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23年二级语文上册古诗两首赠汪伦说课稿人教新课标.docx
下载文档

ID:918258

大小:11.29KB

页数:4页

格式:DOCX

时间:2023-04-16

收藏 分享赚钱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2023 二级 语文 上册 古诗 两首赠汪伦说课稿人教 新课
赠汪伦说课稿 一、设计理念: 着眼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提出的: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体味古诗作品的内容和情感。在学生诵读的根底上感悟诗歌情境。并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实现情感陶冶,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培养学生的美好情操。 二、教材内容及对象分析:   我上课的内容是赠汪伦。这首诗是我国唐代大诗人李白所作的,主要描绘了诗人辞别朋友的情景,表达了朋友之间深厚的情谊。 在这节课上,我并没有单纯地一个字一个字地讲解,而是更多地利用多媒体和语言创设的情境,抓住重点词句的理解去理解诗的大意。新课标也明确地指出了对于阅读诗歌,大体把握诗意即可,所以应把重点落在想象诗歌描绘的情境、体会诗人的情感上。 三、教学目标及重难点: 针对上述教材和学生的分析,所以我制定了第一个教学目标,就是突破生字,理解古诗的大意。第二个目标,有感情地朗读古诗,想象情景,体会诗中的真情实感。这也是本首古诗的教学重点。古诗的学习,更应注重对诗人内心情感的体验。大家都知道,文章是作者有感而发的心灵独白,那么诗更是如此,尤其在短短的几个句子里,所包含的情与感,更是显得沉甸甸的。所以,引导学生去理解和体会诗人那时那刻的内心世界,是学生真正读懂古诗的关键。第三个目标,是注重古诗的朗读和积累。古诗是很具有一种韵律之美的,多读古诗在一定程度上能提高学生的语感和朗读水平。小学是根底教育,多积累古诗是为他们未来的学习打根底的,小学生是记忆的最好时期,就更应该让他们多积累古诗,让他们通过反复的诵读,转化为内在的修养。 四、教学方法及教学准备: 为了达成以上的教学目标,我制作了多媒体课件,整个教学过程是用谈话法、朗读感悟法、创设情境法等来完成教学目标的。 五、教学设计: 〔一〕 复习导入,稳固旧知 在一堂新课的开始,用学生所熟悉的知识进行导入,可以消除学生的陌生感,使学生在旧知的根底上很自然地进入新知识的学习,让新旧知识连贯起来,使知识系统化。赠汪伦这首诗是唐代大诗人李白写的,学生已经学过一些李白的诗了。因此,上课时我先让学生说说已经学过的李白的诗,为下面的学习做好铺垫。 〔二〕 故事引路,激发兴趣 学生大都爱听故事,在课堂教学中选择与学习内容有关的故事,既能牢牢地抓住学生的注意力,又为后面的学习作了铺垫。于是我便讲起李白“受骗〞桃花潭的故事。“十里桃花,万家酒店〞更是让学生想跟着李白去欣赏一番。较好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 〔三〕创设情境,理解诗意 俗话说:“教是为了不教。〞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学中的学习主要依靠学生自己来完成。赠汪伦这首诗本身较浅显,诗意较明朗,但是相对于二年级学生来说,从字面理解诗意显然有些难度。因此,我设计了以下问题导入学习古诗第一句:诗中写谁送别谁?汪伦是怎样送李白的?李白知道汪伦会来送他吗?你从哪里看出来的?师生合作探究学习,想象情景,理解诗句大意及感受人物当时的心情。学习后一句时,重点体验诗句“夸张〞的写法,结合以前学过的李白夸张的诗句,并创设情境导读,感受李白与汪伦的比桃花潭水还更深的深厚友情。 〔四〕 读背感悟,体会感情 借助故事引路与师生的探究理解,让他们在诵读和背诵中反复感悟李白与汪伦的真挚友情。 〔五〕古诗新唱,升华感情 欣赏并学唱儿歌赠汪伦,学生兴趣盎然,在优美动听的音乐中升华感情。 〔六〕作业布置,自主选择 让学生自主选择作业内容,使不同层次、不同兴趣的学生都能根据自己的喜好自由选择,有所收获,从而使学生的个性有所开展。 〔七〕板书设计 板书的内容是诗题加上“水深情更深〞简洁明了,将无形的情谊化为有形,使学生便于理解李白与汪伦之间真挚而深厚的友情。 六、教学反思: 1.语言上有了进步,不会像以前那样为了片面追求语言的儿童化而显得不自然,但是在讲故事时显得生硬,没有通过语言传达故事的生动有趣,所以没有换来预设中学生的会心一笑。 2.评价的方式和语言单调,所以学生发言不够积极。 3.学生识字方式单一,学生的朗读能力也有待提高。由此可见对于学生学习能力和方式的培养,并不是一朝一夕能做到的。 4.虽然通过语言和图片创设了情境进行教学,然而在教学过程中感觉自己并没有做到以情入境,是在完成教学任务,而不是以情促教。 5.有时当学生一时答复不上来或读错时,自己没有很好的耐心来引导,没有做到循循善诱。明白了教学不是为了完成教师的教,而是要到达学生的学的目的,学生才是课堂和学习的主体。 6.没有结合实际理解离愁〔如父母离家外出工作时〕,进而理解人物深厚的感情。 7.提问:汪伦是怎样送李白的?学生答复“挥手〞,没有抓住学生的生活体验这一教学契机,这是我们平时的送别方式,而汪伦送李白是踏歌相送,再解释“踏歌〞这一古代的歌唱形式。 8.师生都比拟拘束,没有真正走进诗的世界,走进人物的内心世界。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