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眼望上苍
赫斯顿他们眼望上苍中黑人女性形象的重构
文学专业
赫斯
他们
上苍
黑人
女性
形象
文学
专业
赫斯顿《他们眼望上苍》中黑人女性形象的重构
摘要:赫斯顿是当代美国文学史上最有争议的人物之一。她的一生构成了一串没有答案的谜。事实上,赫斯顿着力表现的是黑人文化语境下的黑人经验。在《他们眼望上苍》里,她让一位黑人妇女而不是男人独领风骚,使被遮蔽的女性自信与自强重新成为社会的关注点,一改美国黑人文学的性别模式,塑造出一个寻找自我、表现自我、肯定自我的黑人女性。这部小说不仅打破了传统美国文学禁区,也为后来黑人文学整体振兴铺平了道路。
关键词:赫斯顿;《他们眼望上苍》;黑人女性
一、引言
《他们眼望上苍》(1937)是美国黑人作家佐拉·尼尔·赫斯顿的代表作。它是“黑人文学中第一部充分展示黑人女子内心中女性意识觉醒的作品,在黑人文学中女性形象的创造上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王家湘的中译本2000年出版之后,这部小说引起了国内学术界的极大兴趣。这部小说生动地展示了女主人公珍妮如何通过悖逆消解规训性男性权力,并通过言说建构起自我主体身份的艰辛历程。珍妮这一反规训先驱形象揭示了赫斯顿对美国黑人女性主体身份建构的思考。
自从赫斯顿被重新发掘出来之后,她就像一颗重放异彩的珍珠,眩人耳目。美国文学批评界对赫斯顿的研究出现了热潮。许多重要的作家和批评家都给予赫斯顿高度的评价。赫斯顿研究专家谢丽尔·A·沃尔指出,赫斯顿不是第一位发表长篇小说的美国黑人妇女,但是她是第一个创造出反映黑人妇女生活现实的语言和意象的作家。她无视社会和文学的陈规,这些陈规是她的先辈们所摒弃的,她把她的艺术扎根于黑人南方乡村的文化传统之中。作为一个人类学家,通过多年紧张、而且常常是危险的研究,她重新开发了这些传统。作为一个小说家,通过对环境的选择、对人物的描写和对语言执着的提炼,她汇集了这种遗产。她的声音成为美国文学中第一个真正黑人女性的声音。
二、超越时代的女性形象
小说主要以黑人女性珍妮的一生为主线,围绕着珍妮与三个男人的三次婚姻,塑造了反抗传统习俗、争取做人权利的黑人女性形象,也传达出赫斯顿对女性出路问题的思考。婚姻在珍妮的成长进程中是极为重要的因素,她婚姻状况的变化是她不断寻求自我的进程,是她作为一个黑人女性追求独立、自主地位的过程。她对婚姻认识的深化过程也是她不断自我发现、走向成熟的过程。经历三次婚姻,珍妮从一个不谙世事的姑娘逐步成长为具有女性主义意识的成熟妇女,从一个沉默的“客体”变成了一个有着自己声音的“主体”。通过分析珍妮的三次婚姻,我们可以感受到女性主义主题在小说中的体现。
珍妮的第一个丈夫洛根恪守着传统观念,他虽然爱珍妮,但是他对珍妮浪漫的爱情和婚姻观念不能理解,更不能在精神和肉体上作出回应。他是一个物质主义至上者,在他眼里,珍妮同他的房子和土地一样,只是他的一笔财富,一头干活的骡子。这就与追求自我的珍妮发生了冲突。于是,在受了乔的勾引并和洛根大吵了一架后,珍妮便离开了家,同乔一起走了。在路上,珍妮把身上系着的围裙摘下来,扔到路边的树丛中。这围裙象征着她在父权制社会里只是一头干活的骡子。她扔掉围裙意味着她告别了她人生的“骡子”阶段。
尽管与乔·斯塔克斯的结合是珍妮自己的选择,乔依然是一个典型的大男子主义者,他并未平等地对待珍妮,只是把珍妮视为他的玩物,他认为女人的地位是在家里。他阻止甚至禁止珍妮说话,他试图把自己的想法强加给珍妮,他要珍妮绝对服从。女性主义者认为妇女地位的丧失与女性的失语有关。在男女两性关系中,一方失语就意味着双方没有沟通,没有沟通就谈不上相互理解。也许这是赫斯顿想让读者感悟的深层含义:要真正消除黑人或所有的男女两性的对立和冲突,必须从话语层的沟通做起。没有男性的理解,女性的解放就永远不可能。所以对于黑人女性来说,她们的解放不仅仅意味着其自身社会地位的提高和改善,同时意味着解放相关的黑人男性,没有黑人男性的解放和进步,黑人女性的解放就不会彻底;而黑人男性的解放,在很大程度上又依赖于黑人女性自我意识觉醒的程度。珍妮对此有所感悟,并且有所行动。显然,这是珍妮所构建的人与人之间平等、友爱的理想蓝图。虽然,珍妮的努力随着乔死亡而告终,但对于一个争取自我价值的女性来说,能认识到女性要解放,要实现自我价值必须提升相关男性,仅这一点,就可以看到赫斯顿对女性命运问题的深入思考。在举行了乔的葬礼的当晚,珍妮把全部发带都烧了。这些发带象征着父权制社会对妇女的束缚,珍妮烧掉发带标志着她终于冲破了传统的观念的羁绊,走上了自主的道路,她人生的一个新阶段开始了。
珍妮的第三次婚姻生活可以说是实现了她的理想,在遭受了20多年不平等的婚姻压迫之后,第一次体验到渴望已久的男女平等的幸福感受。在乔死后的一天,一个名叫迪·凯克的年轻人闯入了珍妮的生活,他平等地对待珍妮,初次见面就提出要教珍妮下棋。而在当时下棋是男人们才玩的游戏,妇女无权参加,迪·凯克的这一举动表明他是平等地对待珍妮。珍妮认为迪·凯克是她获得幸福的机会,她不顾伊顿维尔当地居民的非议,同迪·凯克结了婚,并且搬到了佛罗里达大沼泽地。在那里他们开始了对珍妮来说是全新的生活。迪·凯克教她射击打猎,后来珍妮的枪法比迪·凯克还要准。在迪·凯克的动员下,珍妮穿上了工装裤,白天他们一起下地干活,晚上,农工们聚集在他们家,听迪·凯克弹吉他,大家讲故事、赌博。所有的活动珍妮都能参加。她“可以听、可以笑、也可以讲话”,她能够听别人讲故事,也能自己讲故事。而这些在前两次婚姻生活中都是不可能的。现在她能够在男人们面前讲话,这表明她拥有了自己的“声音”,获得了与前两次婚姻不同的地位,她在“自我发现”的路上获得了重大的进展,她终于找到了自我。与前两次婚姻的象征“围裙”和“发带”形成对比,珍妮的“工装裤”成了她获得自由和平等地位的象征。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看到赫斯顿在《他们眼望上苍》中突破了黑人文学反映种族歧视、种族压迫的主题,而是把视角转向了黑人女性为争取自由平等和实现自我价值的努力和斗争上,充分地表明了自己女性主义的立场。对于一位出生在19世纪,主要生活在20世纪上半叶的黑人女作家,在美国二三十年代的社会历史条件下,能够创作出这样具有超前意识的作品是十分难能可贵的。
三、珍妮一位勇于寻求自我的黑人女性
《他们眼望上苍》中塑造了一位具有独立自主思想、具有女性主义意识的黑人女性珍妮,她勇于反抗传统习俗、寻找自我价值。珍妮出生于黑人家庭,虽然生活并不富裕,但却有丰富的精神世界。她对自我的这种界定显然具有能用生命去感知、情感可以交流、有付出就有回报的内涵。正是这种内涵使珍妮一开始就有与众不同的气质。小说在回忆部分暗示了即使与她年龄相仿的好友菲比的价值观也和老一辈大体一致。小说还对照了珍妮与祖母南妮的价值观:南妮所向往的是让珍妮嫁给有产者,成为财富的主人,像白人妇女一样坐在门廊里悠闲地摇着扇子;而珍妮所向往的不仅仅是物质上的享受,她向往的是能让她实现自我价值的爱情。显然这是两种完全不同的价值观,尤其在黑人民族仍处于被压迫地位、生活窘迫的状态下,这种不同尤为突出。有论者认为黑人女性文学作品有三个要素值得重视,其中第一个是黑人妇女的生活环境和女性所处的社会地位,这主要是指她们与母亲一代的生活对照。可以说,黑人女性文学对这个要素的重视始于赫斯顿。
女性在男权社会中受压迫的状况,注定了其寻求自我、发现自我的过程必然会充满艰辛,加之珍妮的黑人身份,更强化了她的边缘性。她的祖母对于当时黑人女性的社会地位有一段精彩的描述:“亲爱的,就我所了解的来讲,白人主宰了一切……因而白人把重负扔下,叫黑人男子把它拾起来。他把它拾起来了,因为他不得不这样做,不过他没有搬运它。他把它交给了他的女人。依我看,黑人妇女是世界的骡子。”这段话不仅表明了这位美国黑人妇女的切身感受和愤怒,而且还形象地概括了白人与黑人的矛盾,黑人男性与黑人女性的矛盾,揭露了黑人女性遭受种族歧视和性别歧视双重压迫的现实。虽然珍妮对自我的界定与世俗对女性“骡子”的界定有根本的区别,但事实是迫于压力,珍妮不得不接受这种骡子自我,嫁给了骷髅似的有产者洛根,成了他日复一日的劳力和性伴侣。珍妮没有在这次婚姻中找到自我,由于社会对女性自我的扭曲,限制了她自我的发展,造成了她的苦闷。
与其他白人妇女相比,无疑黑人女性争取做人的权利困难重重。珍妮的两次婚姻经历恰恰说明了这个问题。不过我们应该看到,赫斯顿正是在一个黑人女性步履维艰的经历中,挖掘出了其身上执着坚定的优良品质,正是这些品质使这类黑人女性形象即使在今天也仍然鼓舞人心。乔死后,珍妮虽然在表面上顺从于传统,但在精神上却得到了极大的自由。这样,她的自我发展成为一种可能。尤其是迪·凯克的出现,让珍妮发现了一个全新的自我。小说诗意地描绘了珍妮与迪·凯克在沼泽地工作时的幸福生活。沼泽地自然、纯朴的环境净化了人的心灵,也将珍妮作为黑人女性的自卑一扫而光,她与迪·凯克的关系与自然一样纯朴、和谐。珍妮像别的工人一样,穿着粗布工作服和笨重的鞋子工作。白天他们一起摘豆,晚上一同做饭,然后与其他季节工一起跳舞、谈笑、唱歌。在这种渴望已久的生活中,珍妮终于从男性和物质利益的支配下解放出来,发现了一个全新的自我:一个可以和男人一样工作、下棋、谈笑、射击的自我。更重要的是,她与迪·凯克之间是一种绝对平等的关系,甚至于在她的爱情受到其他女性的威胁时,她可以先打迪·凯克一拳来捍卫并保卫自己的爱情。
赫斯顿在《他们眼望上苍》中塑造了一个崭新的黑人女性形象。珍妮的意义在于她成为美国文学史上为数较少的没有被缩小的黑人女性形象。在小说末尾,珍妮告别犹豫,甩掉偏见,奔向明天。虽然并未标榜自己的女性主义立场,但凭着一位女作家对女性社会地位的关注,赫斯顿通过珍妮的一生对女性实现自我价值的问题提出了颇有意义的结论:在仍然以男权为中心的社会里,女性解放的第一步就是女性自我意识的觉醒。《他们眼望上苍》正是一部充分展示黑人女性内心中女性意识觉醒的作品,它还是一部自我发现小说,一部女性主义的成长教育小说。它探索了女性主义文学关注的性属问题、性政治问题和妇女的身份问题,在黑人文学史上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
参考文献:
[1] 韩怡. 《他们眼望上苍》中的“黑人性”特征解读[J]. 辽宁行政学院学报. 2008(05)
[2] 于爱琴. 婚姻的裂变 自我的寻求——浅析《他们的眼睛望着上苍》中婚姻在珍妮成长中的作用[J]. 理论界. 2008(09)
[3] 刘珍兰. 《他们眼望上苍》中的双重女性话语[J]. 兰州学刊. 201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