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23年全市工业和信息化工作意见范文.doc
下载文档

ID:904521

大小:23.50KB

页数:12页

格式:DOC

时间:2023-04-15

收藏 分享赚钱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2023 全市 工业 信息化 工作 意见 范文
全市工业和信息化工作意见 2023年全市工业和信息化工作的主要预期目标: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主营业务收入、利税、利润均比上年增长13%以上;技改投入增长13%;完成省下达的节能目标任务;社会信息化总体水平保持全国同类城市领先。 一、突出培强做大,提升产业集聚优势 〔一〕全面实施“双轮驱动〞战略。一方面,推动传统产业升级。进一步开展壮大机械制造、电子信息、食品、现代化工等优势产业,积极利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钟表、锁具等传统产业,使其重新焕发生机和活力。年内力争四大优势产业主营业务收入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到达59%。另一方面,培育开展战略性新兴产业。集中力量培育开展新能源、新材料、生物技术、节能环保和新一代信息技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开展一批产业特色鲜明、集聚效应显著的新兴产业园,建设一批创新能力强、产学研结合的研发平台,实施一批技术先进、带动力强的重大投资项目,扶持一批成长性好、创新能力强的优势骨干企业,引进一批创新创业创意领军人才,用3—5年时间培育形成新的支柱产业。 〔二〕实施培强做大工程。围绕企业上规模、税收上台阶、科技上层次、管理上水平,启动实施“十二五〞新一轮培强做大工程,加大在技术改造、技术创新、鼓励奖励以及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等方面的政策扶持力度,引导支持骨干企业在信息化建设、产业链延伸、创新平台建立以及剥离开展生产性效劳业等方面发挥引领作用,培育壮大千亿产业、百亿龙头和十亿骨干“三个方阵〞,力争2023年主营业务收入过10亿元企业到达125户以上,其中过百亿企业13户。 〔三〕壮大产品集群。按照市委、市政府关于?加快经济开展方式转变的指导意见?的要求,坚持走高端化、品牌化、集群化开展之路,依托龙头企业,引进和开展一批配套企业、关联企业,延伸拉长主导产业链,大力开展汽车、、 、船舶、葡萄酒、黄金、核电、聚氨酯、新型铝材、特种化纤等10大产品集群,在提高终端产品生产规模和竞争能力的根底上,向设计研发、信息物流、营销网络等高端领域延伸,逐步形成系列化、体系化产品集群开展格局,努力打造具有区域优势的汽车产业基地、电子信息产业基地、现代化工产业基地、船舶及海洋工程产业基地,构筑引领我市工业开展的战略高地,2023年力争过千亿元产品集群到达3个以上。 二、突出产业升级,提升企业规模实力 〔四〕继续加大工业投入。积极筛选论证一批大项目、好项目,突出抓好100个重点技术改造项目和100个重点技术创新项目,推动产业优化升级。大力开展以大企业为引领、产业高度集聚的专业化特色园区,加快推进化学工业园、葡萄酒研发制造中心、新增30万辆汽车及30万台发动机等重点项目建设,加快新能源汽车及零部件平台的导入,加快推进生物、航空航天等高端园区规划建设,努力打造国家级和省级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建立健全工业项目推进机制,突出抓好“中央预算内项目、省调控资金项目、省重点产品结构调整项目、省产业调整振兴规划项目、省新兴产业和重点行业开展专项项目、全市过亿元技改项目〞6个层面的重点投资项目,加快项目建设进度,尽快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 〔五〕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加强企业技术创新体系建设,年内力争再创立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1家,省级企业技术中心6家,市级企业技术中心20家。充分发挥企业技术中心的作用,力争全年市级以上企业技术中心科研投入到达55亿元以上,省级以上企业技术中心科研投入占销售收入比重到达3.3%以上。继续推进产学研联合,积极搭建校企合作平台,强化与国内外著名大学、科研机构、世界500强的科技合作,年内完成重大产学研合作成果30项。以项目为依托,突出蓝色经济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着力突破关键共性技术,努力在新一代电子信息、生物制药、新材料等领域掌握一批核心技术和知识产权。大力实施名牌战略,鼓励企业主导或参与国家、行业标准制定,年内争取认定中国著名商标1件,省著名商标〔省名牌产品〕20件以上。 三、突出两化融合,提升信息化水平 〔六〕实施信息化强市战略。出台?关于实施信息化强市战略的意见?,召开全市信息化强市大会。进一步加强电子政务建设,实施集约化电子政务建设模式,加强市县两级政府门户网站、政府数据中心和电子政务网络等电子政务根底设施建设。积极开展两化融合试验区建设,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工业、农业、效劳业和节能减排中的应用,重点抓好4个试验县〔市区〕、100家示范企业、10个特色园区、50个示范中心和10个示范工程建设。重视信息技术在社会各领域的应用,利用“亭、屏、站、线〞等手段,加快推进以社区为节点的社会信息化建设。进一步推进文化信息共享工程,推动建设学习型城市。完善国土、规划信息化,加快城市管理数字化,推进智能交通、智能港口、智能小区建设,建设智慧型城市。 〔七〕大力开展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以开发区、高新区、莱山区、芝罘区为核心,辐射其他市〔区〕,大力开展计算机产业园、通信产业园、软件园、动漫基地、效劳外包园等核心园区,推动实施物联网示范工程,加快建设宽带无线网络、信息技术推广中心和相关创新效劳平台。重点开展软件和效劳外包、创意设计等领域,着力培育物联网、云计算和三网融合产业,大力开展电子商务、数字内容和信息效劳产业。加快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软件技术和产品开发,尽快实现产业化。积极跟进物联网、云计算、三网融合、高端软件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开展动态,争取参与局部相关技术的研究及产业化。 〔八〕着力抓好八项信息化重点工程。一是继续抓好市民卡工程,年内发卡量到达15万张,应用拓展到20项;二是抓好无线城市建设工程,年内新建TD基站1000个,新建WLAN接入点3万个,开展无线宽带用户8万户;三是抓好IT科技馆工程,建设国内首个IT科技馆,举办信息技术成果展和市首届IT创意大赛;四是以中金数据、中科院计算所为代表,建设云计算效劳平台,争取进入省规划布局;五是以东方电子为主体,在高新区建设东方智能科技园;六是建设智能交通公共效劳平台,实现交通管理智能化;七是建设港口领域集装箱物流跟踪调度平台,实现对集装箱运输过程中车、船、货、人的自动化管理;八是继续抓好科技防腐工程,年内完成市级公共资源交易平台和监察平台、公共资金管理平台和监察平台及县级网上政务大厅建设。 四、突出节能降耗,提升可持续开展能力 〔九〕完善节能减排工作机制。按照调控总量、限制增量、优化存量的思路,完善节能考核机制。落实节能目标责任,下达2023年全市节能减排工作实施意见,加强调度考核。尝试建立能源消耗总量调控制度,对存量能耗和增量能耗分别考核,下达各县市区年度能耗总量,按月调度,按季调控,动态调整。对完不成季度调控指标的地区和企业,依法依规采取科学严格的调控手段,努力使能耗降下来。对新上高耗能鼓励类、允许类项目实行“区域总量控制〞。坚持科学调控、标准操作,不断优化电力调控手段,完善预约谈话制度,建立节能预警调控长效机制。充分发挥市节能减排联席会议的作用,严把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门槛,完善项目审核配合联动机制。组织节能监察支队加大监督检查力度,杜绝高耗能项目违规建设,对在用淘汰变压器、电动机等机电设备情况开展专项监察。 〔十〕进一步强化节能管理。加快推进节能重点项目建设,发挥市节能和循环经济专项资金的引导作用,探索实行“以奖代补〞模式,鼓励企业加快淘汰落后工艺设备步伐,力争110户重点用能企业的24项单位产品能耗指标降低率到达80%以上。加快淘汰落后产能,力争全年淘汰落后生产线8条。加强重点用能企业监督管理,将监管范围扩大到年耗能5000吨标准煤以上企业。建立节能管理信息平台,推行能源管理师制度,开展能效对标活动和能源管理体系建设试点。 〔十一〕扎实推进循环经济和资源综合利用工作。大力开展循环经济,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水平,年内实现工业固体废弃物再利用850万吨。推动节能环保产业和节能效劳业开展,积极争创省级节能环保产业基地。用足用好国家财政补贴优惠政策,积极推广节能技术和节能产品。支持企业进入国家支持开展合同能源管理技术效劳备案名单,组织申报合同能源管理项目。以能耗高、排放大的企业为重点,全面推行清洁生产审核。 五、突出市场开拓,提升企业市场竞争力 〔十二〕引导企业积极开拓市场。深入开展“市场开拓创新年〞活动,鼓励企业创新思路和方法,坚持以销促产,推开工业经济从资源型增长向价值型增长转变。增强营销意识,积极探索互动型营销、网络营销等新型营销模式,引导企业在营销理念、营销方式、营销机构上实现创新与突破。认真研究新形势下的市场调研、市场定位等营销要素创新,推动企业引进市场营销诊断,不断调整完善营销机构。加大市场开拓力度,积极开拓国内重点地区市场,在全国中心城市举办专业展销洽谈活动,提高产品的品牌知名度。认真落实国家出口政策,鼓励企业加快产品结构调整和新产品研发,增强国际竞争能力。加快“网上工业展览馆〞建设步伐,增参加馆企业数量,利用信息化平台,展示名优产品,开展电子商务,提升企业产品市场影响力和占有率。 〔十三〕大力推动对外合作与交流。以“三个引进〞为主线,继续加大“三类投资方〞的对接工作力度,加大引进大项目、大企业和高层次人才的工作力度,力争对外交流与合作方面取得新进展。加强与相关省市、部委、高校和企业等单位的密切联系,在招商引进中做到“实施一批、推进一批、储藏一批、在谈一批〞。搭建对外合作与交流平台,组织举办中日韩国际食品博览会、第九届国际〔〕装备制造业博览会、2023年中日韩国际物流产业博览会、通用汽车供给商销地产〔〕会等各类经贸交流与洽谈活动,组织企业参加津洽会、高交会等国内外重要经贸展洽活动,努力提高经济技术交流合作的层次和水平。 六、突出调控管理,提升经济运行质量 〔十四〕强化经济运行的监测分析和预警预测。完善调度制度,加快信息化平台建设,加强对重点行业、重点企业、重点产品和重要生产要素的调度分析,建立综合经济分析指标体系。加强对工业经济运行的预警预测,积极协调解决工业开展中的突出问题,超前研究应对措施,确保工业经济平稳运行。合理配置生产要素,重点搞好资金、水、电、油、运等各类生产要素的科学配置与综合协调,突出搞好电煤供需衔接和应急保障工作,确保电力供给。 〔十五〕大力推动物流业开展。推动实施“十二五〞现代物流业开展总体规划和大型物流园区开展规划,引领全市物流业加快开展。积极建设物流园区载体和平台,突出抓好西港区大型综合物流园区和黄务高档消费品物流园区建设,吸引国内外知名物流企业进园开展。加快制造业和物流业联动,推动大企业带头剥离物流效劳环节,开展供给链管理。积极实施省多式联运试点,提高物流运作效率和效劳水平。研究制定全市加快现代物流业开展实施意见,在税收优惠、减免规费、土地供给、信息平台等方面加大政策支持力度。 〔十六〕进一步强化安全生产工作。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和省安全生产法律法规,严把技改和新建项目安全准入关。加强煤矿、民爆行业、石油天然气管道以及铁路道口安全监管工作,夯实企业安全生产管理根底。层层分解落实安全管理目标和责任,加大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力度,督导检查安全措施落实到位。强化安全生产应急演练,确保不发生重大安全事故。鼓励和引导企业主动增加就业,安排好企业员工的生产生活,确保工业和信息化系统的和谐稳定。 七、突出协调效劳,提升优化开展环境 〔十七〕用足用好产业政策。认真研究国家产业政策,加强政策宣传,积极争取和落实国家、省鼓励支持企业开展的各项政策。加大项目申报和争取力度,力争有更多的项目挤进国债资金、节能节水、技改贴息、技术创新等方案盘子。全面落实培强做大相关配套政策,统筹使用市工业开展专项资金,选择规模实力强、税收奉献大、开展前景好的8大领域领军企业、50户重点企业、100户成长性企业,在项目建设、要素配置、融通资金等方面给予政策倾斜。加大政策性资金支持力度,积极探索设立工业企业还贷周转金和信息化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