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23年发展新动能培育绿色建造千亿级产业链的思考.docx
下载文档

ID:897826

大小:23.10KB

页数:5页

格式:DOCX

时间:2023-04-15

收藏 分享赚钱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2023 发展 动能 培育 绿色 建造 千亿 产业链 思考
天道酬勤 开展新动能、培育绿色建造千亿级产业链的思考 朱茜 摘 要:绿色建造是实现绿色建筑的动态过程,探讨济南市目前在实现绿色建造方面的突出问题,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分析开展新动能、培育绿色建造千亿级产业的可能性,并提出相应的措施。 关键词:沈阳市;绿色建造产业;开展现状;问题及原因;措施 中图分类号:F26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23〕18-0049-02 一、相关概念 第一,绿色建筑。所谓“绿色建筑〞的“绿色〞,并不是指一般意义的立体绿化、屋顶花园,而是代表一种概念或象征,指建筑对环境无害,能充分利用环境自然资源。绿色建筑是一种在建设期间不破坏环境根本生态平衡条件,在生存期间所消耗的物质和能源明显少于传统建筑的一种新型建筑,又可称为可持续开展建筑、生态建筑、节能环保建筑等。 第二,绿色建造。绿色建造指的是实现绿色建筑的动态过程。绿色建造是对绿色建筑的一种实现,是针对绿色建筑的产品制造过程而言的。核心理念是“环境友好、资源节约、品质保证〞。内涵为:减轻建筑对环境的负荷,即节约能源及资源;提供平安、健康、舒适的生活和工作空间;与自然环境亲和,做到人及建筑与环境的和谐共处、永续开展。 二、济南市绿色建造产业开展现状 自1980年“可持续开展〞口号被提出以后,绿色的可持续开展观念已经深入到社会开展和人们生活的各个环节中。从国务院办公厅一号文件的发布,到山东省关于大力推进绿色建筑行动的实施意见的出台,一系列支持绿色建筑开展政策使得绿色建筑一度成为人们关注的新焦点。2023年济南市就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建筑节能管理工作的通知,明确要求新建绿色建筑200万平方米,并陆续开展了“绿色建筑在行动〞等系列活动。济南新旧动能转换先行区总体规划提出,蓝绿空间占比超过70%。未来,绿色将成为先行区的底色,涵盖建筑设计施工、居民生活品质、绿色产业壮大等全生命周期的生态、生产、生活。济南新旧动能转换先行区首次公开发布的绿色城市开展战略就是将致力打造成全国规模最大的绿色建筑产业示范区。2023年已建成山东建筑大学教学实验综合楼装配式被动式超低能耗绿色建筑。泉海置业在高新区建设的全国体量最大的被动式超低能耗的商品住宅,建筑面积达10.6万平方米。 目前建筑行业谋求的重点改革方向就是可持续绿色化的开展模式,而在其中,装配式建筑的绿色化特性又恰恰迎合了建筑行业变革的潮流。因装配式建筑的建造过程借鉴制造业和工业的零部件流水线式的生产、制造的模式。这种方式大大提高了建筑产品在制造过程中的信息化、科技化水平。与落后的管理模式相比拟,是一种革新。同时在装配式建筑的生产和建造过程之中,珍贵的水和土地资源可以最大程度上做到减少浪费,同时降低建筑材料和有限资源的消耗,使得建筑产品的附加价值得以大幅提升。在表达了可持续开展和绿色开展的同时,为当今快速开展的现代化社会带来了非常可观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济南市的装配式建筑建造过程开展迅速。截至2023年,济南市共有7处装配式低能耗的绿色建筑,绿色建造依装配式步品为根底,到2023年底,济南市采用住宅产业化技术建设的工程面积占新建工程面积的比例不低于30%,2023年全市新开工装配式建筑面积总计约1 500万平方米。其中,装配式建筑〔国家新标准〕工程60个,面积約600万平方米;审核装配式建筑工程 300余个,建筑面积2 580万平方米。截至2023年底,济南市共有9家单位被住建部认定为国家级装配式建筑产业基地,21家企业被评为省级装配式建筑产业基地,33个工程被评为省级装配式建筑示范工程,工程和产业基地数量均居全省首位。 三、济南市当前在实现绿色建造方面存在的问题和主要原因 上文提到开展绿色建筑,装配式建筑的建造代表了革新的方向和潮流,但是,与传统的建造方式相比拟,装配式建筑的参与过程具有专业化要求程度高、参与主体数量巨大,信息的交叉和交流范围巨大,沟通协调难度大等特点,从而对于工程各个主体之间的相互配合能力和协同合作能力提出了相当高的要求。 济南市的装配式建筑产业仍处于开展的早期,投资开发商,研发设计单位、材料或者设备的生产供给商和运营效劳单位、承包商单位等多个实施主体之间,也就是装配式建筑的产业链内部的协同开展严重缺乏。由此便会导致多数主体的参与积极性不高,最终导致济南市装配式建筑形成了“外冷内热〞的局面。2023年开始不少装配企业反映业务量开始严重下滑,企业表示原打算增加的新建厂房、新上自动化设备、科技创新等扩产投入,现在纷纷取消方案,还有不少装配式上下游企业,因业务萎缩开始在省内外其他城市寻找新合作契机,甚至开始安排外迁,在全国装配式建筑蓬勃开展、形势大好的情况下,不是弯道超车,而是面临弯道出局的窘境。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众多,如产业根底相对薄弱,产业协同组织模式不合理,管理不科学,缺乏行之有效的现代企业管理方法和信息协同手段以及多主体协同合作的利益保障措施等等。但是具体而言,下面的几个问题尤其突出。 第一,行业整体水平和公众认知度亟待提高。装配式建筑产业属于新兴产业,新技术、新业态。我国的装配式建造行业还处于开展的初期,根据住房城乡建设部门等权威机构公布的数据而言,目前我们装配式建筑面积在新建工程总建筑面积中的占比缺乏5%。由此公众存在对装配建筑的认知和接纳程度不够高、不够充分的表现。 第二,政策扶持力度不够,引导力不强。济南市政府政策支持力度方面,特别是在财政支持方面,与北京、上海、长沙等其他城市相比,还存在一定的差距,具体可行的鼓励引导措施在一定程度上有所缺乏。政府本身在投资工程的积极性和引导力等方面,还远远赶不上民营开发工程的积极性和效率,总是千方百计找各种借口绕过现有政策规定。 第三,行业监管制约手段不够,导致装配率下降。装配式建筑产业各行业主管部门从立项审批、供地管理、工程建设等全过程实施监督管理,已形成一系列强制性政策规定。2023年底,济南市在“一次性办成〞改革和市级政务效劳“零跑腿〞事项中图审阶段政策性审核把关环节变成了单纯由第三方图审机构把关,市场化行为突出、制约手段不够,导致装配率下降,影响了强制性标准的执行。济南已经发生了多起社区保温墙体及太阳能坠落事故,市民对建筑的平安性产生恐慌心理。 四、开展新动能,培育绿色建造千亿级产业的可能性及措施 〔一〕开展新动能、培育绿色建造千亿级产业的可能性 “产业链〞一词,最早出现在西方著名的古典经济学家亚当·斯密的国富论中。亚当·斯密认为,工厂流水线式的生产是由经过详细分工的可循环链条构成的。这个理解主要体在企业的内部生产过程中。对“产业链〞的理解,按照当代的含义,应该不仅仅局限于生产企业的内部生产过程中,还应该拓展到价值链和供给链的角度进行分析。由此,如果给产业链下一个定义的话,可以做如下阐释:以提供具有使用功能的产品为目的,通过联系上下游关系企业而形成的链状或者网状结构,以拥有较大话语权的核心企业牵头,整合链条资源并带动其他相关企业共同开展以提高整体竞争力的链状或网状结构。产业链在动态的开展过程中会不断进行扩张,拥有复杂的产业链结构的产业通常具有较强的稳定性和外部竞争力。 开展新动能,培育绿色建造千亿级产业链,以产业量而言,价值的累积巨大。笔者认为,价值量的积累维度主要指横向的和纵向的两方面。横向主要是指的商业半径,商业半径如180~250公里范围内,从南边会辐射到临沂、济宁,枣庄;自东边会辐射到淄博、滨州还有东营。北边会辐射到德州,聊城。纵向指它的产业链,绿色建造的产业链的链条很长,横向的商业半径的形成产值加上纵向的产业价值会超过1千亿。在各种城市实力排行榜以及分析文章中,“新济南〞这个名称,一度成为热点。这不仅仅是因为行政区划的调整,更是因为,济南的经济总量上已经超过了明星城市佛山,同“特大城市〞郑州几乎持平。但无论何时,一个城市的经济实力都是最重要的评价标准。同时,想要成为国家中心城市,济南不能仅仅满足于开展好自己,还要依靠优势产业,辐射周边区域的经济开展。 〔二〕开展新动能、培育绿色建造千亿级产业的措施 1.制订新动能绿色建造方案,加强千亿级产业战略布局。使绿色建造产业装配率筑占比由30%~50%提升至70%。在新旧动能转换先行區开展绿色城市建设进行顶层设计、开展系统研究。以莱钢为中心建立住宅钢结构产业基地。以章丘、长清为中心开展装配式建筑产业基地,目前章丘具有代表性的省级装配式建筑产业基地有中铁十四局绿色产业园、山东万斯达建筑科技、东城杭萧钢构、山东大汉建设机械、万科装配式产业基地等多家具备产业基地雏形。长清具有代表性的省级装配式建筑产业基地有长兴建设科技、山东平安建筑工业化科技、通发集团、汇富集团、鼎瑞泰沣实业、山东国舜集团等多家相关企业。 2.培育全产业链基地。装配式建造产业链涉及投资开发→规划设计→生产制造→物流运输→装配施工→运营维护各个产业,从而形成一种庞大的链状集合,上下游的各个元素之间相互制衡而形成一种比拟稳定的产业结构。上游主要是水泥、钢铁、混凝土等原材料,下游那么是工业建筑及设施等,即按照研发→原材料→产品生产→人员培训→设计→安装这条主线进行开展。 3.市委市政府等相关决策机构要高度重视装配式建筑产业开展。应成立由市主要领导同志挂帅,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市财政局等有关部门组成的专班,深入展开调查研究,制定政策措施。加大行业主管部门的监管力度,促进装配式建筑产业全链条高质量开展。通过绿色建造,让市民生活在高品质、充满创造力的生机勃勃的城市里。 参考文献: [1]  毛志文,于震平.关于推进我国绿色建造开展假设干问题的思考[J].施工技术,2023,〔1〕. [2]  肖绪文,冯大阔.我国推进绿色建造的意义与策略[J].施工技术,2023,〔7〕. [责任编辑 晨 丹]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