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23年退耕还林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作用.docx
下载文档

ID:892431

大小:20.82KB

页数:8页

格式:DOCX

时间:2023-04-15

收藏 分享赚钱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2023 退耕还林 社会主义 新农村 建设 作用
退耕还林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作用 1引言 随着生态环境的进一步恶化,人们生产、生活及远期生存、开展受到更大威胁,当前全球范围内人们的生态、环境意识整体均有所增强。XX省地处我国西南方,地质地貌、生态结构复杂,该地域从2002年开始实施退耕还林工程。XX县区地处滇西北横断山脉中段碧罗雪山和高黎贡山之间的怒江峡谷,位于XX省XX市中部,也是响应退耕还林工程建设的重要县,从开始推进该工程以来目前已初见成效,在生态环境改善、农民增收、观念改变、产业结构调整、综合生产能力提升等方面都发挥出了重要作用,为新农村建设做出了一定奉献。本文将探讨退耕还林工程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两者间的关系,并分析强化退耕还林工程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2分析“退耕还林〞决策提出的时代背景 生态环境、人类生存两者在相互依存的同时,又相互制约,人类生存与生态环境间不断有物质、能量上的循环往来,人类与生态环境只有到达一种相对稳定的动态平衡,才可能实现可持续开展。然而随着时代的开展,人们生产、生活等活动长时间对生态构成了一定干扰,甚至严重破坏到了生态环境,全球生态系统整体正处于一种失衡状态,生态环境退化。一方面人们陡坡种植、伐木开垦、砍伐森林、放牧过度等,对我国西部、西南部地区生态环境构成恶劣影响,泥石流、水灾等自然灾害频出,为保障社会经济稳定开展,维护国土平安,实施产业结构调整方案已经迫在眉睫。另一方面,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及现代社会的开展,从改革开放以来,农业生产力持续上升,解放初期长期农产品严重短缺的现象早已远去,目前已然呈现出产物过剩势态,这一新的开展背景下,党中央提出了“退耕还林〞政策,早期有“以粮代赈、以粮换林〞的决策。XX省位于我国西南方,主要地形为山区,山地面积占总面积90%以上,而且局部土地坡度较大,此外该地域还是珠江、长江源头,这一特殊地理位置决定了政府应更加重视该区域农业生态、环境保护的工作,退耕还林势在必行,在稳定生态平衡、保护农业环境、维持国民经济开展中表达出了重要价值意义。 3分析退耕还林工程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两者之间的关系 3.1退耕还林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初步实践。1998年长江流域特大水灾发生后,人们普遍开始反思生态的恶化问题,这一问题解决不好从长远角度来说直接关系着民族存亡。退耕还林从字面理解不仅仅是一项长期生态建设工程,准确的说更是一种大型社会系统工程,它包括社会、自然、经济等方方面面,先奠定良好的生态环境根底,为国民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开展提供条件。退耕还林工程建设的实施主体为农民,对农村社会影响较大。首先,该工程的实施除了解放大量剩余劳动力,为其他产业开展创造了人力条件,也为鼓励农民进城务工奠定了根底。其次,显著改善了农民思想观念,长时间以来农村很多都走着“越穷越垦、越垦越穷〞的老路,对生态环境也造成了极大损害,通过退耕还林,农民观念开始慢慢转变,改善“广种薄收〞的局面。再次,可集思广益,集中人力、财力进行农田结构调整,集约化生产经营,有助于农民增产增收。总的来说开展退耕还林工程是社会主义新时期进行新农村建设的初步实践举措。3.2退耕还林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根底要求。退耕还林工程的实施可直接改善生态环境,进而有利于减少经济开展本钱,对提高农业经济效益提供了根底条件,整体提升农业经济水平也是我国适应全球市场经济的需要。总结既往退耕还林成效,发现农民不仅有足够的粮食供给,还能有充裕劳动力进行副业生产,显著提升了农民经济收入。国家推行退耕还林工程,政府必定投入大量物资、资金,有利于对生产要素进行更优的配置,加快开展养殖业、农产品加工业等,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增加,特色经济构成,更有助于提高农民经济水平,缩小城乡差异,促进了社会稳定持续开展。综上,退耕还林能拉动内需,促进经济增长,有利于人民更快步入小康社会,它是新农村建设的根底要求,长远来讲将在民族开展、子孙繁荣方面表达出重要的历史应用价值。3.3退耕还林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作内容的重要组成局部。1999年党最早提出了“退耕还林〞意见,2000年先进行了试点推进,随着工作的落实,总结经验,再到后期广泛全面推进,为保证工程有效启动,明确退耕还林措施,先后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完善退耕还林政策措施假设干意见、退耕还林条例等文件,总结多个政策措施,可归纳为国家补助、农民自愿、谁造谁有、农民增收、强化农田根底建设、生态移民等核心内容,可知推行退耕还林的关键不止于改善生态环境,更重要的是促进农民增收,保证社会可持续开展。此外党中央在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假设干意见文件中,明确表述有关于“退耕还林〞方面的内容,政策指出实施退耕还林是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根本要求,进一步推进生态工程建设,努力培育社会后期产业,完善并稳固生态建设成果,从这些方面都可以看出现代新农村建设工作内容中包含退耕还林工程,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不可或缺的组成局部。3.4推进退耕还林工程能为新农村建设打下良好根底。经过多年的退耕还林工程的建设,生态改善成效是显而易见的,跟着农民经济收入也有明显增加,民众观念发生了巨大改变,给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奠定了坚实根底。有数据统计显示,退耕还林工程推行7年,退耕还林总面积达2280万hm2,其中纯粹退耕还林面积约900万hm2,封山育林约130万hm2,荒山荒坡荒地造林约1250万hm2,全国覆盖27个省份,2052个县,XX县区就是其中之一,给予既往成效,党中央明确指示应进一步努力解决好退耕还林工程地域百姓吃饭、增收等重要、长远生计问题,夯实工程成果。比方XX县区陡坡地域退耕,缓坡位置根据地势集中进行农田改造,整体提高农业生产产量,即在耕种面积变小的条件下仍能保证作物产量,稳定甚至增加农民收入,只有满足人们切身利益的工程建设才是可持续、能长远的好政策,进而取得理想效果。3.5退耕还林工程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两者间存在“提升综合生产力,保证粮食平安〞的共同点。从国际范围来看,我国是粮食生产大国,单纯从国外购进的农产品总量仅约2.3亿t/年,我国国土面积大,人口基数大,总的来说要解决十几亿人民吃饭问题,粮食生产主要还是要靠自己,可以说粮食问题事关国情“全局〞,政府不可无视这一问题。在退耕还林,提升农业综合生产力的同时,还应做好“藏粮〞工作,不仅要仓储有粮,还应保证有藏粮于地,粮食平安是保证物价过大波动、防止社会动乱的重要所在。退耕还林系统工程主要内容为生态建设,而从社会开展、经济开展大领域来说属于其分支,因此在推进该工程的过程中应绝对服从国民经济建设总思路。20世纪90年代在长期度过粮食危机后首度再次出现了粮食紧张现象,基于此国情政府出台了“两减免、三补贴、四保障〞的政策措施,在保障一定耕地生产的前提下实施退耕还林工程,因为没有粮食平安,何以谈及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也更不会有社会稳定、经济持续开展的局面,更谈不上深化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力度。3.6以哲学观点看待退耕还林工程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21世纪退耕还林已经慢慢进展到了从大规模推行到夯实成果、进一步稳定推行的成长阶段,近期成果稳固工作是当下退耕还林工程建设成败与否的关键环节。胡锦涛总书记在2006年视察延安退耕还林工程后明确指出“坚持不懈、稳固成果〞,对已经取得的成果要定期总结经验,进一步建立健全工程政策,长远做好退耕还林的下一个行动规划。另一方面新农村建设实施“统筹城乡〞开展方略,要求坚持城市带动农村、工业反哺农业的方针,遵循“少取多予放活〞的原那么,注重在内部挖掘出农业潜力,整体提高农业收益;进一步实施农业充裕劳动力转移举措,增加就业能力,精简农村人口,为集中生产、优化生产提供可能;多应用奖励、补贴等手段保证农民切生利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程重点工作内容有开展农民增收支撑产业;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倡导开展农产品加工业、农畜业。上述工作假设得到有效落实,无疑给退耕还林工程建设创造出了良好的外部开展条件,可以说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有效推行是退耕还林决策推进的重要保障,两者开展紧密相连。 4退耕还林工程的推进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关键性作用 退耕还林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程中生态环境建设的主力军,多年建设成果显示,实施地域生态质量明显有上升,一些地区甚至成为高质量生态环境改善典范;退耕还林还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惠农〞、“支农〞的重要载体,农民思想观念变化深刻,传统“广种薄收〞、“低技术、低本钱开垦〞等现象得到显著改善,多余劳动力分流到其他产业可使农民经济收益提升,让人们得到显而易见的利益,解决好了吃饭等民生问题,才能更稳定、持久地推行退耕还林工程;大范畴来讲推行退耕还林工程建设也是实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客观需求。 5小结 退耕还林工程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两者关系紧密,前者是后者的重要载体和根本要求,后者建设良好反过来能更好为前者提供优质建设环境,推行退耕还林时不仅要坚持改善生态环境的初衷,积极解决土地沙化、水土流失等生态问题,还应从农民收益、农业结构调整、保障粮食平安等方面着手,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打下根底,借“退耕还林〞惠民富民,不断稳固其成果,进而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健康、持续、稳步地推行。 参考文献: [1]赵玉涛.退耕还林工程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7(2):63~65. [2]孔忠东,逯进生,赵红,等.退耕还林工程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关系[J].林业调查规划,2007,32(1):83~86. [3]王晓坤,陈利文.我区XX县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几点思考[J].XX省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9(4):64~67. [4]黎洁,李树茁.退耕还林工程对西部农户收入的影响:对西安XX县区南部山区乡镇农户的实证分析[J].中国土地科学,2010,24(2):57~63. [5]任静,余劲.退耕还林工程碳汇生态效益补偿研究[J].湖北农业科学,2013,52(8):1749~1751,1759. [6]解恒泽,许靳.XX省退耕还林工程阶段性成效分析及评价[J].林业调查规划,2014,39(5):65~68. [7]秦聪,贾俊雪.退耕还林工程:生态恢复与收入增长[J].中国软科学,2017,(7):126~138. [8]支玲,杨明,卿向阳,等.西部退耕还林工程可持续开展能力评价———以XX省XX县区、XX省XX县区和XX省XX县区为例[J].林业科学,2010,46(5):161~168. 第8页 共8页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