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2023
十一
时期
文化
发展规划
纲要
范文
XX市“十一五〞时期文化开展规划纲要范文合集
第一篇:XX市“十一五〞时期文化开展规划纲要XX市“十一五〞时期文化开展规划纲要青岛政务网发布日期:2023-12-28
为全面实施文化强市战略,努力建设和谐文化,繁荣开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建设现代文化名城,根据中央和省部署,特制定本纲要。
本纲要涉及的范围主要包括哲学社会科学、新闻出版、播送电视、文化艺术等意识形态领域。
一、“十五〞时期文化开展的现状、背景与面临的形势
〔一〕文化开展现状。
1.文化资源比拟丰富。XX市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数千年前就形成了以即墨北阡文化、胶州三里河文化为代表的远古文明,近代青岛蕴含着浓重的外来文化与外乡文化冲突和交融的色彩,外来势力的入侵和中国人民的对抗,成为地方文化开展的重要背景。在这种特殊因素的影响下,经过一百多年以来的曲折开展,青岛成为汲取较多外来文化因子同时保存历史文化传统的历史文化名城,展示了鲜明的文化个性,同时又充满成长生机和开展活力,形成了有着丰厚文化积淀、特色鲜明的城市。
2.文化事业根底较好。大力实施精品工程,精品创作成果突出,5年间,XX市获得15项全国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在全国同类城市中名列前茅。在全省“精品工程〞评选中,处于领先地位。创作了大量影视、音乐、舞蹈、曲艺、美术、民间艺术作品,较好地满足了人民群众的需求,展示了旺盛的文化生产力。群众文化活动成绩显著,不断创新群众文化活动形式,广泛组织开展“欢乐青岛〞广场周周演、“欢乐大家庭〞社区文化节、“大地欢歌〞农村文化艺术节,丰富活泼了群众文化生活。有6个区〔市〕被评为全国文化先进区〔市〕,8个区〔市〕被评为全省文化先进区〔市〕,4个社区被评为全国文化先进社区,3个区〔市〕被授予全国民间艺术之乡;五四广场、汇泉广场、音乐广场等七个广场被评为全国特色文化广场。文化设施明显改善,全市现有图书馆13个,博物馆8个,美术馆1个,群众艺术馆1个,文化馆〔站〕12个,位居全国领先水平。文化根底设施建设取得新进展,新建改建青岛大剧院、极地海洋世界、现代艺术中心等8大文化设施,集中建设166处社区和乡镇文化中心。全面加强文物保护工作,文物保护和管理工作取得新成绩,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到达10处〔34个单体〕,省级文物保护单位30处〔62个单体〕。
3.新闻出版事业业绩突出。有图书出版社2家,电子音像出版社1家,网络出版单位2家;报业集团1家。青岛日报报业集团等新创办报刊2种,5年间发行报纸总数到达340多万份,刊物到达132万份。青岛出版社出版新书1200多种,品牌图书在全国市场占有率到达3.45%,有4种图书分别获中国图书奖和国家图书奖,青岛出版社整体实力进入全国30强。播送电视工作走在全国同类城市的前列,播送电视节目制作量和收听收视率、市场占有率均有较大提高。有线数字电视领先全国水平,创立了“青岛模式〞,2023年10月被国家广电总局授予首个“全国有线数字电视示范城市〞。
4.文化产业具备一定规模。积极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加快推进文化产业开展。2023年全市文化产业单位到达3961个,个体经营户7306个,从业人员19.3万人,全年文化产业增加值到达126.1亿元,文化产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4.7%。文化产业初具雏形,构建起门类比拟齐全的文化产业体系,在影视、演艺娱乐、出版发行印刷、文化用品制造、节庆会展等方面形成产业优势。
〔二〕文化开展背景与面临的开展形势。
文化是国家和民族的灵魂,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当今世界,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与科技的结合日益紧密,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突出。国家、区域间的竞争,越来越趋向于“软实力〞的较量,文化建设受到各国普遍重视,文化事业日益成为国计民生的重要领域,文化产业已经成为直接拉动经济增长的新增长点。文化也是一个城市的灵魂,是一个城市精神和品格的集中表达。对城市而言,文化建设已经成为增强城市核心竞争力的决定性手段之一。
全市各级党委、政府和各部门各单位要围绕建设富强文明和谐的现代化国际城市的奋斗目标,以承办2023年奥帆赛为契机,大力推动文化强市建设,打造城市文化品牌,进一步繁荣文化事业,加快开展文化产业,积极开展对外文化交流活动,不断增强文化在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开展中的重要作用。
〔三〕存在的问题和缺乏。
与全国同类城市相比,我市文化建设的投入还不够大;文化建设水平与建设现代文化名城还有一定差距;文化事业与经济社会的开展相比相对缓慢;文化体制改革的力度有待加大,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文化体制尚未形成;文化产业开展步伐要进一步加快,文化企业的竞争力和文化产业的整体实力还不够强;文化事业、文化产业和文化体制改革的政策还不完善等。
二、指导思想、原那么、开展目标和开展战略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开展观为统领,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围绕建设现代文化名城总体目标,实施文化强市战略,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激发全社会文化创造活力,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和谐文化,推进文化创新,增强文化开展活力,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的大开展大繁荣。遵循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特点和规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开展的要求,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为目的,深入推进文化体制改革,解放和开展文化生产力;加快繁荣文化事业和开展文化产业,提高公共文化效劳的能力、水平和社会效益,以文化开展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开展,为建设富强文明和谐的现代化国际城市做出奉献。
〔二〕坚持的原那么
———坚持为人民效劳、为社会主义效劳的方向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原那么,弘扬主旋律,提倡多样化。
———坚持以人为本,保障和实现人民群众的根本文化权益,使广阔人民群众共享文化开展成果。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促进人的全面开展。
———坚持树立新的文化开展观,不断深化对文化开展的认识,冲破一切束缚文化开展的思想观念、做法、规定和体制机制性障碍,不断解放和开展文化生产力,促进文化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社会建设协调开展。
———坚持继承和弘扬优秀民族文化传统,吸收和借鉴国外优秀文化成果,始终把文化创新作为文化开展的战略基点和前进动力,积极推进文化与经济、科技融合开展,大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做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相统一,最大限度地发挥文化引导社会、教育人民、推动开展的功能。
———坚持以开展为主题,以改革为动力,以体制机制创新为重点,深化文化体制改革,一手抓公益性文化事业,一手抓经营性文化产业,不断增强文化实力和竞争力。
———坚持一手抓繁荣、一手抓管理,大力开展先进文化,支持健康有益文化,努力改造落后文化,坚决抵抗腐朽文化,维护国家文化平安,推动文化健康快速开展。
〔三〕开展目标和开展重点。
到2023年末,根本建立起与经济社会开展相适应的文化开展格局,充分彰显现代文化名城和区域文化中心特色。全社会文明程度提高,文化规划科学,空间布局合理,文化设施先进配套,文化事业明显进步,公共文化效劳体系健全,文化品牌和精品迭出,文化产业实力显著增强,文化创新能力较强,文化体制充满活力,文化人才积聚,文化底蕴更加厚实,文化历史风貌得到有效保护,文化综合实力和竞争力位居全省领先地位和全国同类城市前列,城市文化的国际影响力和国际竞争力全面提升。“十一五〞时期文化开展的重点是:
———抓好基层文化建设。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布局合理、城乡协调。不断提高人均占有文化根底设施面积,力争走在全国同类城市前列。加快现有文化设施的改造升级,在社区和村镇中保证文化设施的配套建设。
———抓好覆盖全市城乡的公共文化效劳体系建设。提供丰富的公共文化产品和较为完善的公共文化效劳。完成播送电视村村通、乡镇综合文化站、信息资源共享、农村电影放映、农村书屋等公共文化效劳建设五大工程,满足居民的文化需求。
———抓好塑造青岛形象的重大工程、工程建设,推出一批表达民族特色、反映时代精神、具有全国一流水准的文化艺术精品,为群众提供丰富的优秀文化产品。重点建设一批表达城市特色和时代精神的现代化标志性文化设施。
———抓好文化产业体系建设。建立起覆盖全市、结构合理、机制灵活、技术先进、优势明显、与国际接轨的青岛文化产业体系。文化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速度力争到达20%以上,文化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力争到达5.1%。
———抓好文化创新能力建设。以内容创新为核心,着力培育创新主体,加速科技与文化的融合,形成一批有影响力的自主创新成果和一批自主创新的文化品牌。
———抓好文化“走出去〞重大工程和工程的实施,充分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积极参与国际合作和竞争,加强对外文化交流,扩大对外文化贸易,形成以民族文化为主体、吸收外来有益文化、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的文化开放格局。
———抓好人才培养。建立文化人才培养、引进、选拔、使用和鼓励机制,培养一批社会科学理论家,一批名记者、名编辑、名主持人,一批出版家,一批作家、艺术家,一批文化产业经营管理人才,为文化开展提供人才保障。
〔四〕开展战略。
———人才强文战略。树立人才是文化开展第一资源的观念。建立有利于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体制机制,营造良好的人才开展环境和人才创业环境。
———科技兴文战略。推动文化建设与科技进步的有机结合,以科技进步提升文化事业效劳功能,促进文化产业升级,积极开展文化科技,提升文化产品和效劳的科技含量,实现文化资源数字化、文化管理网络化、文化事业信息化、文化产业兴旺化。
———品牌提升战略。实施文化品牌开展战略,打造具有国际国内影响力的文化品牌,积极培育文化事业、文化产业和文化效劳名牌,形成独具特色的青岛文化品牌系列,建设文化品牌城市。
———精品带动战略。完善精品培育、创作、鼓励机制,推动文化创作,将青岛建设成为文化精品创作基地,提升青岛文化地位,促进文化事业的繁荣。
———工程拉动战略。把工程作为文化产业开展的重要推动手段,立足自身开展,积极引进国内文化产业工程,促进我市文化产业开展,着力引进国外文化产业工程,快速提升文化产业开展水平。
———文化“走出去〞战略。实行开放带动举措,推动中华文化更好地走向世界,提高青岛文化产品在国际市场的占有率,扩大国际影响力。
三、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稳固构建和谐社会的思想道德根底
以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努力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倡导和谐理念,培育和谐精神,进一步打牢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根底。
〔一〕推进理论武装工作。
把学习贯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作为理论武装的重要任务,坚持不懈地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武装全党、教育人民。紧密结合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生动实践,深入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开展观活动,不断提高全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加强和改良各级党委〔党组〕理论中心组学习,坚持“三促学〞理论学习模式,扎实推进党员干部的理论学习。实施“四进一加强〞工程,抓好知识分子和青年学生的理论学习。加强党委讲师团建设,充分发挥理论联系点和宣教基地的作用。
深入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加强对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及科学开展观的研究,加强对构建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