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2023
事实
证据
高中
生物学
课堂教学
中的
应用
天道酬勤
“事实和证据〞在高中生物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崔敏霞
:通过案例分析,探讨“事实与证据〞在高中生物教学中作为课堂教学导入、实验设计依据、构建概念途径、教学评价反响方面的应用。
关键词:事实与证据 案例分析 课堂导入 实验设计 教学评价
中图分类号:G633.91 文献标志码:B
普通高中生物学课程标准〔2023年版〕提出:科学思维是指尊重事实和证据,崇尚严谨和务实的求知态度,运用科学的思维方法认识事物、解决实际问题的思维习惯和能力。赵占良对科学思维的解释是:科学思维是基于事实证据、运用科学概念、通过科学推理和论证对客观事物的本质、规律及其相互关系作出判断和解释、对事物客观开展变化作出预测的认识方式。可见,事实和证据是科学思维的起点,尊重事实和证据是科学思维的根本认知方式。下面通过案例,分析探讨“事实与证据〞在高中生物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1案例1——作为课堂导入的素材
1.1事买与证据
一那么“一起特殊的高空抛物事件〞社会新闻报道,居民家中阳台上的一盆植物意外坠落,幸好没有造成人员的受伤。
1.2作为“植物生长素的发现〞的导入
基于这样一件真实发生的事件,教师提出问题:是什么原因使花盆坠落了呢?学生答复:重力导致的。教师追问:为什么植物不向内侧坠落,而是向外侧坠落呢?看似简单的问题实那么驱动学生的思路按照逻辑向前推行:因为植物的生长发生了弯曲,且重心偏向外侧。教师继续追问:植物为什么会偏向外侧生长呢?这种现象是随机的发生的,还是有一定的原因和规律呢?
由于事实发生在生活中,而且类似的现象学生也能经常见到。但是,现象和事实背后的原理是什么呢?因此,学生会期待通过课堂学习,获取相关概念,并能对这种常见的客观事实做出规律性的解释。
2案例2——作为实验设计的依据
2.1事实与证据
“石林天外天,碱性天然矿泉水〞的广告中提出:“人的体质也有酸性和碱性之分,喝石林天外天碱性矿泉水,留住家人碱性体质〞。
2.2作为实验“探究生物体维持pH稳定的机制〞设计的依据
教师联系该那么广告,基于生活中真实的场景,引导学生思考:平时人们在饮食过程中也会摄入偏酸性或者偏碱性的食物〔比方食用醋〕,这会改变人体内环境的pH吗?如果选择“石林矿泉水〞和“食用醋〞作为实验材料,由于人体一次性次摄入两者的量是有较大区别的,实验设计中该如何考虑呢?
如何确定实验过程中参加的矿泉水和食醋的量呢?学生进行了现场模拟,首先测出人体在通常情况下一次性喝水和食用醋的量,大概比值位于50:1~100:1之间,然后再根据普通成年人每千克体重血浆量为40~50 mL进行数据的换算,计算出实验过程中在25 mL血浆中参加的矿泉水和食醋的量。
本实验针对人体实际生活中真实发生的事情进行探究分析,实验过程应尽可能仿“真〞,模拟生活中真实情境,从而促进学生通过科学论证对实际问题作出科学判断和解释。
3案例3——作为概念构建的途径
3.1事实与证据
学生通过显微镜观察酵母菌、人血细胞和口腔上皮细胞、植物叶表皮气孔,洋葱表皮细胞、草履虫等细胞。同时,教师展示大肠杆菌、蓝细菌的电镜照片。不同的生物细胞呈现不同的细胞形态和结构。
3.2作为构建概念“细胞多样性和统一性〞的途径
教师组织学生观察不同细胞〔结合初中知识,尽量提供多种细胞〕,学生在亲自观察到的事实证据下,体会并认同细胞是具有多样性的。学生在观察的根底上,寻找并归纳不同细胞之间共同具有的结构,认识到形态不同的细胞〔真核细胞〕间又具有统一性。当教师出示大肠杆菌和蓝细菌的电镜图之后,学生需要在新的证据下审视之前的结论:这类细胞和原来认识〔真核细胞〕的细胞之间是否也存在共同的结构呢?教师再次引导学生概括归纳,在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差异中寻找统一性——都具有细胞膜和细胞质,并且都以DNA作为遗传物质。最终,学生构建出概念“细胞〔包括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具有多样性和统一性〞。
在此过程中,学生基于事实证据进行归纳,总结提出观点和结论,又根据新的事实证据对已有结论提出质疑和批判,并进行检验和修正,不断接近事实的真相,最终构建科学概念,形成生命观念。
4案例4——作为教学评价的反响
4.1事实与证据
学生采集的相关信息:采访身边人对转基因食品的认识、周围同学对转基因生物的认识、网络上关于转基因食品的案例与争论、科学届对转基因生物的研究与争论、转基因技术在实际生产生活中的应用、我国对转基因生物平安评价的程序及相关法律法规、国际社会中对转基因生物的态度与相关法律法规、国际形势下我国转基因产业的平安性等。
4.2作为“转基因生物的平安性〞课堂教学的评价反响
整堂课围绕着调查问题展开:超市中有两种食用油,一种是转基因油,售价较低,另一种是非转基因油,售价较高。你会选择哪种呢?在课堂伊始,教师进行首次调查,得到第一次数据〔赞同24人、反对11人、无明确表态15人〕。学生进行交流〔周围人群、网络上和科学届对转基因生物的看法和争论〕,对转基因生物持不同观点的学生代表陈述自己的理由。此时,进行第二次调查,得到反响信息。接着,继续展示当前事实〔我国转基因技术的开发和应用〕,进行第三次调查。最后,展示我国和国际社会相关的法律法规,并进行第四次调查,得到反饋信息。
在整个课堂中,学生在同伴提供的大量事实和证据中吸收信息、整合己知,不断调整自己对转基因生物的综合判断,最终形成自己的观点。四次调查,每次结果均有变化,说明了学生的思维始终处于全息动态之中,教学评价得到了即时、客观的反响。
尊重事实和证据,以事实和证据作为科学思维的起点,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过正确的逻辑分析,运用科学的思维方法认识事物及事物之间的联系,形成科学观点、掌握科学原理和方法并解决具体问题。这与新课程标准提出的学科核心素养目标是高度吻合的。
“事实和证据〞可以来源于生活中的某个观点、生产生活中的现象、实验中呈现的现象,也可来源于经典实验和科学发现史等。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利用这些“事实和证据〞进行教学设计,开展学科思维和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