪人员等方面发挥过积极的作用,也曾经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立下过汗马功绩。但随着我国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的开展变化,该制度存在的诸多问题和缺陷也日益暴露出来。尤其,随着我国行政处分法、立法法的出台,更将劳动教养制度推上了不合法的境地。劳动教养制度违反宪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三十七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人身自由不受侵犯。任何公民,非经人民检察院批准或者决定或者人民法院决定,并由公安机关执行,不受逮捕。禁止非法拘禁和以其他方法非法剥夺或者限制公民的人身自由,禁止非法搜查公民的身体。〞。据此规定,我们可以推出:长时间限制或剥夺公民人身自由,应由人民检察院批准或者决定或者人民法院决定,并由公安机关执行。否那么,均应认为是非法(从国外立法来看,长时间限制或剥夺公民人身自由也无不置于司法机关的合法监控之下)。而根据国务院关于劳动教养的补充规定及公安部劳动教养试行方法,劳动教养是由省、自治区、直辖市和大中城市劳动教养管理委员会来审查批准的(实际由公安机关自己决定),而劳动教养管理委员会,又是由民政、公安、劳动部门的负责人组成,依此程序来对行为人实施限制人身自由时间较长的劳动教养显然严重违反宪法规定,背离宪法和法治精神。 2、劳动教养制度违反行政处分法、立法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分法第九条规定:“法律可以设定各种行政处分。限制人身自由的行政处分,只能由法律设定〞,第十条第一款规定:“行政法规可以设定除限制人身自由以外的行政处分〞,第六十四条第二款规定:“本法公布前制定的法规和规章关于行政处分的规定与本法不符合的,应当自本法公布之日起,依照本法规定予以修订,在1997年12月31日前修订完毕〞,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第八条第 (五)项规定:“以下事项只能制定法律: (五)对公民政治权利的剥夺、限制人身自由的强制措施和处分;〞。根据上述法律规定,限制人身自由的强制措施和处分,只能由法律设定,行政法规无权设定,而作为我国现行劳动教养制度根底性法律依据的国务院关于劳动教养问题的决定、关于劳动教养的补充规定在性质上至多属于行政法规(有人认为其更像似政策性文件)。因此,以行政法规来设定限制人身自由这样重大的行政处分已明显违反行政处分法、立法法的规定。 3、劳动教养制度不符合联合国公民权利与政治权利国际公约。 我国已于1998年2023月5日签署了联合国公民权利与政治权利国际公约,该公约第九条第一项、第四项明文规定:“人人有权享有自由和平安,任何人不得加以逮捕或拘禁。除非依照法律所规定的根据和程序,任何人不得被剥夺自由;任何因逮捕或拘禁被剥夺自由的人,有资格向法庭提起诉讼,以便法庭能不拖延地决定拘禁他是否合法以及如果拘禁不合法时命令予以释放。〞。因此,从该规定来看,公约要求任何限制公民人身自由的强制性措施都必须始终处于司法机关的合法监控之下。而与之相比,我国的劳动教养制度显然差之甚远。 4、劳动教养制度的性质不明、且期限过长。 劳动教养制度自创立以来,迄今为止一直没有一个明确统一的“提法〞,根据国务院关于劳动教养问题的决定第二条:“劳动教养,是对于被劳动教养的人实行强制性教育改造的一种措施,也是对他们安置就业的一种方法。〞之规定,劳动教养的性质是一种强制教育措施,而根据公安部劳动教养试行方法第二条:“劳动教养,是对被劳动教养的人实行强制性教育改造的行政措施,是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一种方法。〞之规定,劳动教养的性质又是一种行政措施,另外,实践中有的学者根据劳动教养期限的长期性,更将劳动教养制度看成为“准刑法〞性质。虽然根据我们目前的司法实践,可以推断出劳动教养的性质应为行政处分,但根据现行法规,作为行政处分的劳动教养又是由劳动教养管理委员会这一性质不明的机构作出,这让我们又难以自圆其说。 对于劳动教养制度的期限,国务院关于劳动教养的补充规定及公安部劳动教养试行方法也作了相关规定,国务院关于劳动教养的补充规定第三条规定:“劳动教养的期限为一年至三年。必要时可延长一年。节日、星期日休息。〞,公安部劳动教养试行方法第十三条规定:“劳动教养期限,根据需要劳动教养的人的违法犯罪事实、性质、情节、动机和危害程度,确定为一至三年。劳动教养时间,从通知收容之日起计算,通知收容以前先行收容审查或羁押的,一日折抵一日。〞。根据这些规定,劳动教养的期限一般为一年至三年,必要时可以到达四年,如此长的期限规定实际上与剥夺自由的有期徒刑无异,甚至比刑法所规定的管制、拘役、刑期较短的有期徒刑还要重。而劳动教养所适用的对象,却仅为有轻微违法犯罪行为尚不够刑事处分者,并且从程序上来看,劳动教养也不需要通过司法程序而直接由劳教委就可作出决定,无怪乎实践中有些违法犯罪人宁愿被定罪处刑也不愿被劳动教养。 四、改革我国劳动教养制度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劳动教养作为中国特有的法律制度,自1955年实施以来,确实在感化人、教育人方面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也曾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立下过汗马功绩。但随着经济的开展、时代的变迁,尤其是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我国政治、经济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国民经济突飞猛进,社会主义法制也日臻完善,依法治国作为一项重要的国策写进了十五大,再加上当前面临着某些地区存在严重司法xxxx和国际敌对势力对我国xxxx问题的指责,使我们不得不对我国劳动教养法律制度中存在的缺乏和缺陷进行改革完善,使之更适合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需要。 1、改革我国现行劳动教养制度,是现代社会“法制统一〞规那么的要求。 如前所述,我国现行劳动教养制度的法律渊源包括国务院关于劳动教养问题的决定、国务院关于劳动教养的补充规定、公安部劳动教养试行方法及其他有关的标准性文件。其中,国务院关于劳动教养问题的决定、国务院关于劳动教养的补充规定是现行劳动教养制度的根底性行政法规,国务院后来转发的公安部劳动教养试行方法在性质上也仅仅属于部门规章,而近年来我国公布实施的假设干根本法律实际上已经从根本上否认了劳动教养的合法性。如1996年3月17日第八届全国人大第四次会议通过,1996年10月1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分法第九条规定:“限制人身自由的行政处分,只能由法律设定〞,2000年3月15日第九届全国人大第三次会议通过,2000年7月1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第八条规定:“对公民政治权利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