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23年论社会阶层分化挑战与坚持党的群众路线.docx
下载文档

ID:870424

大小:19.96KB

页数:7页

格式:DOCX

时间:2023-04-15

收藏 分享赚钱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2023 社会阶层 分化 挑战 坚持 群众路线
论社会阶层分化挑战与坚持党的群众路线 张磊 (解放军南京政治学院上海校区,上海202233) 。我国社会阶层结构已经发生了较大变化,由于阶层分化而形成的阶层利益冲突、价值取向多元、执政根底局部流失对于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形成了挑战。对此应通过合理化解阶层利益冲突、保障阶层边界开放性、围绕共同富裕制定方针政策等手段来加以解决。 关键词:阶层结构;阶层分化;群众路线 中图分类号:d25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2302-2589(2023)02-0006-02 一、科学把握我国社会阶层结构变化的根本状况 当代阶层分化和重组是中国社会转型过程中必然出现的现象。在改革开放推动下,我国社会形态快速地由较为落后的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变,经济制度、经济体制和经济结构都发生了重大变化,由此带来社会阶层的一系列变化。 一是根本经济制度变化产生新的阶层。原来由国营和集体经济组成的较为单一的公有制,转变为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开展的根本经济制度。国家逐步允许非公有制经济的存在并促进其开展,吸引了大批年富力强的人脱离原有工作岗位,在非公有制经济领域自我创业或进入外资企业。 二是经济体制根本变化产生新的阶层。围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与开展,与市场经济密切相关的各种组织、行业和职业应运而生,为新的社会阶层出现创造了从业条件。 三是我国经济结构特别是产业结构发生巨大变化产生新的阶层。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第一产业产值在gdp中所占比重下降,第二三产业比重上升,这种产业结构的重要变化直接促进就业结构和社会阶层结构的变化。 上述三大变化引发的社会阶层分化是我国经济开展、社会进步的必然结果,表达出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我国新的社会阶层的出现,为党的群众根底的扩大提供了新的空间。当前党的工作需要渗透到各类社会组织和经济组织中去,积极扩大党组织在社会生活和市场经济各个领域中的覆盖面,将广阔群众紧密团结在自己周围,不断提高党在广阔群众中的凝聚力和影响力。 二、社会阶层分化对坚持党的群众路线构成四大挑战 阶层分化和社会力量重组的深层次变化使党面临前所未有的新情况与新问题。清醒认识社会阶层分化对我们党始终坚持的群众路线的挑战,是关系到党在管理国家和社会过程中不断增强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的重大现实问题。 1.阶层利益的冲突考验整合能力 “社会冲突是人们因有限的资源、权力和声望而发生的争夺与冲突,是社会变迁的主要源泉〞[2]。总体来看,改革开放以后,我国绝大多数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都有了很大的改善,但阶层利益冲突当前依然不可防止地出现。社会主义制度下,全体人民的根本利益和长远利益是一致的,然而具体利益和眼前利益又是不一致的。由此产生的矛盾就引发了执政党利益代表性与社会群体利益多元性怎样协调的问题。对于中国共产党而言,坚持党的群众路线,一方面要努力遵循现代社会开展规律,促进社会阶层分化,通过持续扩大中产阶层规模来推动社会的长期繁荣与稳定;另一方面那么应加强社会利益整合,努力防止出现社会两极分化和阶层之间严重对立的局面出现,这两个方面是辩证统一的。当前,由于社会资源配置不合理而引发的社会阶层固化趋向,折射出阻碍社会公平的体制性因素仍然存在。国家发改委202223年重点课题促进形成合理的居民收入分配机制显示,中国的贫富分化在急速加剧:从1988年至202223年,收入最高的2023%人群和收入最低的2023%人群的收入差距已经从7.3倍上升到23倍。当今社会的“仇富〞心理特别存在于低收入、贫困群体中。如何处理各种阶层、群体之间的利益冲突,分析这些矛盾和冲突产生的根源,摸索出化解、消除的方法,营造平稳开展、和谐有序的社会环境和机制,这是我们党面临的一项紧迫任务。 2.价值取向多元的引领任务艰巨 中国的改革开放经历了三十多年的开展,取得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但和很多快速开展的国家一样,中国也遇到各种复杂的矛盾和问题,尤为突出的是意识形态冲击。传统的、相对单一的社会主义利益标准已很难适应当今时代的开展需要,而人们对于自身的阶层定位、阶层期望,较多的是由市场取向支配的。在国家、集体和个人三者利害关系中,市场取向易于使社会成员忽略前两者而突出、重视个人利益。我们党面临的问题是怎样协调、处理好阶层分化的市场取向与马克思主义主导意识形态之间的冲突,以及如何处理好由于市场取向引发的思想信仰、道德标准、生活情操、文化欣赏等方面的多元化。执政党既应当成认这种多元化的合理存在,又要科学应对、努力防止多元化导致脱离和危害主导意识形态的现实可能。 3.执政根底出现流失值 得高度重视 当前,提到弱势群体,人们通常会联想到农民、下岗工人等等。工人阶级和农民是我们党传统执政根底的根本组成局部。局部工农群众被称为弱势群体,有不可回避的历史因素。对于执政党而言,由此产生一个值得高度重视的问题,即执政根底的局部流失。202223年以来全国更是发生多起影响较大的群体性事件,而这些群体性事件中绝大多数参与者来自工农根本群众。究其原因,这与工农阶层向上流动的渠道相对受限不无关系:形成规模较大的社会中间阶层,最为关键的一点就是要促进工农阶层向上流动和转化。就产业工人阶层而言,方案经济时代有相对较多的向干部和管理阶层流动的时机,但随着社会转型深化,这种流动时机日益减少,他们成为了一个相对凝固的社会群体,并且出现地位下降、利益受损现象。就农业劳动者阶层而言,当前向上流动的主要渠道之一是进城务工,但农民工在生活福利、子女上学等方面同城市居民相比存在较大差异,在工资、劳保等方面仍然不能得到充分保障。政治地位下降、劳动荣誉感渐失,由此产生的政治认同降低和执政根底流失现象值得高度重视。 三、直面社会分化挑战,坚持群众路线推动社会整合 目前我国社会阶层分化只具备了现代社会阶层结构的雏形,还远远不成熟。伴随着社会主义事业的开展,我国的社会阶层分化将日益深刻。我们党的各项工作应自觉把握社会阶层开展规律,在群众路线的指导下开展更具前瞻、引导性的工作。当前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把握。 1.正确认识并合理化解阶层利益冲突 阶层分化过程中产生一定的利益冲突,这是正常、不可防止的。但放任这种利益冲突加剧是危险的。必须利用经济杠杆、法律制度、政策调整等手段来有效调节阶层间的收入差距;注重用制度创新使建设效劳型政府的目标落到实处;注重加大社会保障制度与政策的创新,努力实现公平正义;注重公共产品性质的明晰化,逐步向公共效劳均等化目标迈进。党中央近年来反复强调“坚持以人为本〞、“科学开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其目的正是要求社会各阶层公平开展、协调开展、和谐开展,从而协调利益关系,推动社会繁荣稳定。 2.通过制度改革保障阶层边界开放性 1978年吹响的改革开放号角中,社会层面最强音即是打破“出身论〞和“血统论〞对人的桎梏。高考的恢复,使无数青年有了改变命运的平等时机,推动了正常的社会流动。正是充分的阶层流动,为三十多年的改革开放提供了持久动力和坚实的人才支撑。如果社会阶层的边界是制度性封闭的,那么很多向上流动无望的人就会积累起对社会的不满。改变这种状况,教育制度改革就显得尤为重要。当前,我国教育改革的进一步方向是把教育公平放到首要位置,更高水平地开展高等职业教育和职工技能培训,特别是改革农村教育体系,进一步增加国家投入,从根本上解决农村教育农村办的状况,提高广阔工农阶层的教育水平,从而提高、增加他们向上流动的能力与时机。这是维护社会团结、促进社会公正的必然要求。社会阶层边界的开放性必须得到保障,任何限定某些人参与竞争的制度性障碍需要依靠制度改革和完善立法来予以消除。 3.围绕共同富裕制定方针政策 历史经验说明,人类历史的成就之一是实现对权力的驯服,把权力“关进了笼子〞。只有在社会整合过程中实现依法治权、依法治官,坚持群众路线和维护最广阔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才不会落空,公平正义才能“比太阳还要有光辉〞,也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满怀信心地面对新时期社会分化带来的更大挑战,在提高党的执政能力过程中高举科学开展旗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参考文献: [2][美]戴维·波普诺。社会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18 第7页 共7页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