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23年蓝皮书广东中小民营企业融资问题研究.doc
下载文档

ID:892868

大小:27KB

页数:7页

格式:DOC

时间:2023-04-15

收藏 分享赚钱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2023 蓝皮书 广东 中小 民营企业 融资 问题 研究
蓝皮书]广东中小民营企业融资问题研究 信息发布日期:2023年04月09日   广东中小民营企业融资问题研究 徐亚辉 改革开放以来,以中小企业为主体的民营经济已成为推动我国经济市场化和经济增长的中坚力量,是地方税收、劳动力就业的重要支柱。广东地处改革开放前沿,民营经济更是开展迅猛,尤其是“十五〞期间,民营经济已占全省GDP的近一半,为广东争当实践科学开展观的排头兵发挥了重要作用。但长期以来,融资难成为困扰广东民营企业开展的首要问题,解决好这个问题,对广东民营经济开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广东民营企业开展及融资现状 〔一〕2023年广东民营经济开展现状 据广东省工商局统计数据显示,2023年广东民营经济总体规模不断扩大,继续保持高速增长,民营经济增加值到达13216.18亿元,继续保持全国领先地位,占全省GDP的比重为43.1%。完成固定资产投资额到达3545.51亿元,同比增长25.1%。民营经济开展的一些主要指标在全国已处于排头兵位置,其中个体私营企业户数、成长型中小工业企业数、民营企业出口总量、民营经济上缴税金、民营经济增加值等五项指标均居全国第一位。 到2023年末,全省私营企业实有户数达62.27万户,比上年末增长12.9%,而且新登记的私营企业户数占新登记总户数中的比重超过八成。私营企业实有户数占各类企业总数的近七成,已是国有、集体及其控股企业户数的近3倍;注册资本首次达10081亿元,比上年末增长19.6%。民营经济出口总额约667.12亿美元,同比增长36.1%,占全省出口总额的比重为18.1%,民营经济实现税收收入1775.7亿元,增长25.6%,占全省税收收入的比重为25.6%;民营企业共吸纳就业人员1926.94万人,占全省就业人员的比重为35.3%。 但是横向比拟,广东民营经济与民营经济大省浙江比拟仍存在明显差距。浙江私企户均注册资本比广东高出18%,浙江有203家民企进入全国500强,广东不及浙江的1/20。广东民营经济仍然主要集中在制造业以及传统的第三产业。据2023年广东工商局登记资料,制造业、交通运输业、批发零售贸易业、住宿餐饮业、居民效劳业和其他效劳业集中了96.8%的个体工商户;制造业、批发零售贸易业、租赁和商务效劳业那么集中了76.4%的私营企业。在根底性行业和垄断性行业方面,民营经济所占比重较小,如在金融保险业,民营经济所占比重仅为7%左右。 〔二〕民营企业融资现状 1. 融资需求强烈,资本市场前景巨大。 一份55家民营企业2023—2023年的融资情况调查数据显示,有贷款意向的企业53家,占全部被调查企业的96.3%;最近3年曾经向银行申请过贷款的约占60 % 以上,主要用于企业的长远开展和扩大再生产,其中62.5%的民营企业用于扩大生产,用于维持正常生产的仅占25% 。资金问题已经成为制约民营企业成长开展的关键因素。但是据2023年的数据显示,广东民营经济的融资来源中还是以自筹为主:国内贷款566.88亿元,利用外资48.57亿元,而自筹资金那么高达1774.7亿元。可见,利用资本市场的快速开展,为广东民营经济开展提供强劲的推力,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2. 贷款门槛高,贷款期限短。 在笔者走访调查的民营企业中,绝大多数中小民营企业表示根本无法或很难到达现有金融机构信用贷款的评级要求,很难提供符合金融机构规定的抵押物种类或足额抵押物,在民营企业融资过程中,还存在抵押物折价过低且贷款数量少的问题。调查显示,金融机构对民营企业放贷总量的80%以上是通过抵押或担保机构进行放款的。在实际办理抵押过程中,金融机构接受的抵押物主要是土地和厂房,设备、原材料等民营企业拥有优势的资产那么很少被金融机构特别是被国有商业银行接受,即使被接受,这些抵押物的折价也相当低。此外,根据调查各金融机构向民营企业贷款还存在着贷款期限过短等结构性问题,绝大多数民营企业获得的贷款根本属于一年以内的短期贷款,短期贷款比例占总贷款的80%以上,金融机构很少提供民营企业特别是生产型企业长远开展所急需的中长期贷款。 3. 企业融资担保能力严重缺乏,融资缺乏担保机构,担保融资本钱较高。 在接受调查的民营企业中,有近80%的民营企业认为担保机构的数量太少,作用不能够充分发挥,运作机制很不健全。民营企业除向贷款银行支付贷款利息外,还要向担保机构支付2% ~4%的担保费用,因此,民营企业特别是中小民营企业实际上的融资本钱要远远高于国有大中型企业。虽然广东的外向型程度比拟高,市场比拟兴旺,但根据广东商学院经贸学院学生的一份调查结果显示,广东民营企业“利用外资〞在资本构成中所占比例却相当低,只占3.25%。通过资本市场融资的比例也很低,在资金构成中的比例只为3.77%。缺乏担保对中小民营企业的影响非常大,在企业起步阶段,有66.67%规模较小的企业反映因为缺乏担保而严重阻碍了企业的融资。 4. 短期资金融资难度降低,但长期权益性资本严重短缺。 由于中央银行、各金融机构、各级政府的努力,我省中小民营企业的融资困难有所缓解,但是现有金融体系只是对中小民营企业开放了短期信贷业务,中长期信贷和权益性资本的供应仍严重缺乏。对于大量高科技创业型民营企业来说,最为缺乏的不是短期贷款而是中长期贷款和股权投资。 〔三〕政府对于中小民营企业融资难采取的措施 1. 出台配套政策。 广东省促进中小企业开展条例已于2023年1月1日实施,为民营经济开展营造了一个良好的法制环境。根据省委、省政府的决定,省有关部门从投资领域、市场准入、人才吸纳、土地使用、资金扶持、税收优惠、对外交流、做大做强等方面出台了12个配套文件,不断加大对民营经济的扶持力度,后来又根据实际新制订了关于推进民营企业融资工作指导意见,使 “决定〞的配套文件由12个补充完善为13个。在省政策措施的推动下,各市、县〔区〕先后共出台了300多个促进民营经济开展的政策文件。 2. 加大资金扶持。 从2023年起连续5年省级财政共投入20多亿元扶持民营经济开展。其中省中小企业开展专项资金5年来已扶持中小企业和民营企业技术改造及技术创新项目1483个,安排扶持资金7.1亿元,拉动社会投资165.8亿元;扶持中小企业和民营经济社会化效劳体系建设项目484个,安排扶持资金1.2亿多元;扶持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建设项目139个,安排扶持资金8640万元,受到扶持的融资担保机构共为4534家中小企业和民营企业提供 融资效劳,担保贷款额220.8亿元。 3. 税费扶持。 我省税务部门推出了一系列税收优惠政策,有效地减轻了民营企业税收负担。工商部门进一步减免民营企业收费,加大对民营经济的扶持力度。例如对全省15个贫困县和30个山区县的集贸市场管理费和个体工商户管理费分别减免30%和20%。 4. 积极开展担保机构,拓宽融资效劳渠道。 2023年,我省融资担保机构才18家,到2023年7月在工商部门登记的融资担保机构已达423家。到2023年底纳入备案统计的有136家,其融资担保的注册资本金110.8亿元,平均每家8145万元,是全国平均数的两倍多,累计担保融资额1132亿元,受担保企业达28098 户。不断加强人才培训效劳,有效地提升民营经济从业人员的整体素质。2023—2023年,省中小企业开展专项资金共资助社会培训机构培训民营企业高级管理人员、专业技能人员9万多人次。 二、广东民营企业融资困难的原因 广东中小民营企业融资困难,已成为制约企业持续开展,抑制其活力的瓶颈,概括起来中小民营企业融资困难的主要原因集中在企业自身、融资机构、政府三个方面。 〔一〕企业自身原因 1. 中小民营企业尚未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从我省大局部中小民营企业的出生形成来看,主要有三种类型:一是由个体户起家逐渐积累起来,或者由家族投资办厂演变过来的企业;二是由朋友参股合资开办的合资企业;三是通过组建、承包、买断乡镇或小型国有企业转型过来的企业。这三种形式所形成的企业在开展过程中往往采用家族式、粗暴式管理模式,尚未建立起现代企业制度,难以适应现代企业制度开展的需要,并且法人治理结构不合理。尽管是股份制的有限责任公司,但仍属于家族控制,缺乏有效的内部监督和制约机制。 2. 中小民营企业融资边际本钱过高。 我省中小民营企业要融资,一般通过两条途径,一是内部融资,二是外部融资。内部融资主要途径是通过保存盈余,定额负债(包括应付工资、福利费、税金、其他应付款等)形成资金的来源,通过计提折旧形成融资活动;外部融资主要途径是通过银行等金融中介机构和资本市场来获得资金。内部融资容易,但金额有限,外部融资存量大,但是融资门槛太高。中小民营企业为了融资就会采用各种招数在夹缝中求得开展,比方,通过民间地下高息集资、借贷等方式获得资金,或者利用自己的人际能力与银行金融机构的关键人物拉关系,利用回扣和一些虚假财务信息骗取信任等手段来获得贷款。但不管用哪种方式,都造成中小民营企业边际本钱的增加。 3. 民营企业信用意识不强。 我省一些中小民营企业管理层的现代企业意识,特别是信用意识不强,法制观念淡薄,经营行为短期化、随意性大,对金融机构的现代管理制度和方法缺乏认同,适应商业银行信贷要求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不够,一定程度上存在恶意逃废银行债务等问题。加上目前金融系统中企业征信系统不健全,失信行为的企业得不到相应的惩罚,即使通过法律制裁,金融机构即便胜诉,也很难对其进行执行,从而打击了金融机构放贷的积极性。 4. 企业财务制度不完善。 调查了解到,很多中小民营企业缺乏独立的财务人员,缺乏完整的、连续的财务报表,存在多本账目的现象,并缺乏主动适应商业银行对财务制度合理要求的意识。除了局部民营企业为降低本钱、逃税、取得结算和价格方面的优势人为制造“多本账〞因素之外,税负不合理也是一个重要因素,其税负待遇不如外资企业,政策上不如大型企业,客观上降低了民营企业的盈利能力,而过低的盈利能力当然会影响到金融机构对民营企业的贷款。“多本账〞现象也使得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不相信民营企业财务报表的真实性,导致了金融机构对民营企业的信任危机,增加了民营企业的融资难度。 〔二〕融资机构方面的原因 1. 国有银行贷款条件苛刻,市场定位不准,门槛太高。 国有商业银行的融资条件比拟高,且针对中小民营企业的贷款还需附加许多额外条件,严格的授信授权政策对商业银行发放贷款形成了刚性制约,也无法满足民营企业“急、快〞的资金需求特点。此外,具备一定规模且开展前景较好的民营企业,获得贷款相对容易,而大多数处于上升阶段、开展前景尚不确定的企业,虽然资金需求很旺盛却难以获得贷款。 2. “本钱〞倾向使中小民营企业难享平等待遇。 金融机构向中小民营企业放贷所涉及的经营本钱大大高于大型企业。由于金融机构贷款的发放程序、经办环节等大致相同,而每户中小民营企业平均获得的贷款大大低于大企业,因而中小民营企业每笔贷款的经营本钱对金融机构来说相对较高。“本钱〞倾向使金融机构的信贷投向主要是面对大企业、大项目,而中小民营企业因其经营规模小,资信状况差等原因,难以像大企业那样与金融机构建立传统联系。金融机构向中小民营企业放贷获得的收益相对较低,而承当的风险相对较高,导致“本钱〞倾向突出,这符合其经济效益的原那么。但也是中小民营企业不能与国有企业、中外合资企业享受平等待遇的突出表现。 3. 金融机构内部缺乏竞争机制。 金融机构内部缺乏竞争,贷方市场占主导地位。如果金融机构之间存在竞争,企业就能以自己的条件来选择金融机构。按照经济学原理,在完全竞争的市场中,只要接受市场价格〔利率〕的人都可以得到贷款;但在不完全竞争条件下,金融机构不是提高利率,而是减少放贷,不管企业愿意付出多高代价,也不向你发放贷款,从而导致符合信贷条件的中小民营企业贷款受阻。 4. 融资担保机制缺位,委托投资制度根本未形成。 目前我省民营中小企业在商业银行的融资方式主要有三种方式:信用贷款、担保贷款、抵押贷款,但是不管那种方式都要有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