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
阅读教学
提高
表达
能力
在阅读教学中提高表达能力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开展思维,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表达,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因此,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尤为重要。那么,如何在阅读教学中训练表达,提高写作能力呢
一、品读优美语句,体会表达方法
引导学生品味课文精美的语言,培养学生对语言的感受力,从而积累语言材料,为表情达意所用。如草原这课最突出的特点是情景交融,作家老舍在描写草原风光时,处处流露出感慨、赞美之情。教学时,我认真引导学生抓住优美语句,通过品读、吟诵、想象画面、角色扮演等方法,体会课文美的意境、美的情感、美的语言。
(一)直接抒情的语句
如,“那里的天比别处的更可爱,空气是那么清鲜,天空是那么明朗,使我总想高歌一曲,表达我满心的愉快〞、“这种境界,既使人惊叹,又叫人舒服,既愿久立四望,又想坐下低吟一首奇丽的小诗〞、“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这是作者第一次见到草原的惊喜、赞叹和离开时的留恋之情,通过反复吟诵,让学生体会作者将这种感受表达得淋漓尽致的方法。
(二)细致描写的语句
如,草原如一幅翠色欲流的中国画;羊群走在哪里都像给无边的绿毯绣上了白色的大花;群马疾驰的迎客队伍像一条彩虹。这些描写,通过反复品读、想象画面,让学生体会作者是如何将满心的喜悦与赞叹表达得生动鲜活的。
二、立足阅读教学,训练表达方法
语文教材中的课文多是名家名篇,多是文质兼美的典范文章,是学生运用语言进行表达的范本。教学中应根据课文内容进行不同形式的仿写、续写、扩写、缩写、改写等多种形式书面表达的训练。假设在阅读教学中加于训练,那么有利于学生把握语言运用的本质和规律,提高写作能力。
(一)在阅读中训练“仿写〞
苏联教育家克鲁普斯卡娅说过:模仿对于儿童正如独立创造那样同等重要。从“仿〞到“创〞是提高表达水平的有效途径。如教再见了,亲人这一课时,在学生准确理解和体会到课文表达的内容和情感后,我叫同学们大胆想象,仿照课文的表达方式,反过来以大娘、小金花或大嫂的口气描写送别的场面。由于文本引路,使学生形成“有话可说,有话要说〞的语言环境。通过屡次仿写,同学们越仿越活,越仿路越宽,“创〞的萌芽在“仿〞中渐露头角。
(二)在阅读中训练“续写〞
续写是根据课文的结尾展开想象,让故事继续开展下去,使事情的结果到达新的情境。有的课文结尾含蓄,耐人寻味,这为学生的想象和思考留有余地。如教小摄影师的结尾局部时,“请转告他,我很忙。不过,来的如果是个小男孩,就一定让他进来。〞高尔基对记者和小男孩的态度上形成了鲜明的比照。联系上文,小男孩好不容易进了高尔基的办公室,高尔基又是那么耐心地配合他拍照,可万事俱备,他却忘了带胶卷,所以他哭了,这是懊悔,这是自责。对这一点,高尔基是完全能体会得到的。因此高尔基希望小男孩再来。想一想,小男孩会再来吗如果他再来,高尔基会怎么做如果他不来,少先队的墙报怎么办选择其中一种结果,并发挥想象,把你想到的写下来,续写故事。这样的续写训练,既有助于培养学生合理想象的能力、创造思维的能力,又提高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三)在阅读中训练“扩写〞
扩写是根据原文展开合理的想象进行扩展,写成内容丰富、描写具体的文章。如教学桥时,课文感人至深、震撼人心,在故事高潮处,我设计这样的问题:在最后,只剩下老汉和小伙子时,小伙子为什么推老汉一把他可能说什么老汉用力把小伙子推上木桥,他也可能说些什么“突然,那木桥轰地一声塌了。小伙子被洪水吞没了。老汉似乎要喊什么,猛然间,一个浪头也吞没了他。〞想一想老汉要喊什么让学生展开合理的想象,把这局部内容写具体。从而,丰富了文本内容,升华了对老汉无私无畏、不徇私情、父爱如山崇高形象的理解,也训练了学生的表达能力。
(四)在阅读中训练“缩写〞
缩写就是把一篇较长的文章,在不改变原文的中心、题材、体裁、顺序的前提下,用简练的语言压缩成一篇简短的文章。如在教完草船借箭这课后,我及时让学生进行缩写草船借箭的小练笔。先让学生想一想课文的起因、经过、结果,再用自己的话讲讲这个故事。在把握小说的中心后再引导学生缩写的方法:保存主要情节和语句;删去与中心关系不大的成分,删去次要人物的语言、动作,删去景物描写、外貌描写。通过缩写练习,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分析、综合、理解和概括的能力,对课文语言进行加工、改造,也提高了驾驭语言的能力。
(五)在阅读中训练“补写〞
补写是把课文中没有写到而又与文章的中心思想关系密切的情节、场面获事件补充饱满写出来。如在教地震中的父与子这课时,当父亲挖到第38小时,突然听见瓦砾堆底下传出孩子的声音时孩子对父亲说:“我告诉同学们不要害怕,说只要我爸爸活着就一定会来救我,也能救大家。因为你说过,不管发生什么事,你总会和我在一起!〞从中感受到身处逆境中的阿曼达也有着坚决地信念,他和他的父亲一样了不起。于是,我灵机一动,就以“逆境中的儿子〞为题进行课堂小练笔,引导学生抓住人物的动作、神态、语言、心里活动等展开想象,来描写阿曼达在逆境中的坚强,照应课文最后的“这对了不起的父与子〞的话语。在阅读中这样补写,填补了文本的空白,既丰富了文本的内容,又深化了学生对文本的感悟。
总之,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引领学生走进文本,选择适宜的教学内容进行相应地语言表达训练,确实将语文教学变成学生言语表现和创造的阅读教学。
作者简介:杨文钦(1974-),男,福建省平和县金华小学高级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