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23年会计实务第1章讲义.docx
下载文档

ID:900619

大小:83.60KB

页数:128页

格式:DOCX

时间:2023-04-15

收藏 分享赚钱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2023 年会 实务 讲义
01会计实务第1章讲义 第一章  会计概述             考情分析 本章内容是根本知识章节,其内容承继了原会计从业资格证考试中会计根底的内容,是整个初级职称通过的根底,学习整体难度不算高,但有个别难点,知识面较广,考生在学习时应注意归纳总结。   第一节 会计概念、职能和目标  一、 会计概念——什么是会计?   会计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采用专门方法和程序,对企业和行政、事业单位的经济活动进行完整的、连续的、系统的核算和监督,以提供经济信息和反映受托责任履行情况为主要目的的经济管理活动。    二、 会计职能——会计有啥用? (一)根本职能 1. 核算职能——会计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对特定主体的经济活动进行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贯穿于经济活动的全过程,是会计最根本的职能。   会计核算的主要内容:   ①款项和有价证券的收付; ②财物的收发、增减和使用; ③债权、债务的发生和结算; ④资本、基金的增减; ⑤收入、支出、费用、本钱的计算; ⑥财务成果的计算和处理; ⑦其他事项。   2.监督职能——对特定主体经济活动和相关会计核算的真实性、合法性和合理性进行审查。   真实性审查:核算是否根据实际发生的经济业务   合法性审查:经济业务是否符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   合理性审查:财务收支是否符合财务收支方案 【提示】会计监督分为事前监督、事中监督和事后监督。 2. 会计核算职能和监督职能的关系   会计核算与会计监督是相辅相成、辩证统一的。会计核算是会计监督的根底,没有核算提供的各种信息,监督就失去了依据;会计监督又是会计核算质量的保障,只有核算没有监督,就难以保证核算提供信息的质量。    (二)拓展职能 三、会计目标 会计目标,是要求会计工作完成的任务或到达的标准,即向财务报告使用者提供与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等有关的会计信息,反映企业管理层受托责任履行情况,有助于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作出经济决策。   知识点总结 第二节 会计根本假设、会计根底和会计信息质量要求 一、会计根本假设   会计根本假设是企业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的前提,是对会计核算所处时间、空间和环境等所作的合理设定。会计根本假设包括会计主体、持续经营、会计分期和货币计量等四个假设。 1. 会计主体 会计主体是指会计工作效劳的特定对象,是企业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的空间范围。 为了向财务报告使用者反映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提供与其决策有用的信息,会计核算和财务报告的编制应当集中于反映特定对象的活动,并将其与其他经济实体区别开来。 在会计主体假设下,企业应当对其本身发生的交易或事项进行确认、计量和报告,反映企业本身所从事的的各项生产经营活动。 1.它不仅要求会计核算分清经济业务是属于本企业还是其他企业,还要分清经济业务是属于本企业还是企业的所有者。 2.会计主体与法律主体并非对等的概念。一般而言,但凡法人单位必为会计主体,但会计主体不一定是法人。企业集团、企业、企业的分厂、企业的车间或事业部,都可以成为 2.持续经营 指在可以预见的将来,企业将会按当前的规模和状态继续经营下去,不会停业,也不会大规模削减业务。 【理解】持续经营只是一个假定,一个企业在不能持续经营时应当停止使用根据该假设所选择的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原那么与方法,一旦进入清算,就应当改按清算会计处理 3.会计分期 指将一个企业持续经营的经营活动划分为一个个连续的、长短相同的期间,以便分期结算账目和编制财务会计报告。 会计分期的目的,在于通过会计期间的划分,将持续经营的生产经营活动划分成连续、相等的期间,据以结算盈亏,按期编报财务报告,从而及时向财务报告使用者提供有关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的信息。 (1)会计期间分为年度、半年度、季度和月度,且均按公历起讫日期确定。半年度、季度和月度称为会计中期。 (2)由于会计分期,才产生了当期与其他期间的差异,从而形成了权责发生制和收付实现制不同的记账根底,进而出现了应收、应付会计处理方法。 4.货币计量 指会计主体在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时以货币计量,反映会计主体的生产经营活动。 货币是商品的一般等价物,是衡量一般商品价值的共同尺度,具有价值尺度、流通手段、贮藏手段和支付手段等特点。 选择货币这个共同尺度进行计量,能够全面、综合反映企业的生产经营情况。 在货币计量的前提下,我国的会计核算应以人民币作为记账本位币。业务收支以外币为主的企业也可选择某种外币作为记账本位币,但向外编送财务报告时,应折算为人民币反映。    会计主体 (1)空间范围,即会计核算和监督的特定单位或组织; (2)将特定主体的经济活动与该主体所有者、职工个人、与其他单位的的经济活动区别对待; (3)会计主体与法律主体(法人)并非是对等的概念,法人可作为会计主体,但会计主体不一定是法人 持续经营 会计核算上所使用的一系列会计处理原那么、会计处理方法都是建立在会计主体持续经营的前提下 会计分期 (1)会计期间分为年度和中期;中期是指短于一个完整的会计年度的报告期间; (2)会计期间分为年度、半年度、季度和月度。年度、半年度、季度和月度均按公历起讫日期确定; (3)由于会计分期,才产生了当期与其他期间的差异,从而形成了权责发生制和收付实现制的区别 货币计量 (1)我国的会计核算应以人民币为记账本位币; (2)业务收支以外币为主的企业,也可以选择某种外币作为记账本位币,但编制的财务会计报告应当折算为人民币反映; (3)在境外设立的中国企业向国内报送的财务会计报告,应当折算为人民币 三、 会计根底      因为有了会计分期假设,进而产生了本期与非本期的区别。   你开了一家书店,1月27日,老师到你的店买了几本书但没给钱,离开前告知“今天没钱,以后还你!〞。   假设2月16日老师才把钱还给你,那对于那几本书的收入,你会放在1月处理还是2月处理呢?    1.权责发生制 权责发生制是指以取得收取款项的权利或支付款项的义务为标志来确定本期收入和费用的会计核算根底 举例 权责发生制 本期收入 本期费用 1 本月预收下月销货款8000元 0 2 本月预付全年的水电费2400元 2400/12 3 本月销售货物10000元,实际收到货款5000元,余款下月收到 10000 4 本月购入办公用品100元,款项未付 100 【总结】两个但凡 但凡当期已经实现的收入和已经发生或者应当负担的费用,无论款项是否收付,都应当作为当期的收入和费用,计入利润表; 但凡不属于当期的收入和费用,即使款项已在当期收付,也不应当作为当期的收入和费用。 2.收付实现制 收付实现制是指以现金的实际收付为标志来确定本期收入和支出的会计核算根底。 举例 收付实现制 本期收入 本期费用 1 本月预收下月销货款8000元 8000 2 本月预付全年的水电费2400元 2400 3 本月销售货物10 000元,实际收到货款 5 000元,余款下月收到 5000 4 本月购入办公用品100元,款项未付 0 【总结】两个但凡 凡属本期收到的收入和支出的费用,不管其是否应当归属于本期,都应作为本期的收入和费用处理; 凡本期未收到的收入或未支付的费用,即使应当归属于本期,也不应作为本期的收入和费用处理。 【提示】在我国,政府会计由预算会计和财务会计构成。其中,预算会计采用收付实现制,国务院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财务会计采用权责发生制。 三、会计信息质量要求 会计信息质量要求是对企业财务会计报告中所提供会计信息质量的根本要求,是使财务会计报告中所提供会计信息对投资者等使用者决策有用应具备的根本特征。     三可二重谨相及 1.可靠性 可靠性要求企业应当以实际发生的交易或者事项为依据进行确认、计量和报告,如实反映符合确认和计量要求的会计要素及其他相关信息,保证会计信息真实可靠、内容完整。 可靠性是高质量会计信息的重要根底和关键所在。如果企业以虚假的交易或者事项进行确认、计量和报告,属于违法行为,不仅会严重损害会计信息质量,而且会误导投资者,干扰资本市场,导致会计秩序、财经秩序混乱。 2.相关性(有用性) 相关性要求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与投资者等财务报告使用者的经济决策需要相关,有助于投资者等财务报告使用者对企业过去、现在或未来的情况作出评价或者预测。 3.可理解性 可理解性要求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清晰明了,便于投资者等财务报告使用者理解和使用。 4.可比性 (1)同一企业不同时期可比。要求同一企业不同时期发生的相同或者相似的交易或者事项,应当采用一致的会计政策,不得随意变更。确需变更的,应当在附注中说明(纵向可比)。 (2)不同企业相同会计期间可比。 要求企业的会计核算应当按照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的规定进行,不同企业发生的相同或者相似的交易或事项,应当采用规定的会计政策、确保会计信息口径一致、相互可比(横向可比)。 5.实质重于形式 实质重于形式要求企业应当按照交易或者事项的经济实质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不仅仅以交易或者事项的法律形式为依据。 【例】租入的资产(短期租赁和低值资产租赁除外) 6.重要性 要求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反映与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有关的所有重要交易或者事项。 在实务中,如果某会计信息的省略或者错报会影响投资者等财务报告使用者据此作出决策,该信息就具有重要性。    重要性的应用需要依赖职业判断,企业应当根据其所处的环境和实际情况,从工程的性质和金额大小两方面加以判断。 例如,企业发生的某些支出金额较小,但根据重要性要求,可以一次性计入当期损益。如2023.1.1支付全年的杂志费120元可以一次记入当期费用。 7.谨慎性 要求企业对交易或者事项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应当保持应有的谨慎,不应高估资产或者收益、低估负债或者费用。   注意,不应高估资产或者收益、低估负债或者用,并不意味着应低估资产或者收益、高估负债或者费用。   谨慎性要求的表达: 对售出商品可能发生的保修义务确认预计负债、 对可能承担的环保责任确认预计负债、 对资产计提减值准备、 企业对固定资产采用加速折旧法等。 不允许企业设置秘密准备 8.及时性 及时性要求企业对于已经发生的交易或者事项,应当及时进行确认、计量和报告不得提前或延后。 总结    第三节 会计要素及其确认与计量 一、会计要素及其确认条件 会计要素是根据交易或者事项的经济特征所确定的财务会计对象和根本分类。是会计核算对象的具体化。 我国企业会计准那么将会计要素划分为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和利润六类。其中,前三类属于反映财务状况的会计要素,在资产负债表中列示;后三类属于反映经营成果的会计要素,在利润表中列示。 【理解1】财务状况: 财务状况是指企业一定日期的资产及权益情况,是资金运动相对静止状态的表现。反映财务状况的会计要素包括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三项。 【理解2】经营成果: 经营成果是企业在一定时期内从事生产经营活动所取得的最终成果,是资金运动的动态反映。反映经营成果的会计要素包括收入、费用、利润三项。 1. 资产的定义 资产,是指企业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由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资源。 (1)资产的特征: ①资产是由企业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 【提示】预期在未来发生的交易或者事项不形成资产。 ②资产是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资源。 拥有:所有权 控制:控制权(融资租入固定资产) ③资产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 (2)资产确实认条件 ①需要符合资产定义; ②同时满足以下两个条件: l  与该资源有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 l  该资源的本钱或者价值能够可靠地计量 【课外知识】关于会计上可能性程度的具体划分: 【总结】常考事项 业务事项 是否属于资产 原因 准备购入的原材料 x 不是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