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23年市委转方式调结构调查汇报.docx
下载文档

ID:868041

大小:21.04KB

页数:8页

格式:DOCX

时间:2023-04-15

收藏 分享赚钱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2023 市委 方式 结构 调查 汇报
市委转方式调结构调查汇报 近几年,面临国际金融危机的严峻形势,市委、市政府在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着眼于科学开展、和谐开展、率先开展,坚持解放思想,迎难而进,开拓创新,不断加快经济开展方式转型和产业优化升级,走出了一条在新起点上实现区域经济又好又快开展的新路径。2023年,全市生产总值到达1969.4亿元,增长12.8%;财政总收入217.4亿元,增长20.4%;地方财政收入20232.5亿元,增长9.5%。 一、把自主创新作为转型升级的第一动力,抢占行业技术制高点 市委、市政府认为,不开展没有出路,不转变开展方式同样没有出路。像这样一个能源资源相对短缺、传统产业比例较大、又直接面对国际市场的城市,要实现又好又快开展,必须走高端高质高效的产业开展之路。为此,市委、市政府2023年提出了“以自主创新为第一动力,加快建设高层次人才聚集区、产学研结合密集区、科技成果转化聚集区〞的思路,制定了“三区〞建设的意见和自主创新五年规划,连续三年组织开展自主创新年活动,引导各级特别是企业加大人才引进力度,积极开展产学研合作,大力开展高新技术产业。一是加快建设高层次人才聚集区。在千方百计解决来威人才的后顾之忧,不断加大人才培养、引进力度的根底上,采取两种灵活的引才方式:一种是不求所有,象威高聘请2023名院士不定期来企业工作那样,把引进工程和引进人才结合起来;另一种是不求所在,象蓝星在杭州建立研发机构那样,人才虽然在异地,但成果属于企业。去年,实施国外引智工程62个,引进各类人才2023387名,其中博士38名,硕士402名,目前担任研发参谋的“两院〞院士到达42名。二是加快建设产学研结合密集区。产学研结合,企业是主角,政府的牵线搭桥也至关重要。市探索建立了“政府推动、企业主体、引才借智、联合共创、资金扶持〞的产学研合作体系,以市政府名义与中科院、大学、哈工大等9家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结成产学研战略联盟,采取政府搭台、企业唱戏的方式,帮助企业达成了一大批产学研合作工程。但凡这几年开展好的企业,象威高、三角、华东数控、光威、新北洋等,走的都是产学研结合的路子。三是加快建设科技成果转化聚集区。在高新技术产业效劳中心的根底上,采取双方共建的形式,先后建立了中科院技术转化中心中心、哈工大技术转移中心、山大技术转移中心等,积极引进科研成果,加快产业化步伐,促进了高新技术产业的开展。全市现有高新技术企业80家,占全省的2023%;去年全市高新技术产业实现产值1782.2亿元,增长19.7%,占工业总产值的比重到达34.7%,比年初提高了2.8个百分点。四是加快企业研发平台建设。这是企业自主创新的根底,也是承接产学研合作的重要载体。去年企业研发平台建设实现了较大突破,威高和光威两个国家工程实验室、广泰空港国家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好当家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获得正式批准,新增7家省级企业技术中心、5家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目前全市共有省级以上企业技术开发中心44家,其中国家级7家;省级以上工程技术研究中心58家,其中国家级1家。今年争取再新增市级以上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023家、企业技术中心6家、省级以上重点实验室2家,其中国家级平台至少新增1家,真正让这些平台在研发一代、储藏一代、生产一代上发挥作用。 二、把“两区〞建设作为转型升级的重要载体,统筹谋划,高端突破 省委、省政府作出建设蓝色经济区和高端产业聚集区的决策部署之后,市抓住机遇,乘势而上,立足资源条件和产业根底,加紧产业布局调整,率先制订了“两区〞建设的实施意见、总体规划和分项规划,成了蓝色经济区管理办公室,科学统筹,全面发力。一是高点定位。市委、市政府经过深入调研,集思广益,提出了打造“半岛蓝色经济区核心区域的重点城市,海产品加工、船舶修造、新能源和滨海旅游休闲度假等产业的领军城市,与韩国经贸合作的‘桥头堡’和东北亚海上客运中心,滨海生态人居示范区〞的蓝色经济区建设目标和“实现产业高端化、高端产业聚集化〞的高端产业聚集区建设目标。根据这两个目标,到2023年高端产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比重将到达40%以上,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总产值的比重将到达38%以上,三次产业比重调整到5:59:36;海洋产业增加值占全市生产总值的比重将到达33%,以海洋产业为重点的蓝色经济增加值占全市生产总值的比重将到达60%以上。二是提升产业。蓝色经济区,集中建设海产品加工、船舶修造、港口物流、滨海休闲度假、新能源、石化“六大基地〞。2023年全市海产品生产加工产值430亿元,增长5.7%,精深加工比例到达78%;造船业逆势上扬,完工量占全省的60%;新能源产业开展步伐加快,风电装机容量占全省的四分之一。高端产业聚集区,围绕培植新材料、新能源、新信息、新医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集中培育威高集团以高端医用植入器械为重点的医疗器械、光威集团万吨碳纤维产业化、三角集团低碳绿色环保高效全钢载重子午轮胎等“十大高端产业园区〞,争取3—5年内,将“十大园区〞全部建成销售收入过百亿的高端产业聚集园区,使之成为拉动全市新兴产业开展的强力引擎。三是深化布局。市在坚持把“两区〞建设落实到具体企业、具体工程的同时,改变平均用力思维,实施重点区域突破和带动战略,提升其产业承载、聚集、辐射和带动能力。近年来,先后规划建设了工业XX县区、南海XX县区、石岛工业园、科技新城、临港产业区等新型制造业园区。2023年4月,将XX县区苘山镇、汪疃镇并入工业园,组建了工业XX县区。短短两年时间,工业XX县区已引进亿元以上工程130多个,总投资650多亿元,有4家全球500强企业、8家上市公司进驻,有4个工程被列入国家“863〞方案,成为经济开展新的强势板块。 三、把大工程建设作为转型升级的突破口,强化支撑,储藏后劲 市委、市政府认为,工程建设是经济工作的牛鼻子,是实现转型升级的主要抓手,也是企业膨胀开展的重要支撑。他们在全市上下大力营造“抓工程就是抓调整、抓开展,抓符合政策导向的工程就是抓科学开展〞的浓厚气氛,各级各部门集中力量抓工程,聚精会神搞建设,千方百计上新工程、上大工程、上高端产业工程。2023年全市共开工建设1759个工程,总投资1538亿元,年内完成投资1166亿元,竣工906个。市在工程建设中注重发挥好“两个作用〞:一是政府的促动作用。市委、市政府每年都对当年所上工程进行汇总和筛选,每年都有上百个工程被纳入到全市重点调控范围之内,对所有重点工程实行领导分包和部门责任制,全力以赴抓建设、促进度,力争尽快投产、尽快见效。一年进行两次工程建设观摩活动,既看新开工了多少工程,更要看在建工程进展得怎么样,有多少投产、达产了,年底进行考核督查。去年全市调控的20230个市级重点工程,方案总投资871.1亿元,当年完成投资350.5亿元,有59个工程建成投产。今年确定的总投资120239.5亿元的20230个市级重点工程,当年方案投资283.6亿元,截止3月底,已有91项开工建设,完成投资69.6亿元。二是企业的能动作用。市通过积极鼓励和支持企业上工程,促进技术更新产品换代,加快规模膨胀步伐,培植新的增长点,促进骨干企业做大做强,推动中小企业开展壮大。威高集团连续三年开工建设了威高工业园一、二、三期工程,总投资到达83亿元,共确定投放高端产品50多个,局部产品为国际领先,填补国内空白。三角集团集中财力、物力,高标准建设了以“低碳、绿色、环保、高效〞为主题的三角工业园,现已形成70万条高性能卡客车子午胎生产能力。华东数控公司与中国二重集团合作,开工建设了重型数控机床工业园区,一期工程进入设备安装阶段,今年再投资8亿元,建设大型精密锻铸件加工工程。2023年,市仅“十大高端产业园区〞企业就实施过亿元工程38个,过2023亿工程16个,完成投资115.2亿元。持续有效的工程建设促进了企业的快速膨胀开展,全市企业中,形成了内涵扩张型、资本运营型、嫁接改造型、整体引进型、多元经营型、品牌扩张型等企业膨胀模式,造就了一批“行业巨人〞,实现了工业由“群山无峰〞向“群山争峰〞的嬗变。2023年和2023年,全市共增加销售收入过2023亿元的企业39家,占全市销售收入过2023亿元企业总数的51.3%。三角集团2023年销售收入在全市率先突破20230亿元,去年到达130亿元。威高集团2023年销售收入到达75亿元,今年将突破20230亿元,2023年将到达230亿元以上。 四、把优化环境作为转型升级的重要保障,创新理念,深化效劳 近几年,在优化经济开展环境上,市讲得最多的是“企业创造财富、政府营造环境〞,“院内的事企业干、院外的事政府办〞等效劳理念,做得最多的是简政放权、提速增效、减负让利、排忧解难的事情,千方百计为企业和基层提供更主动、更有效的效劳。一是着力为企业开展提供贴心效劳。市委、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协领导目标同向、工作同心,带头搞效劳、抓协调、促落实,每名领导包一个企业、一个村、一个建设工程。各级各部门切实克服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的衙门作风,跳出部门利益小圈子,该审批的加快审批,不该收的费用坚持不收,该收的公开透明,能少收入的尽量少收,做到特事特办、急事快办。市里建立了联系企业特派员制度,去年选派了12023名处级干部联系112家重点企业,今年增加到126名处级干部联系111家重点企业和20230家成长性好的中小企业,积极主动地帮助企业协调解决各种实际问题,做到了“企业需要时无处不在,企业不需要时无影无踪〞。二是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出台了进一步加强和完善行政审批中心建设管理工作的意见等文件,通过实行集中办公、责任授权、大工程联审效劳等机制,进一步减少审批环节,共削减市级行政审批事项827项,审批时限平均缩短70%以上,中心工程集中率提高到70%以上。在全省第一个建成了较为完备的市县镇三级行政审批效劳体系,实现“一张大网盖全市〞;在全国率先建设了行政审批电子效劳系统和电子监察系统,被中纪委、监察部推广。三是千方百计减负让利。2023年全市共取消调整收费工程262项,减轻企业和社会负担1.2亿元,减免缓社会保险1.2亿元,落实支持企业开展的财政资金11.5亿元,提供临时还贷扶持资金30.7亿元,通过降低用电、用气价格减少企业支出1.6亿元。大力推进银企对接,去年新增金融机构贷款217.5亿元,是上年信贷增量的2.1倍。出台了稳定外需的扶持措施,落实了33亿元出口货物退免税,设立了900万元专项资金扶持出品企业开拓国际市场。 第8页 共8页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