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23年从汉乐府诗看汉代的乐舞文化修改.docx
下载文档

ID:877385

大小:15.11KB

页数:4页

格式:DOCX

时间:2023-04-15

收藏 分享赚钱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2023 乐府诗 汉代 乐舞 文化 修改
从汉乐府诗看汉代的乐舞文化 【】在中国古典诗歌的宝库中,汉代文学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其中,汉乐府诗更是如一颗璀璨的明珠,熠熠生辉。历代的学者都对汉乐府尤其是民间乐府高度地关注和研究,并经过多年不懈努力,在汉乐府的艺术手法和思想内容研究方面取得了辉煌的成果。汉代是我国文化大开展的第一个辉煌时期,在继承了先秦的思想艺术根底上,汉代舞蹈还吸收了外族的精髓,形成了特有的音乐舞蹈艺术,为中华民族留下了珍贵的艺术财富。汉代舞蹈形式繁多,其中以踏鼓舞、长袖舞、建鼓舞和七盘舞最有特色,这些舞蹈艺术在中国的民族乐舞史上有着里程碑意义。本文将汉乐府诗进行深入研究,以求能更好地解读汉代乐舞文化。 【关键词】汉乐府;汉代;乐舞 自秦统一六国后,经过汉朝初期的南征北战,中华民族初次形成了大一统的局面,经济空前繁荣,在齐楚文化的影响下,百戏、乐舞开始在民间甚至是宫廷广为流传。曾有学者说:“历史上没有任何一个朝代能像汉朝那样对乐舞有着如痴如醉的喜爱,无论尊卑、也无论华夷,都对歌舞伎乐趋之假设鹜。〞汉代文化有那个时代的特点,汉朝统治者弘扬宽仁德治、喜欢向周边各国宣传自己的盛世景象。汉朝与周边异域民族的文化融合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一,汉代的民族大一统对汉乐府的思想文化产生了根本影响,所以,汉乐府中表达出许多在汉代才有的文化特色。汉代的文化思想表达在汉乐府中的一个表现是宗教神学思想的融入,汉代的神学思想不仅继承了前朝的神学思想内涵,而且董仲舒的“天人感应〞学说也对汉代神学思想产生了巨大影响。二、汉代文化思想的另一个明显特征是血亲伦理,提倡“孝〞、“德〞为先。三,游仙主题思想也是汉乐府中的主要文化思想,在科技并不兴旺的封建社会初期,人们对死亡有着极大的恐惧,所以对神仙观念有着无比的向往,这也代表了那个时代对生命意识的思考,这种思想的根源是道家学说。乐舞歌伎是汉代各阶级普遍喜爱的文化娱乐活动,专业乐舞艺人的出现也代表了乐舞在汉代的重要地位,这也为汉代乐舞的开展起到了很好的推动作用。与乐舞相结合而产生的汉诗也在那个时代开始流行,汉代人们对乐舞的喜爱和欣赏很大程度上推动了汉诗的开展。本文就汉乐舞对汉诗的影响,从两个方面进行阐述。 一、 汉乐府诗中随处可见乐舞文化的艺术思想 汉朝时期,我国的封建社会迎来了第一个大开展时期。在社会大变革的推动下,传统雅乐在功能和形态上都产生了重大变革。先秦时期,废除了礼乐的等级制度,乐舞不再是文化构架的核心。到了汉代,统治者大力推崇乐舞,再加上人们对现实生活的感悟和自身情感抒发的需要,享乐之风开始盛行,乐舞也得到了空前的开展。乐舞开始本来是统治阶级为了祭祀而制定的仪式,慢慢的转变为宫廷或者宦官阶级的礼乐,到了汉代,随着礼乐等级制度的废除,乐舞开始逐渐在民间流行,成为一种娱乐活动,并很快风行全社会,成为了一种时代特有的文化艺术。宋代学者郭茂倩整理编撰的乐府诗集中曾提到:“自汉而始,乐舞盛行。〞讲的就是汉朝初期,随着楚人的北上,南北文化开始了第一次大融合,楚声楚舞逐渐流行,以“俗〞为根本审美观的乐舞开始风行,代表了一个新的文化时代的开始。俗乐舞不仅在上流社会盛行,而且还广泛流传到平民百姓中。翻阅汉书、史记、后汉书等资料都可以发现,在两汉时期,平民百姓的歌谣民谣已经有了很强大的生命力,乐府搜集在民间广泛流传的歌谣并由专业的乐师融入乐府舞中,形成了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宫廷乐舞。如相和歌就已经非常成熟,而且对后来新的乐府诗相和大曲、清商乐的创作产生了重大影响。通过现存资料我们发现,相和大曲分为多节,趋、艳、乱杂乱纷呈,形式多样。这种影响甚至在几百年后的唐代仍然有其不可无视的力量。唐大曲就在乐、舞、诗等各方面都表达出对汉相和歌的继承和发扬。 此外,汉代民间还盛行一种音乐形式——“鼓吹乐〞,它对我国古代音乐的开展意义重大。这是一种起源于北方少数民族的音乐方式,它结合了打击乐器和管乐器的各种特色,再嵌入歌词,在游牧民族各部落传唱,随着汉朝的大一统,这种音乐形式传入中原,结合当地的民间音乐,形成了不同的风格,如淮南鼓吹、邯郸鼓吹等。统治者也非常重视这种节奏感强的音乐形式,在仪仗、点兵或者是宴请时也经常用到鼓吹乐。如“骑吹〞、“黄门鼓吹〞、“短箫铙歌〞和“横吹〞等。另外,汉代不仅有古琴独奏,还有说唱形式,从汉朝留给我们的经典名作胡笳十八拍、广陵散,以及著名的长篇叙事歌曲焦仲卿妻、陌上桑中我们都可以发现它的踪迹。汉代的音乐形式繁多,内容丰富,不仅有音乐还有伴舞,不仅有说唱还有动作,击鼓歌吹作徘倡样样俱全,而这种音乐形式,也是后来出现的戏剧的前身。新中国成立后,考古工作者在洛阳等地发现了许多汉代乐舞俑,这是继春秋时期散乐开展而来的汉代乐舞的最好明证,这种民间艺术形式聚集了杂技、幻术、武术、歌舞等多种形式,内容非常丰富,乐舞百戏中表达出来的浪漫率真、热烈生动和迷幻神奇的色彩也表达了汉代社会特有的通俗、感性、自由、清新的文化审美情趣,将汉代乐舞特有的风格和形式展现在后人的眼前。乐舞百戏是汉代综合娱乐表演的总称,他包括了诸如飞丸、角抵、吞刀吐火、鱼龙曼延等多种工程和形式,内容更是包罗万象,融合了多种地域和民族的艺术风格和特征,是汉代最为典型的乐舞形式。汉代百戏有一个重要的特点就是寻求刺激和热闹,这在山东出图的画像石和张衡的西京赋中得以表达。汉代百戏的表演场面壮观,规模宏大,人数众多,热闹是可想而知的。如“剑舞弄丸〞讲求的是速度,而高空走绳追求的是惊险刺激,这与汉代社会人们乐观自信的心态和鲜活的生命力是分不开的,也表达了汉代特有的文化精神和生活情趣。汉代乐府从先秦时期的理性主题逐渐走向了平凡、世俗的感性。 二、 俗乐和雅乐 汉代乐舞分为俗乐和雅乐两种,也就是民间与官方形式。宫廷或者官府的乐舞形式现存的记载较多,如各级官府和宫廷都有成编制的乐工队伍,并有非常标准的礼乐制度,主要用来祭祖或者敬神,这相当于专业的乐队。而民间的乐舞那么多被用来自娱自乐,多由业余的乐工组成,但是,就像现代的唱堂会一般,这些业余的民间乐队也经常会被召进官府或宫廷,为皇族和达官显贵们演奏娱乐。如少室阙所表现的就是民间乐队在官府雅堂演奏的情景,主人与客人正在饮酒,由民间召进的乐伎于厅中作精彩演出,门人宾客那么于堂下分侧而坐,凝神欣赏。这真实地再现了汉代贵族阶级的奢侈生活。蜀都赋中描写道:“过年时,辞旧迎新,择一吉日,在家中设宴款待宾客,乐师在厅中西柱下演奏着靡靡之音,堂中舞姬甩动长袖,翩翩起舞。〞张衡在观舞赋中也描写到饮酒作乐,美人起舞的情景。这也充分说明了汉代时期,宫廷或官府宴饮常常由歌舞助兴。 无论是音乐还是舞蹈,都是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在古代社会,人们为了庆祝丰收、或者是狩猎成果丰硕,再或者是为了庆祝战争的胜利,都会聚集在一起狂欢,快乐之余、手舞足蹈,这就是舞蹈的前身。舞蹈开展到汉代,水平已非常之高,不仅在不同的场合如祭祀、宫廷宴请、召见使者等有严格规定的舞蹈形式,而且还有专门为了审美艺术而形成的独舞、双人舞等形式。总体来说,这些舞蹈大致可分为四类:踏鼓舞、建鼓舞、七盘舞和长袖舞。其中,建鼓舞就是典型的双人舞,两个舞者在建鼓两侧,手持鼓桴,边敲边舞,动作激越而优雅。仪礼·大射仪中提及了建鼓舞的来源:建鼓又称南鼓,也就是楚国的大鼓,这种大鼓曾在信仰和长沙的楚墓中发现,而且查阅史籍可以发现,刘邦一统南北,灭了楚国但是并没有禁止其乐舞,这也充分说明了建鼓舞就是一种舞乐。 踏鼓舞是一种女子独舞,这种舞蹈以旋转为特点,舞者轻舒长袖,踏在一种叫鞞鼓的乐器上面缓缓旋转。其实,这种踏着的鼓并非鼓,而是一种形状像鼓但是实心的东西,乐舞中称为“柎〞。古书记载:“形似鼓,围以韦,内实为糠。〞卞兰的许昌宫赋中形象的描绘了踏鼓舞的艺术特点:抬动光着的脚板,轻轻踏鼓,声音将要断绝时,又连续踏之,鼓声连绵而不乱,两脚交替踏动,在鼓的边缘翩翩舞动。由此可见,舞者是两脚交替踏响鞞鼓,随着鲜明的节奏想观众展现优美的舞姿,时快时慢,快时疾如旋风,慢时犹如飘雪。李尤在平乐观舞赋中称这种舞蹈为“踊跃旋舞〞。这也说明了踏鼓舞蹈一个舞蹈特征,那就是旋转。长袖舞也是一种女子独舞,多为伴歌而舞,美丽的女子挽着高高的发髻,着宽松的舞衣,束紧腰部,甩动两条长长的舞袖翩翩起舞,随着舞者的动作,舞袖缠绵环绕,如行云流水,优雅美丽。西京杂记中就有刘邦爱妾戚夫人长袖舞的记载,称她“翘袖折腰〞,并且有歌者伴唱。 汉代宫廷舞中还有一种著名的舞蹈七盘舞,也称盘舞。是一种杂技舞蹈,舞者多为女子,同样挽着高高的发髻,宽松的舞衣,长长的舞袖,束紧纤纤细腰,在覆盘上雀跃舞蹈,优美动人,舞蹈用的盘子有六个或者七个,这种舞蹈有很大的难度。古代学者有很多关于七盘舞的记载,张衡在七盘舞赋中曾记载“历七盘而屣蹑。〞另外,王粲、卞兰、鲍照、陆机等人都有对七盘舞的描写存世。这四种汉代舞蹈在当时比较常见。在舞技方面,民间的杂技与舞蹈艺术相结合然后引进宫廷,并由专门的舞师改编而得到开展,使得汉代的独舞和双人舞开展到一个全新的境界。 结论: 汉代的民族大一统有力地推动和促进了艺术的开展,乐舞艺术在汉代迎来了他的第一个开展顶峰。从丰富的艺术中,我们可以一窥汉代人民的生活情景。乐舞在汉代不仅是宫廷宴请、祭祀、敬神的礼乐,而且成为人们表达内心情感的一种娱乐方式。汉代乐舞还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汉诗的开展,使汉诗更具有趣味性和艺术性,包括但不限于拟人之趣、妙理之趣、世俗之趣、谐隐之趣和逢迎之趣;汉代乐舞的形式多样化和丰富的内容使汉诗更具表演性,创造了汉诗与百戏或者舞蹈相结合的表演形式,也为后来戏剧的开展奠定了根底;汉代各阶级对乐舞的崇尚,为乐舞创造出了一个全新的开展空间,代表了中国古代音乐艺术一个新时代的到来。 参考文献: [1]余秋雨.中国戏剧史[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23. [2] 边家珍.汉代经学与文学[M].北京:华龄出版社,2023. [3] 张新科.文化视野中的汉代文学[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23. [4] 杨树增.汉代文化特色及形成[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3. [5] 钱志熙.汉魏乐府的音乐与诗[M].郑州:大象出版社,2023.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