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2023
广告创意
传统文化
融合
范文
天道酬勤
广告创意与传统文化融合
广告
骆彤 徐州师范大学科文学院广告学专业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是现代广告学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对现 代广告具有深刻的影响力,为广告创意提供了丰富的创作灵感和设计思路。将传统文化和现代广告进行合理的移植和融合,不仅能表达中华民族的特色,更能影响消费者的心理。
关键词:中国传统文化 现代广告 源泉 融合
一、中国传统文化语言、文学、哲学、生活习
中国传统文化是现代广告学的丰富多彩底色,是提炼广告词的宝藏,是现代广告学的文化底蕴。几千年的中华文明演练而成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其内涵博大精深,浩瀚而宽广,
它涉及到服装、风俗等一些化知识、信仰、艺术法律,伦理道德、风俗和作为社会成员的人通过学习获得的任何其它能力和习惯。古文、诗、词、曲、赋、民族音乐、民族戏剧、曲艺、国画、书法、对联、灯谜、酒令、歇后语等;中国传统节日以及各种民俗等;包括传统历法在内的中国古代自然科学以及各地区、各少数民族的传统文化。二、中国传统文化对现代广告的影响
现代广告不仅渗透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对人类的经济社会、文化社会、乃至政治社会也产生重要的影响;甚至在很大程度上支配着人们的消费观念、消费方式,直接影响着人们的社会价值观。广告文化成为了一种社会文化。广告的传播过程就是一个人们共享社会文化的过程,也是一个社会价值观念不断被传送、强化和公众接受社会文化教化的过程。
中国的传统文化是一个取之不尽的宝藏,民族文化是一个民族在漫漫的历史长河中逐渐沉淀下来的最为可贵、理当珍视的东西。在漫长的 5000 年中华民族文明文化形成与开展过程中,中华民族独有的价值取向、思维方式、信仰模式和审美趣味已渐渐深入国人的头脑。成功的广告往往蕴涵深厚的民族文化意蕴,同时也是时代进步文化的一面镜子。因此现代广告创意与传统文化相互促进:
三、现代广告中
广告创意从商品世界深入到传统文化深厚的土壤中,既为广告灌注积极的文化内涵,又构建了新的价值取向,合理的,是十分重要的。
广告创意来源于生活,于文化。文化同时也会提升广告创意的内涵,为广告产品带来文化附加值。民族的文化必然会给广告创意带来从而提升创意的吸引力与认可度。在当今的消费时代,广告产品如何取得竞争力,关键在于其传达的文化价值,塑造的品牌形象是否具有个性,是否区别于同类且被消费者认可的特点,能满足消费者的心理需求。因而,独具特色的、丰富的民族文化资源,可以增加广告创意的力,为广告主带来意想不到的效果。
以广告为例,用传统建筑形式作为广告的切入点;结合中国传统艺术作品中国画艺术,在设计领域创新运用,突出东方和完美家居生活品质理念。通过对水墨、书法等中华艺术精粹的准确把握,形成那种带有很强东方文化的,把民族传统文化艺术糅和到现代设计观念里面。
中国传统设计元素是东方文化的一处独特景观和珍贵财富,它题材广泛、内涵丰富、形式多样、流传久远,是其他艺术形式难以替代的,在世界艺术之林中,它那独特的东方文化魅力正熠熠生辉。当然,继承并不意味着拘泥,在设计中单纯地奉行"拿来主义",没有推陈出新,是没有出路的。这种发挥是在对传统艺术表现方式的理解根底上,对传统的元素加以改造提炼和运用,使其更富有时代的特色。
总之,广告文化是植根于民族文化的土壤之中的,而且一种文化对人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等方面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所以现代的广告不可防止的受到传统文化的影响。不同民族间的文化碰撞、冲突或交流,常常带来不同文化的相互借取,并导致文化的繁荣和兴盛。任何一种民族文化,它都具有继承性、稳定性和流变性,随着市场经济和科学技术的高度开展,民族文化的稳定性将会受到越来越强烈的冲击,只有更具有开放兼容的胸怀才能在世界文明中占有一席之地,广告的生命力在于创新求异,追求现代气息和时代精神的广告宣传必然或多或少地改变着一些传统文化,推动了文化的开展。现代广告要不断培育、提炼并开展具有时代特色又符合我国国情的社会主义企业精神和经营理念,切实建立具有鲜明时代特征、具有活力与独特民族精神的广告文化,把中国的广告带入更广阔的开展空间。
1.常兆玉 中国传统文化要略 北京 法律出版社 1999.35
2.王肖生 现代广告设计 上海 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2.204
3.林敏生 中国传统的创造性转化 北京 三联书店 1997.6
4. 黄海荣 广告设计学 四川大学出版社 2004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