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2023
充分利用
环境
优势
提高
学生
科学素养
充分利用环境优势,提高学生科学素养
一、积极努力地培养学生探究科学的兴趣 乡村环境丰富多彩,是学生学习科学的大教材,是培养学生探究能力的重要场所。让学生走出教室,走出课本的束缚,多方面接触世界,用自己的眼光看世界,他们会有让我们意想不到的收获。在乡村适合学生研究的对象很多,如随着季节的不同,各种农作物以及各种果树呈现着不同的颜色;一片生机的农家小院;家养的各种小动物;田野中奔跑的野兔、山鸡……动物的生活状况不同,给学生带来的感受也就不同。另外,水域也存在多样性,其中的生物同样丰富多彩。山里有各种各样的岩石,山中的珍稀药材更是学生想研究的对象。 根据时节的不同,学生年龄的不同,结合科学课程的内容,设定活动的内容。研究活动中,重视问题解决的思维过程,既立足于教材,识别出各种能力依赖的载体,也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的科学,使科学教学过程不只是单纯地强调静态知识的积累,而应是为学生找到一个将理论应用于实践,用学到的科学知识解决生活中存在的问题,提高学生实践能力的平台,促进学生的全面开展,使他们能够用科学的眼光来看待世界,看待周围的事物,能用正确的方法来研究事物,陶冶情操,形成热爱家乡、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情感,全面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在指导学生实验探究时,不追求科学家探究的水平。实验活动的开放性、自主性决定了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时,直接参与学习和联系生活,运用学科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真正做到学以致用。这也是课程改革实现人性化、社会化、个别化、生活化的必然要求。 二、在实践中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 在课外科技活动时间,我校经常组织学生考察当地的资源。学生遇到不懂的地方,就问教师,问村里有经验的老人,或者查阅一些相关的资料。通过这种方法我们了解到了好多以前不知道的知识,更加激发了我们热爱家乡的情感。我们将观察探究中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所问所解记录下来,为今后的探究活动做好充分的准备。绿油油的大山犹如一幅巨大的画卷展现在学生面前,它不再是静态的山脉,而是一位多情的母亲在敞开她博大的胸怀哺育着这千万个生灵。我们怀着敬畏的心情,在探究着她的过去、现在和未来。 学生采集到许多不同的岩石标本,如花岗岩、石灰岩、页岩……用小刀检测软硬,寻求岩石变化的踪迹。一个小组的探究日记中写道:“当我们几个同学在白云山顶考察的时候,发现岩石上有许多小白点,仔细一看,原来是许多小贝壳镶嵌在石头里。哪里来的贝壳呢·生活在水里的贝类动物,怎么会在岩石中留下了痕迹·回忆岩石和矿物单元的内容,我们突然想到了这一带山区在很久以前会不会是水域·那里有可能生活着水生动植物,由于地质变动才慢慢出现在了现在的山岭。我们突然觉得眼界开阔了许多,自然界的奥秘在眼前慢慢展开了……〞 三、张扬学生个性,促进学生健康人格的形成 小组合作探究是小学科学教学中经常用的学习方式,也是我们课题小组重点运用的研究方式。在解决复杂的探究问题时,一两个人会觉得困难,这时的分工合作就显得特别重要。在小组合作探究中,小组成员必须明确自己在小组合作实现目标中的角色定位,承担起自己的责任。这种责任承担主要表达在两个方面:一是努力做好自己在组内的分工;二是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积极主动地协助他人。在小组合作探究中,没有个人的成功,只有小组共同目标的达成。如考察当地的岩石种类时,科技小组成员进行了分工协作:生活在不同地方的成员各自采集当地的岩石标本,进行研究,然后拿到学校统一汇总。同学们得到了许多认识:白云山、鹤伴山一带主要岩石种类为玄武岩,分为深色系和浅色系两种,而虎伏山一带主要是花岗岩,摩诃山一带有一定数量的板岩存在。在小组同学的共同努力下,我们顺利完成了这次考察任务。在一系列的活动中,加强了学生之间的合作意识,使学生认识到合作的重要性,既提高了活动的效率,又能集思广益,收到更好的探究效果。 四、有利于学生的公民意识的培养 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明确提出“教育的四大支柱〞,它们是: 学会认知(Learning to know)、学会做事(Learning to do)、学会共同生活(Learning to live together)、学会生存(Learning to be)。所以我们要努力转变学生的观念,让他们意识到自主学习对未来人生的重要性,在此根底上加强过程的管理,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在实践中提高学生的问题意识和研究能力,培养社会使命感和责任感。 在教学实验中要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使学生认识到自己是学习的主体,更是生活的主体,是生活的主人,关注社会问题,树立主人翁意识。作为社会公民,有关心社会生活的义务和权利。在了解到当地的环境状况后,学生对垃圾的存放、水源的污染问题极为关注,呼吁同学们从自己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保护环境,用自己的行动为“蓝天、碧水、绿地工程〞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当我们每个人都把自己作为社会的一分子来看待生活,用我们的责任心去对待生活的话,我们的生活环境一定会有很大的改善。 充分利用乡村自然环境优势,拓展学生的探究领域。运用乡村大教材,能够培养学生的研究兴趣,激发其探究科学的热情,使学生能够用科学的眼光来看待世界,看待周围的事物;能用正确的方法来研究事物,陶冶情操,形成热爱家乡、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情感,全面提高学生科学素养。
此资料由网络收集而来,如有侵权请告知上传者立即删除。资料共分享,我们负责传递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