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2023
年院团
改革
视野
戏曲
创作
实践
上海
经验
院团改革视野下戏曲创作实践的“上海经验〞
刘婷
文化自信是更根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习近平总书记11月初在视察上海时再次重申“文化是城市的灵魂〞。文化价值具有现实超越性,给予人民精神归属和价值获得感。上海始终响应国家号召,不断探索戏曲艺术的传承和传播方式,出台切实的扶持措施和开展策略,创作探索具有民族特色的、讲述“中国故事〞的优秀戏曲艺术作品。作为文化大码头的上海,以优秀戏曲作品为延展来推动艺术跨文化实践,在文化交流中构建文明互鉴对话体系,在全球化浪潮中向世界传递中国的声音。70年的岁月长河里,上海戏曲艺术一系列探索和实践筑起了具有海派特色的文化之帆。
尊重艺术规律,回归艺术根源:戏曲院团管理改革实践
上海走在戏曲改革的前列。新中国成立初期的“改戏改人改制〞让上海戏曲重拾戏曲“半壁江山〞的昔日荣光。戏曲艺术的推陈出新,离不开戏曲院团的改革实践。新中国成立后,针对大量传统戏曲剧目的“改戏〞为剧坛注入了新的血液和力量。删除封建陈旧思想改良旧剧,为传统戏曲艺术注入了新时代精神。随着“戏改〞的逐步深入,人们对剧目的关注逐渐转移到对院团的经营管理上。改革旧的剧团体制、艺术体制和剧场管理制度,建立新型的剧团管理体系。1951年3月华东戏曲研究院在上海成立,下设专门的艺术室,涵盖负责音乐、美术、导演工作的四个小组;设编审室,其下分设资料研究组、地方戏组和京剧组。1952年全国戏曲观摩演出大会,上海推出的剧目获得巨大成功,一定程度得益于戏曲院团管理实践的有效性。改制后的上海戏曲院团多种体制并行,国营、民营公助与私营几种类型剧团将戏曲界的人才和作品集聚,大大解放了艺术生产力。当时的上海戏曲艺术百花齐放,为后来戏曲的长远开展打下坚实根底。
经历了“文革〞时期的曲折,上海戏曲院团相继重建。1978年,上海越剧院恢复建制,上海曲艺剧团、上海昆剧团先后成立。1981年上海京剧院恢复建制。1982年,上海沪剧院成立。为拯救和保护戏曲艺术资料,上海组建了专门的戏曲研究机构(上海艺术研究所),对当时上海的演出、创作等情况进行整理和研究。“改革开放为传统戏提供全新的政策环境,三并举方针不再只被看成是传统戏改造尚未彻底完成前的权宜之计,经历30年阴晴不定祸福难料的起起落落,戏曲传统戏至此才真正获得正视。〞190年代的上海在市场试炼中探索体制改革。院团管理者的选拔制度从任命制转换为招聘制、选举制,以求更符合院团管理岗位的需求。以效益为先的分配机制,在院团遭遇戏曲市场寒潮时,使大量戏曲从业人员不得不改行。2022年在上海京剧院、上海昆剧团、天蟾逸夫舞台根底上组建成上海京昆艺术中心,后又在此根底上成立上海戏曲艺术中心。上海戏曲艺术中心下辖上海京剧、昆曲、越剧、沪剧、淮剧和评弹等六大艺术机构。改变行政关系,改变院团名称,改变资金拨付方式,三大改变推动下成立的上海戏曲艺术中心意味着上海在全国率先将国有文艺院团体制改革推向深入阶段。并在上海文化开展基金会下专设上海戏曲艺术中心艺术开展基金,对所属院团和剧场的舞台艺术创作等进行资助。在政府为振兴戏曲采取了一些列配套措施的鼓励下,“各戏曲院团主动面向市场,不断增强自身的创造力与活力,使上海的戏曲开展在全国戏曲当中显得更为有声有色。〞2
上海对18家市级国有文艺院团推行的“一团一策〞建设改革,围绕机制体制创新,尊重剧种艺术规律和院团个性特点,为市级国有文艺院团制定“一团一策〞工作方案,进行院团特色化管理。“学馆制〞“艺衔制〞“技衔制〞等制度创新,将政府科学管理与艺术开展规律并重,鼓励传统戏曲艺术传承传播和创新协调开展。文艺院团积极开展实践,针对自身院团管理的实际,认真贯彻落实政策要求。以上海昆剧团为例,针对昆剧艺术的传承制定了三年“学馆制〞的传承方案,在2023-2023年间,组织包括昆三班、昆四班和昆五班的青年演员进行三年的系统学习,实现100出经典折子戏、6台传统大戏的目标。上海开展戏曲艺术始终把传承放在最重要的位置。先做好传承,才能做好传播与创新。“学馆制〞以活态传承为理念,以“宗脉延传,承戏育人〞为目标,有力地举起了传承经典昆剧艺术的旗帜。原文化部针对上海“一团一策〞改革成效表示赞赏,充分肯定上昆的“学馆制〞实效,称之为“改革中的亮点〞。依托科学有效的院团管理制度,戏曲院团的宣传策略、演出交流、剧目建设、人才培养等各个方面皆有重要开展。
传统题材与实验探索并举,精品意识和创新意识兼具
近年来国家公布一系列戏曲开展的扶持政策,致力于戏曲的传承和开展。为更好地推进这一工作,上海发布关于贯彻〈中共中央关于繁荣社会主义文艺的意见〉的实施意见,指出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坚持以弘扬中国精神的创作灵魂,着力创作推出精品力作。正如尚长荣先生在上海国际艺术节戏曲论坛上所说,“最好的传播是作品本身〞。艺术性是永恒不变的价值追求,作品是承载艺术性的重要载体。
中国戏曲具有独特的审美特点。相较于西方话剧的写实性表达,中国戏曲程式化的写意性特征那么更具审美性。红楼梦是中国古典小说的代表作,“红楼〞题材不断被创作者改编再創造。徐进改编的越剧红楼梦被学界公认为是“中国当代戏剧史上有影响的改编,一直是越剧最重要的保存剧目〞。越剧传统剧目梁山伯与祝英台由华东越剧实验剧团集体重新整理改编后代表上海参加第一届全国戏曲观摩演出大会,获剧本奖、演出一等奖、音乐作曲奖、舞美设计奖。而后由徐进与桑弧编剧的梁祝电影剧本,由上海电影制片厂摄制成我国第一部彩色戏曲片。周恩来总理把该影片带到日内瓦会议招待会上放映,观众誉之为“中国的罗密欧与朱丽叶〞。贞观盛事曹操与杨修廉吏于成龙“三部曲〞成为上海京剧院的代表作,尤其是曹操与杨修被誉为京剧艺术探索的划时代之作。
上海戏曲创作坚持内容为先,满足时代的文化需求。转化创新,赋予传统优秀艺术以新的时代内涵。并主动创新表现形式,使传统文化艺术与时代相协调,与当代文化相适应,追求社会价值与市场价值相统一,创造国内外人民喜闻乐见的艺术作品。还注重拓展国际市场,提升文化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完善文化产品结构,做好海派文化品牌的演绎。对于外国观众来说,戏曲讲述的故事往往比拟有距离感,戏曲的表演样式很难“入戏〞。上海创新戏曲艺术的“中国故事〞表达策略,站在中西文化融合的立场上作尝试。习得西方的编剧意识,向西方话剧体系学习生活质感与戏剧美感的结合,创作形式多样、观念时尚的戏曲新时代作品。譬如神话中国之洪荒时代那么尝试把传统戏曲程式、跨界创新的音乐结合起来,以“创世神话〞接通西方故事语境。实验昆剧椅子参演俄罗斯“金萝卜〞戏剧节,张军作品我,哈姆雷特在2023年阿维尼翁戏剧节上演,是东西方戏剧极富历史意义的有效融合。这一类实验性作品的概念,为传统戏曲内拓出重要的开展方向。借鉴西方表达方式,但不迷失传统艺术的本体性特征。