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2023
我国
高校
政府
采购
存在
风险
及其
我国高校政府采购存在的风险点及其管控
摘 要:本文分析了我国高校在政府采购各环节中存在的风险点及高校政府采购的目标模式,并在此根底上提出完善政府采购制度、标准政府采购行为、健全采购监管机制、加强采购队伍建设、强化采购责任追究五个方面的风险管控措施,以期为我国高校政府采购提供借鉴。
关 键 词:高校政府采购;风险点;风险管控
中图分类号:D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07(2022)05-0010-08
收稿日期:2022-04-09
作者简介:霍丹(1983—),女,河南泌阳人,北京经济管理职业学院经济师,政府采购室主任,研究方向为政府采购及财务管理。
高校作为政府采购的重要主体,有采购需求独特、采购品目繁杂、专业性强等特点。高校政府采购包括工程、货物、效劳三大类,采购范围涉及基建工程、仪器设备、图书教材、印刷出版、教学软件、办公设备、家具、生活用品、后勤效劳、物业管理、材料、燃料等诸多领域。多年来,高校政府采购工作在提高资金使用效益、促进廉政建设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不仅最大限度地满足了教学、科研的需求,也适应了教育事业快速健康开展的需要。但随着高校采购规模越来越大,教育经费越来越多,高校政府采购工作还存在一些问题和风险点,急需进一步解决和管控。如何针对采购风险点采取有效措施,加强内部管控,进一步标准高校政府采购行为,提高风险防范能力,对于推动高校内部科学化管理、维护公平正义、合理使用资金、促进反腐倡廉、推动高校高质量开展具有重大意义。
一、高校政府采购存在的风险点分析
高校政府采购要通过确定采购需求、编制采购方案、选择采购方式、实施采购程序、签订采购合同、组织履约验收等环节来完成。每个环节都面临着不同风险,存在的风险点如下:
(一)确定采购需求环节存在的风险点
科学合理的采购需求是进行高校政府采购活动的首要前提,也是采购活动能否取得成功的重要条件。高校在确定采购需求时可能存在的风险点主要有:一是市场调研不充分,采购需求不科学。有些采购人在确定采购需求时片面地认为,只要预算充足就能买到好产品,不愿深入市场进行调查研究,编制的需求参数不严谨,不能充分表达高校政府采购的客观需求。有些采购人甚至将随意打听到的信息作为参数编进采购文件,不加核实,不切合实际,最终造成无投标人实质性响应。采购需求不科学、不明确或不客观都会造成所采购产品不能满足实际需求,无法最大限度地发挥政府采購资金的使用效益。二是技术参数不合理,带有倾向性和排他性。有些采购人在编制采购需求时往往会委托供应商来制作,这很可能会出现两种情况:一种是供应商有意向采购人提供对其自身有利的带有倾向性或排他性的技术参数,而采购人又没有进行充分的比照研究,偏听偏信,无意间产生了不合理需求;另一种是采购人在采购前已有意向供应商和意向产品,在需求参数中做“小动作〞来实现其意向,由此很容易产生腐败行为。
(二)编制采购方案环节存在的风险点
科学的政府采购方案是实现政府采购目标的重要前提。如果采购方案不科学,采购资金的使用效率自然难以到达预期目标。高校在编制政府采购方案时可能存在的风险点主要有:一是工程论证不充分,采购方案不科学。对采购工程整体方案缺乏科学严谨充分的论证,工程可行性和必要性就会存在问题,导致在此根底上编制的采购方案不科学,进而带来过量采购、超前采购、重复采购、采购即闲置等问题,严重浪费资源和政府采购资金,进而影响工程绩效。二是价格测算不到位,采购预算不科学。采购人在编制采购方案时,应根据财政预算来框算出政府采购工程明细,既不能无限拔高工程预算,也不能刻意降低工程预算。在实践中,有些采购人随意去采购,对产品及其价值没有清晰明确的认识,不尊重价值规律,采购预算误差较大,导致采购资金严重浪费或大量结余。不管采购预算过高或过低,都会使有限的社会资源无法得到合理配置,直接影响高校政府采购资金的使用效益。三是分析研究缺乏,采购方案不严谨。有的高校对政府采购方案不重视,编制方案时不严谨,后期执行时随意调整。个别高校甚至出现否认前期方案、改变工程资金用途的情况,导致采购方案与实际采购差异很大,使采购方案形同虚设,起不到应有的作用。
(三)选择政府采购方式环节存在的风险点
正确选择采购方式, 是保障高校政府采购顺利实施的重要环节。高校在选择政府采购方式时可能存在的风险点主要有:一是躲避使用公开招标方式。公开招标是竞争性最充分的一种政府采购方式,但采购周期较长。我国政府采购法明确规定公开招标应作为政府采购的主要采购方式,如无特殊情况,到达公开招标数额标准的采购工程均应公开招标。但由于高校教学、科研等工作的采购需求比较特殊,在高校政府采购实践中, 可能会发生应招而不招,将采购工程拆分或直接改变采购方式的情况。二是随意使用邀请招标方式。邀请招标是有限竞争的一种采购方式,程序相对复杂、采购周期相对较长。财政部门为了控制风险并对采购活动进行有效监督, 要求对于到达公开招标数额标准而需采用邀请招标方式采购的工程必须向上级财政部门报批。在高校政府采购实践中,此种方式最难把握的是如何确定符合条件的供应商。如果采购人专业水准不够,就很难保证其程序合法合规。另外,随意使用邀请招标方式,不仅容易让公众产生质疑,而且极易在推荐供应商的过程中出现腐败。三是选择单一来源采购方式。单一来源采购是指从某一特定供应商进行采购的方式。在所有的政府采购方式中,单一来源采购最为特殊。由于没有竞争性,使用单一来源采购方式的工程极易在采购过程中产生腐败,造成采购资金浪费、社会不公等问题。
(四)实施政府采购程序环节存在的风险点
标准采购程序, 是保障高校政府采购顺利实施的关键因素。政府采购程序是指根据政府采购方式的特点,执行该政府采购方式所应遵循的法律规定的步骤。高校在实施政府采购程序中可能面临的主要风险点有:一是采购单位内控措施不健全,采购行为不标准。比方:有的高校在编制采购方案时成心设置有针对性的门槛、成心设置排他性资格条件、成心设计带有倾向性的技术参数、成心提高主观评分选项、评审小组成员在打分时成心向某一供应商倾斜等,这些采购行为严重影响了高校政府采购的公正性。二是采购活动缺乏有效竞争,存在串通围标现象。有些高校的政府采购工程很容易出现投标供应商只有三家,并且报价相近、投标文件相似的情况,存在串通围標嫌疑。因为手法隐蔽,评审小组虽然疑心却又很难找到证据。串标、围标、陪标等行为严重违背了政府采购老实信用原那么,使采购工作无法做到公平竞争、择优选取。三是采购代理机构违反职业操守,泄露采购信息。一些采购代理机构内部管理不严,从业人员违反职业操守,在采购活动中将采购方案、评审专家、参与投标人等重要信息透露给供应商,或者暗自在评审标准中隐藏不公平条件,或者诱导评审专家意见等,严重影响了采购工程的公平公正。四是评审专家相互授意,联合控标。政府采购评审小组成员在评审时应该根据采购文件规定的评审程序、评审方法和评审标准进行独立评审。但在高校政府采购实践中,有时会出现评审小组成员之间相互熟悉,当某一专家收到评审消息后,通过各种途径找到其他专家成员进行授意的现象,影响了评审结果的客观公正,不仅对投标人有失公平,也损害了高校权益。
(五)签订政府采购合同环节存在的风险点
政府采购合同是高校政府采购过程中的重要文件,既是政府采购结果的表达,又是采购工程履约验收的重要依据。高校在签订政府采购合同时可能存在的风险点主要有:一是合同主体责任意识不强。有些高校不重视合同的合规性和严密性,有时会出现所签订的合同中关键要素与招投标文件不一致、合同要素不完整的现象。如产品规格型号、付款方式和节点、合同履行期限、合同违约责任、验收标准等合同要素与招投标文件不一致,合同签订时间为空,法定代表人签字为空等,极易引起合同纠纷。更为严重的是,有的采购人与中标供应商串通,改变招标时的合同核心条款以到达满足人情或谋取私利的目的,严重损害了高校政府采购的效益。二是合同管理审核缺位或不严格。局部高校合同管理制度不健全,合同审核不到位。一旦出现内容条款表述不准、实质性条款与招投标文件不一致时,不能及时发现并调整,就会给高校政府采购带来风险,无法切实保障高校权益。
(六)组织履约验收环节存在的风险点
履约验收作为高校政府采购管理的最后环节,直接影响采购结果和效劳质量。高校在采购工程履约验收环节可能存在的风险点主要有:一是对验收工作重视程度不够。局部高校存在重采购轻验收的现象,在经过一定程序评选出成交供应商后,采购人和代理机构就会主观认为采购工作已经完成,这就容易导致最后的验收工作流于形式,甚至出现为加快财政资金支付进度而进行“假验收〞的违规行为。二是验收工作缺乏标准性。在对成交供应商履行政府采购合同情况及结果的检验、核实和评估过程中,验收人员只注重有无不注重质量、只注重个体不注重整体,存在验收范围不完整、验收程序不标准、验收人员不专业、验收意见不客观等问题。
二、构建高校政府采购的理想目标模式
我国高校政府采购工作的主要目标是标准高校采购行为,提高高校政府采购资金使用效益,促进高等教育事业快速健康开展。如果高校政府采购目标不明确,针对各个风险点的管控措施不到位,将会造成很多问题,进而严重影响高校政府采购质量和效率。为此,应构建高校政府采购的理想目标模式。
(一)完善的高校政府采购制度
政府采购制度是政府采购工作的“指挥棒〞,完善的政府采购制度是高校政府采购工作高效实施的根本前提。一是建立完备的政府采购法律法规体系。通过借鉴兴旺国家的经验,建立完备的政府采购法律法规体系。要将政府采购制度完全建立在法律根底上,保证采购业务公开、公正地运行,使高校政府采购活动有法可依、有章可循。二是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各高校应通过制定制度、标准流程、健全机制、完善措施等手段,逐步形成依法合规、运转高效、风险可控、问责严格的高校政府采购内部控制制度,力求做到约束机制健全、权力运行标准、风险控制有力、监督问责到位。三是建立健全监督检查机制。高校政府采购部门、审计部门、纪检监察等有关部门应密切配合,形成合力,建立多渠道、多层次、全方位的高校政府采购监督检查机制,严格操作规程,加大监督力度,依法依规查处违规行为,使有效监督贯穿高校政府采购全过程。
(二)科学的高校政府采购方案
科学编制政府采购方案是高校加强政府采购预算科学性、实现政府采购目标的重要前提。如果预算编制不科学、不合理,高校政府采购就存在先天缺乏,即使监督手段、管控措施到位,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也难以到达目标要求。因此,编制科学的采购方案,要从实际出发,根据实际需要,明确采购需求。要深入分析,科学论证,广泛听取意见建议,必要时要充分利用外脑,提供决策支持。这样,才能保证高校政府采购方案具有科学性、可行性和可操作性。
(三)严谨的高校政府采购程序
严谨的政府采购程序是高校政府采购工作高效实施的根本途径。高校政府采购工程无论金额大小,无论适用何种采购方式,都应按严格标准的采购程序进行。主要步骤如下:一是公开采购意向。为提高高校政府采购的透明度,方便供应商提前了解高校政府采购信息,鼓励各类市场主体平等参与高校政府采购活动,促进有效竞争,高校在采购活动开始前应公布采购意向。二是确定采购需求。根据工作任务、工作方案,从实际出发,确定科学、合理的采购需求,需求参数完整、明确,必要时应征求相关供应商和专家的意见。三是预测采购风险。对工程立项、采购方式、采购过程以及采购结果要有预测分析,充分估计采购工程实施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风险,并对其制定管控措施预案。四是选择采购方式。政府采购有公开招标、邀请招标、竞争性谈判、竞争性磋商、单一来源、询价采购等方式,应根据工程需求特点、工程性质、预算金额等具体情况选择适宜的高校政府采购方式。五是实施采购程序。根据选定采购方式的特点,严格按照法律规定的程序步骤标准操作,公平公正地评选出符合要求的成交供应商。六是签订采购合同。成交供应商确定后,应按照高校政府采购政策及合同管理要求及时与成交供应商签订政府采购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