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23年扎实推进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意见.docx
下载文档

ID:928341

大小:30.33KB

页数:20页

格式:DOCX

时间:2023-04-16

收藏 分享赚钱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2023 扎实 推进 建设 社会主义 新农村 意见
扎实推进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意见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意见 为了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和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进一步做好今年我省农业和农村工作,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加快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进程,特提出如下意见。 一、进一步提高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重要性的认识 (一)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贯彻落实科学开展观的必然要求。坚持以人为本,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开展,是科学开展观的本质要求。只有立足于城乡全体居民,切实尊重农民群众的意愿,保护好农民群众的利益,让广阔农民群众参与开展进程、共享开展成果,才能真正表达以人为本的精神。只有着眼于所有城镇乡村,着力解决城乡开展不平衡问题,加快农村经济开展,推动农村社会进步,力,强农村生态环境建设,才能真正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开展。因此,必须深刻认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与落实科学开展观的内在联系,在落实科学开展观中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落实科学开展观,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开展转入科学开展的轨道。 (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加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推进现代化建设进程的重要任务。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现代化,必须走工农协调开展、城乡共同繁荣的道路。但由于长期形成的城乡分割二元结构没有根本改变,城乡失衡状况没有根本改观,农村开展与建设明显滞后,农民生活水平还不高。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最繁重、最艰巨的任务仍然在农村。只有农业开展、农村繁荣、农民富裕,才能真正实现全面小康。只有农民过上宽裕文明的小康生活,才能提高农民购置力,扩大内需,促进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开展。因此,必须从解决农民最急需、最迫切的生产生活问题入手,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推进现代化建设进程打好根底。 (三)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的重要内容。加快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是我省新时期面临的重大战略任务。农业是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重要根底,农村是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重要局部,农民是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重要力量。我省在新一轮开展中形成的“四个推进〞的指导思想、“四个根本〞的目标任务、“四个关键〞的工作要求,在实践中取得了重大进展,全省综合实力和竞争力明显增强,经济社会开展取得重大成就。但在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的进程中,农业依然是最薄弱的环节,农民依然是最困难的群体,农村依然是最大的难点。通过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集中更多要素投入农村,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村整体开展水平和文明程度,有利于提升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建设水平和层次。 二、准确把握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根本原那么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一项长期的任务。按照中央提出的“生产开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必须全面加强农村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努力推动产业开展形成新格局,农民生活实现新提高,乡风民俗呈现新风气,乡村面貌发生新变化,乡村治理形成新机制,加快形成工业和农业相互促进、城市和农村共同繁荣的新局面,逐步建成富裕、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一)必须以开展农村经济为中心。紧紧抓住开展第一要务,进一步解放和开展农村生产力,不断推进现代农业建设,加快开展农业和农村经济;不断推进农业结构调整,提高农村经济整体素质;不断推进农业科技进步与创新,提高农村经济效益;不断拓宽农民增收渠道,构筑农民持续增收的长效机制,壮大乡村集体经济实力,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奠定坚实的物质根底。 (二)必须以改革创新为动力。按照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不断创新农村开展的体制机制,着力解决城乡分割、要素在城乡之间分配不均、农村管理方式滞后等突出问题,努力消除阻碍农村生产力开展的体制性、政策性障碍,进一步激发农业农村经济开展活力,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强大动力。 (三)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根据农民意愿、围绕农民需求、依靠农民力量搞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量力而行,先易后难,从解决农民最急迫、最直接、最关心的实际问题入手,以农民群众愿意不愿意、快乐不快乐、赞成不赞成作为衡量工作的主要标准,真心实意为广阔农民群众办实事、做好事,千方百计为广阔农民群众改善生产生活条件,切实让广阔农民群众得到实惠。 (四)必须坚持科学规划。坚持从实际出发,科学规划,统筹安排,尊重农民的愿望,广泛听取广阔基层干部和农民群众的意见和建议,有方案、有步骤、有重点地加以推进。按照“统一规划、合理布局,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典型示范、分步实施〞的原那么,统筹考虑地理位置、产业布局、节约用地、环境保护等方面因素,高标准、高起点搞好总体规划。根据各地自然资源条件和经济社会开展水平,合理确定目标和任务,形成各具特色的开展模式。不强求一律,不盲目攀比,不强迫命令,不搞形式主义,不提脱离实际的口号,不定超越现实的目标,不搞劳民伤财的工程。 (五)必须形成强大合力。强化各级党委、政府的责任意识,充分发挥各职能部门的作用,形成部门参与、互动联动、一体运作的机制,最大限度地激发广阔农民群众通过辛勤劳动创造美好幸福生活的信心和热情。同时,要发动全社会力量,关心、支持和参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成为全党全社会的共同行动。 (六)必须统筹协调开展。实施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开展的根本方略,实行城市支持农村、工业反哺农业的方针,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调整财政支出结构,稳定完善和深化各种行之有效的支农政策,建立健全财政支农资金稳定增长机制,加快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促进城乡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的协调开展。围绕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增强整体开展意识,推进扶贫开发和山海协作,实现区域功能互补、联动开展。按照可持续开展的要求,大力开展循环农业和农村循环经济,加强农村生态环境建设,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开展。 三、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做好今年农业农村工作 今年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开好局、起好步的关键一年,我省农业农村工作的总体要求是:深入贯彻党的十六大、十六届五中全会和省委七届十次全会精神,按照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总体部署,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坚持“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实行城市支持农村、工业反哺农业,完善和强化支农政策,加快开展现代农业,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加快开展农村社会事业,全面推进农村综合改革,加强农村民主政治建设,促进农村和谐开展。主要预期目标是:农业增加值增长4%左右,农民人均纯收入实际增长4—5%。重点抓好以下八个方面工作: (一)加快开展现代农业 1.调整优化农业结构。以市场为导向,按照“三、四、九〞规划要求,大力开展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平安农业,继续建设闽东南高优农业产业带、闽西北绿色产业带和沿海蓝色产业带,做大做强畜牧、水产、林竹、园艺四大主导产业,抓好畜牧、笋竹、水产品、蔬菜、水果、食用菌、茶叶、花卉、烤烟九个重点特色产品。大力开展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有效降低农产品农药残留。加快实施畜禽良种、畜产品加工工程,突出开展水产养殖、远洋渔业、水产品精深加工,继续实施林业“三五〞工程,积极培育森林旅游业。 2.积极开展农业产业化经营。以产业化促进农业结构优化升级÷提高农业整体素质和竞争力。加快开展农产品加工业,提高农产品精深加工水平。实施“百龙千亿〞工程,扶持开展一批竞争力、带动力强的龙头企业和产业集群,提高龙头企业竞争力和带动力,延伸农业产业链,推动农业产业开展。实施农产品品牌战略,着力培育一批农产品名牌。大力推广“公司十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行业协会)+农户〞的产业化经营模式,完善龙头企业与农户之间的利益联结机制。 3.大力提高农业科技创新和转化能力。继续实施“星火方案〞、“跨越方案〞、“丰收方案〞、“巾帼科技致富工程〞、“科普惠农工程〞等科技兴农工程。用好“6amp;X8226;18〞平台,促进更多的农业技术成果与企业、农户对接,大力推广新肥、新药、新品种、新技术、新农机具,依靠科技进步和创新带动农业生产力实现质的飞跃。扩大重大农业技术推广工程专项补贴规模。加快农业标准化进程,突出抓好50个特色优势农产品标准化基地建设。加快农产品质量平安检验检测体系建设,认真实施“动植物保护〞工程,完善重大动植物疫病监测、预警、控制和防控应急反响机制,加快中尺度灾害性天气预警系统三期工程建设。大力推广农机化新技术、新机具,继续实行购置新型农机具补贴方法,鼓励和扶持农民购置新型农业机械。 4.加强农村现代流通体系建设。鼓励商贸供销企业、邮政系统和其他各类投资主体通过新建、兼并、联合、加盟等方式,在农村开展现代流通业。实施“百乡千村〞市场工程,建设连锁化“农家店〞。完善农产品“绿色通道〞网络。大力培育和开展农村经纪人队伍。统筹规划农产品市场网络体系建设,有方案地投资建设一批农产品批发市场。 5.扩大农业对外开放。全面实施海峡两岸(福建)农业合作试验区开展规划,加快推进海峡两岸(三明)林业合作实验区建设,加快建设台湾农产品贸易的物流集散基地、台湾农业外移的吸纳基地、台湾农民再创业基地、农产品加工出口基地,构筑两岸人员、科教、信息、人力资源交流平台,加快台湾优良种子种苗的引进繁育和示范推广。开展和壮大一批农产品出口生产基地、重点产业、重点企业和拳头产品,培育一批拥有自营进出口权的农业企业。 6.加快开展循环农业。大力开发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农业技术,加强对资源开采、消耗、回收、利用以及社会消费等环节的监控与治理。大力推广“畜一沼一果〞、“畜一沼一菜〞、“四位一体〞大棚等循环农业模式。开展“一池三改〞沼气工程建设,今年完成4万口改造任务。积极开展节地、节水、节肥、节药、节种的节约型农业。 (二)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 1.稳定开展粮食生产。稳定粮食播种面积,继续实施粮食“良种工程〞和粮食丰产科技工程,提高粮食单产,保护和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确保全省粮食自给率保持在50%以上。落实国家扶持粮农生产的各项措施,完善种粮直补、良种补贴、保护价收购等政策。继续落实好省市县三级粮食风险基金制度,完善省级粮食储藏库建设,确保粮食平安。 2.大力开展农村二、三产业。支持乡镇企业加快结构调整、技术改造和体制创新,重点开展资源加工型、劳动密集型、科技应用型工业企业和效劳业等非农产业。以县城和建制镇为重点,从财政、金融、税收和公共品投入等方面支持小城镇开展,着力培育支柱产业,大力开展民营经济,引导企业和要素积聚,开展壮大县域经济。 3.加快农村充裕劳动力转移就业。加快农村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引导充裕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就地就近有序转移,力争今年新增转移农村劳动力40万人以上。创新劳务对接机制,建立健全城乡就业公共效劳网,免费为外出农民工提供就业咨询与效劳。推动劳务派遣工作向农村延伸。切实改善农民工进城就业环境,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严格执行最低工资制度,建立工资保障金制度。,探索建立适合务工农民特点的大病医疗保障、工伤保险和养老保险方法。认真解决农民工子女就学问题。 4.加大扶贫开发力度。按照扶贫政策不变、扶持力度不减、扶贫地点滚动调整的原那么,继续采取资金捆绑、干部驻村、部门挂钩的方法,继续实施扶贫开发整村推进方案,进一步开展各种行之有效的扶贫济困活动。继续组织实施“造福工程〞,今年拟完成2万人搬迁任务。采取产业扶贫、小额信贷等到村到户帮扶措施,促进低收入农户脱贫致富。 (三)改善农村的生产生活条件 1.加强农田根本建设。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加大土地整理力度,捆绑使用国土资源部门和农业综合开发部门资金,今年完成土地整理30万亩,确保耕地占补平衡。加大土地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