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23年孔庙导游词讲解5篇.docx
下载文档

ID:945247

大小:32.96KB

页数:25页

格式:DOCX

时间:2023-04-16

收藏 分享赚钱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2023 孔庙 导游 讲解
关于孔庙导游词讲解5篇   导游词是导游人员引导游客观光巡游时的讲解词,是导游员同游客交流思想,向游客传播文化知识的工具,也是应用写作研究的文体之一。下面是小编搜集的关于孔庙导游词讲解5篇,希望对你有所协助。   关于孔庙导游词讲解(1)   各位游客、各位先生、小姐,一路辛苦了,欢迎您来孔庙。   尊敬的游客朋友,女士们,先生们,你们好!欢迎各位来到孔子的家乡曲阜参观巡游,同时也感谢您选取我作为您此次巡游的导游。我是曲阜xx旅行社的导游员张某,大家能够叫我小张或者张导。孔子有句名言: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下方就让我怀着结识新朋友的欣喜情绪,为大家带给导游效劳。   孔庙是祭祀孔子的礼制庙宇。孔子是我国春秋末期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被尊为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据记载,孔子生而首上圩顶,似尼丘山之形,故因名丘,字仲尼。   孔子在一生艰辛探究的社会实践中,深化理解和认识了当时社会,逐步创立了儒家思想的根本体系,成为当时著名的政治理论家、教育家、思想家。他创立的儒学思想在中国乃至世界历史上都有着特别大的阻碍。孔子死后第二年(公元前478年),鲁哀公将孔子生前所居之堂改做寿堂“,房屋三间,里面陈列着孔子使用过的衣、冠、琴、车、书“,因以为庙,岁时奉祀“,即每年按时祭祀。尽管当时孔子已是相当知名的学术大师,但儒家还只是一个学派,孔子的地位不高,因此最初的孔庙也仅仅是孔子的故居。汉代以后,孔子及儒学地位逐步提高。   据记载,从公元220年到解放前,孔庙先后重修扩建七十屡次:历经两千余年的历代重修扩大,便得曲阜孔庙构成了规模宏大的古代建筑群。共占地约14万平方米,殿堂阁庑466间,门坊54座,碑亭17座。规模之大,与北京故宫、承德避暑山庄并称为全国三大古建筑群。   孔庙的总体规划是由孔子当年的故居长期开展而来的,至今已有二千四百余年的历史。孔庙建筑开展追求的建筑效果是透过建筑群整体所造成的环境去衬托孔子的丰功伟绩和儒学圣教的高深博大来完成的。因此,孔庙建筑的艺术表现力首先是它的总体规划及建筑序列的完好性;其次是它的个体建筑的处理及每道院落的格局,每个殿、堂、楼、门、亭都充分显示出了各自的重要作用;第三是个体建筑的细微方面,充分表达了我国古代建筑家们在设计和施工方面的无与伦比的建筑艺术成就。   在整体建筑方面,孔庙采纳古代传统的宫庭式建筑方式。但它通过历史上的屡次重修扩建,每当重修扩建的时候,它必定要遭到前代孔庙建筑形制、规模等要素限制,然而,孔庙的建筑群体最终成功地利用了先代遗产,既表达了历史遗产的连续,又持续了它的总体的完好性。这种独特的建筑形制是由多种要素促成的。   首先,孔庙是孔子故宅扩建而成的,它保存了许多有关孔子的古迹,如故宅井、诗礼堂、鲁壁、金丝堂以及为纪念孔子讲学建造的杏坛等;其次是王者宗庙要素,如门戟之制,前殿后寝之制等;第三是宫庭要素,如天子五门之制,王城角楼之制,东、西华门等;第四是宗族家庙要素,如启圣殿、崇圣祠、家庙等;第五是祭祀要素,在孔庙被祭祀者除孔子、四配   、十二哲外,还有先贤先儒、祖先等总数达二百余人,如此为包容大批的从祀者神位,就须得设立廊庑,由此便构成了廊庑院落。除以上几个要素外,还突出地表现了孔子的圣人地位及孔孟之道的神圣性,如泮池、璧水、牌坊等,并以书楼意味孔子在学术方面的伟大成就。孔庙成功地运用了传统的庭院组合与环境衬托相结合的表现手法,到达了渲染孔子在学术上、教育上的出色奉献和在古代社会中崇高地位的目的,是中国古代建筑群中别具一格的建筑形制。   孔庙内现有古树一千二百余棵,与宏伟的建筑群互相辉映,个性是夏季,上千只鹭鸟居住在古木之上,构成了孔庙又一独特的景观,鹭鸟已被曲阜市定为市鸟。   万仞宫墙   金声玉振坊   金声玉振坊建于明代嘉靖十七年(公元1538年),金声玉振“四字为明代学者胡缵宗手迹,坊上有平面浅雕云龙戏珠,柱顶各设圆雕辟邪“一只,俗称朝天吼“,坊后有一座单孔石桥,上设龙陛,名曰泮水桥“,桥下泮水原上游接古泮池,下游流经明城正南门西水门入护城河。此桥建于清康熙十六年(公元1677年)。   金声玉振“四字出自孟子万章下,孟子说:孔子之谓集大成。集大成也者,金声而玉振之也。金声也者,始条理也,玉振之也者,终条理也。“意思是说孔子集圣贤之大成,不断而一。金声“原意是指我国古代乐器钟“发出的声音,玉振“原意是指我国古代乐器磬“发出的声音,在古代奏乐时以击钟“为始,击磬“为终,金声玉振的原意为一首完善的乐曲。孟子将孔子思想比喻为一首完美无缺的乐曲,在那儿借用孟子语意,是说孔子思想完美无缺,集古圣贤之大成,以到达绝顶的意思。   棂星门   棂星门建于明代永乐十三年(公元1415年),原为木质构造,清代乾隆十九年(公元1754年),衍圣公孔昭焕重修孔庙时,换成石柱铁梁。四根石柱顶端为四大天将,中间平梁上是火焰宝珠,以意味此门由天将守卫而成为参天立地的天门。   棂星,即天田星,最早见于史料的有汉高祖命祀灵星,凡祭天先祭灵星,古人认为灵星主得士之庆“,专门管官的星。宋仁宗天圣六年(公元1028年),筑郊台外垣置灵星门,即在祭天之台的外墙置灵星门,形如窗棂,故曰棂“。孔庙设棂星门,意为祀孔如祀天,此见于宋景定建康志、金陵新志所记。另外,孔庙有碑记:置棂星门取其疏通之意,以纳天下士“,不管任何地点,只要设有棂星门,那么它的门扇必须是由棂子构造而成,因此有疏通之意,孔庙取此意,以招引天下的文人学士都来学于此。   棂星门外东西两侧,各有一幢下马碑,上刻官员人等至此下马“,在封建社会,所有来曲阜祭孔的官员,不管职位上下,来到孔庙前见到此碑,须文官下轿,武官下马,以示对孔子的尊崇之意。此碑始立于金明昌二年(公元1191年),现仅存东面一幢。   太和元气坊   太和元气坊建于明代嘉靖二十三年(公元1544年),全为石质构造。太和元气“四字为当时山东巡抚曾铣手书。   太和“指天地、日月、阴阳会合之气,元气“原意为构成世界的原始物质,之后,一些唯物主义者将金、木、水、火、土“这五行称为原气“,世界上万事、万物都是由五行构成。在那儿,元气“为天地、日月、阴阳会合之气,是生长万物的根本。太和元气“也确实是说孔子思想表达了整个人类思想最精华、最高贵的一面,好似天地生育万物一般,能使人类思想到达一种至高无上的境地。   太和元气坊后为至圣庙“坊,原名为宣圣庙“坊,始建年代未查到记载,明弘治十六年(公元1503年)的庙图上已有宣圣庙“坊。清雍正七年(公元1729年)改宣圣庙“为至圣庙“。此坊为汉白玉石质。至“即至高无上的意思。   德侔天地、道冠古今“意思是说孔子对人类做出的奉献如天地一样大,孔子思想是空前绝后,不管古今仍然今后,都是至高无上的。   圣时门   圣时门原为孔庙正门,建于明代永乐十三年(公元1415年),弘治十二年(公元1499年)扩建,清雍正八年(公元1730年)清世宗赐名为圣时门“。此门建于高台之上,前后御道上各有浮雕云龙戏珠石陛,系明代雕刻。圣时门“三字为清高宗乾隆手书。   圣时“二字出自孟子万章下,孟子将中国古代的四位圣人做了比较后指出:伯夷,圣之清者也;伊尹,圣之任者也;柳下惠,圣之和者也;孔子,圣之时者也“。认为伯夷反对武王灭纣,不食周粟而死,为圣之清者;伊尹,协助汤灭夏桀,汤死后辅佐外丙,仲壬死后立汤孙太甲即位,因太甲破坏汤法,被伊尹放逐,三年后太甲悔过,又被伊尹接回复位,孟子称伊尹为圣之任者;柳下惠是春秋时期鲁国大夫,他曾三次被贬黜而仍留任,人征询他为什么不离开,他答复说:直道而事人,焉往而不三黜枉道而事人,何必去父母之邦“之后,齐攻鲁,他派人到齐劝说退兵,没用一兵一卒,就退了齐军,因此孟子说他是圣之和者。透过比较,孟子认为孔子是圣之时者,终始而一的圣人,是最适宜时代的圣人,不管任何一个时期,任何一个朝代,孔子思想都应成为正统思想。   璧水桥   进来圣时门,豁然洞开,特别大的方形庭院内,古木参天,芳草如茵,东西对称各有一腰门,对面三架拱桥掩跨璧水,半掩着弘道大门,加之石制盆景上缀,使人心旷神怡,无不动情,顿觉进入了神“的境地。崇圣者仰之弥高,观览者先睹为快。与此情此景相连接,东边腰门曰快睹“,西边腰门曰仰高“。快睹“寓先睹为快之意,仰高“那么出自论语子罕。仰之弥高,钻之弥坚“意说孔子之道高深不可测,抬头向上看,越看越高,学习孔子的思想学说,一旦入进门来,才感到里面的东西学无止境。此二门建于明代弘治十二年(公元1499年)。过去只有皇帝祭祀才可走正门,一般人只能从仰高门进庙。   前面一水横穿,三桥纵跨,环水有雕刻石栏,因水壅绕如璧“取名璧水“。北京天安门前有金水,那儿设璧水“意为孔子庙宇与皇宫等同,三桥因此得名璧水桥。始建于明代永乐十三年(公元1415年),明弘治十二年(公元1499年)增添石栏,河身砌有河底,原河上为小墙,清康熙十六年(公元1677年)将小墙改为石栏杆。   弘道门   弘道门始建于明代洪武十年(公元1377年),原门三间,当时是孔庙的正门。明弘治年间重修孔庙时,改建为五间。清代雍正八年(公元1730年),雍正皇帝钦定为弘道门“,后由乾隆皇帝题写弘道“二字竖匾立于门额。   弘道门下现有石碑两幢,东碑是元代刻成的曲阜县历代沿革志“,记载了曲阜在元代往常的历史沿革概况,具有较高的史料价值。西碑是元代处士王先生墓志铭“,颇有书法价值。二碑原立于曲阜城东旧县村,1964年移入孔庙。   大中门   大中门是宋代孔庙的正门,始建于宋代,明弘治十二年(公元1499年)重修。大中门“三字匾额系清高宗乾隆手书。   大中门两侧各有绿瓦拐角楼一座,各三间,平面作曲尺形,建在方形高台之上,这两个角楼与孔庙后面东西两角楼构成的矩形轮廓,即是元代孔庙的轮廓。孔庙内的主要建筑物都在此轮廓之内。角楼建于元至顺二年(公元1331年)。孔庙设角楼是仿照宫庭皇城角楼之制而建成的,意使孔庙像皇宫一样威严。   同文门始建于宋代,原为三间,明代成化年间扩为五间。清康熙年间名曰参同门“,清雍正七年(公元1729年)改为同文门。此门是一独门,左右无墙。往常中国传统的宫殿式建筑,在主体建筑之前常有小型建筑作为屏障,以表示庄严,同文门就担当着奎文阁的屏障作用。同文门“三字为清高宗乾隆手书。   奎文阁   奎文阁原名藏书楼,始建于宋代,重檐五间,金明昌六年(公元1195年)改为三檐,赐名奎文阁“。明弘治十七年(公元1504年)改为七间,清高宗乾隆皇帝题写阁匾。   奎文阁东西阔30。1米,南北深17。62米,高23。35米,三重飞檐,四层斗拱,檐下八根八棱石柱,内部构造为层叠式木架,阁两层,中间夹暗层,原上屋藏御赐经书,暗层藏印板,下层藏御香帛。   奎“,星名。二十八宿之一。传说为西方白虎之首,共有16颗星,屈曲相钩,似文字之画“,孝经上讲奎主文章“,后人进一步将奎星说成是文官之首“。因此,金章宗为赞颂孔子是天下文官主,将原藏书楼命名为奎文阁“。   奎文阁自明弘治十七年(公元1504年)扩建以来,经历了几百年风风雨雨和上百次地震,在西面碑亭内有块碑记载了清代康熙年间一次大地震,人间房屋倾者九,存者一“,即说百分之九十的房屋倒塌,而奎文阁安稳无恙。到本世纪八十年代初,奎文阁因历年长远,加之多年失修,有些木质糟朽,阁上方扭斜,因此由国家文物局主持,组织古建筑专家结合拟出修复方案,拨款120余万元,比原定工期提早一年将奎文阁重新整修。整修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