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23年九月九日重阳节古诗.docx
下载文档

ID:868847

大小:11.14KB

页数:4页

格式:DOCX

时间:2023-04-15

收藏 分享赚钱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2023 九月 九日 重阳节 古诗
九月九日重阳节古诗   重阳节,为农历九月初九日,人们对此节历向来有着特殊的感情,各朝代诗词中有不少贺重阳的古诗,下面一起来欣赏下! 九月九日重阳节古诗  1.重阳   【唐】赵嘏   节逢重九海门外,家在五湖烟水东。   还向秋山觅诗句,伴僧吟对菊花风。   2.重阳日即事   【唐】赵嘏   病酒坚辞绮席春,菊花空伴水边身。   由来举止非闲雅,不是龙山落帽人。   3.重阳日寄韦舍人   【唐】赵嘏   节过重阳菊委尘,江边病起杖扶身。   不知此日龙山会,谁是风流落帽人。   4.重阳日示舍弟   【唐】赵嘏   多少乡心入酒杯,野塘今日菊花开。 新霜何处雁初下,故国穷秋首正回。   渐老向人空感谢,一生驱马傍尘埃。 侯门无路提携尔,虚共扁舟万里来。   5.旅中过重阳   【唐】朱庆馀   一岁重阳至,羁游在异乡。登高思旧友,满目是穷荒。   草际飞云片,天涯落雁行。故山篱畔菊,今日为谁黄。 重阳节诗词赏析——采桑子·重阳  采桑子·重阳 毛泽东   人生易老天难老,岁岁重阳。   今又重阳,战地黄花分外香。   一年一度秋风劲,不似春光。   胜似春光,寥廓江天万里霜。   译文:   人之一生多么容易衰老而苍天不老,   重阳节却年年都来到。   今天又逢重阳,   战场上的菊花是那样的芬芳。   一年又一年秋风刚毅地吹送,   那不是春天的光芒。   却胜过春天的光芒,   无涯的汀江之上有绵绵不绝的秋霜   赏析:   “人生易老天难老,岁岁重阳。〞宛如一山飞峙,起势突兀。在这两句中,从近处看,前句是虚,后句是实;前句泛论人生天道,后句带出重阳入题。从远处看,前句是主,后句是宾;前句中“天难老〞三字是纲,笼罩全篇,后句只是进一步申说。于此,必须弄清楚以下三点:首先,“人生易老〞只是与“天难老〞比照着说,丝毫不含有消极感伤的意味。古诗词中伤春怨秋,嗟贫叹老,这种作品是太多了。但在这里,却完全是另一种思想感情,这里着重说的是“天难老〞。其次,“天难老〞是说宇宙间一切事物在不断地开展变化,生生不已,光景常新。   “天〞就是片段,“难老〞就是指开展变化的过程无穷无尽。这三个字简直就是辩证唯物主义宇宙观的诗的说明,必须注意。再次,明白了“天难老〞的涵义,也就明白了“人生易老〞的说法,不但不是慨叹人命朝露,而且恰恰相反,在这里是说正由于“人生易老〞,所以必须把有限的生命献给无限壮丽的革命事业,以有涯积为无涯,尽可能多地发些光和热,但这又何妨天是难老的呀。这意义是丰富的,这情绪是昂扬的。它揭示出不朽的历史开展规律,它表达了革命的乐观主义精神,象格言一样精警,真是耐人寻味。在这壮大,它是由“岁岁重阳〞这一自然现象或客观现实生发出来,是通过具体感性而显现的抽象理念。所以,前主后宾,后句是前句的申说,却不意味着后句较之前句不重要;因为,从另一角度着眼,便又看到:前虚后实,诗意乃是由“岁岁重阳〞逗起的,“人生易老天难老〞,那么是升华,两句是有机合成的精金,缺一不可。   “今又重阳,战地黄花分外香。〞岁岁年年,都有重阳,重阳是过不完的。古人每逢重阳,也往往作诗填词,大约不外花酒空愁,一片萧瑟,满怀岑寂。只有毛泽东此词不达意,意趣横生,戛然独造。假设说“今又重阳〞,犹略似“日月依辰至〞;而“战地黄花分外香〞,那就横扫千古了。为什么“战地〞的“黄花〞会“分外香〞呢战地播种着英雄的头颅,灌溉着烈士的鲜血,在炮火连天中野菊挺立开放,绽黄吐芳,使人看了怎能不感到格外美丽,怎能不感到加倍喜悦   “一年一度秋风劲,不似春光。〞紧承上片意,写景,写的是真实感受。自是秋风劲厉,不似春光妩媚。但却绝对不是“春华落尽,满怀萧瑟〞。假设说在这两句中,于秋风春光,尚无所轩轾;那么,紧接着写道:“胜似春光,廖廓江天万里霜〞,这就于秋风春光,已有所抑扬了。为什么“胜似春光〞春天里哪能有这天高气爽、江净波平的既鲜明又绚丽的寥廓景象呢“寥廓江天万里霜〞,这可同杜甫的“天宇清霜净,公堂宿雾披〞,大不相同。同是秋霜,杜甫联想到的是“公堂〞,毛泽东联想到的是“春光〞。而以秋比春,所作出的审美评价,显然根据不全然在于春与秋的自然属性,关键还是在诗人的战斗性格更喜欢劲厉,不接近妩媚。因而在这种借景抒情之中,自然便有了寓意,有了寄托。“秋风劲〞使人联想到如花似锦的和平生活。于是“胜似春光〞,便是符合逻辑的推论了。“江天〞句那么预示了革命前途的光明,表现了胜利信心的坚决。这些寓意和寄托,都是在写景言情中的“言外意〞,“味外味〞,其妙处是“味在咸酸之外〞。不得把诗的形象看作某种概念的象征,这比那种托物言志的手法又高一筹,是真正的诗意与精深的哲理的统一,是浓郁的诗意中放射出的巨大哲理光芒。它首先给人以强烈的美感享受,并从而又给人以刚毅的意志的鼓舞和智慧的理性的启发。这是诗的最高的意境。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