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2023
完善
人大代表
联系
人民群众
长效机制
思考
关于完善人大代表联系人民群众长效机制的思考5篇
【篇一】
人大代表是国家权力机关的组成人员,是人民群众的代言人。加强代表与人民群众的密切联系,是代表反映民意、依法履职的重要途径,是做好代表工作,发挥代表作用的关键环节。党的十九大和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都对更好发挥人大代表作用,密切与人民群众联系提出了明确部署要求。XX县区人大常委会持续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人大工作的重要论述,结合区域实际,对新形势下密切人大代表同人民群众联系进行了积极思考与探索。
一、注重工作实践,健全联络机制
(一)完善工作制度。我区早在xx年、xx年就先后通过了关于代表密切联系选民、履行代表职责、发挥代表作用的决定和区人大代表联系选民暂行方法,2023年又制定了区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联系区人大代表和区人大代表联系选民方法,进一步明确了代表联系群众的根本内容、工作程序和保障措施等,标准了人大常委会与代表之间、各级代表之间、代表与群众之间的联系事宜,为代表联系群众工作提供了重要遵循。
针对“一府两院〞有关部门对联系代表工作没有专人负责、与代表联系的渠道不畅的问题,探索在“一府两院〞相关部门建立“代表工作联系人〞制度。制定试点工作方案,代表工作联系人以汇报工作、答复询问等形式加强与代表的联系。进一步拓宽了代表知情知政渠道,密切了代表与“一府两院〞的联系,对发挥代表作用,保障代表依法执行职务发挥了积极作用。
(二)建全联系网络。组建了选民联系网,向选民联系人发放聘书和代表“四公开〞(公开代表姓名、工作单位、联系 和办公地点)联系卡,向代表发放代表联系手册,进一步明确代表和选民联系人的职责、任务和联系方式。畅通了代表与选民联系的渠道,增强了代表自觉接受选民监督的意识。
建立了市、区人大代表联系网,每一位市人大代表都有一个联系的街代表组,街代表组适时邀请市代表参加区代表活动,加强了市、区代表的联系,对于不属于本区范围内的问题,可通过市人大代表向市管单位反映。这样,既方便了选民向市、区代表及时反映问题、提出意见和建议,同时也有利于市代表接受选举单位的监督,更好地履行代表职务,发挥作用。
(三)提升代表工作平台建设水平。2023年制定了关于在选区建立人大代表工作站的意见,2023年实现了12个街道、115个选区“家站设置全覆盖〞。建立并认真执行代表签到、活动记录、选民反映情况登记处理和重要情况报告等制度。发动全区人大代表深入选区、深入群众,宣传宪法、法律法规、党和国家的有关方针、政策以及区委、区人大常委会的重要决议、决定,听取和反映人民群众的意见和要求,充分发挥桥梁纽带作用。
2023年,继续加大投入力度,在选区建站“全覆盖〞的根底上,打造24个示范代表工作站。主任会议成员深入12个街道走访调研,实地查看各工作站硬件建设情况,查阅活动记录,深入推进示范代表工作站建设,发挥引领带动作用,为代表依法履职、密切联系人民群众搭建有效载体,支持和保障代表深入选区、深入群众,与居民面对面“零距离〞互动,倾听选民心声,反映人民意愿,推动群众反映的问题得到及时、有效的解决。
(四)拓展联系内容和渠道。注意始终将中央精神和市委、区委的重要决策,人大常委会和“一府两院〞工作重点,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等问题,作为联系的固定内容并进行动态更新,确保新精神、新思路、新要求及时纳入联系内容。结合“创文创卫〞“双万双服〞等活动要求,组织代表围绕关系全区改革开展稳定大局和人民群众普遍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深入选区走访选民,利用专业优势、行业优势,进行深入细致的调研和分析,提出了有针对性的意见、建议,积极回应人民关切。
主动适应信息化建设要求,充分利用区人大常委会网站、代表工作微信群、qq群等电子交互平台,完善信息发布、联系代表、回应关切等功能,增强与代表和人民群众的互动。建立了代表议案建议在线办理平台,较好地实现了内容数据化、办理网络化、督办在线化、结果公开化,支持办理结果满意度评价功能,为人大代表搭建高效简捷信息化效劳平台的同时,主动接受人民群众监督,进一步增强办理工作透明度。
二、坚持问题导向,剖析存在问题
在探索和实践过程中,我们也发现人大代表联系群众工作离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本质要求和人民群众的热切期盼仍有一定差距,主要表现为:一是代表的主动性不强,二是群众的认同感不强,三是联系的实效性不强。
存在以上问题的主要原因有三方面。一是代表联系群众的法律规定不完善。作为专门标准代表权利义务和履职行为的代表法,对于密切代表与人民群众的联系方面规定较为原那么,加之地方缺乏与之配套的具体制度、程序、量化标准和刚性约束,联系活动在实际中容易流于形式。二是代表联系群众的思想认识不到位。大局部代表是兼职,往往因忙于本职工作,在履行代表职务方面的时间和精力不够,再加上在监督代表联系群众方面缺乏操作性强的约束鼓励机制,对联系群众活动重视程度不够,局部代表对于“人民选我当代表,我当代表为人民〞没有真正认识到位。三是代表联络群众的保障有所欠缺。代表在闭会期间依法履职的活动缺乏周到效劳、有力组织,局部代表单位无法保障代表联系选民的时间,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代表作用的进一步发挥,限制了代表联系群众的积极性。
三、加强工作思考,明确用力方向
(一)强化责任担当,增强代表联系群众的政治意识。加强代表与人民群众的联系是代表履行职务的内在需要。代表提出议案、建议,行使选举、表决、监督等权力,都必须以联系人民群众为前提和根底,以人民群众的意志为依据。只有建立在广泛联系群众、充分了解群众意愿的根底上,代表才能真正发挥作用。因此,要紧密联系实际,采取多种形式,组织代表加强理论学习,强化代表意识,不断增强代表联系群众的使命感和自觉性。
(二)加强学习培训,提高代表联系群众的能力水平。根据代表不同的职业特点,分别采取集中培训、以会代训、经验交流等方式进行有方案、多形式的培训,在提升人大代表如何做好群众工作,如何提高议案、建议和调研报告质量,如何解答处理人民群众反映问题的能力方面下功夫,使人大代表更充分地掌握有关政策、法规和制度,了解区域重点工作进展和相关信息资料,更好地与人民群众沟通,积极回应广阔人民群众的期盼和关切,不断提高代表联系群众的能力和水平。
(三)坚持改革创新,完善代表联系群众的工作机制。建立完善代表走访选民、向选民述职评议和联系选民的鼓励约束和绩效考评制度。细化代表联系选民的时间、内容与实效,规定代表每年走访选民的频次和人数,组织代表定点、定期以社区代表工作站等为平台,集中开展联系选民活动,定期向原选区选民报告履职情况,并接受评议,保证联系工作的制度化和常态化,促进代表增强责任意识,更好地为群众效劳。
(四)注重效劳保障,夯实代表联系群众的根底平台。加强人大常委会与代表的联系,关心代表生活,帮助代表排忧解难,积极为代表联系群众提供条件。创新联系方式,充分利用人大网站、电子信箱、微信等传媒手段,促进代表与群众互动交流,广泛听取意见、建议,及时了解社情民意。加大宣传力度,及时报道代表联系群众情况及成效,展示树立人大代表良好形象,赢得全社会对代表联系群众工作的支持和尊重,为代表联系群众营造良好舆论气氛。
【篇二】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保持同人民群众的密切联系,表达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内在要求,对坚持人民民主的国家权力机关性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近年来,中央深改组、全国和省人大先后对完善人大代表联系人民群众制度密切人大代表同人民群众的联系、加强和改进人大代表履职、建立健全人大代表联系群众活动室等工作进行了部署、提出了要求,提高人大代表履职质量必须牢牢抓住密切联系人民群众这个关键。本文结合笔者所在地XX县区开展“人大代表联系群众活动室〞等工作平台建设实践情况,对新形势下如何完善人大代表联系人民群众长效机制进行初步探究。
一、我市推进人大代表联系人民群众工作平台建设回忆
我市人大代表联系人民群众活动室建设大体经历了以下阶段:一是摸索阶段。该项工作始于202223年底的“人大代表活动站〞,在试点根底上全市各乡镇街道在乡镇街道所在地建设了“人大代表活动站〞,并按片区探索逐步设立“片区人大代表活动站〞,奠定了一定的工作根底。二是试行阶段。2023年5月,提出“阵地建设有新突破、效劳群众有新举措、代表活动有新要求、履职能力有新提升〞的“四新〞要求,在乡镇街道推动建立了“人大代表效劳中心〞,在局部村居建立了“人大代表社情民意联络点〞,探索拓展人大代表联系人民群众的新途径。三是部署和推进阶段。闽常办综(2023)79号文下发后,通过专题调研、联席会、现场推进会、制定活动小组工作意见等,多举措部署、推进“人大代表联系群众活动室〞建设和工作机制的完善,不断改进代表活动小组的管理和活动制度。
综观前期工作情况,经调研了解,工作推进进度不一、联系群众机制缺乏、代表参与性发动不够等问题明显,活动室建设可以说尚处于前期搭架子建平台、从坐班安排起步阶段,在联系群众的频度、广度、深度和效果上谋划缺乏。这些问题,可以说是当前大多数地方人大代表联系群众工作问题的一个小缩影,总体上看,当前人大代表履职的责任感与驱动力问题,以及代表联系群众工作常态化、实效性等问题,都有待实践中不断推进和完善。
二、新时代下做好人大代表密切联系人民群众工作的重要性与实践困境
人大代表是人民依法选举产生的权利代理人,作为国家权力机关的组成人员和人民群众表达意愿、实现自身有序政治参与的重要渠道,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行使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力。人大代表密切联系群众,既是党的事业开展的需要,也是法定义不容辞的责任;既是协商民主制度的需要,也是履职发挥作用的客观要求。综观当前代表联系人民群众工作,笔者认为以下实践困境有待突破:一是被动参与联系为主,联系群众的思想认识存在偏差,“为什么联系〞的问题没有解决。人大代表与选民联系仍显被动,根本处于“触一下、动一下〞的状态,在群众关心关注的热难点问题中存在着一定的缺位、失声现象。说到底,是代表的思想认识不到位,没有解决好代表职务责任与代表谁的问题。二是联系形式相对单一,联系群众代表主体地位不突出,“怎么样联系〞的问题没有解决。常见的联系方式如接待群众来访、固定挂包联系户、设立代表信箱公布联系方式、向选民述职及集体视察调研等,群众的附属位置为主,缺乏双向度的互动过程,多重身份下代表履职的身份、地位和影响彰显不明。三是民意落实渠道不畅,联系群众的成果转化动力缺乏,“联系后怎么办〞的问题没有解决。怎样让联系群众工作既能解决问题,又不超出人大和人大代表的法定职能与实际能力,是需实践答复的问题。四是依法履职能力有欠缺,组织效劳保障机制尚不完善,“实效性常态化〞机制没有跟进。总体而言,履职的活动缺乏周到效劳和有力组织保障体系,形不成“拳头〞效应,后续常态化推进有隐忧。
三、完善人大代表联系人民群众长效机制的路径思考
完善代表联系群众长效机制,笔者认为,应推动“四造〞,带动“十二个起来〞。
(一)锻造闭会履职“方向盘〞,破解闭会履职困惑
建立代表联系群众长效机制,关键是明确工作任务和要求,确定正确的履职方向,把联系人民群众的平台建设好,把联系人民群众的各项工作内容落到实处,在实干中答复闭会期间如何履好职的问题。
1.平台建设建管并重,让代表“动起来〞。平台只是为代表提供了一个履职载体,搭建平台不是最终目的,关键是要建立和完善具体的实施机制,推动平台活动进入良性轨道。首要的,是固化代表联系群众的履职路径,落细落实工作内容。应把“不忘初心为民呼、牢记使命履好职〞作为一种使命和责任担当,把握“同原选区选民保持经常性联系〞的原那么,不断坐实联系对象,充实活动形式,以扎实的履职之举,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