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2023
公共财政
助力
新农村
建设
思考
公共财政助力新农村建设思考
[]农村问题是目前中国最大的社会问题,新农村社会主义建设的实现是解决好我国“三农〞问题的根本。特别是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中,“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再次成为党和政府工作的重中之重。财政政策作为国家宏观调控的主要手段,影响着国家经济开展的总趋势,并承担着国家稳定开展的重大责任。建立标准的供给机制,加强政府对农村教育、医疗、根底设施建设的投入,提高农民收入,加大农业科技投入,是促进新农村建设和解决“三农〞问题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新农村建设;公共财政;三农问题;新型职业农民
我国是一个农村人口比例较高的国家。2023年,我国再次将“三农〞问题写入中央一号文件。并指出,要完善投入保障体系,创新投融资机制,加快形成金融优先保障、金融重点倾斜、社会积极参与的多元投入格局。并将乡村振兴战略作为一号文件实施的总体目标。在此背景下,财政将作为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方案的重要保障。
1我国“三农〞问题的根本分析
“三农〞问题是关系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决定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大问题,改革开展以来所取得的成就引起了全世界的关注。但是随着中国经济开展的加快,我国农村已经进入加快转型和全面转型的新阶段,也就是加快实现农村现代化和城乡开展一体化的进程。这也将成为中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须要解决的问题。而且,我国“三农〞问题有着自己独有的特点。
1.1农村现状分析。从目前中国城乡开展状况来看,中国城乡二元经济与城市地区存在显著差异。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在根底设施建设上。近年来,虽然农村根底设施建设取得了一定成绩,生活根底设施建设有所改善。特别在农村道路、电网等方面得到明显加强。但是,相对于城市而言,农村尚有诸多地方需要改进。例如:乡村道路质量差、农村电网设备差、互联网普及率低、集中供水比率低等成为农村根底设施存在的主要问题。在农村根底教育上。改革开展40多年来,中国根底教育特别是农村根底教育发生了重要变化。随着农村根底教育水平的提高,大局部农村地区可以顺利实现九年义务教育。但是,随着我国社会进程的加快,城乡之间的教育资源逐年拉大,农村的教育问题又进一步突显出来,一些教育公平问题,如学校根底设施建设、优质教学资源,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相对来说,农村教学硬件条件的改善比较容易,加大教育投入便立竿见影,难的是教育软件条件的改善,根底教育,尤其是在农村如何留住优秀人才,这与待遇息息相关,但这又不仅仅是收入待遇的问题,如果我们社会的观念不改变,我们的农村教育很难有质的提升。在农村医疗卫生上。自十八大以来,中国大力开展农村根本医疗建设,为农民提供低价格、便捷的农村医疗卫生效劳。这是广阔农民的热切希望,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必然选择。根据2023年卫生计生统计数据显示,全国39000个乡镇建成37000个乡镇卫生院,共有床位122.4万张,卫生人员132.1万人(其中卫生技术人员111.6万人)。与上一年相比,床位数增加2.8万张,人员增加4.3万人。可以看出,我国农村医疗卫生效劳方面有很大的提高,但农村医疗卫生设施依旧落后。农村缺乏高水平的医护人员,技术较高的医护人员仍然集中在县城以上的大医院。此外,农村医疗市场处于无序状态,乡村卫生室在用药和治疗上仍需要标准。
1.2农业开展与农民收入分析。农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发挥着关键作用。因此,国家应该更加正确地对待农村、农业和农民问题。进入21世纪,中国农业进入了一个新的开展阶段,综合生产力显著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因而也得到了良好的改善。在国家农业迅速开展的过程中,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但也存在许多问题,如:缺乏农业资源、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劳动力缺失、环境污染严重等。中国农村土地不多,但农民很多。在农村,有2.3亿农户承包土地,平均承包土地约为半公顷。近年来,我国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农民人均纯收入虽然每年都有所增加,但增幅却每年都在减少,进而越来越多的农民选择外出务工。农民收入增长缓慢不仅限制了农民生活水平,消弱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也限制了农民对农业生产的投资,影响了农业的后续开展。农民购置力的缺乏直接影响到国家总体的开展水平。如果绝大多数农民不够富裕,就很难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因此,增加农民收入已成为现阶段我国社会经济开展的重要问题。
2财政支出对“三农〞的影响
2.1财政“三农〞支出。财政“三农〞政策是指政府对农村、农民和农业的政策,包括“三农〞的财政收入和公共支出政策。现有文献很少对财政“三农〞政策进行系统研究,但从经济和社会开展的现实看,加强财政“三农〞政策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政策意义,有利于城乡经济和社会的全面开展。从传统意义上说,财政支农的含义是:
为了支持农业生产而进行的支出,农业资金支持的使用主要集中在有关部门的业务支出和各种农业生产经营工程上。
2.2实施“三农〞政策的必要性。农业是国民经济的根底产业。农业经济本身具有一定的特殊性,不仅受自然影响,其自身开展也不能用市场来标准。这一特殊性需要政府运用财政手段进行调节,并且政府有必要运用财政政策来调节农业和农村经济。为农业经济和农村居民提供相应的公共品是政府部门应该履行的职责。在中国,由于历史、自然等原因,中国农民的收入和文化水平根本上是最低的。出于同样的原因,城乡二元经济结构日益恶化。二元经济导致农业和农村经济落后,农民收入缓慢增长影响了中国经济的健康开展。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已成为当今中国社会最严重的经济和社会问题之一。为促进农业经济开展和维护农民利益,政府财政预算需加大对农业经济开展支出,这成为农民摆脱贫困的重要因素。落实财政“三农〞政策,加大“三农〞支出力度也是世界各国普遍采用的方式。从兴旺国家的经验看,给予农业,农村和农民的资金得到了多层次的政府保护。首先,世界各国通过制定农业法和其他的相关法律法规,为“三农〞预算支出提供充分的法律保障和预算依据。其次,除了为农业生产和农民生活提供更好的根底设施外,对“三农〞支出还应该采取多种方式的农业生产补贴。最后,就农业支出资金而言,许多国家利用多种渠道筹集资金,给农业生产提供多层次的财政援助。
3财政支出资金支农的根本原那么
3.1财政支出是对三农政策的根本保障。所有财政支出工程都是政府执行职能的财政担保。在农业,农村和农民方面,政府需要履行许多职能:城乡收入的重新分配,向农村提供必要的公共产品以及调整农业经营活动都是政府应该担负的责任。财政“三农〞支出不仅涉及农业,还涉及农村和农民。财政“三农〞支出需要协调城乡经济社会开展。中国社会目前出现的城乡差异有很多原因,但不可否认的是制止城乡二元经济结构长期实行的根本手段还是在于制度的变迁。
3.2三农政策的财政调整。无论是开展中国家还是兴旺国家,各国政府都将农业开展放在重要甚至首要位置,并制定和实施一系列的经济改策,特别是财政政策,鼓励和支持农业经济和农村社会的开展。为真正解决“三农〞问题,在公共财政框架下,“三农〞问题应该是政策导向,制度化,并根据政府职能调整财政农业支出。
3.2.1在国家财政预算中,确立建立“新农村建设支出〞工程资金,突出政府职能和公共财政职能。按照公共财政的要求,政府与“三农〞的关系定位。在公共财政框架下,农村地方财政的主要责任应与其他国家相同,将工程资金真正用于解决农村生产活动、农村公共品、农民生活保障。
3.2.2“三农〞资金的使用,应首先表达在农村财政应该承担的责任上,为农村地区的农民提供必要的公共物品以及生活的需要。其次,加大农村水利根底设施建设投入,加强农业科技开发应用和农业产业结构升级条件等支出。
3.2.3世界各国都广泛使用财政资金补贴,为农民的农业生产提供相应的资金支持。现实中农业生产的条件和农民收入水平较低,有必要利用农业的一些财政支持资金对农业和农民进行资金补贴。但是在经济全球化的环境下,我们将加大农业结构调整的投入力度,加大地区援助工程实施力度,增加对农村和农业经济落后地区的财政支出。
3.2.4加强对新时代农民的培训。从事农业生产活动的农民通常受教育程度较低。在日益开放的农业经营活动中,通过提高农业劳动力的劳动技能和调整产业结构,扩大农产品竞争力。因此,政府加强对农村知识和劳动力的培训将有助于改善农业生产环境,缩短城乡差距。
4财政政策助力新农村建设
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进行了重大部署。因此,财政更应该从资金上保障乡村振兴战略顺利实施。我国农村各地区的情况复杂多样,自然条件,人文环境,经济根底各有不同。所以应该结合当地的情况因地制宜,精准扶贫,着力增加对“三农〞资金的投入,增加农民收入,积极促进新农村建设。
4.1加大对“三农〞资金投入。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强调。“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是与国民经济和民生有关的根本问题,财政资金更应该倾斜‘三农’。〞根据中央现有的财政资金支持,显然是不够的。农村要开展资金支持是关键,强化对财政支农资金管理,管好用好每一分钱,将财政资金真正用在最需要的领域和环节之上。
4.2完善社会化效劳体系。
4.2.1改善农村根底教育条件。转变农村义务教育投入方式。按照财政政策的要求,中央财政和地方财政有义务为贫困地区的农民子女提供平等受教育的时机。从根本上解决农民子女上学的问题。也可以适当增加农村招生人数,确定招生方向,减少贫困地区学生录取分数,培养更多有用人才,促进农村经济更好地开展。
4.2.2健全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健全分级管理制度,标准低收入基金专项账户管理方法,确保农村全覆盖,保障农民生活条件。提高财政支出中的医疗保健比例,实施新的农村公共卫生财政补贴政策。增加资金支持,建立新的农村医疗保障体系。扩大医疗救助范围,提高医疗救助水平,保护农民健康。
4.3标准新型职业农民队伍。
4.3.1加大农民职业教育投入。开展农民职业教育和技术培训,提高技术水平。其次,季节的变化将为冬季剩余的农村劳动力提供教育和培训,更好地满足社会需求。只有从根本上提高农民的素质和水平,农民才能走上致富之路,才能更快的建成社会主义新农村。
4.3.2建立示范基地。根据农村各地的特点,开展建立一批适合自身特色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示范基地。健全和完善地方开展政策,创立具有地方特色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并将成功经验传递到其他地区。做到先开展一些区域,再带动其他区域共同开展。
4.4完善财政政策监督机制。加强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建设资金使用的资金支持,标准新型农村合作建设资金的财政支持责任和权限。建立负责农业资金使用总体规划的机构,加大对新农村建设资金的资金支持力度。全面解决农业补贴资金管理的复杂混乱现象,尽量减少中间配置环节。推进财政资金管理改革,减少财政资金的多部门整合。建立健全财政支出监督机制,推进新农村建设,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
总之,农业需要开展,乡村必须振兴,投资是关键。无论是建设新农村,还是促进农业开展,都必须依靠国家财政支持。推进新农村建设是一项艰巨伟大的工程。在习近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期的指导下,我们必须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共同投入新时代新农村的建设上来,不依不饶的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谱写新时代新农村的新篇章。
第9页 共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