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23年六经辨证六经辨证与针灸疗法关系探析.docx
下载文档

ID:911619

大小:21.72KB

页数:3页

格式:DOCX

时间:2023-04-15

收藏 分享赚钱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2023 六经 辨证 针灸疗法 关系 探析
六经辨证_六经辨证与针灸疗法关系探析   :六经学说发源于黄帝内经,由汉代张仲景继承开展,他撰写了中国第一部临床医学专著伤寒杂病论,从而为中医临床医学辨证论治体系的形成和开展作出了杰出的奉献。本文在总结借鉴前人经验的根底上立足于阴阳对六经学说的本义加以阐释,并就六经辨证与其它辨证方法的关系从层次上加强联系。根据六经阴阳多少的变化分析指导针灸疗法在临床的运用,包括选穴、针刺手法、灸刺深度等,对整体把握人体阴阳气机变化,指导针灸疗法辨证论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六经;辨证论治;针灸疗法   中图分类号:R241.5;R2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7717(2023)04-0880-02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篇“黄帝曰: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治病必求于本〞,说明阴阳的重要地位。仲景紧抓根本,根据素问•阴阳离合论篇“今三阴三阳,不应阴阳,其故何也?歧伯对曰:阴阳者,数之可十,推之可百,数之可千,推之可万,万之大不可胜数,然其要一也〞和素问•天元纪大论篇“阴阳之气各有多少,故曰三阴三阳也〞,在内经根底上举一反三,抓住了三阴三阳气血不同的本质,提出六经辨证。这一学说由一阴一阳到三阴三阳是对阴阳量化的区别和对时间和空间不同层次的把握,也是由无形“玄虚〞的阴阳到有形迹可查的“六经脉证〞的转化。   1六经辨证是包括了其他各种辨证方法的辨证体系   针灸临床常用辨证方法有八纲辨证、脏腑辨证和经络辨证[1],殊不知六经辨证是既可以运用于外感病,又可以运用于杂病的辨证体系,是包括了其他各种辨证方法的辨证体系。六经病辨证是整体性框架,是大方向、大方针,而八纲、脏腑、经络、三焦、卫气营血辨证是进一步深化的细节内容,使治疗更具可操作性。伤寒论的六经辨证就是以阴阳为纲,即用三阴三阳的阴阳两纲总统于六经,首先解决病发于阴还是病发于阳,然后进一步探求病位之所在、病情之所属、病势之进退,而判明表里、寒热、虚实,表达了八纲辨证贯穿于六经辨证之中。它把八纲落实到脏腑经络上,使八纲辨证和脏腑经络辨证结合起来,尤其以脏腑经络生理病理变化作为物质根底,从而使辨证言之有物,不是空中楼阁。辨证掌握了六经就有了范围,有了规矩准绳,处于核心地位,但必须靠其他辨证方法的综合进行才能完成和表达[2]。六经病的发生、开展,转归,因地、因时、因人而千差万别,错综复杂,但病因、病性、病位、病时、病势正邪盛衰等因素,自始至终都从不同角度反映出疾病的本质。六经病辨证实质上是立在阴阳根基之上对疾病病机的综合性认识,它包括了机体正气的盛衰、内外邪气的强弱,机体的反响程度、病情转归趋势及表达的各种病症表象的综合[3]。   2六经辨证在针灸临床的运用 伤寒论中就已有关于针灸疗法的记载,这说明张仲景已经在用六经指导针灸治疗。近代名医承淡安、孙震寰、高立山等都是六经指导针灸的名家,现将诸家经验及笔者观点总结如下。   2.1六经辩证指导选穴太阳表示巨阳,阳气的量大,是人体的表层。太阳主表为一身之藩篱,外邪袭人必先于表,表气壮那么卫固营守,表气虚那么营卫伤。从时间上来讲,太阳表示邪气刚刚侵入人体,人体阳气未伤,属于正邪斗争初期,从空间上讲,皮肤腠理开阖不利,病人表现为恶寒、发热、头项强痛等病症[4]。针灸辨证以解表散郁,调和营卫为原那么。由于太阳之敷畅赖肾督阳气之助,督脉统摄诸阳又维系元阳,卫阳被郁常易化热故主要选穴为百会、大椎、大杼、风府、风门、申脉、后溪等。阳明表示阳气中最盛的阶段,时间上是正气与邪气斗争最剧烈的极期阶段,机体脏腑功能表现为亢进的状态,空间上进入胃腑较深的层次,病人表现为高热,不恶寒,反恶热,面赤、脉洪大等阳热亢盛邪热弥漫的病症,以致腑气不通而见痞、满、燥、实、坚的里实热证。因足阳明胃、手阳明大肠为多血多气之经,故取穴曲池、合谷、足三里、内庭、天枢、复溜、大椎、大肠俞等。少阳主半表半里,外那么从太阳之开,内那么从阳明之阖,从而起到枢机的作用。少阳,即小阳,表示阳气量少,人体阳气已受到一定的损伤,从时间上是邪气从表入里,即将进入阴经脏腑的阶段,空间上属于半表半里相当于三焦,表现在肌表,正气胜那么热,邪气胜那么寒,故往来寒热或寒热错杂。表现在内脏,少阳枢机不利,那么胸胁苦满,默默不欲饮食,欲呕,头晕目眩,心烦等。选穴以解表清里、和解少阳为原那么,取手足少阳经穴足临泣、外关配大椎、风池、期门、太冲等。太阴病,是三阴病的开始阶段。病入三阴,以虚寒病变为主,太阴病变主要表现为足太阴脾的虚寒,治疗以温中扶阳,运化寒湿为正治,取穴中脘、神阙、天枢、脾俞、足三里、阳陵泉等。病至少阴累及元阴元阳,真气受损机体抗病能力大为减弱,以阳虚的寒化证为主,以“脉微细、但欲寐〞为主要临床表现。治那么以扶阳、育阴、阴阳兼治,取穴关元、气海、神阙、肾俞、命门、太溪、神门、三阴交等。厥阴是六经病症最后阶段,厥,有极的意思,厥阴,那么阴寒盛极。但物极必反,也就是阴尽而阳升,寒极那么生热,而是否能够转化取决于人体阳气机能的盛衰。治那么以疏调气血、泻热降逆、柔肝和胃为主,取穴太冲、合谷、内关、大陵、巨阙、足三里、中脘等[4]。督脉为“阳脉之海〞,任脉为“阴脉之海〞,故在调节六经阴阳气化中任督二脉及其上的经穴有重要作用,特别是在诸多急症、重症的治疗中。   2.2六经指导下针灸补泻方法运用灵枢•根结曰“故曰用针之要,在于调阴阳,调阴与阳,精气乃光,合形与气,使神内藏〞。气血为人一身最大之阴阳,而在六经学说指导下的针灸疗法是对气血调节的最捷方法。根据六经病证特点而施以不同针灸补泻,太阳病针以泻法,泻阳经之热,必要时据“血汗同源〞采用针刺放血。阳明病阳实为主,单针不灸,多以泻法。少阳邪正结存,宜补泻兼施和解为主。太阴病以太阴虚寒为主,当温之,故多用灸法补法。少阴病,少阴寒化那么重灸,少阴热化那么清补兼施或少针多灸。厥阴既可受纳阴气,又能转输阳气,处在阴尽阳生的转化阶段进退于阴寒之间,根据厥热胜负或针或灸补大于泻。三阳证多属表热实证,故多针多泻;三阴证多属里寒虚证,宜多灸少针。掌握了提纲证的针灸辨治,就能知常达变,执简驭繁,到达辨证施治的目的。   2.3六经辨证的层次结构与针具的选择及针刺的深浅灵枢•官针曰:“凡刺之要,官针最妙。九针之宜,各有所为,长短大小各有所施也,不得其用,病弗能移……失针之宜,大者泻,小者不宜〞。这说明针具选择对疾病治疗起着很重要的作用。九针的制作完全根据疾病所在的部位而定,如病在皮浅薄表而游走不定的,当取用�针;病在浅层肌肉与肌腱之间的,当用员针推摩;病在经络当用三棱针放血;病在经脉虚证当用提针;病属脓疡用铍针;病在深部当用长针;病水肿关节取以大针;病在五脏固居者,取以锋针。素问•刺要论篇曰:“黄帝问曰:愿闻刺要,歧伯对曰:病有沉浮,刺有深浅,各至其理,无过其道。……深浅不得反为大贼,……,病有在毫毛腠理者,有在皮肤者,有在肌肉者,有在脉者,有在筋者,有在骨者,有在髓者〞可见,针具的选择与针刺深浅问题在内经中的地位是重要的。而六经学说那么是一座桥梁,它的重要性就在于阴阳气化功能层次结构划分,由阳→阴,由表→里,由浅→深,由外→内。根据六经病证结合脏腑、经络、三焦、卫气营血辨证那么病位显露无疑。王洪图[6]关于素问•阴阳别论篇“开、阖、枢〞的论述认为“开、阖、枢〞是对人体经脉生理功能及其相互关系的概括。在阳经方面,太阳主开,阳明经主阖,少阳经主枢。在阴经中,太阴经主开,厥阴经主阖,少阴经主枢。其中“开〞是指经脉相对于浅表的部位,与外界联系更为接近,而有开放的作用。“阖〞是指经脉相对于人体内部的深层,具有闭合收敛的作用。“枢〞是指处于表里之间,具有转枢经脉气机的作用。故根据六经确定病位深浅,从而确定针刺深度或针灸疗法的作用深度,以及针具选择运用有重要指导作用。   中华中医药学刊“粗守形,上守神〞,只有掌握六经辨证才能区分阴阳气血的盛衰,才能了解客居在人体的邪气往来出入的门户所在,防止盲目思辨,不知主次。只有明晰六经各个层次的阴阳气机变化,才能提纲挈领、纲举目张,从而选取相应的穴位或择针具或择艾灸,疗效才显著。   参考文献   [1]徐恒泽.针灸学[M] .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277.   [2]刘渡舟.伤寒论通俗讲话[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0:4.   [3]梁化龙,田瑞曼.伤寒论六经辨证的内涵与外延[J].河南中医学院学报, 2003,18(105):9.   [4]李洪娟.构建六经辨证教学图示[J].中国中医根底医学杂志,2003,9(2).65.   [5]黄皖生,梁羽,李春蓉.六经辨证指导针灸临床简析[J].中医药学刊,2022,23(4):681.   [6]王洪图.黄帝内经•素问白话解[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51.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