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2023
新时期
共产党员
价值观
新时期共产党员的价值观
所谓价值观,通俗地讲,是指人们对周围客观事物的总评价和总看法,即对自己生存于其中的、构成社会生活的诸要素何者至上、何者为重的看法,包括对经济、政治、道德、金钱等所持有的总的看法。共产党员也有其特定的价值观。共产党员的政治身份,决定其价值观具有特定的政治意义,如把党的奋斗目标、党的价值理念作为个人的价值取向等等。但是,共产党员毕竟是生活于社会中的人,其价值观必然受到社会历史条件的制约。
一、共产党员的价值观需要与时俱进
时代在开展变化,共产党员作为社会人,其生存方式、社会地位也都在发生重大变化,不可防止地受到社会历史条件的制约。根据马克思主义的观点,人的本质是社会关系的总和,党员的价值观与其生存方式必然地、内在地联系在一起。
首先,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党员的社会身份发生重大变化。在方案经济时代,社会阶层结构简单,号称为“两阶级一阶层〞(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和知识分子阶层)。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经济成份多元,这就决定了社会分层复杂化。这种复杂性表现为两个层面:一是横向社会职业多样,遍布各个行业、各种岗位;二是纵向社会收入、地位差距较大,社会分化到什么程度,党员社会身份就分化到什么程度。从身价过亿的“老板〞党员,到下岗、失业的工人党员,乃至贫困地区的贫困农民党员,共存于党内。这是伴随着社会转型出现的必然现象。
当然,党员是党内权利主体,政治生活中所有的党员都享有平等的权利。但是,政治身份的平等,并不能完全替代社会身份的差异,人的价值观都是特定社会条件的产物,换句话说,党员价值观更多地取决于自身所处的社会地位和个人的社会阅历。这里首先要答复的是:社会地位差异较大的党员,能否有完全一致的价值观。实事求是地讲,无论从理论上来看还是从现实来看,拥有大致一致、即拥有共同的主流价值观是可能的,而且已被中国共产党和其他国家的某些政党的实践所证实。但完全一致的价值观对于不同社会阶层来说是很困难的。其次要答复的是:怎样获得大体一致的价值观。也就是如何在党员社会身份多元条件下整合党内思想。这就与党的建设紧密相关。
其次,社会价值观多元、文化多元,必然影响到党员的价值取向。在这种背景下,一方面,党要引领社会主流价值,另一方面又要坚持符合社会开展需要的价值理念,更新与时代开展不相符的观念,这是一个相当严峻的考验。局部共产党员在价值取向上产生矛盾、困惑,是社会转型时期的正常现象。党内出现的一些消极腐败现象,也与少数人价值观的扭曲有关。正视这一问题,恰恰是解决问题的起点。
第三,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法治建设不断开展,要求共产党员价值观与之相应。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开展,特别是普及全国基层农村的村民自治,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标志性旗帜。政务公开,党务公开,开展党内民主,那么是渐进式推动民主政治从基层到权力部门开展的具体表现。这种开展态势,内在地要求执政党的党员以民主、法治等理念作为政治上的价值取向,这关系到共产党能否在民主与法治建设中起到促进作用。
能否与时俱进,使共产党员的价值观与社会开展趋势协调,对党来说是一个新的考验。
二、为共产党员价值观注入新的内容
所谓注入新内容,是指在坚持党的核心价值理念的同时,树立与时代开展相应的新的价值理念。
首先,以人为本。以人为本可以作多重理解,仅从政治生活的视角来看,其根本要义就是尊重人权,以人民权利为本位。这里要说明的,一是人权观念不是哪一个阶级独享的观念,尊重人权是人类社会的历史性进步。二是共产党人的人权观,是汲取了人类文明优秀成果的人权观,共产党人奋斗的目的,就是马克思主义所倡导的,以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开展为最高目标。这是目标价值,也是核心价值。惟有确立以人为本的价值理念,使其成为行动的内在动机,党的决策、各种活动方能表达出以人民根本权利为本位的精神。
第二,确立民主的观念。民主作为一种价值观,是以人为本的必然结果。以人为本在政治生活中的表现就是以人民根本权利为本位,而人民根本权利需要通过一系列政治制度安排才能得以实现,民主就是必然的选择。一方面,民主是共产党人政治操作的目的,共产党执政就是支持和引导人民当家作主。另一方面,在现实政治生活和社会生活中,权利是与利益联系在一起的,所有人的合法的正当的权利都需要实现,但有时人们的利益会有冲突,这就需要调节、缓冲矛盾,民主就成为调节、缓冲各种社会的途径、手段。所以,民主是目的与手段的统一。在党员社会身份复杂化的今天,民主也是调节党内意见,整合党内思想的重要途径。另外,从当前党的任务来说,构建和谐社会是重要任务,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主要特征之一就是民主与法治。共产党员在构建和谐社会中要起到模范带头作用,首先就是在观念上增强民主意识,明确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时代开展的潮流,明确民主在当代中国的表现形式,明确共产党人在民主政治中肩负的职责,在民主政治中起推动开展的作用。使广阔党员确立民主的价值理念,正确看待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并积极投入到民主的实践中去,是当前的重要课题。
第三,确立法治观念。在当前,身居各公共权力要位的绝大多数人都是共产党员,其法治观念如何无疑影响到党能否依法执政、依法治国。把法治观念作为价值理念的组成局部,一是对权力行使者来说,意味着以法律作为执政行为标准,意味着权力的边界不能超越于法律的许可,意味着“权〞大于法的“潜意识〞需要彻底摒弃。这对于党的执政方式、活动方式都是一场巨大的变革。二是对普通党员来说,意味着在社会生活和本职工作中,成为带头遵守宪法和法律的模范。党领导法治建设,但党必须在宪法和法律内活动,这需要全党的共同努力。
第四,崇尚效劳。人民群众不是党的“工具〞,而党是人民的“工具〞(见于邓小平在1956年党的八大所作的修改党章的报告)。共产党的领导资格就来自于为人民效劳。对于党员个人来说,其人生的政治价值、社会价值表达在为人民效劳中。人的能力、水平有所不同,社会地位有所不同,但衡量其人生成功的政治标准,是看其效劳精神如何。近年来中央倡导的上级党组织为下级效劳、下级党组织为党员和群众效劳、党员为群众效劳,就是这种价值观的具体表达。
第五,崇尚科学。这里所说的科学是指广义的科学,并非仅指自然科学。自改革开放以来,尊重科学的观念已经深入人心。但在现代化建设的关键时期,以崇尚科学为重的价值取向仍需强化。把科学作为共产党员价值取向,包含有下述含义:一是有科学的态度,尊重事物开展的客观规律,实事求是,不做违背客观规律的事情。二是有科学的世界观、方法论。用科学的方法看待问题,分析问题,对于处于社会转型时期的共产党员在多元文化状态下保持自己的政治信念来说,是十分重要的事情。三是决策、执行都需要尊重科学,并有科学的方式和机制做保障,否那么容易出现偏差。没有科学的价值取向,就不可能有科学决策。
三、为共产党员价值观的形成创造条件
与时代相符的价值观并非自然而然形成的,是共产党员个体与社会互动、与党组织互动的结果。
第一,坚持终身教育。党的思想教育要发挥作用,要注意三个问题:一是教育内容要科学、符合实际;二是改进教育方式,使之适合新时期的党员队伍结构的变化;三是形成良好的互动气氛——因为党内思想教育主体、客体并无明显界限,组织对个人可以进行教育,领导者可以对普通党员进行教育,但领导者也可以从一般党员那里得到教益,党员相互之间同样彼此影响——特定气氛有益于在潜移默化中形成价值取向。
第二,营造制度环境。制度环境与价值观的形成是双向互动的关系。所有的制度都是以一定的价值取向为根底形成的,但是,制度一旦形成,又反过来对人的价值判断起着引导作用。党内制度所设定的党组织和党员的根本行为准那么、行为模式,久而久之,就会内化为人们的价值追求。制度对于中国共产党的重要性,就是邓小平概括的具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当然,营造有利于形成与时代相符的价值观的制度环境,是一项系统工程,需从多方面努力。
第三,形成良好的党风。党风是党的宗旨、世界观和价值观的外在表现。个体生活于其中的组织的风气,既是现有价值观的反映,又进一步推动或阻碍某种价值观的开展、演化。因此,加强党风廉政建设,使不良作风和腐败现象得到有效遏制,使优良作风发扬光大,是形成新的价值观的重要条件。
第四,引导和改造社会环境。改造社会环境不是指扭曲社会开展规律,而是指顺应社会开展潮流,通过党的政策,又好又快地推动社会开展,公正地协调社会多元利益群体关系,从而使社会矛盾得以缓解,社会和谐,人民幸福,使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在中国得以充分表达。只有当社会主义制度的比较优势充分表达出来的时候,共产党员、人民群众的价值观、理想信念才会有坚实的根底。
第五,增强党性修养。党性修养的根本内容之一就是关于人的价值观问题。这里不来全面论及党性修养,仅就个体价值观与组织整体价值观的关系作一点说明。社会身份越复杂越需要整合党内思想、信念,不整合就会引起混乱,但整合不意味着强制性一致,而是在根本问题上基于自愿的一致。党性修养可以促进党员在政治理念、人生观价值观与党的核心价值观协调,但党性从来不遏制个性,恰恰相反,只有保持生动的个性,党性才有鲜活的生命力,党的政治生活才会有丰富多彩的局面。
第7页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