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2023
粮食安全
体系
构建
思考
粮食平安体系构建思考
我国实行粮食市场化改革后,粮食生产、销售、储藏以及管理都发生了新的变化,这些变化使我国的粮食平安面临着许多新问题。粮食平安直接关系到社会稳定和国家平安,探索粮食平安体系的构建,对社会经济的开展和稳定具有现实意义。国务院采取十项措施支持农业和粮食生产,是应对国际农产品市场变化、保障国家粮食平安的重要举措,我们一定要看到面临形势的严峻性,增强预见性,提高自觉性,积极探索有效提高国家粮食平安能力的新途径、新方法。笔者认为,构建国家粮食平安体系应做到坚持一个原那么,建立和完善“六大体系〞。
坚持“立足国内、偏紧平衡、适量储藏,市场运作,宏观调控、引导消费、搞活流通〞原那么。立足国内:我国的粮食平安主要依靠自力更生、稳定生产来解决,争取粮食的自给率保持在95%左右,力争国内的粮食生产保持5000亿公斤至5500亿公斤左右。偏紧平衡:总供应量与总需求量之间根本实现平衡,大体维持在5000亿公斤水平上并适当利用国际市场做一些调剂。适量储藏:储藏粮食的数量保持在供应量4个月为宜,主要由中央储藏、地方储藏组成,企业储藏现在大量减少,要采取措施逐步恢复。在储藏结构上也要加以调整。市场运作:运用市场机制形成市场价格,刺激粮食生产,引导粮食消费,实现产销平衡,供需接轨。宏观调控:改进、完善、加强宏观调控,包括储藏粮的吞吐调节,最低收购价的实施,进出口的调剂等。引导消费:我国人均粮食只有370公斤左右,要创造适合我国国情、有利于人民健康的膳食模式,在全社会倡导节约粮食之风。搞活流通:要着力培养具有核心竞争力和自主知识产权的大型骨干企业和企业集团,以带动粮食产业化、流通现代化的开展。要形成以大型企业为核心、中小企业为依托、分工合作、布局合理的企业群体,构筑新型收购网和销售网,为粮食的有序流通效劳。总之,国家粮食平安体系是个科学的系统工程,各地要结合实际情况,把握以上原那么,不断改革创新,才有可能走出一条适合我国粮食平安实际情况的新路。
建立和完善符合我国国情和粮情的粮食生产体系。一是建立稳定的商品粮生产基地。建设开发商品粮生产基地,要统筹规划,保持适度规模,使其生产能力与粮食需求相适应,确保粮食供求的根本平衡。同时,加大农业科研投入,提高农业机械化程度,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二是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要以市场为导向,优化粮食品种结构、优化粮食区域布局,提高粮食质量和种粮效益。要转变传统的粮食平安观念,树立食物平安的观念,因地制宜调整产业结构,促进粮食生产向优质化和营养化开展。三是大力开展粮食产业化经营。扶持一批有根底、有优势、有特色、有前景的龙头企业,与粮食生产者形成稳定的产销关系,建立生产、加工、销售一条龙的产业化经营体系,形成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经济共同体。四是保护农业资源。加强耕地资源保护力度,实现资源优化配置,确保粮食生产能力的可持续开展。
建立和完善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粮食市场贸易体系。这是促进粮食流通、保证粮食平安的重要手段。粮食市场越开放,市场交易越标准,粮食就越平安。一要培育国内粮食贸易市场。立足全国粮食大市场,标准产销区市场衔接,减少流通中间环节,稳定和拓展粮食供应渠道。要重点抓好省级粮食批发市场和区域性粮食批发市场的建设,进一步健全和强化市场功能,把有形市场和无形市场、现货市场和期货市场结合起来,使流通渠道多样化、效率化、竞争化,形成高效有序的粮食市场网络体系。二要建立国际粮食贸易市场。入世以来,我国不仅保持了粮食的供求平衡,而且在粮食进出口上呈现出有进有出的新态势。在确保国内粮食生产的前提下,应充分利用国际粮食市场,进行品种调剂,弥补局部粮食缺口,搞好国内粮食供求根本平衡。
建立健全完善标准的粮食市场管理体系。根据新形势下粮食平安和供求平衡的要求,改变粮食市场管理方法手段,由过去以行政命令为主转向以经济手段为主,进一步加快粮食购销市场化改革进程,建立符合市场经济规律的粮食市场管理体系。建立健全粮食市场准入制度、市场交易制度、价格管理制度,完善对粮食市场的监管。进行粮食立法,把粮食管理纳入法制轨道。制定旨在保护根本农田、标准耕地管理、保护粮食主产区农民利益的法律,保护粮食生产能力。另外还要按照市场要求,制定粮食流通、经营管理的法律法规,依法管理粮食流通。同时,要加大执法监督力度,减少行政干预。
建立和完善高效灵活的粮食储藏调节体系。一是合理确定粮食储藏规模与结构,建立多层次的储藏网络。除中央战略储藏、地方储藏外,还要建立社会储藏,包括生产者余粮储藏和经营者经营储藏等,对粮食平安多加一道保险。二是建立合理的储藏粮收购机制。可直接向出售粮食的农民收购,也可按实际情况向粮食批发市场收购,确保储藏粮源。三是建立适应市场经济需要的储藏粮管理机制。在储藏粮的收购、经营、轮换上,充分利用国内、国外两个市场,既做到储藏粮保值增值,减少财政负担,又起到调控粮食市场,保持市场稳定的作用。为了适应形势开展的需要,入库要把好质量关,充分发挥粮食部门在检验技术、设备上的优势,对入库粮食严格按照国家粮食质量标准要求进行鉴定,车车抽样检验,依质论价,确保质量良好,杜绝不符合储藏粮标准要求的粮食入库,这是确保储粮平安的前提,也是确保储粮平安的根底,不能有丝毫的懈怠。储存把好科技关,努力提升科学保粮水平,坚持利用一切现代科学手段改善粮食储存环境,制约库存粮食的变劣因素。采用机械通风、自然降温和适时地密闭隔温等防护措施抑制粮食品质变劣,同时大力推广绿色无公害储粮技术,做到延缓粮食陈化、确保储粮品质平安。
建立和完善快捷准确的粮食应急预警体系。粮食平安应急预警体系是在出现粮食平安问题时,能立即启动调控措施,使粮食市场和社会保持稳定的重要保障。粮食不平安因素主要表现在粮食市场供应紧张、价格上涨、人心不稳定等方面。在我国,确保粮食平安应包括三项具体目标:一是保护和稳定提高粮食生产能力,确保粮食根本自给水平;二是通过进出口调剂、库存吞吐,最大限度地保证粮食市场供求平衡;三是保障特殊群体的食品平安。目前我国农村还有2800多万贫困人口,城市还有不少低收入的居民,而且几乎每年我国都有一些地区遭受严重的自然灾害。除此之外,还必须把保障特殊人群的粮食平安问题作为确保国家粮食平安的重要内容。要借鉴国外的一些做法,为需要救济的低收入人口提供粮食援助,使其维持正常的生活。因此,应建立健全分布合理、存储平安、加工有力、供应畅通的粮食平安应急网络。同时还要重点加强对粮食市场的监控和管理,跟踪和把握市场粮食变化趋势,及时把国内、国际粮食生产、市场供应、储藏等各种信息资料进行综合分析和预测,开展粮食产、供、销、存环节的跟踪调查,加强对粮食播种面积的调查与核实,对农户存粮的情况进行动态监控。要逐步建立权威的粮食生产、消费、库存信息发布制度,以利于政府有关部门准确决策,化解和防范市场风险,做到需要时有粮可用、有粮可调、有粮可供,确保粮食市场平安。
建立和完善行之有效的政策鼓励扶持体系。按照统筹城乡开展的要求,立足国内开展粮食生产,深入推进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切实加大“三农〞和粮食生产力度,落实各项强农惠农政策,加强农业根底设施建设,积极开展现代农业,促进粮油生产稳定开展,夯实保障国家粮食平安的物质根底。千方百计引导和鼓励农民扩大粮食种植面积,优化品种结构,提高单产水平,保障粮食供求总量平衡、结构平衡和质量平安。按照适合国情、着眼长远、逐步增加、健全机制的原那么,坚持和完善粮食支持保护和补贴制度,加大对保护和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补贴力度,认真落实好国务院扶持农业和粮食生产的十项措施。根据保障粮食供应和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的需要,统筹研究粮食补贴政策。根据粮食产销格局的变化,进一步完善粮食风险基金政策,加大对粮食主产区的扶持力度,完善产粮大县奖励政策。落实粮食省长负责制,稳定主销区和产销平衡区的粮食自给水平。还应研究制订限制粮食出口、增加粮食进口补贴、限制粮食用于转化能源的政策措施,真正建立起长效、长久的扶持鼓励机制,为国家粮食平安提供强有力的政策支撑。
第6页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