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2023
寻找
核心
矛盾
理清
关系
立意
寻找核心明矛盾,理清关系定立意
王会升
2023年高考浙江卷作文题依然延承往年的出题风格:在具体情境任务中,辨析写作对象之间的关系,用以考查学生的思辨能力和道德价值观。具体有如下三个特点:
1.限定具体情景,紧贴学生实际。
2023年作文材料和2023年一样,都是通过“假设〞“可能〞等假设性语句来限定具体情境,明确情境任务,重在考生“个人体验〞,强调考生“人生感悟〞。其情景内容的限定,也极其贴近考生的实际。个人的现实条件与对未来的期许,以及与家人对自己的要求和社会对自我的定位等冲突关系,都是考生在具体生活中真实存在的现象,这样贴近考生实际生活的情景可以让考生有感可发,有理可陈。
2.设置多方矛盾,凸显思辨能力。
2023年命题形式也是延续去年命题形式,命题者让考生置身两难的矛盾情境中进行选择,引导他们思考和如何应对个体追求与他人预判、社会赋予角色之间的落差或错位。但是今年的矛盾情景设置与去年的矛盾情境有所不同,去年的矛盾仅仅是在“作家〞与“读者〞之间,矛盾对立比拟单一;而今年的矛盾情景设置分化成三组对立关系:现实与理想,自我与家庭,自我与社会。对考生的综合思辨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
3.立足思考自我,倡导价值引领。
和以往高考作文题相比,今年的作文题更加突出了“自我〞,整个材料的核心对象是“个人〞,三组矛盾的焦点也是“个人〞,强化学生对自我个体的思考,引导学生明晰“人〞的最根本特性是人的社会属性。“人〞不是独立存在的,“人〞是家庭中的“人〞,“人〞是群体中的“人〞,“人〞更是社会中的“人〞。从而引领考生基于“人〞的特性来考量,厘清在自我人生追求中如何均衡家庭的预期与社会的定位的关系。
然而,从2023年高考阅卷的反响中得知,考生均分只有39分左右,而其主要的原因是考生中普遍存在偏题、离题现象!那么,该如何帮助考生走出审题困境,笔者尝试以2023年高考浙江卷作文题为例,通过具体的解析过程,为考生提供一条较为合理的审题立意思路。
一、寻找核心
所谓“找核心〞就是寻找题目材料中的关键词。寻找关键词可从三个维度来确定。第一个维度是寻找限定写作情境的关键词。为了防止学生宿构或套作,表达写作公平性,命题者往往会在所给材料里规定具体写作情境。这样考生必须明确以具体情境为前提的写作才是有效的写作,否那么就会偏离写作情景,从而导致偏题、离题。第二个维度是寻找明确写作对象的关键词。为了明确写作任务和写作对象内容,命题者一般会在材料中给出明确的写作对象,考生在审题时要准确找出并重点圈画。第三个维度是寻找限定思辨内容的关键词。高考浙江卷作文题多以考查学生思辨能力为目的。为了达此目的,命题者会给出限定思辨内容的具体词语,这些词语往往具有相互矛盾或者相辅相成的特点。考生找到这些关键词,就能明确写作核心。
在2023年高考浙江卷作文题材料中,命题者给出了三句话,虽然每句话都有几处重要词语,但是笔者认为关键词应该是如下五个:现实生活、个人、家庭、社会、落差或错位。其中,“现实生活〞是限制写作情境的关键词,限定了写作情景范围;“个人〞“家庭〞“社会〞是明确写作对象的关键词,确定了写作的任务对象;“落差或错位〞是点明思辨核心的关键词,明确了写作内容重心。
再比方2023年高考作文材料,命题者同样给出了引人注目的核心词:创造生活、作家、读者、倾听读者、坚持自己。其中,“你是创造生活的作家〞限定了写作情景,“作家〞“读者〞明确写作对象,“倾听读者〞“坚持自己〞点明思辨内容。
这样,面对题目,从三个不同纬度找到了这些关键词,就根本躲避了偏题、离题的怪圈。
二、明确矛盾
矛盾是思辨的起点,没有矛盾对立,思辨也无从谈起。该如何明确2023年高考浙江卷作文题材料中的矛盾呢?那么需要围绕核心词来一一剖析。材料共有三句话,第一句: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人生坐标,也有对未来的美好期许。这句的核心词是“人生坐标〞与“美好期许〞。这句话就是说“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现实条件,但也有自己的理想追求〞,这里就隐含了个人“现实〞与“理想〞的矛盾冲突。第二句:家庭可能对我们有不同的预期,社会也可能会赋予我们别样的角色。这句的核心词是“家庭〞“预期〞与“社会〞“角色〞。这句话就是说“家庭和社会对我们的期望或者定位可能不一样〞,这暗含了个人的“现实〞“理想〞与“家庭预期〞“社会角色〞之间的矛盾冲突。第三句:在不断变化的现实生活中,个人与家庭、社会之间的落差或错位难免会产生。这句的核心词是“个人与家庭、社会之间的落差或错位〞。本句是说“个人现实条件与家庭预期、社会定位存在落差或错位〞或者“个人理想期许与家庭预期、社会定位存在落差或错位〞。
通过上述分析,我们就可以明确以下三组矛盾:
矛盾一:个人人生坐标〔现实〕——个人美好期许〔理想〕。作为独立存在的个体,现实与理想之间的差距不可防止,在现有的人生坐標中,向往美好的未来,是缩短差距的一种方式。但追寻人生理想并不意味着对当下处境的一味否认,正视现实,才能准确地定位自我。
矛盾二:家庭预期——个人理想——社会定位。家庭和社会对个体有不同影响,个体在家庭和社会中也扮演着不同角色。同时,个体因具有自我意识而独特,当自我期许与家庭预期以及社会定位不一致时,该何去何从?是特立独行还是顾及外在期求?是坚持自我还是被潮流裹挟?考生必须明确这三者之间的矛盾。
矛盾三:个体愿望——外界要求〔落差〕。无论是家庭预期还是社会角色,都是外界对个体的要求,当这个要求与个体愿望相悖时,注定会产生落差或错位。以何种方式对待落差或错位,也需要考生深思。
明确以上矛盾,既能解决考生偏题和离题的问题,还能促使考生对材料全面而深入的思考。
三、理清关系
矛盾明确了,接下来就要理清它们之间的关系。
首先,要理清材料语句之间的关系。2023年高考浙江卷作文题材料中的三句话,从局部看,第一句话本身是纵向结构,关涉现实和未来两个时间跨度,它统一于个体的向内价值。第二句话是横向结构,从家庭预期和社会定位两个方面要求个体实现向外的价值冲突。第三句话直面现实,当内外两重价值产生了落差或错位,该如何权衡与抉择;这是一个引人深思的问题,也是审题的核心所在。从整体来看这三句话,在形式上,由内而外,由个体到群体,梯度上升;在内容上,由个体价值到社会价值,层层深入。此外,三句话是比照关系,虽然个人理想和家庭预期以及社会定位之间存在落差或错位,但三者都集中在“不断变化的现实生活〞这一情境下,不同价值观之间的對照,有助于引导考生形成辩证思考能力,从而作出合理判断与正确选择。由是观之,材料中的三句话是相互关联的有机整体。在审题的过程中,需要统筹兼顾材料,理清其中的关系,全面解读,不可遗漏。
其次,要理清对象之间的关系。考生要理清自己的现实条件与理想之间的关系,理清个人条件、理想与家庭的期许、社会定位之间的关系。当个人的现实条件与个人美好期许产生矛盾时,是以理想为基点努力改变现实条件,还是以现实为基点合理降低或提高理想追求?当个人与家庭、社会产生矛盾时,是坚持自我,还是顾及家庭,还是响应社会,抑或是三方综合平衡?
理清了以上关系,既可以找到一个最正确立意,也能兼顾其他,而不至于偏题、离题。
四、确定立意
明确以上的内容,便要确定立意。面对这三组矛盾,综合核心词,2023年高考浙江卷作文题大致有以下三种较为恰当的立意:
第一,在个人预期、家庭期待和社会定位之间的落差或错位中,个人与家庭服从社会。这种立意彰显了考生的社会责任意识。既可以引领青年学生树立远大目标,培养他们的家国情怀, 又可以催促他们勇于面对现实,不断奋进,不懈追求。
第二,在个人预期、家庭期待和社会定位之间的落差或者错位中,个人理想最重要,不管如何,都要努力实现理想。这种立意促使考生关注自我,突出个性意识,有个性才不至于“泯然众人〞,才会为创造性提供可能。
第三,在个人预期,家庭期待和社会定位之间的落差或者错位中,平衡个体理想与家庭、社会的期待,做出最正确选择。这种立意其实能彰显考生的情商与智慧,论述重心应是如何平衡三者关系,说明具体做法。不然就会流于说空话、讲套话。
事实上,假设审题准确全面,立意并没有优劣上下之分,关键看你个人的爱好与情感倾向,还有你对某一个观点表达的驾驭能力。只是考虑到时代的要求与阅卷者的评分倾向,考生不管写什么,写作内容的导向还是要面向社会,面向未来,具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
高考作文题的命制,在审题要求上不可能做到零门槛,让每个考生都不会偏题、离题。从一定意义上说,考查考生的审题能力,其实也是考查他们的阅读能力和思维能力。这是学生动笔写作之前必须要突破的能力。只有审题能力提高了,写作能力才能真正提高。
附:2023年高考浙江卷作文题。
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要求作文。〔60分〕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人生坐标,也有对未来的美好期望。
家庭可能对我们有不同的预期,社会也可能会赋予我们别样的角色。
在不断变化的现实生活中,个人与家庭、社会之间的落差或错位难免会产生。
对此,你有怎样的体验和与思考?写一篇文章,谈谈自己的看法。
注意①角度自选,立意自定,题目自拟。②明确文体,不得写成诗歌。③不得少于800字。④不得抄袭、套作。
〔作者通联:浙江温州市龙湾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