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23年怒江泸水段城镇面山陡坡地生态治理对策.docx
下载文档

ID:878265

大小:22.21KB

页数:5页

格式:DOCX

时间:2023-04-15

收藏 分享赚钱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2023 怒江 泸水 城镇 陡坡 生态 治理 对策
怒江泸水段城镇面山陡坡地生态治理对策 李秀丽 摘 要:介绍了怒江泸水段城镇面山陡坡地生态治理现状,提出其中存在的问题,并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就陡坡地生态治理对策进行探讨与研究,以供参考。 关键词:城镇;面山坡地;生态治理 泸水市位于云南西部怒江,全境东西跨度58千米,南北跨度108千米,国境线总长约136千米,国土面积约3700平方千米。泸水市位于高山峡谷纵谷区的怒江大峡谷南侧,境内地带狭长,呈北高南低地势,属于深切割的高山峡谷地貌。境内山高坡陡,具有较大的海拔高差,其中高黎山亚扁山峰与上江镇冷水沟口分别占最高与最低海拔。怒江江面与高山的垂直高差都超过3000m,谷深坡陡,以“东方大峡谷〞著称。 怒江水系发源于西藏东西部的唐古拉山脉,经福贡县入境,境内流程109千米,现阶段没有任何航运。泸水境内有着干湿清楚的表现,主要源自于印度洋热带季风的影响,并且因为其地形地貌与大气环流的特殊性,使得光、热、水得到再次分配,具有比较突出的地域性差异,当地地形气候、地方性气候以及小气候比较明显。受到海拔高差的影响,泸水市境内的热量分布与降水量特征也比较显著,气候、土壤、植被等垂直分布特征同样如此。由于地形气候比较特别,泸水市境内的植物种类也非常多,使得当地林业的开展前景非常广阔。 受到峡谷地貌与气候类型的特征影响,泸水市从河谷到山顶的森林植被类型分别分布有南亚热带植物与寒带植物,其植物群落的复杂性较高,山地植被垂直系列特征非常显著,且地域性森林类型也比较多。 一、陡坡地生态治理现状 (一)陡坡地资源情况 怒江两岸泸水段城镇面山陡坡地的分布范围较广,总共涉及到7个乡镇,其中一共有接近5000hm2的陡坡耕地海拔不超过1500m且坡度超过25°,对生态治理需求较大。与此同时,怒江泸水段海拔超过1500m且坡度超过25°的陡坡耕地根本已经完成了生态治理工作,种植物以核桃为主。怒江泸水段位于怒江大峡谷的核心区域,受到气候与季节的影响,怒江两岸的陡坡耕地接近5000hm2,其生态治理现状不容乐观。当地群众针对陡坡耕地并没有采取合理地生产经营措施,从而导致陡坡耕地出现了比较大的水土流失问题,很多地区的生态环境比较薄弱。 (二)陡坡地生态治理经营现状 一直以来,怒江两岸陡坡地都是以种植玉米等农作物为主,这种耕作方式对陡坡地生态资源的消耗量较大,导致当地水土流失问题日益严重。近年来,怒江泸水段当地针对陡坡耕地退耕还林以及其他生态治理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取得的综合效益也比较可观,然而由于当地陡坡耕地采取的一年种一季农作物的经营模式,使得陡坡耕地的生态治理工作没有取得本质的进展。 (三)陡坡耕地经营模式的优化路径 为了实现对耕作方式的优化,选择一些具有较高经济价值的树种种植在陡坡耕地上,并按照3年为一周期,开展施肥与管理工作,从而使陡坡耕地的经营管理模式转变为经济林果基地,在到达一定周期后,经济林果基地将会趋于规模化,从而在生态与经济两个层面创造比较可观的效益。为了做好怒江泸水段城镇面山陡坡地的生态治理工作,重点就在于对陡坡地现有的耕作模式进行优化与调整。经过当地政府采取的一系列措施,群众的经济条件有了明显的好转,泸水的生态环境也得到了优化。 (四)陡坡耕地生态治理的历史进程 泸水市陡坡地生态治理工作持续了好几年,其海拔超过1500m的坡地生态治理面积超过80%,种植树种主要为核桃;海拔不超过1500m的坡地那么种植油桐和常见的普通绿化树种。关于热带经济作物,泸水市陡坡耕地在1500m以下的海拔区域属于适生区,尽管近年来生态治理工作持续推进,然而热带经济林木的种植面积也不超过300hm2。 根据相关调查结果,不难发现泸水市怒江流域两岸的生态治理工程工程实施已持续十余年,取得的效果也比較显著。当然不可否认,由于一直以来当地的开展思路与规划依然存在一些缺乏与缺陷,从而导致陡坡地生态治理过分关注绿化,而没有考虑到创造生态效益。 2022年至今,全市依托“香料谷〞和“怒江花谷〞的打造,依托“面山治理〞和“改善人居环境〞等工程的实施,在陡坡地生态治理中因地制宜调整了种植结构,其海拔1500m-2000m的陡坡地种植树种调整为构树、漆树;海拔不超过1500m的陡坡地那么种植柚子、芒果、青花椒、澳洲坚果。海拔2000m以上区域开展红花椒、红豆杉、厚朴等树种。江边公路沿线选择攀枝花、凤凰木、紫荆花、怒江樱花、蓝楹等,适宜区域林下套种蔬菜、饲料、适生中药材(砂仁、草果、金银花)、香椿、楤木等,实现生态治理与经济建设统一开展。但开展时间短,种植结构调整刚起步,农民退耕地所具有的经济效益依然不明显。为了保障广阔农民的经济利益,在造林规划过程中,有必要对树种选择予以关注。只有保障经济效益,农民群众才有管理的意愿,从而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为推动生态治理工作提供有力支持。 (五)生态治理效益比照分析 怒江泸水段两岸陡坡耕地实施退耕还林从2002年开始,在经济与生态两个层面都创造了比较可观的效益,当然也有局部区域的效果并不理想。而决定效益的主要因素那么在于树种选择、造林造价以及造林管理等三个方面。根据海拔、面积的差异,选择相应的管理方式将会决定其创造的综合效益。根据调查发现,在海拔不超过1500m的陡坡耕地生态治理中,选择核桃以及咖啡、龙眼、荔枝等热带经济作物,且采用高肥水管理方式,取得的经济效益相比照拟理想。 二、陡坡地生态治理面临的困境 (一)种苗价格偏高 近年来,苗木价格持续上涨,对于怒江泸水段两岸的生态治理工作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其中咖啡为1元/株、荔枝15元/株、澳洲坚果25元/株。换言之,每平方千米咖啡、荔枝、澳洲坚果等作物的种植价格分别到达了6000元、12600元以及18750元。 (二)工程投资力度缺乏 自退耕还林工作缺少国家支持之后,城镇面山陡坡地生态治理的规划工作也停滞不前。究其原因,就在于一般林业的造林工程投资金额相对较小,群众参与性与积极性严重缺乏。与此同时,由于当地财政经费相对紧张,一直以来,泸水市都是依靠国家财政投入开展造林工作,地方政府并没有设置配套资金,从而导致当地对陡坡地生态治理工作的关注度持续降低。 (三)经营方式有待改进 怒江泸水段城镇面山陡坡地的分布特点在于连片集中在村组。一直以来,这些陡坡地的农作物种植种类主要为玉米、苦荞等等,这些作物的种植周期为一年一季,难以充分利用土地资源,创造的收益也相对偏低,从而导致面山陡坡地在一年中只有1/4的时间得到利用。 三、城镇面山陡坡地生态治理路径分析 (一)陡坡地生态治理思路分析 针对怒江泸水段城镇面山陡坡地生态治理存在的问题,在实践中应该提高对生态治理工作的重视程度,加大生态产业建设力度,推行生态立县的主导思想,充分考虑当地实际情况,积极转变开展理念,对开展模式进行调整与优化。泸水市应该积极把握好国家兴林富民的政策优惠,基于城镇面山陡坡地的生态治理工作,围绕苗圃建设打造示范基地,致力于第一生态产业的开展,同时在第二、第三产业建设中予以投入,将当地各产业经济的优势整合到一起;其次,泸水市还应该做好龙头企业的培育工作,加大林农生产的开展力度,改善当地群众的经济条件,促使农村开展趋于现代化。 (二)陡坡地生态治理的具体对策 1.调整与优化陡坡地生态治理模式。泸水市应该把握好云南省财政投资相关政策的支持,基于现有的陡坡地生态治理工程,对其他林业工程进行整合与统一规划,以3~5年为一周期,5000hm2为目标,对陡坡地生态治理工程进行建设,同时与二期退耕还林工程相结合,解决好城镇面山陡坡地的生态治理问题。其次,泸水市应该根据近年来工程规划情况进行补充与调整,提前做好陡坡地生态治理工程的设计工作,以此预留充足的时间实施工程,做好良种壮苗培育工作;再者,对于一些综合效益可观的工程,还应该加强组织管理,明确相关职责,做好技术指导工作,通过签订责任状、责任合同等方式,为工程实施打下扎实的根底。 2.完善陡坡地生态治理类型。泸水市生物多样性具有天然优势,各海拔段的小气候类型也比较丰富,为各种生物生长繁衍提供了有利条件。因此,泸水市在生态产业的开展进程中,应该坚持“生态与经济供应〞的原那么,对市场现状进行细致分析,根据小气候区域的实际情况对生物产业种类进行合理选择,充分发挥其潜力,从而实现区域型特色产业带的建设。为了实现这一目标,首要工作就是进行基地建设,对产业基地进行大力培育,基于此对林间独有的环境开展种养业与旅游业加以充分利用。例如低、中海拔产业基地应该优先选择中药材种植,例如天麻、当归等。与此同时,还要从各个渠道将林产业综合效益充分发挥出来,采取不同形式的策略,做到可持续开展。 3.加强开展体系建设。当地行政部门应该从政策、资金等方面对林业产业的相关企业予以帮扶,做好龙头企业与优势企业的培育工作,促使其市场竞争力得到提升,提高管理效能,为当地陡坡地生态治理的产业开展打下良好的根底。其次,政府还应该引导与帮助企业做好人才与技术引进工作,提高生态产业建设的科技水平。相关部门应该做好牵头工作,围绕陡坡地生态治理产业组建专门的协会组织,针对广阔农民的实际需求,对陡坡地生态治理产业的开展体系进行完善,从而为农民群众创造更多的经济效益。 4.加强生态治理科技管理工作。科学技术代表着生产力,生态产业的开展必须有先进的科学技术作为支撑。因此,针对怒江泸水段城镇面山陡坡地生态治理问题,应该做好以下几点工作:第一,推动事业型技术部门改革,加强技术人员的培训与学习,促使其技术水平得到提升,在生态治理技术工作中充分发挥作用;第二,积极组织技术骨干与专家为农民提供培训,帮助农民群众掌握先进的生产技术与方法;第三,做好财政扶持政策改革。针对陡坡地生态治理产业的开展现状,对相关工程的验收标准进行完善,确保工程验收合格后才能够兑现扶持资金,从而使陡坡地生态治理产业工程基地的建设水平得到持续提升。 参考文献: [1]杨发椿.怒江泸水段城镇面山陡坡地生态治理对策[J].林业调查规划,2022,39(5):69-72. [2]云南瀘西县发放陡坡地生态治理补助369.1万元[J].农村实用技术,2022,(3):60. [3]卢爱英,王世裕.晋西北地区水土流失生态治理模式初探[J].山西林业科技,2022,38(3):46-47.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