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2023
公共图书馆
开展
地方
文献
工作
基础
优势
发展前景
公共图书馆开展地方文献工作的根底、优势与开展前景
[]本文结合我国公共图书馆地方文献工作开展历史,从其多年积累的经验、取得的成绩说明公共图书馆具备开展地方文献工作的根底与优势,并用事实说明公共图书馆开展地方文献工作具有良好的开展前景。
地方文献包括地方志、记载地方各种内容的各类文献、地方出版物、地方作者作品等等。时间上要求从古至今,科学分类上要求涵盖各个门类。它以内容、地域限定文献,而不受文献载体限制。地方文献工作就是对地方文献进行整理、加工后,实行集中管理、集中开发,使其最大限度发挥作用。公共图书馆,尤其建馆时间较短者,其文献入藏受各种因素限制,很难有自身特色。但是如将地方文献作为其入藏特色,那么既得天时地利,又得人和,其他图书馆无法与之抗衡。而且,公共图书馆多年效劳实践也证明社会对地方文献需求率极高。由此可见公共图书馆具备开展地方文献工作的根底与优势。
1公共图书馆开展地方文献工作的根底
公共图书馆开展地方文献工作的根底是文献、实践经验及由实践经验升华而成的理论根底。随着公共图书馆事业的不断开展。在几十年工作实践中,在不断摸索总结经验的过程中,公共图书馆已为开展地方文献工作打下坚实根底。
1.1文献根底
中国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的国家,各地都有丰富的地方文献传世,如地方志、舆图、地理、民俗等文献资料及近现代出现和开展起来的报刊、档案类文献资料等等。在没有图书馆之前,地方文献多分散于当地私人藏书家手中。自各地有了公共图书馆以后,它取代私人藏书成为集中入藏地方文献的机构。1988年开始的全国文献资源调查结果说明,51个参加调查的公共图书馆中“地区研究文献居各地图书馆之首。〞而且,经过多年的收集与积累,地区研究文献“至今已构成我国地区研究文献保障系统,〞据全国文献资源调查与布局研究成果汇编一书的统计:在公共馆申报的148个研究级学科文献中,有26个是有关本地区研究和地方史志方面的。这说明申报馆对这方面文献的入藏具有系统性、广泛性。据同书表41“自报研究级学科分布单位一览表〞整理统计:自报研究级学科中与地区研究有关的学科为42项;其分布单位有30个公共图书馆、8个院校图书馆、9个社科院图书馆、2个资料室。由此可见,公共图书馆开展地方文献工作的文献根底十分雄厚。
1.2实践经验的积累
自图书馆出现于中国近代,它很快就承担起收集、入藏地方文献的任务。1916年教育部通饬各省县图书馆注意搜寻乡土艺文;1941年广东图书馆即建起“广东文献特藏〞。馆长杜定友的建馆宗旨为“XX省立图书馆此次复馆之初,即以保存广东文献为第一〞。并制定广东文献分类表,编出与广东文献有关的广东方志目录、广东族谱目录、东西南沙群岛目录等地方文献目录。
解放后,许多图书馆前辈非常重视地方文献工作,如杜定友、刘国均等。在他们的大力倡导下,一些图书馆利用人力、物力优势,征集大量地方文献加工整理后入藏。并整理出许多馆藏地方文献目录,以便供读者更好地利用这局部资料。1957年1月,上海人民图书馆成立图书选购委员会后,将地方文献征集列入图书选购委员会主要工作内容之一;XX省中山图书馆馆长杜定友先生亲自做“地方文献的搜集整理和使用〞的专题讲座来推行这项工作;60年代首都图书馆即已设立北京地方文献特藏书库,还曾于1963年6月24日举办“北京地方文献展览〞进行宣传。这期间,广东馆编制了广东杂志目录、广东舆图目录等20种地方文献目录;首都图书馆编制了北京地方文献分类表;XX省图书馆编制了XX省地方志目录、馆藏云南地方文献目录、广西第二图书馆编制了广西农业资料索引、广西文史资料索引、广西地方资料索引、馆藏太平天国革命报刊资料索引;XX省图书馆编制了论浙江农业耕作制度文稿、索引2023余种;XX省图书馆与兰州大学等校联合编制了兰州各图书馆馆藏西北文献联合目录等等。可以说在“文革〞前,广东中山图书馆、首都图书馆等已为公共图书馆如何开展地方文献工作探索出一些可行经验,但由于“文革〞,这项工作一度停滞不前。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图书馆工作焕发生机,地方文献工作再度引起图书馆界的重视。为配合当地编史修志工作的开展,一些图书馆设置地方文献部门集中开展效劳工作。以东北为例:XX省图书馆设立地方文献组、XX市图书馆设立地方文献专室、XX市图书馆设地方文献部、佳木斯市图书馆设地方文献专题阅览室、XX市图书馆设地方文献专库等等。许多图书馆还编辑印制一批以地方文献为主题的二三次文献,如:广西气候史料、广西民间气候农谚、东北地方文献联合目录、哈尔滨史志资料索引、黑龙江公共图书馆馆藏地方文献联合目录等等。这些二三次文献将各馆入藏的地方文献较好地揭示给读者,为地方文献工作的开展打下了一定根底。一些地方文献工作走在前面的图书馆,更将已完成的二三次文献加工输入到计算机中,建成地方文献数据库。如首都图书馆除将以往完成的报刊索引回溯录入外,还定量录入新信息。这一切说明,许多公共图书馆已具备开展地方文献工作的成型经验。
此外,各公共图书馆从事地方文献工作的同志,在工作中注意总结经验。50年代初,一些热爱、关心地方文献工作的前辈即经常撰文论述地方文献工作。80年代开始,我国图书馆学刊物上登载与地方文献工作有关的文章日益增多。据不完全统计,1985年~1997年图书馆学刊物上登载的论述地方文献的文章约有140余篇,初期以介绍征集、开发、利用地方文献的文章居多,后期以涉及地方文献工作概念、理论及现代化应用的文章为主,这说明公共图书馆开展地方文献工作已具备一定的理论根底。
2公共图书馆开展地方文献工作的优势
图书馆是整理、保护、利用各类文献效劳于社会的地方,而公共图书馆的效劳对象是所在地区的政府及其他行业。因此图书入藏必须考虑综合性及地区性特点。地方文献以地域确定文献归属,与公共图书馆的效劳及入藏不发生矛盾。这说明公共图书馆开展地方文献工作已具备地方效劳优势和地方文献征集优势。此外,图书馆的设备、设施在科学技术兴旺的今天日趋完善,工作人员也都受过良好的业务培训,这些为开展地方文献工作提供了人才及设备优势。
2.1地方效劳优势
公共图书馆主要效劳对象有。地方政府机关、地方经济建设、地方科研单位等,其地域特点十清楚显。地方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开展离不开对地方历史状况、现实状况的掌握。如地方政府确立经济开发工程前,首先要论证其工程的可行性,而论证的依据离不开有关地方文献。如XX省的XX市原以矿业、钢铁业为经济开展龙头,在矿源面临枯竭需要重新立项时,省市领导依据有关部门提供的文献数据,制定了以化工为主要开展方向的方针。外商投资,也要首先了解当地有关情况。美国汽车通用公司在向沈阳、上海投资时首先对当地汽车行业及市场情况进行调研,这些情况有许多来源于地方文献。地方科研单位的研究工程多数围绕地方这一地域主题或与之相关的主题。据XX省社会科学院1985~1995年科研成果目录统计,2023年中14个部门130名专业人员共完成科研成果近3500项,其中约1150项是围绕地方这一主题。经济、历史、党史3所的科研成果一半以上与地方主题有关。XX省图书馆地方文献部曾对“丝绸之路〞、“石窟艺术〞、“敦煌学〞、“西夏学〞等地域性专题研究提供很好的效劳。而地方有关单位在开展某些工作时,也需要利用地方文献了解一些相关情况。如沈阳园林旅游公司在确定建立满族民俗博物馆时,即从XX省图书馆获得系列满族民俗资料作其工程实施的文献依据。黑龙江日报社史志办在编写东北新闻史过程中,其资料来源主要是东北各大图书馆入藏的地方文献资料。XX省图书馆曾利用馆藏有关资料为其整理出1949年以前东北地区的报纸名录202条。从读者利用图书馆情况也能看出其对地方文献的需求。笔者1997年完成的73项社科咨询中,有49项属于地方文献咨询范畴。
2.2地方文献征集优势
公共图书馆地方文献征集优势主要反映在以下几方面。①地方政府干预优势。图书馆直接隶属于当地政府,它可以通过政府向有关部门下发文件,征集地方文献。1960年1月,中国共产党XX省人民委员会批转了“XX省中山图书馆关于征集地方文献资料方法〞;1978年、1985年又先后两次发出“关于做好地方文献资料征集工作的通知〞;1989-1990年XX省先后三次下发关于做好地方文献和地方出版物征集和收藏的通知、关于公共图书馆征集地方文献的报告、关于商谈地方财政部门补助征集地方文献经费的函,其他省份也发过类似的通知。这些文件的下发,方便了各图书馆对地方文献及地方出版物的征集。②图书馆之间的协作优势。各图书馆除入藏当地文献外,也入藏其他地区的文献资料。如北京图书馆、上海图书馆、中科院图书馆均藏有XX省图书馆未入藏的辽宁方志、东北刊物等。因此,XX省图
书馆可根据需要,通过复印补充入藏。③图书馆内部政策优势。图书馆领导因其效劳地方的宗旨,对地方文献的采购多给以大力支持。如XX省图书馆的领导在购书经费紧张的情况下,对地方文献的购入依然给予保证。④地方文献入藏根底丰厚的优势。许多图书馆早在50-60年代即已着手采购征集地方文献。如广东、北京、甘肃、上海、辽宁等地。XX省有“东北地区研究〞文献资料25.135种,“占本学科文献总藏量的40.34%〞。XX省图书馆1990年建立地方文献书库时,仅从基藏书库提取中日文图书复本(不包括古籍),就入藏近4000种地方文献。⑤地方人士热爱家乡的地缘优势。爱家、爱乡、爱国的情缘不分种族、国界,无论人在何方乡情不变。许多人愿意将自己的研究成果无偿捐赠给家乡图书馆。如黄荫普曾捐赠大批广东文献给广东中山图书馆。许多图书馆利用这种地缘优势建起地方作者库如广东、遵义、临清、佳木斯、XX县区等等。
2.3人才及其他相关优势
在图书馆能够将文献与使用文献者有效挂接的关键是人,是一批业务能力强,又有敬业精神的工作人员。目前各公共图书馆重视对在职人员的业务培训、素质教育,工作人员的业务能力及精神面貌都有较大改观。80年代起又补充进一批具有学士、硕士学位的专业人才。经过几年的实践,这批人已能利用所学驾御图书馆业务,其中佼佼者已成为图书馆中的业务尖子,并走上领导岗位。可见图书馆开展各项工作根本具备了人才优势。就开展地方文献工作而言,这种优势更为突出。主要表现在:图书馆对外效劳人员有多年为地方效劳的经验,对地方需求比较清楚;多数人生于斯、长于斯,对多年生活工作的地方有较深厚的感情,对当地历史及各方面情况也有较多掌握;加之对馆藏的了解掌握,几种因素结合起来,对开展地方文献工作无疑十分有利。
图书馆现代化技术的采用,各项先进设备的配置,亦为图书馆开展地方文献工作提供了优越条件。目前规模较大的图书馆多数已系统配置缩微复制、视听、计算机、扫描打印等设备,与之相配套的现代化技术及技术人才也相继到位。许多图书馆已利用这一优越条件着手做地方文献的根底建设工作。如首都图书馆的地方文献数据库已具一定规模;1996~1997年XX省图书馆开始建立“辽宁近当代作家、作品资料数据库〞,已输入数据近4000条;“盛京时报数据库〞已完成数据单近万条,并开始录入工作;“东北图片数据库〞的图片及数据录入工作正在进行等等。总之,随着社会信息意识的增强及邮电通讯事业、计算机产业、印刷事业的全面开展。图书馆这一规模庞大的信息产业系统的信息优势也在不断地显示出来。
3公共图书馆开展地方文献工作的开展前景
地方文献工作虽然早已引起图书馆界重视,但地方文献不以文献载体或学科分类的特点却不同程度地限制了这项工作在公共图书馆内的开展。以往在多数图书馆中,地方文献工作被分散在不同业务部门,如采购征集由采编部负责;二三次文献开发及咨询工作分散在社科、科技部门;读者的文献利用那么因其载体情况分散于有关部门。由于这种分散状态使地方文献的入藏、目录及效劳特点无法集中表达。一方面读者不知如何利用图书馆的地方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