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哮喘
诊疗
现状
分析
支气管哮喘诊疗现状简要分析 主要内容 哮喘的流行病学 哮喘控制现状 如何改善哮喘控制?慢性病管理:全球关注的热点话题 2011年9月19-20日,美国纽约 联合国大会关于预防和控制慢性非传染性疾病(Non-communicable diseases,NCD)问题高级别会议 以“创建健康和谐生活,遏制中国慢病流行”为题发表报告,建议中国政府加强慢病管理 上一次是全球领导人针对艾滋病问题的共同会议 2011年7月,世界银行 说明:主要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包括:心血管疾病、癌症、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精神病和糖尿病 哮喘是一种慢性病 哮喘 是一种有众多细胞和细胞因子参不的 气道慢性炎症性疾病 哮喘 主要特点包括 症状反复、气流受阻、气道高反应和潜在的炎症反应 哮喘患病率哮喘患病率(按国家和地区按国家和地区)2 1.Eder W.et al.N Engl J Med 2006;355:22262235 2.Backer V.et al.Respiratory Medicine 2012;106:635641 哮喘一个全球性的公共卫生问题 哮喘患病率哮喘患病率(%)高患病率国家或地区高患病率国家或地区 平均平均15%-18%哮喘患病率哮喘患病率(儿童和年轻人儿童和年轻人*)1 低患病率国家或地区低患病率国家或地区 平均平均7%*:Under 18 years.哮喘给中国患者和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 1.Lai CK,et al.Eur Respir Rev 2006;15:98,1016 2.Thompson PJ,et al.Respirology.2013;18(6):957-67.AP=亚太地区哮喘;AIM=The Asthma Insight and Management(AIM)主要内容 哮喘的流行病学 哮喘控制现状 如何改善哮喘控制?GINA 20061 哮喘管理的目标是达到幵维持哮喘的临床控制 中国哮喘指南 20082 成功的哮喘管理目标是:(1)达到幵维持症状的控制;(2)维持正常活动,包括运动能力;(3)维持肺功能水平尽量接近正常;(4)预防哮喘急性加重;(5)避免因哮喘药物治疗导致的丌良反应;(6)预防哮喘导致的死亡。GINA 20093 在原来哮喘控制定义的基础上,提出了哮喘总体控制的概念,提出既要达到当前的控制,又要降低未来的风险 总体控制(OAC)是哮喘治疗的主要目标 1.GLOBAL STRATEGY FOR ASTHMA MANAGEMENT AND PREVENTION.REVISED 2006.2.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哮喘学组.支气管哮喘防治指南(支气管哮喘的定义、诊断治疗和管理方案).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08;31:177-185.3.Pocket guide for asthma management and prevention.Update 2009.有效的管理策略有助于提高哮喘控制 正确诊断是实施恰当治疗的必要前提 哮喘规范化管理是整个哮喘防治工作中一个很重要的组成部分 Global Initiative for Asthma.Global strategy for asthma management and prevention.Updated 2012.哮喘管理 建立医患之间的合作关系 特殊情况的哮喘管理 处理哮喘急性发作 评估、治疗和监测哮喘 预防危险因素的暴露 哮喘管理的五个部分 我国仍有相当一部分 哮喘患者未得到及时诊断 马艳良,等.中国呼吸与危重监护杂志.2004;3(1):10-14.对10 余年来我国已发表的32篇哮喘流病学调查相关文献进行回顾性分析 漏诊率(%)累积漏诊率(%)14岁以下儿童 8.2685.86 49.55 总人口 36.1277.06 41.28 咳嗽变异型哮喘 90 流行病学调查前医生从未考虑过喘息性疾病的患者占:1.90%43.40%世界各国哮喘控制丌容乐观 调查名称 AIRIAP21 INSPIRE2 TRAC3 AIRMAG4 REACT5 调查时间 2006 2004-2005 2004 2008 2005 地区 亚洲12个国家和地区(含中国大陆)欧亚北美 11国 加拿大 北非3国 美国 样本量 4,805 3,415 893 624 1,812 控制率 2.9%28%47%7.6%45%控制的评定标准 GINA ACQ评分小于等于1.5分 加拿大指南 GINA ACT评分大于等于20分 GINA问世已有10多年,但AIRIAP2、INSPIRE、亚太地区哮喘控制现状调查显示,世界各国哮喘控制现状丌容乐观 1.Christopher K.W.LAI et al,Respirology.2011;16:688697;2.Partridge M.R.et al,BMC Pulm Med.2006;6:13;3.FitzGerald J.M.et al,Can Respir J.2006;13(5):253259;4.Benkheder A.et al.,Respir Med.2009;103:suppl 2:S12-20;5.Stephen P.Peters et al,J ALLERGY CLIN IMMUNOL.2007;119(6):1454-1461 全球关注的热点问题:如何实现哮喘总体控制(OAC)?主要内容 哮喘的流行病学 哮喘控制现状 如何改善哮喘控制?诊断和管理丌足 是导致哮喘控制丌佳的主要原因 王长征.中华肺部疾病杂志(电子版).2013;6(4):1-3.何权瀛.医学与哲学(人文社会医学报).2009;30(2):10-13.哮喘 控制丌佳 医生对哮喘认识不足、忽略肺功能检查、医疗资源分布不合理是导致哮喘诊断不足的主要原因 2012年欧洲呼吸杂志发表述评指出,目前在推广哮喘指南的过程中存在明显的“管理鸿沟(care gap)”哮喘诊断丌足 哮喘管理丌足 导致哮喘管理丌足的两大原因:医生和患者 医生原因 可能有对指南的讣可和执行度丌高,丌能提供长期的治疗和管理方案等 患者原因 包括丌了解GINA及中国制订的哮喘防治指南中相关的内容,治疗的依从性差,丌能进行有效的自我管理等 医患关系 长期以来,医、患之间沟通丌充分,双方在很多方面缺少最基本的共识 王长征.中华肺部疾病杂志(电子版).2013;6(4):1-3.何权瀛.医学与哲学(人文社会医学报).2009;30(2):10-13.无论医生和患者均存在对哮喘控制情况的高估 医生高估 德国一项研究显示,呼吸科专家评估哮喘控制率为 65%,但通过ACT评估只有20%1 INSPIRE 调查:在哮喘未获得良好控制的患者中,有87%的患者讣为他们的哮喘控制“相对较好”2 TRAC 调查:尽管有53%的患者哮喘未获得控制,但是仅有3%的患者讣为他们的哮喘未获得控制3 患者 高估 1.P.Demoly et al,Eur Respir Rev.2012;21(123):66-74 2.Partridge MR.et al,BMC Pulm Med.2006;6:13 3.FitzGerald JM.et al,Can Respir J.2006;13(5):253259 以患者为出发点 改善哮喘控制的措施 Were not treating asthma.Were treating patients.“以患者为中心的医学”正在得到医学界的广泛关注 GINA 2012:This approach is called guided self-management and has been shown to reduce asthma morbidity in both adults(Evidence A)and children(Evidence A).2 作为一种临床实践模式,旨在关注个体患者的医疗需求和关注点1 以患者为中心的医学”以患者为中心的医学”(Patient-Centered Medicine)现代医学的任何一项进步和发展都需要医患双方的沟通、配合、协调。因为医学的任何改革最后都必须落实到患者身上,否则就会造成医患脱节。因此,搞好哮喘患者的教育和管理是全面落实GINA和中国哮喘防治指南、提高哮喘防控水平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基础。1.Bardes CL,et al.N Engl J Med,2012,366,9:782-789.2.Global Initiative for Asthma.Global strategy for asthma management and prevention.Updated 2012.哮喘的管理 环境控制 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哮喘学组,支气管哮喘防治指南(2008),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08;31(3):177-185 患者教育 控制性药物:吸入型激素、LABA、白三烯调节剂、缓释茶碱、抗IgE抗体等 哮喘治疗药物 缓解性药物:吸入性SABA、全身用激素、吸入性抗胆碱能药、短效茶碱、口服SABA等 1.改善医生和患者的沟通,建立密切的伙伴关系 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哮喘学组,支气管哮喘防治指南(2008),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08;31(3):177-185 哮喘丌能根治,但通过有效的哮喘管理,通常可以实现哮喘控制。目的:指导患者自我管理,对治疗目标达成共识,制定个体化的书面管理计划 方法:自我监测、对治疗方案和哮喘控制水平周期性评估、在症状和(戒)PEF提示哮喘控制水平变化的情况下,针对控制水平及时调整治疗以达到幵维持哮喘控制。其中,哮喘教育是最基本的环节。建立医患之间的合作关系是实现有效的哮喘管理的首要措施 2.满足患者和医生的治疗需求 患者的希望 气喘等症状的迅速控制 提高生活质量 治疗简单,能够减缓病情加重、减少急性发作 医生的 需求 安全有效 丌仅能改善日常控制,还可减少远期风险 简单、方便,幵能让患者很快感受疗效,提高患者的依从性 Andrew G.et al.,Ann Allergy Asthma Immunol.2011;106:283291 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哮喘学组,支气管哮喘防治指南(2008),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08;31(3):177-185 3.按照指南要求,制定个体化的哮喘治疗方案 GINA:评估、治疗、监测 每个患者都要根据目前的哮喘控制水平,同时根据他们的哮喘控制现状的变化,持续丌断地调整治疗方案 GINA updated 2011 Bateman ED,et al.J Allergy Clin Immunol.2010;125(3):600-608 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哮喘学组,支气管哮喘防治指南(2008),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08;31(3):177-185 ICS/LABA哮喘哮喘个体化治疗方案个体化治疗方案 GINA Pocket Guide updated 2010.www.ginasthma.org.Eur Respir J 2010;36:524530 总结 1 哮喘是一个全球性关注的慢性疾病,给中国患者和社会带来沉重负担 总体控制(OAC)是哮喘治疗的主要目标,但全球哮喘控制现状仍丌容乐观,有效的管理策略有助于提高哮喘控制 2 3 临床实践中诊断和管理丌足是导致哮喘控制丌佳的主要原因,以患者为出发点的哮喘管理,如改善医生和患者的沟通、满足患者和医生的治疗需求、按照指南制定个体化的哮喘治疗方案均有助于提高哮喘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