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2023
浅谈
信息技术
课堂
德育
渗透
浅谈信息技术课堂中德育渗透
浅谈信息技术课堂中的德育渗透
养成课堂好习惯,小处着眼,受益良多
1.课堂习惯要早抓、常抓,润物无声
巴金曾说过,“孩子的成功教育从培养好习惯开始〞,因此,良好的习惯要从信息技术课的第一节课开始。教师要有意识地训练、培养学生,使其潜移默化地形成好的习惯。例如,在进入机房时,遵守机房规章制度、不大声喧哗、注意卫生等;在使用计算机过程中,不用力开关、不乱敲键盘、不乱按鼠标等。根据“孩子习惯一周是一个周期〞这一习惯特性,教师要把学生养成良好习惯当作一项根本任务常抓不懈,并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发现,总结学生的不良习惯,防止它们滋生、蔓延。
2.课堂与家庭相结合原那么
根据陶行知先生提出的“生活即教育〞理论,教师可以把学生在家庭日常生活中存在的问题、现象搬到课堂上来,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这不仅能使学生印象深刻,还有助于其形成良好的习惯。例如,对于在家庭中常出现的非法开关机问题,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加以强调,告诉学生非法开关机不仅可能出现开机自检,影响开机速度,还可能出现系统崩溃的现象,影响计算机的使用寿命,使其认识到正确开关机的重要性,自觉地进行正确操作。
3.针对学生特点,让其主动、自觉地养成良好习惯
要让学生主动遵守课堂规矩,水到渠成地形成良好习惯,需要教师更注重思想方面的教育。首先,让学生明白“良好的习惯使人受益终身〞;其次,教师要结合学科特点和教学内容,注意分析、提炼教材中的思想教育素材,对学生进行教育,让其认识到养成良好习惯的重要性;再次,教师应通过分析初中阶段学生的心理特点,遵循他们生理、心理成长规律,采取适当的教育措施,逐步培养他们的良好习惯。
以信息技术课堂为载体,渗透传统教育
1.将爱国主义贯彻始终
作为教育工作者,不管学科有什么不同,都要把爱国主义教育放在首位。例如,教师可以通过介绍计算机开展史,让学生明白中国的计算机开展还很薄弱,从而使其产生危机感,明确责任,由此激发其爱国主义情感,树立从小为国争光的目标。但中国的计算机开展也取得了一些进步,如金山公司的WPS就是中国人自己研发的、适合中国人使用的文字处理软件,并还在不断进行版本更新、升级。这会鼓励学生刻苦学习,为国家的开展和进步尽一份力量。
2.不失时机地渗透孝敬父母、尊老爱幼的教育
孝敬父母、尊老爱幼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信息技术课讲授Word制作电子板报时,教师可以“与父母的爱心传递〞为主题,课前让学生搜集孝敬父母的传统故事,如“二十四孝〞、“感动中国十大人物〞活动里孝敬父母的事迹等,同时想想自己平时是怎么与父母进行感情交流的。在课堂上让学生做一份电子板报,并把作品传到学校网站上,让其父母、同学浏览并留言,加强彼此之间的情感交流。这样既完成了学生本节课的学习任务,又增进了学生与父母之间的感情,完美地把信息技术课堂与德育相结合。
在掌握科学技能中,培养团队精神
团队精神是成功完成各项工作任务不可或缺的必要因素。因此,重视培养学生良好的团队协作精神是我们教育工作者的又一使命。
现在的学生绝大局部是独生子女,父母的娇宠、溺爱以及电视、计算机、 游戏、网络的不断开展,使学生之间很少往来,缺乏交流、合作,这已成为现代学生的普遍现象。所以在信息技术课堂上,让学生掌握现代科学技术能力的同时,还要注重培养其团结合作精神。在农村,中学生掌握计算机知识和操作技能存在差异,可以采用互帮小组的模式,两人为一组,互相交流、讨论,这不仅能提高学生对计算机技能的掌握能力,还能增强学生之间的了解和沟通,进而自愿进行团队合作。例如,在讲授“PowerPoint制作〞时,教师可以采用分队合作的方式。将一个班级分几个小队,每个小队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不同主题的制作,并给予展示、评价。这一完成任务的过程,也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过程,能培养他们的集体荣誉感以及信息搜集、整理等多方面能力。在展示和评价的过程中,学生不仅学会了正确评价自己的作品,了解自己的优点和缺乏之处,而且也体会到与人合作的快乐、获取成功的喜悦。
注重网络环境下,培养学生明辨是非的能力
初中生正处在叛逆的青春时期,他们心理处于懵懂而又急迫渴求知识的状态,与此同时,他们又缺少明辨是非的能力,这就需要教育工作者正确的引导和监控。
1.增强法律意识,防止网络犯罪
由于网络是一个“自由时空〞,所以学生在这个虚拟世界中没有了现实社会的种种束缚。而初中生的法律意识淡薄,法律知识又有限,对行为的合法性缺乏根本的认识,此时教师就要在信息技术课堂上,补充相应的知识体系,不断渗透网络道德观,减少网络犯罪。
首先,在介绍有关计算机病毒的知识时,教师可以通过实例让学生明白计算机病毒一旦爆发,将会对人类社会产生巨大的危害。它会破坏计算机的数据信息,损坏计算机的硬件,以致造成系统瘫痪,所以,不管是出于何种目的、原因,设计、制造、传播计算机病毒都是非常不道德的,要受到制裁的。
其次,丰富的网络资源让学生可借鉴和利用的东西很多,但作为信息技术教师应引导学生在完成作品时明确,可以参考网上信息,但不可照抄照搬。要以自己的设计和想法为主,鼓励学生制作原创作品,同时增强对自己作品的保护意识。例如,在制作网页时,学生可以参考别人的设计,但一定不要把作品下载之后,改成自己的名字,这是不道德的。
2.以健康心态文明上网
事物都存在两面性,因此让学生在网络上接收信息有“利〞也有“弊〞。信息技术课要做好学生上网的心理辅导,提高他们的选择能力与免疫力,告诉他们不能盲目地花太多时间在网上,不要轻信非法网站的不良信息。例如,为了查找与学习相关的资料,学生进入健康的聊天室或参与一些与中学生有关的论坛,能拓宽自己的视野和知识面,但也要警惕不要掉入一些美丽的“陷阱〞中。
3.与家长一起监管学生的习惯和自控力
初中生有对未知事物的好奇与追寻心理,因此,面对网络这个信息海洋,如果没有良好的信息行为习惯和自控力,他们极易迷失并深陷在网中而无法自拔,极易受到不健康的网络信息的欺骗和伤害。例如,近段时间经常出现大学生失联、被害的事件,其中有一局部就是由于他们在网络上没有自我保护意识,缺乏区分的能力,从而受到不良信息的欺骗,造成无可挽回的后果。这时,信息技术教师要用摆事实、讲道理等方法,让学生明白:网络虽好,但也要提高警惕,不要轻信陌生人,不可把自己的详细信息告诉给他人,否那么会上当受骗,甚至危及生命。
据调查发现,90%的青少年上网成瘾,都与家庭教育有关。因此,教师在课堂上逐步培养学生自控力的同时,也要及时与家长沟通,加强学校和家庭的监管,不能纵容其沉溺于网络。
目前,虽然信息技术课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还处在初级阶段,但只要我们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的优势,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事业心去摸索和探究,就能在信息技术课的德育渗透领域开辟一片广阔的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