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23年西安事变的历史背景宣传材料.docx
下载文档

ID:941011

大小:23.86KB

页数:12页

格式:DOCX

时间:2023-04-16

收藏 分享赚钱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2023 西安事变 历史背景 宣传 材料
西安事变的历史背景宣传材料 西安事变,又称双十二事变,是当时任职西北剿匪副总司令、东北军领袖张学良和当时任职国民革命军第十七路总指挥、西北军领袖杨虎城于1936年12月12日,在西安发动的直接军事监禁事件,扣留了当时任职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委员长和西北剿匪总司令的蒋中正,目的是停止剿共,改组政府,出兵抗日,西安事变最终以蒋中正被迫接受停止剿共一致抗日的主张,导致了第二次国共合作而和平解决。 历史背景西安事变 九一八事变后,蒋介石携夫人宋美龄来陕西,以游山玩水为名,布置大规模的剿共活动,期间张、杨两位将军在洛阳、西安、临潼等地数次劝谏蒋联共抗日均遭到拒绝,1936年12月12日凌晨4时许,张、杨带兵对华清池形成包抄之势,酣睡中的蒋介石突闻枪响,仓惶在两名侍卫搀扶下从华清池五间厅后窗逃跑,藏于半山腰一虎斑石东侧石峡洞内,后来被搜山部队发现,扶掖下山,送往西安,这就是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 中共中央坚持和平解决。中共中央得知西安事变的消息后,感到又突然又欣喜,接连召开会议研究。在统一思想后,派周恩来等领导人前往西安谈判,一直坚持和平解决争端。 西安事变也教训了蒋介石。成为阶下囚的蒋介石看到如内战再起,他难免不死于南京的狂轰滥炸,因而于17日下令何应钦停止对西安的讨伐。事变的成功发动使他认识到人心向背,抗日的怒潮非几十万大军所能阻挡,不得不正视历史开展趋势,择善而从,容许停止内战、联共抗日。因而派宋氏兄妹同张学良、杨虎城、周恩来谈判,并当面向周恩来表示:由宋子文、宋美龄、张学良全权代表他与周恩来解决一切。他回南京后,周恩来可直接去谈判。 他离开西安后,虽然违背诺言,扣押张将军,陈兵潼关,但并不敢冒天下之大不韪发动内战。而是以军事为后盾进行政治分化。顾祝同进入西安后,未动兵刃,蒋介石又速派张冲赶赴西安,参加和周恩来的谈判。随后,蒋介石一在杭州,二在庐山,最后在南京和周恩来屡次谈判,终于于1937年9月建立了第二次国共合作。 这一切变化都与西安事变密不可分。中共中央对西安事变一直评价很高,认为是挽救国家民族一大危机,成为当时停止内战、发动抗战的一个历史上的转变关键。 西安事变的历史背景 九一八事变 1931年9月18日,日本关东军发动了九一八事变,张学良受蒋介石之命撤出了东北,退入山海关内。1933年1月1日,榆关抗战爆发。同年1月3日,山海关失守。1933年2月21日,热河抗战爆发。同年3月4日,承德失守,热河抗战失败。张学良引咎辞职,出国考察。 共产党中央红军抵达陕北 1935年秋,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工农红军,经过被毛泽东命名为两万五千里长征的转移,抵达陕北。 东北军剿共遭遇失败 1935年9月20日,蒋中正在西安设立西北剿匪总司令部,自任总司令,任命张学良为副司令,调东北军入陕甘剿共。1935年2023月1日,东北军在劳山战役中,王以哲的67军12023师2个团和师部被歼,师长何立中战死,团长裴焕彩被俘。1935年2023月29日,东北军在榆林桥战役中,12023师和619团全部被歼,团长高福源和不少士兵被俘。1935年11月22日,东北军在直罗镇战役中,12023师被歼,师长牛元峰战死,沈克的20236师的一个团被歼。1931年,张学良俨然一个东北王,九一八事变后被全国人民称为不抵抗将军。在红军西撤的时候,张的部队被调去剿匪,由于任务执行不利张部队的番号被蒋中正撤掉,导致两人之间的嫌隙。 一二九运动 1935年12月9日,北平学生举行了大规模的示威游行,呼吁停止内战,一致对外、打倒日本帝国主义,全国民众纷纷响应。 中共确立抗日统一战线政策 1935年12月17日,中国共产党瓦窑堡会议确立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1936年1月,毛泽东、周恩来、彭德怀等联名发出红军为愿意同东北军联合抗日致东北军全体将士书。1936年2月,中共宣布开始东征抗日,由刘志丹率领的红军外表上进军河北、热河对日军作战,实际却向太原推进的过程中和阎锡山的部队发生冲突。刘志丹战死,红军撤退。 两广事变 两广事变,又称六一事变或西南事变。1936年6月1日,陈济棠、李宗仁在广州发出通电。痛陈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军对中国土地的践踏,决定率所部北上抗日,收复失地。6月2日,致电南京中国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请求准许粤桂部队北上。然而不久后广东将领、飞行员纷纷向南京政府投诚,并对两广所谓的北上抗日说加以抨击。南天王陈济棠垮台,李宗仁也不得不对蒋中正表态归顺。 由于,两广事变和平解决(尤其是兵不血刃,便使当时叛逆性最强、实力最大而位居国内半独立的诸省之首粤桂湘三省伏首听命),使蒋中正声望提高。叛方空军驾驶员与将领的表现,也足使他相信人民眼睛是雪亮的,乱骂他亲日卖国的政敌是不得人心的显然也使他对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的正确性,益发坚信不疑。蒋中正便将预备征讨两广的中央师悉数北调,用来剿共,并准备将张学良的部队调离。然而也因蒋中正的过分自信,仅带少数文武飞往西安,结果西安事变时所有人都被扣留(因为当时论造反实力,张学良、杨虎城的部队简直无法和两广部队相比)。 因此,史学家唐德刚认为,因为两广事变的危机安然度过,西安事变在1936年的西安非爆发不可。 张学良与中共的秘密接触 1936年4月起,张学良开始了和中国共产党的秘密接触。4月9日,张学良驾机飞抵延安会见周恩来,同机的还有王以哲、刘鼎。1936年8月,中国共产党决定改lsquo;反蒋抗日rsquo;的方针为lsquo;逼蒋抗日rsquo;。1936年9月,中国共产党与东北军正式签订了抗日救国协定,双方正式结束敌对状态。 为什么发动西安事变 根据张学良后来自己的说法,其兵谏的最主要原因: 蒋介石坚决拒绝统一战线的提议,继续先安内后攘外的路线,继续对日采取不抵抗政策,而完全不顾当时东北领土的沦陷,而张学良认为应该立刻停止中国人杀中国人的政策,枪口应该一致对外。张学良劝蒋说中共杀不绝,剿不完,蒋回问: 为什么。张学良说:我们没有老百姓支持我们,共产党有老百姓支持,所以你剿不完。,另外张学良关于共产党万里长征的事情,对部下说:我们都是带兵的人,(这个部队)谁能带。谁能把部队带成这个样子,都跟你走。人不都带没 了。,东北军与红军刚一交手,就损失了2个师,2名师长阵亡,这些都足以证明中共领袖的能力,但蒋介石听不进去,蒋坚持认为中共已到强弩之末,而实际上后来旅也有不少历史学家通过资料查证发现,当时的延安并不像蒋介石想象的那么好打;而当时东北军的将士早已厌倦内战,受到学生请愿的鼓励,爱国主义情绪高涨,更加希望抗日收回东北失地,回归故土,完全没有继续内战的意愿;当时蒋介石决定武力方式镇压去西安请愿的大学生,张学良为学生求情,但被蒋介石拒绝,蒋介石坚持要用机关枪来镇压请愿学生,蒋介石的这个答复激怒了张学良,为保请愿爱国学生的生命平安,盛怒之下的张学良认为兵谏必须立刻执行。 重获自由以后,张学良曾经表示,当时的东北军已经成为他的包袱,他想要么带着东北军去抗日,回到东北,要么要蒋调他去做别的官职。但蒋却坚决要他剿共。张学良曾经向周恩来保证,劝服蒋介石停止内战,一致对外,但遭到蒋介石拒绝。 中国国民党方面的评价 西安事变是张学良在九一八事变后的不抵抗被全国人民谴责的情况下,受中共唆使进而不满先剿共、再抗日,于1936年年底在西安挟持蒋中正,提出停止剿共、改组政府、出兵抗日等八项主张。西安事变使得国民政府停止剿共、联共抗日,导致政府的抗日准备被迫中断,全面抗日提前爆发;另一方面使中共起死回生,获得喘息时机,酿成抗战胜利后的全面叛乱。 中国共产党方面的评价 由于西安事变的发生及其和平解决,最终结束了十年内战,实现了国内和平,促成以国共合作为根底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发动了全民的抗日战争,并坚持八年直至胜利。 周恩来对张学良的评价是。民族英雄、千古功臣。 西安事变的动因与影响再探索 与世纪同龄的张学良,经历了中国近代社会最动乱时期的几乎所有重大事件。九。一八与双十二就是其中的两件,它对中国社会产生的影响是深远的。然而,至今海峡两岸学者对上述事件的认识都有很大差异,尤其在对西安事变的评价上,观点对立,似同水火。大陆学者认为西安事变促成了第二次国共合作,实现了全国抗战,直至彻底胜利。张、杨乃千古功臣。台湾却有人认为,西安事变,酿成巨祸,①使中共坐大,国民党败退台湾。张、杨乃罪人也。笔者仅就上述问题谈谈自己的粗浅认识,以求教于学术界同仁。 可以说,没有九。一八就不会有双十二。前者使东北三省沦为殖民地,三千万同胞成为亡国奴;使张学良的东北军成为无家可归的流亡集团。他们昼思夜想的是抗日救国复土还乡。而将介石却顽固坚持攘外必先安内的错误主张,最终把张学良逼上兵谏之路。后者把张学良最早提出的拥蒋联共抗日的主张变为现实。 (一)西安事变的动因 九一八事变时,张学良执行了蒋介石的不抵抗命令,痛失东北。继而热河失守,他又难辞其咎。举国上下责骂,张的威信一落千丈。他背着不抵抗将军的恶名,跌入政治低谷。蒋介石为缓和舆论压力,准张辞职,代其受过,出洋考察。张学良出国之日,正是国内形势江河日下之时。蒋继续对外妥协,对内全力剿共,民族危机日益严重,各界民众均有亡国无日之感。张下野时,曾借用美国总统林肯的话说蒋:你可以欺骗全体人民于一时,或欺骗局部人民于永久,但不能欺骗全体人民于永久。②以此表达对下野不服而又无可奈何的心情,深信究竟谁是真正的不抵抗者,真相终会大白于天下。 1、九一八事变促使了中华民族的觉醒,这是西安事变直接的动因。在日本炸弹威力圈及于全中国的时候,在斗争改变常态而突然以汹涌的阵势向前推进时候,③各党各派各界在新的形势下,都遇到了生死存亡的问题,必然改变其原来的政治态度而有新的选择。民族资产阶级也产生了分化。马占山的抗战和福建蔡廷锴反蒋抗日政府的成立就是证明。 九一八事变后,群众性的抗日救亡组织,如雨后春笋,纷纷成立。中共地下党领导的一二。九学生爱国运动,发出停止内战,共同抗日的呼声,进一步推动了工农群众抗日爱国运动的不断高涨。中间势力主张共同救亡的呼声也很突出:1931年12月9日,由社会各界名流聚集而成的lsquo;国难救济会rsquo;,呼吁统一救亡。次年史黄才、沈钧儒、章士钊等60余人联名致电全国及即将召开的国事会议,提出:凡民族争存于世,以合作为最重要条件,要求国民政府化除杜绝合作之党治,实行全民宪政,以求国家的统一。同年大公报社长发起废止内战运动,称:内战不止,一切无从谈起。所以,西安事变是顺应民意要求的。 2、蒋介石的误国方针是促成西安事变的另一动因。面对九。一八事变后日益严重的民族危机和人民呼吁停止内战、共同抗日的要求;蒋介石却反其道而行之。为实现其专制专制,早在1931年7月23日,他在告全国同胞书一致安内攘外电中,就提出了先安内而后攘外的谬论。8月22日,蒋在一次讲话中又说:中国亡于帝国主义,我们还能做亡国奴,尚可苟延残喘,假设亡于共产党,那么纵为奴隶而不可得。④这与慈禧的宁予友邦,勿予家奴的卖国哲学如出一辙。当日本在东北制造了中村事件和万宝山事件,阴谋为侵占东三省制造借口,张学良向蒋介石请示机宜时,蒋却致电张学良:无论日本军队此后如何在东北挑衅,我方应予不抵抗,力避冲突,吾兄万勿逞一时之愤,置国家民族利益于不顾。⑤为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大开方便之门。 从1930年12月到1933年9月,蒋介石先后动用数百万军队,耗资4亿银元、对中央苏区发动五次围剿,红军被迫还击,在毛泽东、朱德等人的领导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