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2023
推进
农村
城镇
建设
建议
关于推进农村城镇化建设的几点建议
关于推进农村城镇化建设的几点建议
按照市委的安排,近期市委副书记xx带着市委办、发改局到xx镇、杨岗镇、虎头镇等地,对农村城镇化建设情况进行调查研究,并组织局部乡镇和发改局、住建局等部门召开了专题座谈会。在此根底上,征求了相关市领导意见,对我市2023年推进农村城镇化建设工作进行了一些思考和探讨。刚刚闭幕的党的十八大提出“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工业化和城镇化良性互动、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开展〞,进一步明确了加快城镇化建设的方向和战略性措施。省委、省政府今年先后在XX县区、XX市等地屡次召开城镇化建设的相关专题会议,对推进农村城镇化工作进行部署。目前,全省农村城镇化建设已由“零打碎敲〞向整乡整镇、整个区域、整个系统开展,由单一解决居住向就业、就医等社会事业全面并进开展,由局部试点向多个区域、多个系统、多个典型、多个层次开展。在这种背景下,作为沿乌苏里江四县市推进农村城镇化试点之一,我们必须因地制宜,科学谋划,在更高层次、更宽视野上研究推进城镇化建设。在开展方向上,应坚持农业现代化、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三化〞联动开展。新型城镇化是科学开展观在城镇化建设中的具体实践,就是以农业现代化、新型工业化为动力,以城乡一体、产城互动、节约集约、生态宜居为根本特征,推动大中小城市、小城镇、新型农村社区协调开展、互促共进的城镇化道路。与传统城镇化相比,应由单纯注重城镇数量扩充、规模扩大、空间扩张向注重提升内涵质量,实现根底设施一体化、公共效劳均等化转变;由单纯注重城镇建设向产城融合互动、提高辐射带动能力转变;由先开展后标准向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科学规划、有序推进转变。在开展路径上,应坚持试点稳固提升、沿线环境整治、整乡整镇推进“三位一体〞开展,形成点线面结合、整体推进态势。在试点稳固提升方面,要以“三镇三村〞为重点,坚持高标准、高起点、高品位,突出风格、表达特色,全面提升试点镇村建设层次和开展水平,打造全省农村城镇化建设样板。在沿线环境整治方面,要以鸡虎高速公路和方虎、虎饶公路沿线村屯为重点,实施新农村建设示范工程,扮靓公路沿线,建设一批省级“特色康居村庄〞。在整乡整镇推进方面,要按照先易后难、梯次推进的原那么,运用集体主导、旧村改造、市场开发、企业带动等多种模式,在xx镇、虎头镇、迎春镇、东方红镇整体推进城镇化建设,打造整乡(镇)推进典型。xx镇要加快城中村和城郊村改造,建设新型农村社区,促进人口集聚。虎头镇要以镇区为重点,大力推进根底设施和农民新居建设,打造全省农村城镇化样板。同时,启动中心村建设。迎春镇、东方红镇要依托森工企业带动,借助镇区根底设施和公共资源,引进开发商建设农民新居,或以优惠政策引导农民入驻小城镇。在空间布局上,应坚持做大做强城关镇、做精做优中心镇(村)、合理稳妥归并自然屯“三轮驱动〞。要做大做强城关镇。充分发挥城关镇的极化效应和辐射功能,突出扩容提质,拉开城市骨架,扩大城市规模,打造公共效劳健全、产业体系兴旺、城市功能完善、承载能力较强的区域性中心城市,促进人口、要素和功能集聚,凸显核心引领作用。要做精做优中心镇、中心村。坚持突出重点、分类指导,完善中心镇、中心村根底设施,因地制宜开展特色产业,加快新型社区建设,推进公共效劳均等化,开展一批区位、产业、规模、交通优势明显的特色小城镇,建设一批环境优美、设施完善、功能齐全的中心村,吸纳周边农民,打造统筹城乡开展的重要节点,发挥中心镇村联结城乡、辐射农村、扩大就业的重要作用。要合理稳妥归并自然屯。科学修订镇村居民点空间布局规划,对建设根底较好、地理位置优越、开展后劲足的中心村,加快审批,重点建设;对近期撤并的村屯,不予审批,停止建设;对中期撤并的村屯,限制审批,维护建设,逐步实现拟撤村屯的“自然消化〞。综上,建议明年城镇化建设思路为:深入开展城镇化建设“整体推进年〞活动,突出城关镇、旅游名镇、农垦森工和中心镇村带动功能,坚持农业现代化、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三化〞联动,实行试点稳固提升、沿线环境整治、整乡整镇推进“三位一体〞,做大做强城关镇、做优做精中心镇(村),合理稳妥归并自然屯“三轮驱动〞,加快农民新居、根底设施、沿线环境、立乡立村产业、社会事业、公共效劳建设,力争走在沿乌苏里江四县市城镇化建设前列。重点抓好六项工作。
1.狠抓农民新居建设。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设计、高质量建设,加快推进农民新居建设,整体改善农村人居环境。虎头镇要加快推进滨江丽景小区和滨江旅游商服综合区建设,打造低层、低密度、低容积率、高绿化率、高舒适度的农村城镇化样板小区。杨岗镇六人班村要完成农民新居一期工程,建设配套设施完备的园林式住宅小区。同时在镇区启动学苑小区建设。东诚镇要借助庆丰农场完善的根底设施,在场址北部或东部建设农民住宅楼,吸纳周边农民入住。xx镇重点要完成东升小区和西岗小区二期建设,同时启动东山小区和安康小区二期工程。迎春镇要启动镇区和曙光村农民新居工程建设,引导全镇农民整体进楼。东方红镇要与东方红林业局合作建设住宅小区,争取优惠政策,推动农民逐步迁入东方红小城镇。同时,谋划启动珍宝岛乡等农民新居建设。
2、加快根底设施建设。坚持因地制宜,突出重点,大力推进农村根底设施建设,提升中心镇、中心村的综合承载能力。虎头镇要重点解决好集中供热、供水和污水处理问题,进一步完善镇区功能,打造宜居、宜游、宜业的全国旅游名镇。杨岗镇六人班村要完成老区休闲广场扩建、道路硬化、粮食晒场和地下排水设施建设,抓好XX县区集中供热站、污水处理氧化塘等工程建设,打造主导产业突出、根底设施完备、群众生活幸福的现代化新农村。杨岗镇、珍宝岛乡政府所在地要谋划实施地下排水工程,为农民新居开发创造条件。太平、东兴、杨树河等重点村屯,要谋划实施供排水、污水垃圾处理等工程建设。
3.搞好公路沿线村屯环境整治。围绕鸡虎高速、方虎公路沿线中心村,突出住房、庭院、栅栏、道路、边沟、绿化等重点,强力推进农村环境提档升级,着力打造一批特色鲜明、设施齐全、环境优美的新型生态文明乡村。一是大力实施房屋风貌改造工程。研究出台泥草房改造和平房“穿衣戴帽〞政策,统一改造屋顶、外墙,做到色彩协调、搭配合理、特色突出,防止千村一面、相互雷同。二是大力推进硬件建设。要按照四星级文明村的标准,抓好道路硬化、边沟修砌和彩钢栅栏安装,进一步提升村屯建设档次。三是大力实施绿化工程。以种植环村林、榆树墙为重点,突出主要街路、公园广场、村屯周围等重点部位,打造林木葱茏、花草相衬、远近成景的自然景观。四是加强环境卫生管理。坚持日常管理与集中整治相结合,加大环卫保洁力度,消除“脏乱差〞现象,营造整洁有序的村屯环境。
4.壮大主导产业。坚持把城镇化建设与产业开展同步推进,立足生态、资源和区位等优势,大上产业工程,全力做强现代农业、新型工业、特色旅游、对俄经贸等重点产业,推动经济快速开展。要围绕小城镇、中心村市场需求,大力开展仓储物流、信息咨询、金融法律、社区家政、物业管理等效劳业,开发更多的就业岗位,使农民从土地中走出来,融入小城镇。要组织各镇村根据自身实际,因地制宜开展特色种植、特色养殖、特色加工、乡村旅游等高效产业,为城镇化开展提供有力支撑。
5.进一步调整完善规划。按照中央和省里城镇化建设的新思路、新要求,做好农村城镇化建设规划的修编工作。一要结合坚持从xx实际出发,科学调整农村城镇化建设的总体规划和镇村专项规划。二要按照有利于互相衔接、互补开展的原那么,综合考虑各中心镇、中心村功能定位和空间定位,配套调整市域镇村体系规划、农村居民点空间布局规划,以及相关中心镇村建设、撤屯并村并镇、场县共建小城镇等专项规划。三要做好重点区域专项规划修编。抓紧调整试点乡镇建设规划,高质量完成主要公路沿线村屯风貌改造规划和整镇整乡推进规划的编制,为将重点区域打造成别具特色的亮点村镇奠定根底。
6.强化体制机制创新。立足于今年各试点研究出台的相关政策,借鉴外地经验,大胆进行探索和创新,破解用地、拆迁、社保等瓶颈约束,加快推进农村城镇化进程。一是要创新土地出让模式。对于城郊村、城中村等具有商业开发价值的宅基地,由企业开发建设,农民用宅基地置换楼房。对于开发价值大的地区,由市乡村主导直接开发,产生的效益再投入到城镇化建设中。对于有商服优势的村屯,可以集约建楼房,腾出的土地给开发企业,为农民置换楼房。要适度控制空地建楼,鼓励开发棚户区、旧房区,实现建一片、拆一片。二是要完善农村房屋征收政策。按照以人为本、政府主导、依法自愿、补偿到位的原那么,根据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规定,结合省推进农村城镇化建设的相关政策,制定灵活的、操作性强的农村房屋征收方案,推动房屋征收工作依法有序进行。三是要制定农民住宅楼销售政策。控制建设本钱,科学测算楼房价格,保证农民以本钱价住上好房子。采取“阶梯式〞价格售楼,拿出局部楼房以稍低价格出售,培育市场人气,调动农民购楼热情,促进楼房销售。四是要活化农民发动方式。从农民最关心、要求最急迫、受益最直接的事情做起,使农民从城镇化建设中真正得到实惠。采取宣传发动、示范引导、鼓励奖励等方式,激发农民的主体意识,使其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城镇化建设中。五是要创新社会管理。加快户籍制度改革,实施城乡户籍一元化管理,促进人口自由流动。加强农村劳动力转移技能培训、就业指导与权益维护,促进城乡平等就业和稳定就业。推动城镇教育、医疗、社保等资源向进城农民开放,推进公共效劳均等化,吸引农村人口向城镇集中。
第7页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