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2023
年浅论
市场经济
学校德育
经济
功能
浅论市场经济下学校德育的经济负功能
摘 要:我国市场经济尚处在雏形之中,社会主义也处于初级阶段,在这个过程中,会出现很多的社会矛盾和问题。学校德育工作的质量关系到经济开展的速度和质量。长期以来,人们都十分重视德育的正向功能,但是对于德育的负功能,却明显关注不够。尤其是德育的经济负功能,对于社会经济的快速、稳定、持续的开展有着极大的影响。只有充分认识到德育经济功能的特征及其负功能的表现,才能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改变传统的教学目标、教学观念和教学方法,使德育更好地为社会经济的开展作奉献。 关键词:市场经济;德育;负功能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23)08-0205-02 我国作为社会主义的国家,学校教育的目的是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开展的人才,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和科学文化素质直接决定了中国在新世纪的开展速度和质量。在以往的道德教育中,被更多关注的往往是受教育者的思想政治素质,而对于德育的经济功能却鲜有问津。殊不知学校德育的经济负功能对我国市场经济的开展有着极大的阻碍作用。 一、当前我国市场经济的特点 与早期阶段的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相似,尚处于雏形中的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也存在一些特定阶段必定存在的问题。其主要表现是:比较完整的市场体系尚未形成,商品和效劳市场开展速度之快与资本市场、技术市场和劳动力市场等处于起步试验阶段矛盾显著;与此同时,市场秩序混乱,法制不全或依法管理不力,相关法律法规滞后,甚至常有执法犯法、钱权勾结的现象发生。 与此同时,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还存在着处于转轨时期所出现的一些特殊问题。如国有企业产权关系不够明晰,特殊的地方保护主义,国家宏观调控仍需加强。我国当前贫富差距显著,导致很多社会问题,如犯罪率上升,社会矛盾激化,金钱万能的思想、金钱至上和拜金主义观念泛滥等。“目前最突出的社会问题是不公平,现实与理想有些脱节。〞[1] 二、德育经济功能的特征 从宏观上来看,德育能使人们形成一定的经济思想、经济文化、经济道德,进而影响社会经济活动和人们经济行为的价值取向;从微观上来看,通过提高社会个体的道德修养,德育对经济增长和经济开展产生促进作用。 首先,德育的经济功能具有主导性。德育活动通过意识改变人的思维方式,对人的经济行为进行指导。其次,德育的经济功能表现出一定的间接性。正如教育并不直接创造价值一样,德育的功能,尤其是经济功能,并不在德育的过程中直接表现出来,而是通过把一定的价值观内化为人的心理需要,由受教育者的经济活动作用于经济的开展。第三,德育过程并不创造直接的经济利润,而是通过对人观念意识的培养,道德习惯的训练,使人把社会道德标准内化并升华为个人道德修养,再通过符合社会道德标准要求的行为以适应生产开展的要求。这些特点反映了德育经济功能的间接作用。第四,德育经济功能具有长效性。道德品质一般比较稳定,不易受外界因素的干扰,人的品德一旦形成,会对人的行为产生长期的影响,甚至终生产生作用。最后,德育经济功能具有多层次性。德育不仅有利于国家经济快速协调开展,而且有利于社会的繁荣和稳定,还有利于个人收入的提高。 三、德育经济负功能的表现 根据20世纪50年代美国社会学家莫顿(R·K·Merton)提出的负功能的概念,我们可以把德育负功能定义为:“德育实施过程中所产生的期望效应之外的不良效应,指学生反德育要求的思想和言行。〞[2]具体到经济负功能,是指在德育实施过程中,受教育者接受了不正确的教育,进而导致在以后的经济活动中产生一些违背经济规律、扰乱经济秩序、阻碍经济开展的行为。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对经济思想的影响 经济思想和经济道德属于社会意识形态范畴,它们不仅作用于整个社会的经济生活,还决定着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各种价值取向。经济行为和经济思想总是相伴而生的,即有什么样的经济思想就会有什么样的经济行为,同样,有什么样的经济行为一定是由于存在特定的经济思想。经济思想和经济道德对经济的开展影响甚大,一方面它们既能维持既定的经济意识,另一方面还能对经济意识进行变革以适应新形势下经济的开展。 由于受世界经济大环境的影响,市场经济意识的泛化现象普遍存在于我国各级各类学校之中,最突出的表现就是近些年来提出的“德育适应论〞。“德育适应论〞主张学校的道德教育应当紧握时代开展的脉搏,培养具有市场经济意识的受教育者,满足市场经济的开展需求。 2.对价值观念的影响 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目前,以公有制为主多种所有制并存的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以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形式以及劳动者平等互助的地位和相互关系,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关系的根本特征。这种经济根底决定了作为上层建筑组成局部的学校德育的目标必然是培养具有坚决的社会主义信念和道德修养的受教育者。 我国经济正处在一个高速开展的时期,社会财富急剧增加,人民生活水平也显著提高。然而,社会的贫富差距也越来越大,区域之间、城乡之间以及行业之间收入差距的悬殊,造成了一系列的社会问题。随着社会上“无德而富〞现象的公开化和习惯化[3],越来越多的人放弃了艰苦朴素、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转而崇拜权势和财富,金钱成为衡量一个人成败得失的标准,人们把对金钱的追逐当成了人生的最高目标。另外,“我国教育开展中的主要问题之一,就是教育与社会实际相脱离,其突出表现就在于学生缺乏社会责任感,片面强调自我价值,缺乏热爱家乡、建设家乡的感情。〞[4]因此,“我国大力开展普及教育,其本意是提高全民文化素质,促进经济开展,而结果却导致大量的农村人口外流,使落后地区经济更趋落后。〞[5]另外,“金钱万能〞和个人享乐主义价值观在整个社会滋生蔓延,作为教书育人的学校也开始追逐经济利益,这使得力量本来就薄弱的道德教育更加举步维艰。 3.对道德观念的影响 我国教育向来注重对受教育者的集体主义价值观的培养,旨在通过对受教育者进行集体主义的教育,使之树立正确的社会主义集体价值观念。这就要求受教育者能够正确认识个人、集体和国家之间的利益关系,正确把握个人利益与社会集体利益、国家利益的统一关系,不仅理解而且真正做到把国家利益和集体利益放在首位,个人利益要服从国家利益和集体利益,当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集体利益发生矛盾的时候,要有果断放弃个人利益的觉悟和勇气。 然而,市场经济具有利益主体个体化、利益选择自主化的特点,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成员更多地选择竞争,个人与国家、个人与集体的伦理关系在市场经济这个催化剂的作用下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由于道德的缺失,在巨大的经济利益面前,很多人便违背自己的良心,甚至铤而走险。近些年媒体频频披露的食品平安问题,各种假冒伪劣产品,各种诈骗等犯罪,不能不说是学校德育的缺位或者不恰当而给社会和经济带来的负面影响。 四、转变德育经济负功能的途径 德育工作的对象和目的二者共同决定了德育的经济功能。学校德育是为了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和政治素质,这句话指出了学校德育工作的对象和目的。学校培养受教育者参与社会生产和再生产,从事各种经济工作。而作为受教育者的人,是经济活动的主体,也是生产力诸因素中最积极和最活泼的。劳动者的思想道德水平和政治素质,即道德风貌、工作态度、思想修养以及敬业奉献的精神,极大地影响了包括人在内的生产力诸要素的使用状况。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和经济的快速开展都有赖于劳动者的主动性、创造性的发挥。人类社会的开展总是遵循实践-理论-实践的规律,人们从实践中总结出理论,又用改造后的理论来指导实践。在某种意义上,正确的理论是可以转化为社会财富的,而德育正好可以提供这种能够转化为社会财富的思想理论。
此资料由网络收集而来,如有侵权请告知上传者立即删除。资料共分享,我们负责传递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