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增长的极限》读书报告.docx
下载文档

ID:89526

大小:22.73KB

页数:10页

格式:DOCX

时间:2023-02-19

收藏 分享赚钱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增长的极限 增长 极限 读书 报告
《增长的极限》读书报告 一、内容概要 1、《增长的极限》 该书是罗马俱乐部关于人类困境的研究报告,它在西方世界陶醉于高增长、高消费的“黄金时代”时,明确的提出了“全球性问题”,即人口问题、工业化的资金问题、粮食问题、不可再生的资源问题、环境污染问题,给人类社会的传统发展模式敲响了警钟,掀起了世界性的环境保护热潮。本书的主要内容具体可如下: 第一章:指数增长的本质 指数增长是指当一个量在一个既定的时间周期中,其百分比是个常量时,这个量就显示出指数增长。指数增长具有欺骗性,一方面能很快产生巨大的数量,另一方面又能突然接近一个固定的极限。 世界模型是一个系统动力模型。其中正反馈回路是一种恶性循环,在正反馈回路中,因果关系的链条本身是封闭的,以致增加回路中的任何一个因素,都会引起一系列变化,结果使最初变化的因素增加得更大。 人口和工业产量都在成指数增长趋势。 第二章:指数增长的极限 人类可以通过外推计算出粮食和资源的上限,却很难计算出污染物质的上限。因为人类不知道对地球上的天然的生态平衡可以扰乱到什么程度而没有严重后果。 从排放污染物到它以有害形式出现,从控制污染物到到他的有害影响最终减少,都是一个之后的过程。即当人们察觉到还出并着手控制室,情况已经变得很糟糕了。这就是生态过程中的自然滞后。 现在只有发达国家对污染认真关注,但是污染物质呈现出全球分布。 增长的极限来源于地球的有限性。人口和经济是无限制的系统,而粮食、资源和环境是有限制的系统,所以人口的增长,经济的爆发,必然加剧粮食短缺、资源枯竭和环境污染等问题,反过来又进一步限制二者的发展。 粮食、资源、污染呈现的问题: ①粮食需求的指数增长根源于决定着人口增长的正反馈回路。 粮食问题:地区之间以及地区内部之间,粮食分配不平衡;可耕种土地面积短缺;开发土地费用高昂且日后增加成本;粮食不足初期的征兆人们往往不够重视; 粮食生产的限制因素:土地、淡水和农业投资。土地淡水属于可再生资源,而用于农业投资的资源是不可再生资源,且不可再生资源是将来扩大粮食生产的主要依靠。 解决粮食短缺途径:增加可开垦的土地(但是费用高昂,而且日后会增加成本);现代技术来合成粮食或海水淡化;扩大农业投资 ②不可再生资源枯竭的根源在于由于人口增长和经济增长的正反馈回路继续产生的更多的人和更高的人均资源需求。 问题:利用率在上升,储量下降,如不加以控制,将在不久殆尽;在既定的资源消费率增长的规律中,大多数很重要的不可再生资源在100年中将是极其昂贵;资源储量和资源利用的地区分配不平衡,容易造成政治问题;大量使用不可再生资源的危害是产生了污染。 ③污染物质成指数增加,而且增速超过人口增长。污染是受到人口和工业化的正反馈回路的影响。 第三章:世界系统中的增长 人口、资本、粮食、不可再生资源以及污染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且各自都能反馈自身。 世界模型的目的是要决定当这个世界系统达到增长的极限时,这些行为方式中哪种最具有代表性;世界系统的未来注定要增长然后崩溃。 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的上升直接导致低出生率;而在没有实现工业化的地方,出生率依然很高。 第四章:技术和增长的极限 技术不是万能的,它只是延长了人口和工业增长的时间,但并没有排除增长的最终极限。技术有副作用。 技术并不能解决任何问题,技术仅仅考虑自然科学技巧方面的变革,没有考虑人类价值或道德观念方面的变个方式。 第五章:全球均衡状态 全球均衡状态是应对全球环境性生态问题的综合对策。 均衡意味着对立的力量之间的一种平衡或相等的状态。全球均衡状态的最基本的定义时人口和资本基本稳定,倾向于增加或者减少它们的力量也处于认真加以控制的平衡之中。在均衡状态中,需要不变的量只有人口和资本。 技术的发展是必要的也是受欢迎,这里的技术是经过生态化调整的技术。 2、《科学技术对环境影响的必然性及对策性思考》----何秋洁 本文中作者否认了科学技术的价值中立论,而强调科学技术本身是有负载价值的;认为科学技术带来的社会经济需求对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的影响; 承认科学技术有积极和消极的两重性,科学技术的不可控、生态资源的有限性已威胁到整个人类安全;并由此提出我们要确立环境伦理观、以理性、批评的态度对待科学技术,通过民主监督、法律运作和利益调控对政府和科研人员的行径加以规范,用环境与自然资源经济学的手段来管理科学技术和环境的方法促进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二、个人心得 你可以什么都不相信,但必须相信事实。30年前,当人们纷纷指责《增长的极限》时,30年后的今天,你便不能不再相信增长的极限这一事实,因为由增长的极限所带来的一系列环境污染、资源短缺等问题已经呈现在我们面前。 回顾历史,工业化时代,西方国家盲目的追求利益的增长,不顾环境效益,虽然达到了西方的“黄金时代”,但这黄金时代是短暂的,接下来的便是危机。我们已经看到了,西方国家高度繁荣的背后,各种环境问题日益显现。由此推及到我们国家,改革开放以来,始终坚持以发展经济为第一要务,忽略了对环境的保护,大量的资源消耗。仅从现在的石油涨价中我们就可以看出,严重的资源瓶颈已经使中国面临着经济发展的极限。而据估测,未来几十年,中国将成为世界第一资源消耗大国。如果不采取有效的措施保护资源,那么我们未来的发展之路将有何保障呢?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这是千百年来人们一直传颂的道理,人人都明白,但是人人在做是事情的时候,却总是忽略到这一真理。《增长的极限》再次向我们拉响了警钟,号召我们在地球的极限来临之前及时的采取行动。中国正处在经济和社会高速发展的时期,我们必须了解资源对我们发展将带来的限制。试想,一个对未来没有考虑和准备的社会,在突然来临的危机面前将会是什么样的状况。必定是一片恐慌。 所以,为了避免重蹈西方发达国家片面注重经济发展的极限,我们必须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做好环境保护,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即在达到经济发展目的的同时,又要保护好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资源和环境,不仅满足我们当代人的需求,而且不危害到后代人的需求。 另外,环境问题已经不再是局部地区的问题,相反,它正呈现出全球扩散的趋势。如今,环境问题已不再是独立的事情,不是依靠各个地方自己的努力就能就能解决的问题,它需要全世界人民的共同努力,所以必须加强各个国家之间的合作,共同应对和解决环境危机。 此外,笔者对书中所提到的科技对环境的影响有几点认识,具体如下: 人类对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使用曾存在着两种相反的态度,即技术乐观主义和技术悲观主义。前者实质是“技术崇拜”或“技术救世主义”,其基本特征是把技术理想化、绝对化或神圣化,视技术进步为社会发展的决定因素和根本动力 ;而后者被定义为:“技术的发展直接主宰社会命运,并必然给人类带来灾难的一种观点,也称为反技术主义,是技术决定论的一种表现方式”汤萱、李明星/科学技术可持续发展环境伦理观解读/理论月刊/2006 。近年来,随着生态环境的日益恶化,技术悲观主义大行其道,即人们普遍认为科学技术的使用必然导致了环境问题的产生。 然而科学技术真的会必然导致环境问题么?我觉得这种说法是不合理的,二者之间没有什么必然的联系,因为联系二者关系的还有一个关键点,便是人。科学技术作为一种没有意识的工具,他只能解决“能做”的问题,而不能解决“应做”的问题陈丽红、刘树伟/科学技术在解决环境危机中的作用/滨州学院院报/2005 。人作为有意识的主体才是“应做”的唯一解决者,离开了人,技术便不会发挥他的作用。所以技术利用的好坏和效果如何关键在于人对它如何加以利用。所以我认为科学技术自身并不是造成环境问题的罪魁祸首,相反,科学技术发明和利用的不完善才是造成环境问题的真正原因,进一步推进的话则可以归咎为人类。这种发明和利用的不完善表现为:在利益的驱动下,人们一方面侧重于“利用自然”的科技发明,而忽视了“保护自然”的科技发明;另一方面由于科学技术利用者基于利益基础上的短视,即使一部分科技发明有保护环境的作用,也因为在短期内得不到利益回报,而被“束之高阁” 同③ 。 那么,既然原因归结于人类对科学技术发明和利用的不完善,那么我们该如何采取措施规避科技发明和利用的不完善,从而解决环境危机呢?我觉得可以从以下几点加以考虑: ①合理化科技的目的。 一项好的科学技术,不仅在于它多么先进,而且在于它的使用目的是否是合理的、正当的。一项旨在只追求经济效益而忽视社会效益的科学技术必然会对环境的发展带来巨大的危害。所以一开始,我们就应该规范发明科学技术的目的,这就要求科学家们具备良好的道德感和责任感,他必须对自己发明的科技应用的后果负责,要考虑社会的整体利益。 ②循环化技术过程 所谓循环化技术过程,指的是技术过程要形成一个回环式回路,发展循环链条。因为循环是自然界运动、发展的普遍原理。在现代工业的发展中,人类投放的物质能量只有一部分转化为产品,其他部分则以“三废”形式进入自然环境,造成了环境污染,打破了自然系统的循环链条。按照循环法则,人类应该填补和连接上“废料— — 原料”这一中断环节,使其形成完整的循环回路。实现“资源— — 产品— — 污染排放”的物质能量单行道流动向“资源—— 产品— — 再生资源(废物的转化利用)— — 再生产品”的转变,在生产、消费过程中基本无废物残留,因而实现了环境保护与高效利用资源的“双赢”陈丽红、刘树伟/科学技术在解决环境危机中的作用/滨州学院院报/2005 。 ③转变观念 即不仅仅遵循人类中心主义价值观,而且更要强调环境伦理观。在人类中心主义价值观下,人们只着重自身的利益,技术被作为一种单纯维护人类利益的手段,这歪曲了技术发明和使用的目的。为了避免技术工具化,更合理的利用技术,我们必须确立环境伦理观,即在运用技术时,不仅考虑人的利益,而且也要兼顾环境的利益,做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④技术生态化 技术发明和使用的不完善导致了环境危机的产生,所以在社会提倡生态化的今天,必须实现技术的生态化发展。技术生态化就是用生态思想指导技术的研究、开发和应用, 用生态规律引导和规范技术工艺体系, 使技术的应用与资源节约、环境美化和生态和谐相结合, 从而实现技术与生态的最优化和整个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李建都/技术生态化及其社会实现/新西部/2007 。 总之,环境问题已经成为人类面前不得不解决的问题,否则,如若在按照传统的增长方式发展下去,《增长的极限》中所预言的地球的极限必然会来临。为了避免或推迟地球的极限,我们必须加强国际间的合作,从全球的视角来应对环境问题,携手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大学数学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猜你喜欢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