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2023
地方
院校
书法
本科
人才培养
模式
研究
天道酬勤
地方院校书法学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阳志辉 骆彤
摘 要:在国家层面重视优秀传统文化继承与创新,高等书法教育蓬勃开展的背景下,南宁师范大学书法学专业根据各级政府出台的相关政策指引,结合地域特点和自身情况,在人才目标定位、课程体系构建、人才模式培养等方面作出了有益的尝试和改革,初步凸显了一定的专业优势和特色。
关键词:地方院校;书法学本科;人才培养模式
基金工程:本文系2023年南宁师范大学教学改革工程“立足于地域特色的书刻艺术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与研究〞〔2023JGX021〕研究成果。
隨着社会开展,教育改革不断深入,中国传统文化越来越受到重视,素质教育越来越受到重视。书法教育在培养书法人才、传承祖国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国民素质中,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南宁师范大学〔原广西师范学院〕是国家中西部高校根底能力建设工程〔二期〕工程学校,学校学科专业定位中就提到要大力推动民族文化传承与创新学科群建设,学科建设要立足广西,面向全国,辐射东南亚,为区域经济、社会和文化开展效劳。
南宁师范大学书法学专业成立于2023年,该专业源于2022年在广西师范学院美术设计学院创立的美术学书法教育方向。当时,该专业方向在广西高等院校中率先开启了书法教育方向本科师范专业的招生及培养工作。2023年根据教育部要求,美术学书法教育方向正式改为书法学本科专业。
目前南宁师范大学书法学专业教师9人,包括:教授2人,占教师总数的22%;副教授4人,占教师总数的44%;讲师2人,助教1人,占教师总数的34%。其中获得博士学位者1人,硕士学位者6人,本科学历者2人。此外,南宁师范大学书法学专业还积极拓展社会资源,近年来先后聘请了北京师范大学倪文东教授以及广西著名书法家刘德宏、甘文锋、张向明、苏开科、潘继坦等多名校外著名专家、学者担任特聘教授或兼职教授。
一、人才培养目标定位
南宁师范大学书法学专业根据学院自身实际,紧密切合社会开展的需求,制定了切实可行的培养目标。根据当前根底教育中素质教育尚未全面展开的社会实际,充分考虑毕业生未来的就业,书法学专业方向的人才培养目标确定为:依托具有浓郁民族地域特色的综合性高校,秉承“弘扬国粹、正本清源、师道传承〞的教育思想,坚持“强根底、宽口径、一专多能〞的培养理念,培养能在学校及有关文化艺术单位从事书法艺术教学、创作、研究和相关艺术工作的,具有较强适应能力,德、智、体全面开展的,具有较高文史知识水平、艺术技能根底的复合型书法专业人才。
二、课程体系构建
书法学专业就业方向很广,可以涉及中小学专业书法教师、专业书法家、书法培训师、古代书画鉴定、研究工作者等领域。因为培养的是应用型人才,在教学中,学院在保存专业必修课程的根底上进行科学配置,精简理论课,突出专业课和实践课,拓展选修课,形成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科学合理的四个课程群:第一,通识教育课程群,其课程有大学英语、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根底等;第二,学科根底课程群,其课程有中国书法史、书体研习、毕业创作、毕业论文等;第三,专业核心课程群,其课程有篆书根底、隶书根底、楷书根底、行书根底、草书根底、篆刻根底、刻字根底,课程培养满足社会需求,解决书法教师急缺薄弱的问题;第四,个性化选修课程群,其课程有中国传统文化概论、中国美术史及名作鉴赏、外国美术史及名作鉴赏、古代书论选读、美术教学论、书画装裱、书法陶刻技法等。
三、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近年来,学院围绕人才培养目标,积极推进学分制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优化人才培养方案,完善课程体系,并对教学大纲进行了系统修订。修订后的培养方案,按照“宽口径、厚根底、重实践、强能力〞的原那么,在加强根底课程教学,着重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和创意能力的同时,提高旨在培养学生专业能力、实践能力和综合能力的实践教学课程所占比例,构建以实践教学为主导的课程体系,强化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在不断的教学实践中,探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教学模式。即从课程设置、人才培养和实践模式上入手,开展工程及各级赛事进课堂的教学模式,调整课程结构,培养模式表达专业办学思想与效劳地方经济需要。
第一,人才培养模式表达强化理论知识、专业技能和创新意识的“知行合一〞特点。开设专业必修专业理论中国书法史、古代书论选读、现当代书家研究等课程,增设小楷技法、书画装裱、书法形式创新等课程,以提高学生的理论知识和艺术素养。经过专业教师的研究,科学、合理地确定专业技能课程,涵盖了学生必须掌握的专业技能以及创新思维与方法的培养,核心课程、专业选修课程均有交叉,表达了“一专多能〞的人才培养目标。
第二,强化应用能力的培养。书法学专业是书法教育理论和应用型较强的专业,在课程设置上,分别以通识教育课程、专业教育课程、教师教育课程和实践类课程四个课程模块设置,50%的技能课内容需要到实验室进行实验与实训,专业实践课程学分占专业必修学分的40%左右,凸显了专业办学思想。
第三,突出综合实践能力的培养。高度重视实践教学,加强职业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培养;建立起专业与企业共同参与的、科学的课程评价体系;依据行业和区域经济开展变化,及时调整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将毕业设计、毕业实习等纳入培养方案。
南宁师范大学书法学专业开办以来,不断探索和建设与中小学共建专业模式、校校联合办学模式,与当地18所中小学,如南宁市东葛路小学、南宁市第十九中学、南宁市民主路小学、广西师范学院附属实验学校、南宁市天桃实验中学签订了实习基地合作协议,其中示范性实习基地4所。
第四,挖掘地域优势,凸显民族文化。书法学专业充分利用广西地缘优势和民族文化艺术资源,培养方案突出民族特色,比方增设了陶艺制作和坭兴陶刻字课程,为广西根底教育培养了书法师资和优秀书法创作人才,较好地满足了社会对应用型人才的要求以及广西本区文化建设的要求。
四、专业特色与优势
〔一〕注重实践教学,突出创新意识
南宁师范大学书法学专业教学强化创新和实践环节,以培养“创新型应用型书法人才〞为目标,先后与18所中小学建立了校企协同育人和实训基地,利用教育见习、实习和课程教学深入一线,强化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在实践中强化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学习,同时促進效劳地方文化经济的意识,自本专业开设以来,学院组织学生参加各类大学生创新活动,指导学生撰写科研论文,书法学专业学生获得大学生国家级和省级创新创业立项。
〔二〕关注学科动向、以赛促学
关注最新专业动态,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行业竞赛,在赛事中强化专业水平,促进专业教学。近四年,书法学专业学生获全国一等奖1人次,省级最高奖13人次,参加省级以上展览137人次。在最近举办的第五届大学生艺术展演活动中,书法学专业获得全国一等奖一项,区级一等奖3项,三等奖1项。展赛成绩是学生艺术实力的一个有效证明,参加展赛是学生成长为专业艺术家或者艺术骨干力量的重要途径。2023年以来书法学专业多达37名学生正式成为各级行业协会会员。
〔三〕创新创业教育改革
南宁师范大学书法学专业坚持“以就业为导向,创业带动就业〞的工作思路,完善制度,夯实根底,加大力度,搭建和完善就业创业载体,努力拓宽就业创业渠道,丰富就业创业教育内涵,不断提升学生就业和创业能力。
加强组织领导,加大投入力度,提升创新创业教育水平。学院高度重视创新创业教育工作,以就业创业为龙头,加强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指导效劳工作,把培养大学生创新创业精神、提升大学生创新创业意识、增强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作为高校毕业生创业就业工作的重要组成局部。加大学生创业工作的投入力度,满足学院开展创业教育的需要,为创业工作的开展提供保障。
挖掘与整合创新创业资源,开展创新创业教育,鼓励学生自主创业。学院经常性邀请校外企业经理来校举办就业与创业指导讲座,帮助学生了解求职与择业技能、创业根底与创业准备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同时,鼓励在校大学生自主创业,积极投身专业实践,培养学生的规划意识和创新精神。
发挥实践教学特色,强化实习实训,增强创新和应用能力。通过创新创业行动提高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操作技能,为学生与社会企业之间搭建合作平台,拓展学生创业就业渠道;通过参加竞赛培育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和能力,搭建大学生创新创业成果展示和转化平台,整合效劳大学生创新创业的各类资源。
加大大学生实训室的指导力度。为了更好地组织学生的创业创新,南宁师范大学在长岗校区成立大创实训基地,完成了摄影与摄像、书画装裱、木艺与木刻、陶艺等大学生创业基地,并组织学生承接校园文化建设的诸多工程,积极与校外企业联合,为学生的校内创业带来了积极的影响。
〔四〕立足外乡,凸显区域民族特色
广西作为少数民族聚居区,有丰富的民族资源,广西作为“一带一路〞有机衔接的重要门户,拥有区位优势,而且是东盟跨境电子商务的中心地带。南宁师范大学书法学专业将“立足广西,面向全国,为地方经济和文化建设效劳〞 专业特色根植于外乡产业去建设特色专业导向,着重专业技能和创新同时,培养学生精益求精、持之以恒、爱岗敬业、守正创新的“蜡烛精神〞。培养方案上,开设中国民间美术课程,同时,还有目的地开设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选修课程,形成交叉性的、多学科的、宽泛性的选修课程体系,并对课程内容和形式进行创新。
课程改革上增加对外乡传统工艺文化研究,开设了广西特色工艺品制作设计、陶艺制作、现代刻字等课程,既培养了学生的研究能力,也培养了学生动手制作的能力。紧扣“宽口径、厚根底、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培养核心思想,力图通过定位创新、能力培养创新、课程体系创新和教学安排创新四个方面,切实构建一种适合的书法学人才培养模式。
作者简介:
阳志辉,博士,南宁师范大学副教授。研究方向:中国书法、中国美学。
骆彤,硕士,南宁师范大学副教授。研究方向:音乐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